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343节

其实朱允熥心中另有想法,高丽之经济现在操于大明。这些财路,就算现在朝廷不放开,将来会落在官商手中。与其便宜别人,还不如便宜自己人。

再说,自己人有钱了,以后用着也方便。

“要是所有人都像你能想这么通透,孤也用不着这么操心了!”朱允熥笑道。

“臣明白了,这些话臣会说给老军侯们听!”李景隆笑道,“殿下,他们定然也是感恩戴德!”

“不过嘛!”朱允熥托着下巴,皱眉道,“这种独家生意,到底要放给你们几年,还要户部核实!毕竟,高丽也是大明国土,过几年安定了之后,不能全靠着从中原买东西。再者你也知道,几位小王叔的封地也在那边。将来,他们就藩也要花钱!”

李景隆脑筋转转,“殿下真是天恩浩荡,这等泼天的好处都给了臣等!”说着,他忽然压低声音,“一年也好,几年也罢,中都那点田土跟盐比起来算什么。臣家里钱尽够用了,跟着殿下也什么都不缺。哪怕是赚了两座金山,臣也不会张扬!”

“若以后朝廷有难处,臣借花献佛,表表孝心!”

“你呀!”朱允熥笑道,“想的就是比别人多!”

“臣为殿下做事,当然要想得多些!”李景隆笑道。

朱允熥再次喝茶,“那个清心小筑,好玩吗?”

“好,您是没”李景隆差点说露嘴,赶紧改口,“就是喝喝茶,听听曲的安静地方。”

