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384节

县尊大人高居主位,何家老太爷在下首。

席上,还有些城内的头面人物,都是刻意逢迎。

“哎,大灾之年,过分了!”

县尊大人看着一桌子,琳琅满目的山珍海味,鸡鸭鱼肉,笑道,“过分啦!”

“不过分!”何老太爷笑道,“大灾以来,县尊大人夜不能寐,为咱们县城鞠躬尽瘁劳累不已。整个人都瘦了两圈,这些事老朽等都看在眼里。”

“都是份内之事!”县尊笑道。

“看在老朽眼,疼在老朽心!”何老太爷又笑道,“大人为了咱们县,可是操碎了心。所以,老朽腆着脸,让家里准备几道薄菜,聊表谢意!”

“这怎么使得?”县尊笑道。

“使得,使得!”席上,城内做药材生意开药铺的人逢迎道,“仓促之间,没什么好吃的,这已经是委屈大人了!”

何老太爷笑道,“县尊大人,您尝尝这道葱烧海参!可是咱们这的名菜!”

县尊矜持的说道,“那,就却之不恭了!”说着,夹了一筷子,放进嘴里,吃两口,点头道,“嗯,不错,不错!”说着,又放下筷子,摇头道,“这时候,实在没什么吃的心思,哎!”

“大人真是忧国忧民!”何老太爷殷勤的给满上酒,“不过,大人也不必太过心忧。咱大明朝,哪年哪处不闹些天灾,千百年来都是如此,车到山前必有路!”

县尊叹息道,“话是这么说,但这次的灾也太大了。别的不说,就咱们县,府库为之一空。翌日大水退了,连修城墙的钱都没有!”

“这您操啥心,有我等在,大人无须挂怀!”何老太爷又笑道,“本县的大户,都在这呢,大人日后有什么差遣,知会一声就是了!”

“不行不行!”县尊连连摆手,“知道诸位都是乐善好施的好人,可无功不受禄,修城墙等事,不能用你们的钱!安顿百姓,也更不能用你们的钱!”

“这怎是无功不受禄呢,我等正有事求大人!”何老太爷笑道,“这次大水以来,老朽家在城外的庄子,可是颗粒无收,牲畜牛马也都死于大水。若只有老朽一家人也就罢了,勒紧裤腰带也就熬过去了!”

“可家中几百户佃户,老朽不能不管呀!”说着,他又给县尊满酒,继续道,“那可是上千张嘴呀!”

“你要粮?”县尊顿时脸上笑容消失不见,正色道,“还没到秋收,咱们这个小县城,本就库里粮食不充裕。灾一来,更是雪上加霜。况且县衙里上上下下那么多张嘴,还有他们的家眷,也要吃呀!”

“虽说,朝廷送来些救济粮,可本官也不敢随意乱动!”

“老朽怎么敢要!”何老太爷笑道,“老朽请大人看在往日的情分上,卖给一些,老朽愿意出高价,绝不落人口实!”

老狐狸!

县尊心里冷笑,大灾之年什么也没粮食值钱。未来几年,河南周边粮价必定居高不下,这老不死的打的就是挣这个钱的心思。

“这个嘛,倒也不是说不得!”县尊意味深长的笑道。

席上,本县最大的地主刘东家也笑道,“县尊大人,小人家中也有些浮财,可以用来救灾!”

“嗯!”县尊点头,“早听说刘东家为人慷慨!”

“为大人办事,应当应分!”刘东家笑道,“只是,这次大灾呀,乡里乡亲的不少人,都被吓怕了。一场大水,颗粒无收,眼看就要举家要饭,找到了小人!”

“他们的意思是,把田地卖给小人。可数目太大,小人也不敢做主,怕落个囤地的名声!”

县尊笑道,“只要合情合理,有买卖契约,衙门里过户即可!”

“大人真是明镜高悬!”刘东家笑道,“回头,小人带着地契,到县衙,请大人亲自用印!”

地契过户,只要双方自愿,公平买卖。县衙里一个书办就能办理,让县尊来办,明显里面有猫腻。

卖药材开药铺的也笑着说道,“大人,听说送咱们这许多药材!”

“那是为了防疫病的!”县尊笑道。

“这次大灾,小人的铺子里药材也为之一空,能不能请您高抬贵手。小人也愿意市价买卖”

“不好啦,大人!”

哐一声,门被撞开,县尊的管家连滚带爬的进来。

“成何体统?”县尊怒道。

管家手脚并用爬到县尊身边,一番诉说。

“啥?”县尊大惊失色,“快,随本官回衙!”

第197章 丧心病狂

“在下是巩县县令周晋亨,敢问对面的锦衣卫千户大人,高姓大名?”

仓库外,巩县县令带着几个书办,态度恭谨的对着里面行礼大喊。

可是朱允熥身边,所有的侍卫却都如临大敌。拿出了背在包袱里的军弩,居高临下的上了房顶。

“殿下,那厮竟然是带着兵来的?他身后的巷子里,起码有两百人!”傅让从高处下来,恨声说道。

铁铉赶紧道,“殿下,臣以为,现在您不能表明身份!”

朱允熥晒然一笑,“怎么,你们觉得,还还敢对孤动手不成?”

“不可不防!”李景隆开口道,“这厮,明显是丧心病狂之人!”说着,又低声道,“大灾之年不救济百姓已是死罪,他又有贪赃枉法之嫌。国朝律法严苛,这厮连死都不怕,万一真”

外面,周晋亨已经是心急如焚。

锦衣卫竟然来了,而且是偷偷来的。再联想到皇太孙御驾就在开封,他已是惶恐得汗流浃背。

他深知,灾情来临之后,他所做的每件事,都是死不足惜的罪过。唯今之计,只有好好和这些锦衣卫谈谈。

他就不信,财帛不能动人心!

