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203节

“孙儿没请旨,直接让工部铸了样品,皇爷爷恕罪!”朱允熥又笑道。

“这有啥罪的!大孙这是给咱长脸呢!”老爷子把银币拿在手里,翻来覆去的看,爱不释手。不过,随即老爷子皱下眉,“好好的银子,弄成这样干啥。工部造币,既要弄模具,又要准备人手的。”

古代造币,可不只是造那么简单。造币所用的花费,甚至超过了钱币本身的价值。

“这样利于流通,也方便兑换,又统一了度量衡!!”朱允熥笑道,“咱们国库的银子都是九九成纯银,可是民间的就没这么纯。朝廷收银子上来,还要在经过冶炼,如此一来,耗费不小!”

“而且因为各地的银子成色不同,兑换的标准也不统一。做成银币,无论是民间还是朝廷,都能得利!”

“现在看,造币是花费一些。可是从长远看,光是每年的火耗,朝廷就省下一大笔!”

“再者,有了银币,百姓用铜钱兑换的时候,就不用任凭黑心的商人和官吏盘剥。况且,银币比铜钱体积小,便于携带,官商用着都方便,这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老爷子默默的琢磨一会,扭头对户部尚书傅友文说道,“听着,似乎是这么个理儿!”

傅友文把目光从银币上收回,作为执掌大明财政的大管家,他如何看不出这银币的好处?更如何不知道民间铜钱和银子兑换的弊端?

“殿下所言甚是,有了此物不但方便流通,而且朝廷得利的同时,还省去了重新冶炼,称重的环节。于国于民,大有裨益!”

说着,傅友文郑重下跪,肃然叩拜。

“你这是干啥?”老爷子不解的问道。

“臣,为大明圣德之君叩拜!”傅友文正色道,“陛下,古往今来,不是没有人看到钱币的弊端。乃是这事,关系匪浅,轻易不敢妄动。”

“历朝历代皆有钱荒,若钱荒怎能国富民强?殿下此举,乃是大明千秋万代兴国之策,仅此一项德政就远超前人。”

“殿下泽被苍生,洪武通宝必为万民铭记,史书称道。臣之拜,乃是替天下百姓士人,拜我大明意气风发,不畏艰险之储君!”

与此同时,殿中群臣叩拜,“皇太孙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若论民生经济,殿中的大臣们能甩朱允熥几条街。此物一出,他们就看出了其中的好处。而在好处背后,是朱允熥通过银币,改善了钱币的弊政,使得银钱的汇率稳定下来,百姓不再有盘剥之害。

“行了,行了!”老爷子挥手笑道,“他还小,当不得如此夸赞!”说着,再看看银币,又对其他臣子说道,“你们也说说,说说好处!”

群臣自然是马屁如潮,纷纷赞颂。

“好事是好事!”新任吏部尚书凌汉忽然开口说道,“但臣以为,此物虽好,却不能即刻推行天下。治大国烹小鲜,凡事都需谨言慎行。此物制作精美,又有皇帝肖像,一旦快速推行天下,势必引起银价上涨。”

“百姓手中虽然没有银子,可银价涨起来,最终受害的,还是百姓!再者,此币一出,民间流行的劣币也将大受影响!”

满殿臣子皆贺,唯有他当头棒喝。

朱允熥笑着点头,“凌尚书所言,老成持重之言。”说着,对老爷子道,“皇爷爷,孙儿请皇爷爷下旨,银币先在苏州杭州等商贸繁华之地发行,工部第一批铸造在三十万左右。”

“唯工部有铸币权,各地藩司民间不得私铸,等推广之后,各地缴纳税银也用银币代之!”

朱允熥自动过滤了凌汉的话,凡事有利就有害,一项政策在最开始总是会有些负面的影响。但是国家大事,要从长远考虑,不能因为暂时有些影响,就搁置不前。

若是凡事都是因为有变数,有不足而不变通。那国家长此以往,就会变成无论是什么事都一刀切。

有麻烦不怕,发现麻烦处理就是,补足就是。但若因为麻烦而一刀切,得不偿失。

“如此甚好!”老爷子举着银币仔细看着,“依你之言,着户部工部推行铸币一事。”说着,老爷子又道,“仔细点也没错,你们好好算一下,要花费多少,铸多少,然后奏报上来!”