“呵,喝个茶能被揍成这样,你还真够委屈的!”放下茶碗,朱允熥微微一笑,“退下吧,没时间管你这闲事!”

~~~

翌日朝会,吏部尚书凌汉一石激起千层浪,直接上书凤阳皇庄乃是与民争利。

大朝会一般没有军国大事,勋贵武臣们只当是走个过场。但今日忽然见文官们,不知哪根筋搭错了,居然说起皇家的不是。纷纷来了精神,更是心里盼着皇爷大发雷霆,砍了那些书呆子的脑袋。

谁知,皇爷不但没发火,反而称赞凌汉有为国之心。圣谕,凤阳中都除却守陵人之田,与祭田之外,皆充于官府,准备授予百姓耕种。

勋贵们大为惊奇,皇爷的脾气,什么时候变这么好了?

但接下来,翰林学士方孝孺直接把火,烧到了他们的头上。

“凤阳中都,大明龙起之地。然中都百姓未受大明之福,却受尽勋贵之苦!”

奉天殿中,方孝孺的跪奏,铿锵有声。

“从大明开国以来,凤阳勋贵之家行不法之事已是常态。早些年,有人纵容家奴掠夺人口,强占土地,贩卖私盐收敛钱财。得了田地不算,甚至闹出人命。”

“以至洪武十八年,犯罪之人被国法处置之后。陛下亲自下旨,公侯不得强占民田。”

“这几年,虽微有好转。但凤阳百姓,亦受豪门之苦!”

“如今皇庄已为国田分于百姓,朝廷更当收回国初所赐的勋田。一来,还地于民。二来,还凤阳朗朗乾坤!”

一开始,勋贵武人们还没听懂,忽然见方孝孺慷慨激昂跪奏,又见那些文臣们不住点头附和,全是文绉绉的词儿。

但听到最后,他们个个都是怒发冲冠。看着方孝孺的眼神要吃人一样,若不是金銮殿,只怕当场就要动手。

许多人心中破口大骂,“日你八辈先人,方孝孺酸秀才,是在鼓动陛下和皇太孙,收回咱们凤阳老家的庄子!”

“好端端的,怎么说到这个上头?”朱允熥坐在老爷子身边,开口道,“凤阳的勋田,是开国的勋贵们拿命换来的,是赏给他们光宗耀祖的,怎能随便轻易收回!”

听皇太孙如此说,勋贵们心中安定不少。

哪知,方孝孺继续跪奏道,“殿下此言差矣!”

“孤哪里说差了?”

“臣知凤阳干系重大,但凤阳不只是开国武臣的凤阳,更是大明百姓的凤阳!”方孝孺忽然不惧勋贵们杀人的目光,朗声开口道,“军功不能和民生混为一谈,若因为彼等勋贵生于凤阳,就使得凤阳百姓无地可种,此乃大谬也!”

“彼等军功,朝廷已有封赏,活为公侯,死配太庙,位极人臣之殊荣足够酬功!而凤阳百姓世代居住,祖宗坟茔亦在凤阳,却无立足之地,岂非贻笑千古!”

“够了!”朱允熥喝叱一声,“越说越不像话!”

老爷子也开口道,“你这胡扯呢!他们的庄子勋田,都是当年咱赏的,他们一没犯错,二没削爵。朝廷再难,也不能打他们田土的主意!”

听爷俩都帮着他们说话,勋贵武人大为振奋。

“若陛下以公侯为先,百姓为末,则本末倒置!”方孝孺继续说道。

武人心里纷纷破口大骂,但朝堂之上老爷子没准,他们不敢开口。再者他们笨嘴笨舌,说也说不到点子上,只能脑子里大吼三字经。

“诸位公侯!”哪知,方孝孺话头转向了他们,“下官知,诸位当年艰难。更知诸位九死一生,才换来传家的田地。可凤阳一地,田地都在诸位手中,百姓如何过活!”

“汝等家乡在凤阳,凤阳百姓却在背后戳你们脊梁骨。整个凤阳城,近半数百姓都在你们家中做佃户。每年的租子分文不少,若有荒年还要跟你们庄子上借贷。”

“蒙元末年,淮西便是如此,田地都在大族手中,百姓卖儿卖女死中求活。如今诸位都是国家大臣,不以天下为先,反而又要让家乡父老,在受此磨难吗?”

“这”

武人勋贵们互相看看,只觉得心里憋气,却说不出话来。

那些田土是他们卖命换来的,和百姓何干?

这些穷酸文人,说起这些来头头是道,脏水一盆又一盆,奶奶的!

忽然,勋贵之中有人出列奏道,“臣,有本奏!”

众人一看,顿时眼睛一亮。曹国公李景隆,在武人之中是能说会道的,定能让那些穷酸文人好看。

“奏来!”朱允熥道。

“臣,惭愧!”李景隆叩首,“听了方学士的话,臣惭愧万分!”

顿时,武人勋贵们的目光齐刷刷的看向他,一时间李景隆成了殿中的焦点。

“臣前些日子跟殿下回中都祭功臣庙,臣祖父画像挂于庙中,音容笑貌仿若昨日!”

“父祖创业不易,当年不过淮西黔首,受尽人间困难,其苦惨绝人寰!”

“亏皇天庇佑,幸托明主,才有今日富贵!大明,乃是天下之大明。不能因为臣祖父辈微有功劳,就让凤阳父老受苦。”

“更不能因为一己贪念,使大明蒙羞,使君父忧愁!”

“耕者有其田,方为盛世。臣父,臣祖,昔日为大明而死战,后世子孙怎能为区区田土,让百姓受穷困之苦!”

“陛下,太孙殿下,臣愿把凤阳李家勋田献给朝廷,发还百姓,使民安乐!”

咚咚,说完,重重的叩首。

武人勋贵们看着李景隆的眼光变了,颇有些咬牙切齿。

“日你先人,你李景隆他娘的吃里扒外?”

而御阶上,坐着的朱允熥却在心里发笑。

“李景隆,小词儿整的挺硬呀!”

第142章 勋贵之怒

“日他姥姥的,这是大白天见鬼了,那些书呆子为啥跟咱们过不去,要收咱们的勋田?”