或者

周晋亨继续喊道,“俩面到底是锦衣卫哪位大人?”说着,忽然大声喊道,“莫不是哪来的狂徒,敢冒充锦衣卫?”

里面,听到这话,李景隆连连冷笑,“这厮疯了!”

这时朱允熥不顾侍卫的拉扯,也上了房顶,对外喊道,“我,锦衣卫镇抚司朱三郎!”

周晋亨只见视线中出现一个翩翩少年,揶揄的带着几分嘲笑看着他。

“听阁下口音,不是河南人?”周晋亨皱眉道。

“看阁下行事,也不像是读书人!”朱允熥冷笑反问。

周晋亨心中一噎,继续强笑,“大人远道而来,周某这里招待不周,失敬了。此处不是说话的地方,不如到县衙里一叙。若是有什么误会,也好当面说清!”

“没误会,只有问题!”朱允熥朗声道,“你,为什么不救济灾民?”

周晋亨看着房顶上,那些对准了他的军弩寒光,知道今日的事恐怕是不能善了,心中更是焦急。

“我在问你话!”朱允熥重重怒吼,“为何不救济灾民?”

“城内无粮,怎么救?”周晋亨回道。

“不是已经送来了救济粮食吗?”

“还没来得及发放!”

朱允熥怒极反笑,“未来得及?这都多少日子了?”

“朱千户是军中人,不懂民政事。大灾之年,不能贸然发放救济,不然容易引起踩踏拥挤,乃至民变!”

“好!”朱允熥被气得笑出声,“有理!那我再问你,为何不在城外搭建窝棚,妥善安置灾民,给与药汤清水。饭没有,干净水总有一口吧?”

“鄙县人少,抽调不出人手!”

“那朝廷的救灾物资,为何要囤积起来,任凭城内官员人等,随意取用?”

“洪水来时,城内官民上下一心才守住县城。官员人等拿些救灾之物,如何不可?”

“厚颜无耻!”朱允熥指着对方,骂道,“事情到如今还要狡辩,死不足惜!”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治灾要因地制宜,各地有各地的难处!”周晋亨依旧是笑,“这位锦衣千户只看到了片面之事,就要问罪,也太过武断了!”说着,又道,“在下知道,您这样的少年人,最爱求名,喜欢妄断正义。不过,世上的事,可不一定非黑即白!”

说到此处,他又笑道,“凡事不要这么武断,阁下何不随本官回县衙,听本官好好道来?”

朱允熥摸摸鼻子,“我怕是进去了,就出不来了。你身后的巷子里,藏着几百兵!”

周晋亨笑道,“有备无患而已,阁下不必惊慌!”

“慌?”朱允熥笑道,“慌的是你!”说着,回头看看身边的侍卫们,“对锦衣卫都敢亮家伙,这厮还真是活腻歪了!”

“听阁下的话,一定要置周某于死地喽?”周晋亨大声道。

朱允熥不再理会他,准头道,“发信号!”

李景隆早就在一侧准备了,此时迅速的从腰间抽出一把短火铳,马上打着火石,火花闪现之下火铳的火绳已经燃烧起来。

然后,火铳冲天,然后砰地一声巨响,伴随着尖锐的呼啸尖叫之声,一道带着色彩的云团,在晴空之中乍现。

“这何物?”周晋亨心中大惊。

“怕是,怕是报信的东西?”他身边一个健壮的家奴喃喃道。

大明军中火器盛行,可科技这东西需要日积月累,还要花费大量的资金才能有所提升。

所以现在的火铳也还是火器的雏形,军阵之中那种长火铳虽杀伤力不低,但这种短火铳却威力太小,还不足以大面积推广。

目前所制造出来的,合格的短火铳,也只是供应给宫中,供几个尚未分封的藩王玩乐使用。

“他们在报信?”周晋亨把心一横,“来人,把他们抓起来。告诉那些丘八,抓一个赏银元五块!”

“是!”家奴答应一声,飞快的跑去传话。

房顶上,看到这一幕,朱允熥已是笑出声。

“孤以为,看过书中,许多故事超乎寻常的荒诞。但现在看来,最荒诞的事,就在这人世间。一县县令对锦衣卫动手,哪本书敢这么写?大明朝的官,要造大明的反,谁敢写?”

“他是要鱼死网破!”铁铉正色道,“国朝律法严苛,这些人从一开始就陷入死路,此时不过是垂死挣扎而已!”

“律法严苛还有人铤而走险,利欲熏心之后竟然丧心病狂至此!”朱允熥狞笑道,“简直就是泯灭人伦!”

外面巷子中藏身的军兵们,一股脑的冲过来。房顶上的侍卫们端着军弩瞄准,下面的侍卫用木板做盾,肩膀挨着肩膀,短刀在盾牌的缝隙中反射刀光。

别说两百名地方守备军兵,就是在来一倍,有他们在,也上伤不到皇太孙的毫毛。

可突然间之间,外面形式陡变。

那些本该冲来的军兵,却突然把周晋亨等人团团围住。

“你要造反吗?”周晋亨对领头的尽管骂道。

“呸,是你要造反!”军官回骂,“老子吃大明的俸禄,怎能跟着你干这种掉脑袋的事。周县尊,锦衣卫的大人们来了,你要是识相就乖乖的和人家说清楚,别逼咱爷们对你动粗!”

“你们养不熟的白眼狼!”周晋亨怒道,“本官平日对你不薄!”

“你拉鸡巴倒吧!”另一军官骂道,“你平日所作所为咱们兄弟都看在眼里,心明镜似的。咱们平日不说,是因为惹不起你。现在锦衣卫的大人来,咱们可不跟你一道送死!”

首节 上一节 384/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