“臣等遵旨!”

“啧啧!”老爷子依旧举着银币,“咱大孙这脑袋瓜是真好使!”

“皇爷爷!这银币还有个简单的鉴别真伪的方法!”朱允熥笑道。

“怎么鉴别?”老爷子笑道。

朱允熥拿过银币,捏在两指中,猛地吹了一口,放在老爷子耳边。

嗡!

老爷子听着耳中,那悠长的金属震颤之声,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儿。

然后,把银子放在掌心,翻来覆去的看着,等看到他自己肖像的时候,叹道,“即便再过千百年,只要百姓用银子,就能想起咱来!咱这辈子,没白活呀!”

“何止咱们大明百姓!”朱允熥笑道,“若是咱们的银币流到外邦,外邦的百姓也能瞻仰您的天颜。古往今来,哪个皇帝能做到?”

“不成?”谁知,老爷子却用力的摇头,说道,“这是银子,是钱!咱大明的钱,绝对不能外流。”说着,有些凶狠的说道,“只有外面的钱进来,咱大明的钱绝不出去!”

第167章 你知错了吗?

继驿改邮,推行各种邮票之后,皇太孙又推出一项钱政,制造银币。

这东西的好处,显而易见。有皇太孙牵头,再加上国初钱币还没那么多弊端暴露出来,六部上下开始紧张的忙碌。

一连数日,朱允熥都扎在工部,每日亲自察看模具情况。和户部工部的尚书,侍郎,给事中等官员,商议如何制造,制造多少等事,忙得脚不离地。

朝中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蓝玉案的阴影也似乎扫荡一空,似乎也被人忘记了。

可谁都不知道,早在朝会弹劾詹徽那日,京中数匹快马,拿着圣谕悄悄出城,一路疾驰向北。

目标,北平。

经过了多日的风餐露宿,终于到了北平。幸亏北地这时也是春暖花开,不然酷寒的天气,还真有人受的。

锦衣卫指挥使何广义看着北平,故元都城恢弘大门,默默出神。他是个武人,但从形制看来。北平的城墙防御,远高于京师应天府。

而且即便如此,城墙上下也满是忙碌的民夫,北平城看着犹如一座巨大的军事堡垒。

“到了吗?”

随行的队伍中,马车中传出一声苍老的声音,“这千里迢迢的,咱家这老骨头都快散架了!”

“公公,咱们到了!”何广义对马车中人,恭敬的说道。

“到了就办事吧!”马车中人回道,“快去快回,咱家还要回去守陵呢。咱家不看着,那些小兔崽不干活。这季节,正是草长得旺的时候。”

此时,燕王府中,朱棣正在和心腹幕僚议事。

“蒋瓛那个没用的东西!”朱棣冷笑道,“好好一场戏,居然让他玩砸了!”

“不是他玩砸了!”道衍在下首说道,“谁能想到,那位皇太孙居然敢直接回京救人!”

“老爷子太宠他了!”朱棣摸摸鼻子,“带兵夜回京师,国公给私自开门,纵兵冲进锦衣卫镇抚司。嘿嘿!这些事,本王想都不敢想,更别说做!他做了,老爷子却当没事一样,还真是偏心的厉害!”

“现在,蒋瓛已死,京中能用的人又少了一个!”另一幕僚金忠说道,“听说新任的指挥使,和皇太孙走的很近,他还是皇太孙亲军的一员!上面不但是偏心,还偏信。这不等于,把锦衣卫给了他吗?”

“那又如何?锦衣卫中有的是贪财的小人,收买不了何广义,收买别人就是!”道衍想想道,“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殿下,往年朝廷的军费,这时候已经到了,可是今年却没反应”

“本王也纳闷这事,如今修城墙是打着防敌的理由开始修筑,铸造兵器也是用北元欲犯边的由头。以前只要是奏折上去,要钱要物从不拖延,可是今年”说着,朱棣哼了一声,“传令给丘福,让他去和辽东那些女真蛮子说,让他们闹一闹。”

“跟那几个和咱们交好的蒙古部族也说一声,让他们在山西一带闹。”朱棣冷笑,“他们不闹一下,朝廷还以为边疆消停了!他们闹起来,朝廷才知道咱们的好处!”

