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422节

说着,老爷子微微眯起眼睛,“不过,大的能饶,小的却不能饶。藩王不法,那些地方上给他们放行的官员们,一个都不能饶!若他们恪守臣节,都严于职守铁面无私,怎会闹出这荒唐事来!”

老爷子这护短的性子哟!

朱允熥心中好笑,儿子都是自己的好,错都是别人的。自己这边刚表态不深追究,老爷子那边就怪起地方上那些官员们来了。

“都杀了!”老爷子忽然怒道。

朱允熥揉捏他的肩膀,小心的说道,“皇爷爷,这事,其实孙儿是这么看的!”

“你看,运送贩卖违禁品的,是皇子藩王,都是您的儿子,他们路面哪个地方官敢不配合?现在出了事,只找 他们的麻烦,是不是有失偏颇?”

“孙儿以为,惩戒就好,您网开一面,他们必然感激涕零,今后做事也会问问自己的良心。若是都杀了,孙儿问您,谁给咱爷俩干活呀!”

老爷子说杀,朱允熥却不能说杀!

天下是你朱家的,你儿子谁敢得罪?得罪了你儿子,将来人家在你面前说小话儿,是死。不得罪你儿子,现在你觉得这些人是帮凶,要杀人,也是死。

是不是有些不讲理?

再者来说,朱允熥不愿杀他们,是出于另一种考量。并不是以德报怨,而是让那些地方官员都感受到东宫的恩典,从而更加感激效命。

“不能饶了他们!”老爷子还是不消气。

“那是,那是!”朱允熥笑道,“从其中挑几个却有不法的严厉惩治,其他人吏部记档,或是五年内不得升迁,或是罚俸禄,都随您!”

“你是监国,权力咱都给你了,你看着办!”老爷子闷声道。

这时,边上传来孩童发出的欢快呀呀声。

赵宁儿和郭惠妃,抱着六斤和小福儿笑着走来。

老爷子一把推开朱允熥,急道,“快,把咱重孙和小闺女儿,抱到咱跟前来,让咱好好看看!”

“大大!”

“呀呀!”

两个孩子都能简单的发出几个音节了,含糊不清的听着格外好笑。

如今,这俩孩子的眉眼都长开了,大眼睛乌黑溜圆,唇红齿白格外招人稀罕。

两个孩子见了老爷子,同时伸开肉嘟嘟的小手,嘴里呀呀的喊着。

老爷子一见他俩,心都要化了,笑得皱纹都堆积起来。左看右看看不够,最后示意人,把六斤放在他的腿上。

“看咱大重孙,长的多俊!”老爷子朗声大笑。

“都说长的像您!”朱允熥拍着马屁。

岂料,老爷子忽然变得横眉立眼,瞪着他,“你杵着干啥呢?咱让你监国,那么多国事等着你办呢!你倒好,在这御花园赏花?那些花是能饭吃还是能当钱花?你也老大不小了,一点正事没有?要不要咱下旨给刘三吾他们,盯着你批奏折?”

朱允熥顿时一个头两个大,“孙儿马上就走,您老别生气!”

老爷子转头,对着六斤,马上换成笑脸,“六斤呀,将来可别和你这不成器的爹学,招人烦!”

这真是有了重孙就忘了嫡孙!

朱允熥摇头叹气,走到赵宁儿身边,小声道,“老爷子病还没好,以后要多带孩子来看!”

赵宁儿捂嘴笑道,“臣妾知道了!”说着,也小声道,“汤胖儿那边,有些不对,太医过去瞧了!”

“她也病了?”朱允熥问道。

赵宁儿嗔笑,“臣妾看,八成呀,也是有了!”

朱允熥心中惊讶,那丫头总共也没用过几次,这么快就有了?

不过,总归是好事呀!

当下,转头对老爷子笑道,“皇爷爷,胖丫头那边也有了!”

老爷子正逗着六斤,让重孙抓自己的胡子玩。闻言一顿,大笑道,“好呀!你快去,问问是男是女!”

“老爷子,太医那边正瞧着呢,刚有身子,哪能看的出来?”郭惠妃笑道,“不过,臣妾看吐得厉害,估摸着又是个重皇孙!”

“好好!”老爷子脸上笑开花,不过看到朱允熥之后,又板着脸道,“还愣着干啥?你还不去看看!”

