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雪豹当战神

我在雪豹当战神 第6节

连忙跑了过来,痛心的问道:“怎么样了?”

徐清风道:“还在昏迷中,得赶快送后方医院!”

周卫国点头道:“把他交给我吧,我马上安排人送他去集团军野战医院!”

说着,周卫国一摆手,两名跟随而来的警卫战士,便上前将林保国抬走了。

周卫国站了起来,打量了一番周围,看着阵地外遍地的鬼子尸体。

问徐清风等人道:“战况如何?”

没等徐清风回答,刚才那个排长便迫不及待的抢先答道:“回禀团座,近二百名鬼子陆战队,被我们全歼了!

一个都没有活着回去!”

“全歼了?”周卫国眉头一挑,再度扫视了一圈周围血战余生的九连战士。

眼眶湿润的咬着后槽牙点了点头,突然挺身立正,向他们敬礼道:“九连,好样的!

我以有你们这样的部下为荣!

你们是我见过最好的战士!”

那名排长忍不住补充道:“团座,刚才的战斗,多亏了我们徐副连长。

他一个人干掉了不下于五十个鬼子。

最后还干掉了那个打伤我们连长的鬼子狙击手!”

周卫国有些意外的看向徐清风,微微颔首道:“徐副连长,从现在开始,你就是九连代理连长了。

这里的位置很重要,直接关乎着全团防线的安全。

我需要你们,再坚守坚守!”

徐清风连忙敬礼道:“是,多谢团座,不过我们只剩下一个排了……。”

没等徐清风话说完,周卫国便道:“我带来的这个警卫排,补充给你们。

务必给我守好阵地!”

说完,又补充道:“他们可是总司令的卫队,能顶寻常部队一个连!”

“是,人在阵地在!”徐清风也不啰嗦,欣然领命。

第6章 抢修工事,日军报复!

周卫国赞赏的看了看徐清风,又扭头对身后一名少尉军官喝道:“张志坚!”

“有!”少尉军官应声上前。

周卫国指着徐清风道:“从现在开始,你和你部下,归徐连长指挥!”

“是!”张志坚看了看徐清风,欣然领命。

安排妥当,周卫国便要离开。

徐清风连忙叫住了他道:“团座,等一下。”

“嗯?”周卫国停步回头问道:“还有事儿?”

徐清风快步上前,示意周卫国往没人的地方走了走。

然后压低声音道:“团座,日军的增援不断,而我军已经快油尽灯枯了。

再这么打下去,除了当炮灰,恐怕没有任何好处。”

周卫国抬头看了他一眼,道:“你有啥想法?”

“团座,恕我直言,以我们的装备水平,在这里和占尽海空优势的鬼子打,是不理智的。

尤其是现在,我军已经全线陷入被动,还是早撤为妙。”

周卫国目光如炬的看着徐清风,在他看来,徐清风一个小小的副连长,能对战局有这么清晰的了解认知。

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于是,心平气和的对徐清风道:“老弟,其实你说的这些,我也明白。

可军令如山啊,上峰要守,我们只能服从!”

说着,他又将目光转向身后的市区。

意味深长的道:“你看,我们身后就是大上海,我们挡不住,全上海的老百姓都得遭殃!

所以,我们没得选择,明白吗?”

徐清风微微点头,不再多说。

自己之所以会对周卫国说这些,本意只是想告诉他。

九连这块阵地,实在不用再守了。

再守下去,可能全都要当炮灰。

但事实证明,自己能想到的,周卫国其实也能想到。

可,他也只是一个上校团长,职权太低。

不可能去改变统帅部的决定。

更不可能,擅自撤退。

既然如此,也没啥好说的了。

想办法守住阵地,顶住鬼子的报复和下一轮进攻再说。

没办法,谁让国军的高层全是蠢猪呢。

算算时间,离国军全线后撤,也要不了多久了。

于是,在周卫国走后。

徐清风在心里默默鄙视了下常凯申大队长。

好好写你的日记得了,瞎几把指挥啥。

收拾了下心情,徐清风吩咐刘满仓,把手下的班排长全都叫了过来。

九连原有四个排长,分别是三个主力步兵排班和一个机炮排。

但如今,只剩下步兵二排排长孙奎还活着,其余的全部战死。

加上周卫国刚才留下的张志坚,总共算是有俩排长。

待他们过来后,徐清风立刻问孙奎道:“孙排长,我们还有多少人?”

孙奎连忙回答:“连长,我刚刚统计过,咱九连没受伤的还有二十八人。

受伤的三十二人,重伤员十八,轻伤员十四。

把重伤员去掉的话,还能参加战斗的四十二人。”

“马上把重伤员送到团部去,请团长帮忙转运后方医院。”徐清风立刻吩咐。

“刚才战斗结束,就已经派人往后方运了。”孙奎答道。

徐清风又问张志坚:“张排长,你带来的有多少人?”

“二十三人。”张志坚道:“我们排原有三十八人,其他兄弟都殉国了。”

“也就是说,我们还有六十五人。”

徐清风微微颔首,当机立断吩咐道:“传我命令,所有人开挖猫耳洞,以防敌人报复。”

“连长,什么是猫耳洞?”孙奎不解的问道。

徐清风直接来到一处战壕内,指着一侧的战壕内壁道:“就是这里,贴着地面,横向朝下挖掘。

挖出一个可以藏人小洞来,这样既可以防空,又能防炮。”

既然无法撤退脱身,那只能从防御工事上想办法了。

孙奎和张志坚等人,面面相觑,这种防御工事,他们是第一次听说。

徐清风见状,恨铁不成钢的道:“鬼子刚才吃了亏,保不齐一会得对咱们进行报复。

我问你们,就凭我们现在的工事,如果敌人再用飞机大炮,乃至军舰轰击。

拿什么抵挡?难道你们都想给小鬼子当炮灰吗?”

“不想!”孙奎等人连连摇头。

“那还愣着干什么,赶快去挖,抓紧时间,告诉战士们想活命,就给我铆足了劲挖。

挖的越深,防御效果越好,活下来的几率就越大!”

徐清风声色俱厉的朝他们吼道。

“是!”孙奎等人,这才如梦初醒般,纷纷领命而去。

望着他们的背影,徐清风无奈的摇了摇头。

没办法,这个时代绝大部分国军官兵都是文盲。

对于现代化战争理解和认知,都还处在很落后的阶段。

这也是国军,为何在抗战前中期一触即溃,丧城失地的主要原因。

可以这么说,当时的国军在战术水平,武器装备运用,战斗理念和经验方面。

与训练有素的日军相比,简直没法比。

中央军王牌德械师也不例外。

在淞沪会战早期,国军数万精锐,围攻只有几千人的日军陆战队,硬是打不下来。

步坦协同搞的跟玩笑一样,坦克在前面冲,步兵不知道协同掩护。

结果被鬼子一一摧毁,没了坦克的掩护配合,步兵冲上去再多也是送死。

眼前这些九连官兵也是一样,都被鬼子在淞沪战场炸了两个多月了。

如何防空防炮的经验,还是很匮乏。

所以,才会出现八十多万国军,前赴后继,英勇拼杀,最后却落个兵败如山倒,溃不成军的惨痛教训。

当然,这也不能怪这些基层官兵。

首节 上一节 6/20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人在大唐,打造神话王朝

下一篇: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