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242节

此地是中原的北方屏障,可尽召燕赵男儿供为趋势,堪称国门。

其实北平比应天府更适合做大明的都城,大明立国之后有三北之忧。东北,正北,西北。若有战事,此地首当其冲。

后来,所谓天子守国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殿下!”前方一匹快马来报,“燕王辽王并北平文武官员,出城迎驾,已到了十里之外!”

“知道了!”朱允熥淡淡的说道。

“殿下!”这时,朱允熥身边的蓝玉,忽然郑重的开口,“北平乃是燕藩的老巢,燕王这人”

“放心!”不用听,朱允熥就知道蓝玉这是要说朱棣的小话,开口笑道,“此次事关国战,四叔心中会有分寸。家大业大,自家人总会有些小心思。可是对外人,还是自家人信得过!”

从决定北上开始,朱允熥心中对燕王朱棣,就从没有猜忌过。征讨高丽,乃是大明的国家大义。朱棣那么骄傲的人,不屑更不愿在这种事上,出什么幺蛾子。

再说,其实朱允熥的心中,也隐隐盼着能和这位名垂千古的四叔,并肩作战。

朱允熥是想用实际行动告诉朱棣,我不是你想的那种黄口小儿,你能做到的,我都能做到。甚至,我可以做的比你更好。

十里的距离,弹指即到。不远处烟尘滚滚,数千骑兵遮天蔽日而来,旗帜鲜明盔甲闪亮,当先是两杆大旗,各写一个燕字,一个辽字。

“皇太孙御驾在此,文武官员下马叩拜!”傅让带着朱允熥的亲卫,在对方的行进路线上挥旗呐喊。

霎那之间,震撼天地的马蹄声戛然而止,马上健儿纷纷下马,跪在官道两侧。

随后,军阵之中,朱棣朱植在前,带着北平的文武官员们,缓缓上前,行跪拜之礼。

“臣朱棣(朱植)叩见太孙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人叩拜之中,一身普通战袄的朱允熥笑着下马,“四叔,十四叔别来无恙啊!”

说着,在众侍卫的簇拥下,走到北平众臣的面前,亲手把朱棣和朱植扶起来,笑道,“都是自家人,何必这么大礼!”

随后,目光又在二人脸上打量片刻,朱棣的脸上看不出情绪。朱植则是双眼发亮,亲近之意溢于言表。

“四叔看着可比上次清减了许多,脸色也有些憔悴,是不是心里有事?”朱允熥继续笑道,“你呀,就是心思太重,想的太多!”

朱棣古井不波的脸上眼角暗中抽搐两下,“这黄口小儿,每次见面,都要呲打老子几句!”心中暗骂一声,面上恭敬的拱手附身道,“回太孙殿下,北平乃是辽东重镇,臣掌管辽东都司战战兢兢,丝毫不敢懈怠。”说着,忽然一笑,“若是臣每日无所事事,也也不想这么多,可是军国大事,臣不能不想!”

一个不软不硬的钉子,暗中刺来。朱允熥就当没听明白,又笑着说道,“四叔就是放不下,军国大事自由朝廷决断,你想太多不过是徒增烦恼!”

“你他娘的!”

朱棣心中破口大骂,这小子说话是真损,夹枪带棒不说,还隐隐有些告诫的意味。

他本是心思深沉不动神色之人,可是不知为何,每次见了朱允熥,他就压不住心里的火。

朱允熥也是如此,虽心里不想猜忌朱棣,但从来都是嘴上不饶人。

“十四叔,你也来了?”朱允熥又对朱植说道。

“回殿下,臣算计着大军行进的日子,想着这几日您就该到北平了。所以直接让麾下的儿郎们先去辽阳集结,臣来北平接您!”朱植笑道。

“在广宁卫可还好?广宁卫地处辽东,苦寒之地,远比不上中原内陆。”朱允熥笑道,“孤临出京之前,韩妃娘娘特意托人见孤,让孤好好看看你的身体,是胖了还是瘦了。还让人给你带了些宫里的皮裘,她说你从小就怕冷!又害怕你吃不好,又让孤带了些她亲手做的腌肉等物!”

身为皇子,生长于南方就藩辽东。别说这个时代,就是后世南方人突然到北方生活,都不会适应。广宁卫那边的王城,比中原普通县衙都不如,纯粹就是军堡。有没有多少百姓,更无商贾,辽王朱植看着少年英武,其实不知道暗中咬牙吃了多少苦。

听朱允熥提起生母,再想起母亲的容颜,朱植方才的笑容顿时变成了悲切,强忍泪水,哽咽道,“母妃也真是,辽东什么皮裘没有,还值得让您带!”说着,忍耐不住,终于落泪,真情流露道,“其实臣,也常想起母妃,臣有些不值钱的东西,回头也请殿下帮忙给母妃捎回去!”