“臣这就去办!”金忠笑道。

养寇自重,不单只适用于军头藩镇。对于大明的边军也是如此,要是没仗打,朝廷才想不起来他们呢。

正说着,朱棣的亲卫统领神色怪异的进来,“殿下,京师来人!”

“谁?”朱棣心中一凛。

“锦衣卫指挥使何广义,还有个太监,叫卜士仁!”

“老卜也来了?”

朱棣心中诧异,满脸不解。

卜士仁是何人,别人不知道,他朱棣却知道。这太监论辈分还在朴不成那老狗之上,乃是朱家的第一个太监。以前马皇后在时,专门伺候马皇后。而朱棣虽然不是马皇后亲生,但从小被马皇后养在身边。可以说他们哥几个,都是这卜士仁看着长大的。

马皇后故去之后,卜士仁自请守陵,从宫中搬了出去。老皇爷不把太监当人,但是他们这些儿子,对这些看着他们长大的太监,多少还有几分感情。

“他们来干什么?”朱棣心中疑惑,但是天使降临,不敢耽搁,赶紧开门迎接。同时,道衍等人退避。

“臣何广义,参见燕王千岁!”

何广义风尘仆仆,带着一队锦衣卫恭敬的行礼。

“起来吧!”朱棣随意的说了一句,待看到对方身后,赶紧上前几步,笑道,“老卜,你怎么也来了?”说着,让人把卜士仁搀扶着坐下,笑道,“你身子还成?”

卜士仁岁数大了,说话气喘,“托您的福,凑合活着!不过呀,也就是这一两年了,奴婢这岁数,有今天没明天的!”说着,上下看看朱棣,“四爷,您可比原先瘦了。”

“是壮,不是瘦!”朱棣笑道,“不知你们二位?”

“有旨意给您!”卜士仁咳嗽两声,“皇爷让奴婢,来北平给您传旨。”

朱棣心中一动,似乎有种不好的预感。只听对方又道,“来之前皇爷说,家丑不能外扬。这事,除了奴婢这黄土埋到脖子的人,别人还真不合适来!”

家丑?

这是什么意思?莫非?

就在朱棣心中惊疑的时候,何广义高声道,“燕王听旨。”

朱棣下跪,听宣。

“皇上口谕,跪好了!直直的跪着!”何广义忽然加重口气,真的如同老爷子的口气一般。

朱棣不由得,郑重的跪好。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你他娘的是不是不知自己几斤几两?”何广义继续说道,“上回饶你一次,还不老实?是不是活腻了?”

顿时,朱棣的后心被冷汗湿透。

可是,这时候何广义的话突然停下,侧身道,“燕王千岁,对不住了!”不等朱棣明白,何广义又道,“卜公公,下官要开始了!”

卜士仁看着朱棣,叹息一声,摆手道,“拿上来!”

一个长条盒子拿了上来,何广义抽开,里面竟然一条带刺的鞭子。

啪,骤然一声鞭响,屋内外朱棣的侍卫皆是骇然。

燕王朱棣,竟在挨鞭子。

身上的龙袍,被一鞭子抽出一道口子,何广义吼道,“皇上口谕!你这不知死的货,把手伸到咱身边了,是不是以为咱不忍心打死你!?”

啪,又是鞭子。

朱棣的肩膀上,血痕顿现,血迹斑斑。

“咱二十六个儿子,多你一个不多,少你一个不少!”

啪啪,又是两鞭子,龙袍碎片横飞,朱棣额上渗出了汗珠,身子隐隐发抖。

“你想干什么?咱问你要干什么?”

口谕持续,鞭子持续。

朱棣的身上,全是龙袍碎片。全是血痕伤口,鞭子的刺上带着丝丝碎肉。朱棣神色恍惚,仿佛已经受不住了。

“大义名分已定,非要逼咱,落个杀子的名声是不是?”

首节 上一节 203/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