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雪豹当战神

我在雪豹当战神 第185节

连夜和鬼子打了一夜,所有人都很疲惫,所以必须抓紧时间休息吃饭,来恢复体力,这样才能有精力迎接接下来的战斗。

“是!”陈奇峰应了一声,转身就走。

徐清风也找了个空地方背靠着坚硬的山体坐了下来,闭上眼睛便开始休息。

作为一名特种兵,他会利用一切能利用的时间,为自己恢复体力。

由于鬼子的空袭火力和美军没得比,加上他们藏身的掩体处于反斜面,鬼子空袭一般炸不到。

倒也不用担心,会被爆炸冲击波震伤之类的。

徐清风刚眯了一会,陈奇峰去而复返,将他叫醒到:“团座,周团长打电话过来,询问我们这边伤亡情况,问我们需不需要兵力支援。”

徐清风道:“各连的伤亡统计出来没有?我们还有多少人?”

陈奇峰回答道:“三个连都伤亡过半,还剩三百多人,算上警卫排,侦察排的话,不到四百人。”

“告诉周团长,我们还能坚持,请他放心。”徐清风沉吟道。

“是!”陈奇峰应了一声,便转身猫着腰离开。

预一团这边,周卫国也在统计战况。

问刚刚冒着日军炮火,跑过来的方胜利道:“胜利,统计出来没有?我们还有多少人?”

一营长方胜利喘着粗气道:“伤亡有七八百人,一营伤亡最大,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了。”

“照这么打下去,最多两天,我们就要拼光了。”

周卫国脸色凝重道:“不管怎么样,我们都要坚持住,我们守不住的话,后面的南京城可就要遭殃了。”

------题外话------

今天没状态,只有四千字了,抱歉。

休整一天,明天万更!

第160章 会有人记得我们吗

早上八点左右,距离日军转入休整已经过去了整整两个小时。

冈本保之手下的六千多主力步兵,均已经完成了休息和调整。

日军的临时前敌指挥部内,一名日军少佐快步从外面走进来,向正在作战地图前蹙眉沉思的冈本保之敬礼道:“报告长官,各联队已做好重新进攻的准备,随时可以出击。”

冈本保之闻言,当即沉声道:“命令炮兵联队停止炮击,步兵第23联队和第45联队,立刻分别向312和313高地进攻。”

“哈伊!”日军少佐猛地顿首,急忙转身离去。

312高地反斜面掩体中,听着外面的炮声逐渐减弱,徐清风判断日军应该是要停止炮击,开始进攻了。

当即长身而起,沉声下令道:“敌人炮火要停了,各连排迅速出掩体,回前沿阵地,准备迎敌,快!”

“是!”各处掩体内的虎贲团官兵,齐声响应,旋即纷纷端着武器,扛着弹药箱就争先恐后的冲了出去。

徐清风更是带头飞奔越过高地顶峰,一马当先的回到了前沿阵地。

差不多是徐清风带着虎贲团主力,回到前沿的同时。

对面的313高地上,周卫国和方胜利等人,也带着数以百计的主力部队,从反斜面赶回到了他们位于高地正面的防御阵地。

两支部队不约而同的迅速进入各自战位,做好了迎敌准备。

312高地前沿的一处隐蔽掩体中,徐清风正举着望远镜观察敌情。

只见公路上,大批荷枪实弹的鬼子兵,正排着密密麻麻的散兵线朝他们这边快速推进而来。

因为相距较远,鬼子没有一上来便冲锋。

否则,一两公里全速奔跑下来,体力消耗大半,还拿什么进攻?

所以,在进入双方火力的有效射程之前,鬼子的进攻队列都还是比较密集的。

无论是三八大盖还是中正式步枪,绝对有效射程一般在四百米之内。

但考虑到士兵的射击水平问题,通常进攻方一般只有推进到距离防守方阵地约三百米的位置时,才会拉开散兵线的距离,进行冲锋和战术规避动作。

按照日军步兵操典和进攻战术规定,他们在接近三百米距离后的散兵线拉开后,两名士兵之间的距离至少要超过十米。

以确保守军的机枪射界里,不会同时出现三个己方士兵,从而降低伤亡率。

但这只是操典,实战中这些进攻战术和硬性操典要求,会受制于地形等各种不利因素影响而发生变化。

比如眼下的312和313高地就是个例子,两个高地一左一右扼守着这条通往南京城的公路。

公路两侧不是树林,就是陡峭的山坡,严重阻碍了日军兵力的展开。

留给日军冲锋的横向空间,总共也没有一千米。

自然也就无法像起步兵操典上要求的那样,将散兵线的距离拉到十米开外。

横向无法展开,日军只能被迫纵向增加进攻梯队,这样就成了兵家大忌的添油战术。

比如昨晚的进攻中,日军每次投入的兵力高达两千。

可实际上每次真正与虎贲团,预一团直接交火的日军,也就三四百人。

在局部上并不占据优势,前面的这几百人打光后,才会轮到后面的鬼子冲上来交锋。

再投入更多人的话,人群太过密集,没有做战术规避动作的空间,就只能给虎贲团和预一团的机枪当活靶子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虎贲团和预一团才能以不到千人的伤亡,一晚上拼掉第六师团三千多人。