朱允熥拍拍对方的手臂,笑着道,“孤可不给你带,要带你自己带!”说着,朗声道,“等打完了高丽,孤带你一块回京。别管什么朝廷法度,孤做主让你在京城陪你母妃,多住些日子!”

“真的?”辽王少年心情,顿时破涕为笑。他们这些大明的藩王虽然地位尊崇,手握重兵,可是无旨不得轻易离开封地,被朝臣盯得死死的。

“孤还能骗你!”朱允熥虽然是晚辈,但此刻却长辈哄小孩一样。

谁知,辽王只是高兴了片刻,郑重摇头道,“不行!臣不能擅离广宁卫,臣为大明皇子,九边塞王,驻守边关责无旁贷。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岂能因私废公!”

说着,又看看朱允熥,坚决道,“身为大明皇子亲王,这就是臣的责任。”

朱允熥无言,只能再次拍拍对方的肩膀,以作勉励。

在老爷子诸子之中,朱允熥仅能看上眼的,除了的朱棣也就是这位十四叔了。看的上朱棣,是因为他的战功。而朱植,则是因为他的为人。

少年塞王不骄不横,一心为国又没其他的臭毛病,已很是难得。相反,即便是朱允熥两个亲叔叔,秦王晋王私下里的人品行为,还真是有待商榷。

此时朱允熥不免又想起远在淮安的朱允炆,说他是糊涂蛋还真不冤他。历史上这些一心对他,效忠朝廷的藩王,他都找茬给收拾了。反过来,对摆明车马扯旗造反的朱棣,反而说什么勿使朕有伤叔之名。

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边上的朱棣也赞许的看了辽王一眼,竖起大拇指说道,“十四弟,是个爷们!”

见过两位藩王之后,北平的地方官员,上前叩拜。

“臣北平布政司郭资。”

“北平按察使吕震。”

“都指挥使张信。”

一见此三人,朱允熥刚才满是笑意的脸色,顿时变得微妙起来。

无他,这三人在历史上可都是赫赫有名的永乐宠臣。三人都有从龙之功,郭资历经四朝,高官厚禄历代罕见。吕震更是朱棣的宠臣,为人阴险狡诈。

张信更是赫赫有名,他本是广宁卫指挥佥事,后来被提拔为北平的都指挥使。原本时空中,朱允炆颇为信任他,让他暗中监视朱棣,没想到他转头就把朱允炆给卖了。

“这三人留不得!”

看着跪着的三人,朱允熥心中想道,“征讨高丽的战事中,随便找点事让你们背锅,然后撤了,换上我自己的人!”

“太孙殿下,进城吧!”辽王朱植在边上说道,“您也一路劳累了,进城好好歇歇。”

朱允熥缓缓摇头,“不,孤不进北平城!”

第8章 王见皇(下)

上至燕辽二王,下至北平百官,俱是怔住。

皇太孙殿下,居然不进北平?

“这不是给老子上眼药吗?若是老爷子知道你到了北平而不进,过后定要寻我这当叔叔的不是!”

朱棣心中大怒,他已经能想象到若是朱允熥不进城,老爷子会怎么骂。

“老四,你他娘的谱挺大呀!咱大孙去了你的地方,连门都进不去?你可真是出息了!”想到此处,朱棣顿感头疼,老爷子的脾气是不会听他分辨的,他孙子怎么都好的,是对的。自己这当儿子,怎么做都是错!

不过,老爷子发火那是日后的事。若朱允熥今日真的不进城,等于直接当着北平文武还有辽王的面,打他的脸。

“殿下为何不进城?”情急之下,朱棣说话就没那么客气,大声开口道,“闻听太孙殿下御驾亲至,城内军民士绅翘首以盼。殿下若不进城,岂不是寒了百姓的心?再者,城内军士已集合完毕,正等着殿下当面检阅,随后跟随殿下向北!”

说着,朱棣上前一步,继续大声道,“到北平而不入,殿下莫非有什么顾忌吗?”

“大胆!放肆!”

朱允熥还没说话,身后一声爆喝,“燕王,你是在和殿下说话吗?莫忘了自己什么身份?”

“哪个不长眼的!”

朱棣心中大怒,暗骂一声豁然回头,却顿时呆住了。

一个熟悉的面孔,一道熟悉的目光,似笑非笑的看着他,刀子一样的眼神上下打量。

“蓝玉!?这老不死的怎么也在这?他不是已经奉旨回家种地了吗?”

一瞬间,朱棣心中百转千回,思绪凌乱。

“莫非,老爷子饶了他?不能啊,老爷子没杀他已经是格外开恩。”想着,朱棣忽然懂了,“蓝玉是这黄口小儿的舅公,征讨朝鲜,老爷子自然是要给这黄口小儿,一道护身符!”

这时,朱允熥缓缓开口,“蓝玉不得无礼,燕王是耿直之人,说话声音大些,不妨事的!”说着,又笑道,“还不给燕王和辽王见礼!”