“那些田地,是咱们老哥们,当初跟着皇爷后头,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换来的!是咱们该得的,怎么就碍了他们的眼了?”

“读书人都他娘的没好东西!奶奶的,见别人日子过得踏实,他们非得说三道四,暗中下绊子!”

“对,他娘的没一个好东西。还什么老百姓没地种?他们要是真那么铁面无私心怀天下,自己掏钱给老百姓买去,打咱们的主意这不是他妈的明抢吗?”

“好话都让他们说了,一个个大义凛然的,坏事都是咱们老哥们的,老子日他祖宗八辈!”

收回勋贵田庄的事,朝会暂时搁置。刚一散朝,通往宫外的夹道上,就满是那些勋贵公侯的叫骂声。而且一声比一声高,生怕别人听不见似的。有些低品级,着急出宫的文官们,听到这些人的叫骂,干脆先躲在墙根边上,不去惹那些晦气。

这些老军侯们,越骂越生气。一边骂着,一边眼睛往紫禁城宿卫的腰刀上瞄,眼里寒光乍现。

越是武人,其实越是直脑筋,不拐弯。尤其是嘴皮子没有文官利索,对方直接朝廷大义,故土民生大帽子扣下来,心里是既生气又委屈。

景川侯曹震嗓门最大,“咱们过咱们的日子,惹着谁了。哦,他娘的一辈子死人堆里打滚,现在还让那些文官指指点点的。老子为大明朝跟鞑子厮杀的时候,方孝孺那小王八蛋,毛都没长呢!”

“他还在他爹肚子里呢?”会宁侯张温激动的接口道。

舳舻侯朱寿在一旁想想,“兄弟,不应该在是娘胎里吗?”

“都他妈一样!反正没出来呢!”此时走到了外廷,张温恨恨的看着文臣们的奏事处,恨声骂道。

“当年,鄱阳湖水战之后,因为我冲陈友谅的战舰有功,皇爷在濠州老家,赏了我一千顷地!”勋贵之中,鹤庆侯张翼愤愤的说道,“后来打苏州,我被张士诚手下砍得跟血葫芦似乎的,皇爷又赏了我一千顷地。都是功劳换来的,凭什么穷酸文人动动嘴,老子就把卖命换来的田地,交出去?”

“是呀,越想越他妈憋气!没这道理呀!这不是欺负人吗?”曹震搭茬,又对走在最前面的武定侯郭英问道,“四哥,您说是是不是这么个道理!”

郭英年纪比他们大了一轮,白发苍苍,也是满脸愤恨,“勋田,是咱们拿命换来的。咱们祖坟都在凤阳,勋田是告诉祖宗咱们出息了!跟是咱们这些人,死后留给儿孙立命的家底儿。交勋田,上对不起祖宗,下对不起儿孙。更他妈对不起咱们自己,这么多年出生入死!”

长兴侯耿炳文也阴沉着脸,开口道,“我看呀,是文官故意找咱们的茬儿!大明朝,就差咱们这点地吗?这事上咱们要是服软了,下回他们那些书呆子,说不上又闹什么幺蛾子!”

“我就闹不明白,老百姓没地种,跟咱们有啥关系?这些年,咱们也算奉公守法,怕让人抓住把柄,约束庄子的管事不能欺负良善!”全宁侯孙恪道,“当年这些地赏给咱们的时候,淮西都打烂了,全是无主之地!”

“对呀,我家庄子虽说大些,有那么五千来顷,可除了皇爷赏的,其他的都是花钱买的!”崇山侯李新大声道,“全有地契文书,都是公平买卖!”

这话倒也不是没有底气,这些年老皇爷盯得紧,他们这些勋贵都夹着尾巴做人,不敢张扬。

但其实也不是那么理直气壮,勋贵家家户户其实也都不怎么干净。强买强卖不一定,但庄子上的管事的仗势欺人肯定有。

不然,怎么会有百姓种了一年地,还倒欠租子的说法?

只是这些勋贵也没直到家,专挑自己委屈说,其他事避而不谈罢了。

“都闭嘴吧!”最前面的宋国公冯胜忽然回头,呵斥道,“少说两句能死?显摆什么老资格?收还是不收,你们谁能拍板?”

顿时,众人心里发苦,这事他们再怎么委屈,还要听上面的意思!

勋贵们都家大业大,倒也不是舍不得凤阳的田庄。只是这些泥腿子出身的人,对土地有着天然的狂热,天生的看重和痴迷。

而且因为身上都是军功,尤其是那些跟着皇太孙又征了高丽人,心中满是委屈和不服。

“那冯大哥您说说看,兄弟们该怎么办?”景川侯曹震道,“论嘴皮子,咱们可不是文官的对手,再说了!”说着,他顿了顿,嘴皮子动动,“我一见皇爷腿肚子转筋,也不敢在他面前大声说话!”

冯胜摇头苦笑,“说啥呀?有啥好说的,到饭点了,找个地方喝酒去。难得老兄弟们,今日这么齐整!”

“走走,喝酒去!”

众人纷纷点头,嚷嚷道,“鸿宾楼,那地方大,菜做的好!”

一群人马上快出宫门了,纷纷上了自家马车。

景川侯曹震不经意间回头,却见定远侯王弼正对着宫门方向咬牙切齿。

“你瞅啥呢?走哇!”曹震喊了一嗓子,“踅摸啥呢?”

“李景隆!”王弼牙缝里突出三个字,“吃里爬外的东西,看老子不揍他!”

他虽然是侯,但却是数次跟蓝玉远征的大将,军功比李景隆不知道高出多少。辈分又高,还真没把李景隆的爵位放在眼里。

“呸,早就看他不像好人,整日油嘴滑舌的,正事一点不干!”曹震也破口大骂,“老李家棺材板子都他妈压不住了,生了这么一个孽子!”

说着,拉拉王弼,“走吧,真揍他也不能在这!娘的,今日先便宜他!”

首节 上一节 343/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