而近千人的伤亡,大部分还都是被日军空袭和炮火造成的。

要知道,鬼子无论是火力,兵力还是制空权,都占据绝对优势。

当然,这与徐清风和周卫国,行之有效的克制战术运用与指挥也有很大关系。

但不管怎么样,徐清风和周卫国他们都仅凭一个加强团的兵力,硬是挡住了一万多人的第6师团的进攻,创造了战场奇迹。

在徐清风观察战况的时候,孙奎和陈奇峰,一前一后顺着战壕,猫着腰来到了他身旁。

“团座,鬼子这次来的可也不少呀。”

在举起望远镜跟着观察了一会后,九连长孙奎忍不住感慨道。

“南京保卫战打到现在,日军距离攻占南京城,赢得胜利只差一步之遥。

加上我们和他们有不共戴天之仇,鬼子的指挥官,恨不能马上拿下我们的阵地,将他们碎尸万段。

出动这些兵力进攻,也在预料之中。”

徐清风放下望远镜,伸手拿过来一支中正式步枪,打开保险,拉开枪栓,一边检查弹仓,一边对他们两个吩咐道:“告诉弟兄们,老规矩,放近了再打!”

“是!”孙奎和陈奇峰同时应了一声,分别沿着战壕将徐清风的命令迅速传达了下去。

此时,阵地外的日军,已经推进到了三百米的位置。

随着一些带队的日军军曹,曹长和尉官的0一声令下,一批手持令旗的鬼子旗语兵迅速开始挥舞令旗,向前面的攻击部队传达了开始冲锋的命令。

原本排着密集散兵线朝前推进的鬼子兵,纷纷开始急速冲锋,并将散兵线尽可能的扩散开来。

从虎贲团和预一团阵地上看去,原本呈一条线的日军突然散开,变成了密密麻麻的阵型,争先恐后的加速朝己方阵地冲来。

三百米的距离,对于急速冲锋的日军来说,很快便跑完了一半。

虎贲团阵地上,早已经准备多时的徐清风,这时已经瞄准了一名带队冲锋的鬼子军曹,果断扣动扳机。

砰!枪声响起,这名距离徐清风不到二百米的鬼子军曹,头部中弹应声而倒。

几个跟在他身后冲锋的鬼子兵见状,顾不得悲伤,全都更加愤怒的继续朝前冲去。

徐清风的枪声就是虎贲团官兵们开火的命令,在徐清风拉枪栓的时间里。

早已经准备多时的三百多虎贲团官兵们,全都纷纷跟着扣动了扳机。

由于反斜面阵地和猫耳洞等工事的存在,昨晚的战斗中,虎贲团虽然伤亡不小,但轻重机枪和掷弹筒这类重要的重火力,却大量保存了下来。

这会仍有超过二十多挺捷克式,歪把子轻机枪,以及超过十五挺九二式,马克沁重机枪。

这么多轻重机枪同时开火,霎时间就形成了纵横交错的密集火力网。

大量的炙热子弹,犹如泼水一般,呈扇形朝日军进攻部队倾泻而去。

受制于地形,无法完全展开,且纵深密度较大的鬼子兵,顿时纷纷中弹倒下。

由于鬼子进攻的正面宽度,还不到一公里,光是虎贲团这三十多挺轻重机枪,都能将其全部封锁。

更别说,隔壁还有周卫国指挥的预一团在,随着预一团的官兵们在周卫国,方胜利等人的带领下,跟着一并开火。

鬼子所遭到的阻击火力密度就更大了,用成排成片的倒下来形容一点都不夸张。

激战中,不少随队冲锋的鬼子掷弹兵,纷纷自发的寻找合适掩体隐蔽,拿出掷弹筒准备发射榴弹。

有些找不到掩体的,甚至就用己方阵亡士兵的尸体当掩体,躲在后面就开始发射榴弹,对虎贲团和预一团进行反击。

徐清风和周卫国等一批神枪手发现后,立刻瞄准他们进行压制。

尤其是徐清风和周卫国俩人,直接化身超级狙击手,弹无虚发,不断收割着一个又一个鬼子掷弹兵,机枪兵的性命。

短短不到五分钟,两人便分别狙杀了不下于十五个鬼子,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对己方威胁最大的掷弹兵。

再加上其他神枪手的战果,鬼子赖以为重的掷弹筒火力被完全压制了下去。

没有了掷弹筒的威胁,虎贲团和预一团的机枪手们,得以放开手脚对日军步兵,展开密集扫射。

打的鬼子一个接一个的中弹倒下。

后方的冈本保之,将进攻部队的遭遇尽数看在眼里。

见进攻部队再次不出意外的进攻受挫,这老鬼子起的脸色铁青,当即黑着脸对旁边的副官下令道:“命令进攻部队停止进攻后撤,炮兵联队更换特种弹,对支那军阵地实施毒气攻击。

第二梯队的进攻部队,佩戴防毒面具,准备新一轮攻击。”

“哈伊!”副官急忙顿首,传令去了。

……

接到命令后,死伤惨重的日军纷纷停止了冲锋,如同潮水一般快速退去。

“团座,鬼子这次怎么这么不经打,这么快就撤了?”

已经回到徐清风身旁的陈奇峰见状,忍不住诧异问道。

抬手一枪,将一个跑的慢的鬼子从背后爆头狙杀。

徐清风从战壕中站了起来,举着望远镜朝日军后方眺望观察了片刻。

首节 上一节 185/2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大唐,打造神话王朝

下一篇: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