“臣蓝玉,参见燕王,辽王!”蓝玉随意的拱拱手,朱棣被他视为敌人,辽王在他眼里,就是一个小孩子。

“凉国公也在!”朱棣笑笑,“一别多日,凉国公可是大变样了,孤差点没认出来!”

此时的蓝玉锋芒内敛,再不复往日那般张扬。

闻言只是微微一笑,“这声国公,臣不敢当。”说着,对天拱手道,“臣代罪之身,蒙陛下皇太孙不弃,入军中效力,为太孙殿下随军参赞!”说着,顿了顿,目光再次如刀,大声道,“蓝某已经不是当朝国公了,现在的蓝某,只是太孙殿下身边的一条狗而已!”

蓝玉大名无人不晓,北方文武之中多有见过他面的,此刻听他如此说来,顿时对朱允熥这位皇太孙,更加敬畏起来。

“对对对!”朱棣面上笑着,心中想道,“你这条老狗,呲牙咬人的老狗!”

边上,辽王朱植见到蓝玉,双眼放光,拍掌大笑道,“老将军是大明的定海神针,有你参赞,咱们更能大胜!”说着,又对朱允熥说道,“太孙殿下,臣最近反复推演国朝几次远征大战,其中有很多不懂之处。不知,闲时可否让臣,受蓝将军,指教一二!”

“这有什么不行的!你要是有心,孤让蓝玉收你当徒弟都行!”朱允熥笑道。

蓝玉以前和辽王并无交集,见对方看重自己,也低头说道,“辽王千岁言重了,不敢谈指教二字。”

朱允熥看看朱棣,开口道,“孤不进北平不是有什么顾忌,孤是皇储,一入城势必黄土垫道,惊扰百姓。孤一进城,后面的三万大军要不要进城?如此一来,北平府的花费能小了?若是当兵的再闹出什么事来,谁的脸上好看?”

“兵贵神速,孤入城之后一时半会都走不了,前方军情如火,孤是来打仗的,不是来游玩的!哪有那么多时间,在北平耽搁!”

朱棣也觉得自己刚才的话,有些重了,请罪道,“臣有罪,不能体恤殿下爱民之心。”

“孤不进城,就住在城外的北平驿。大同那边的兵马也快到了,等傅国公带兵过来,你和辽王点齐兵马,随孤直接杀向辽东。”朱允熥回身上马,看看北平的文武百官,“都散了吧,回去之后各司其职!”

说着,马鞭轻轻挥舞,“燕王,你前头带路,去驿站!”

北平是边关大镇,驿站极大,占地能有十几亩。各项物资一应俱全,俨然就是个小城一般。

朱允熥带着亲卫入住驿站,其中居住的往来官员等人,马上收拾包袱搬了出去。驿站之中,又是一片忙碌嘈杂。

驿站的正房之中,朱允熥换了一身布衣,拿着手巾擦拭面部的灰尘,享受着脸上的清凉,闭目开口,“其他人都退下,孤和燕王有话要说!”

话音落下,傅让带着侍卫们退倒门外,守在门口。屋子中,只剩下他们叔侄二人。

“你方才说孤是不是心中有顾忌?”朱允熥笑着扔掉手里的毛巾,直视朱棣的眼神,“到底是孤心中有顾忌,还是你心中有顾忌?”

朱棣一时语塞,他怎么也想不到朱允熥上来,直接就是诛心的话。

“若是旁人,孤不屑于解释。可你毕竟是孤的叔父,孤不愿你心生芥蒂。”朱允熥坐下,继续说道,“孤什么顾忌都没有,之所以不进城,正如孤所言。一旦进城三五日走不脱,而辽阳等地辽东都司的兵马正在集结。前方将士严阵以待,准备建功立业,孤很不得现在就飞过去!”

说到此处,朱允熥看着朱棣的目光柔和了一些,“四叔,我心中没有顾忌,你心中,有吗?”

“他这话什么意思?”顿时,朱棣心中大惊,“莫非,他现在就要发作我?”

现在的朱允熥已是皇储,对他而言就是君。若真想发作他,有一万个理由。

“心长在你自己肚子里,怎么想的只有你自己知道。有些事,我不愿意说破。”朱允熥语速放慢,“毕竟是骨肉至亲,而你于国有又有大功,我想你,都是往好处想。”

“此次征讨高丽,本可以不用你的兵马,可是我还在皇爷爷面前提起你,让你随我北征。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此乃国战,正是咱朱家男儿大展拳脚,建立功勋机会。”

说着,朱允熥站起来,走到朱棣身前,“四叔,你我君臣叔侄,并肩作战,必为千古佳话。我心中对你没有顾忌,不但没有顾忌,我还要重用你!”

“傅国公虽然一代名将,但毕竟年纪老迈,打仗失了锐气。所以,孤任你为前军先锋,统领辽东都司兵马,扫荡高丽。”

朱棣心中一震,他万想不到,朱允熥能如此的开诚布公,甚至更没想到,对方对他如此看重。

首节 上一节 242/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