“孙儿这就去!”朱允熥笑着转身。

~~~~~

不过,朱允熥不是去东宫看汤胖儿。

而是带着人,送一辆驴车出城。他也是刚得到消息,席应真非要走。

席应真坐在驴车的辕子上,双手插在袖子里,缩着脖子,半点高人的样子都没有。

“这就走?”朱允熥和他并肩而行,护卫们在身后,他一身便装,看起来和寻常人家的少爷无异,“要不多留些天吧,皇爷爷的身子还没好利索!”

“病呀,三分治,三分养,四分调理!”席应真缩着脖子说道,“三分治道爷给治好了,剩下的就是那些庸医的事!”

朱允熥还是不愿意这道人就这么离去,开口道,“再留些日子!”

“不不不!”席应真脑袋晃成拨浪鼓,“再留下去,你爷爷说不定哪天把道爷给杀了!”说着,叹口气,“当初,道爷就劝韩国公,伴君如伴虎,早些富贵还乡,何必让人猜忌呢!”

城门近在眼前,朱允熥开口道,“你放心吧,答应你的事,孤不会忘!”

“道爷也看开了,往事随风去吧!”席应真说道,“你爷爷终归是皇帝,道爷治病的时候摆弄几下,也算出气了!”

“孤说的是道衍!”

席应真反应过来,难得的正色道,“这人不杀,天下不安!”说着,又是一笑,“得了,皇太孙你回去吧,道爷自己走,认得道儿!”

“你去哪里?留个地方吧!”朱允熥继续道。

“道爷知道你心里怎么想的,还想着以后有病有灾了找道爷?”席应真冷哼一声,“病能治,命治不了,你少打那个心思,咱以后可不往你们爷俩身边凑!”

但凡世外高人,总是有些古怪脾气吧!这样的人,强留是留不住的。

朱允熥不以为意,开口道,“那好,我就不勉强,也不送了!”

见他如此,席应真倒是有些意外,在驴车上拱手,“若是你爷爷,道爷不为所用,必杀之。你这娃儿,虽像你爷爷,但性子比你爷爷更宽和!”说着,顿了顿,“我知道,你对道爷已经开恩了,换旁人,治好之后,当头就给道爷一刀!”

随后,他看看左右,小声道,“你爷爷的身子!”

朱允熥忙正色聆听,只听对方小声道,“挺不过两年了!”

~~~

大家中秋快乐。

第1章 春光里(上)

江南之春,万物更新。不知不觉,洪武二十九年的春天,到了。

和风煦煦,草木稚嫩。沿着京师外的玄武湖漫步游走,春光秀丽。

慵懒且温暖的阳光,在湖面形成道道鳞光,偶尔有小鱼小虾在波光纹纹之中游弋,引得飞鸟在水草上驻足观望。

湖水岸边一排排绿树成行,挑着自家菜园产出的农夫,还有货郎商贩,在阴凉之处席地贩卖,无须谁组织,就渐渐形成一个不大不小的集市。

百姓穿梭其中,挑挑拣拣笑骂砍价。农夫憨厚多买多送,货郎奸猾自卖自夸。

沿着玄武湖的堤坝再往前走,就是京师城的运河。

运河上商船拥堵,几乎存水难行。远远望去一片风帆,走近了看一艘挨着一艘,看得人眼晕。

商船上那些掌柜的们,急得一头汗,在船头跳脚大骂。

“他娘的,大明朝这京师码头,就没有一天不赌的。也不知道运河的上的税吏,官差都干什么吃的。爷船上都是广东的蔗糖,等着上岸交割呢?”

他们骂的厉害,但当收税的税吏坐着小船赶到,又立马换成笑脸。

“哟,几位差爷辛苦!这是河道衙门开的路引,邮政司的税票,您过过目!”

“您看,您几位忙得一头汗呀!伙计,把咱们船上的好茶叶,给几位差爷装几斤!您别推辞,知道您清廉如水,可咱们见了这么多次,不说是 朋友也是熟人不是?这是福建的新茶,市面上还没有呢?”

“几位差爷,穿上都是成都的蜀锦,半点夹带都没有。京城里老凤祥的货,曹国公家的买卖。可不是拿曹国公吓唬您,县官还不如现管呢!虽说是曹家的买卖,可传上的货物数量跟税票上半两不差!”

拥堵的水面上,商人和官差的对话,清晰的传到岸边。岸边光着膀子的力巴们听了哄笑,然后等着检验完毕的商船靠岸,鼓着腮帮子甩开膀子猛干。

热热闹闹,便是人间。

说说笑笑,便是太平光景。

运河岸边的人群中,几个魁梧的汉子护着一老人一青年,看着拥堵运河,一脸笑意。

青年长身玉立,一身读书人的儒服,老者面色红润,坐在一抬竹轿之中。

这爷俩不是别人,正是趁着春光大好,出宫散心溜达的朱家爷俩。

老爷子的病已经大好了,只是左边的手脚总是感觉无力,气力也不如从前那般充足。

运河上的繁华景象,让老爷子眼中满是笑意,他右手指着,开口笑道,“比往年好,商船来得多,税收的也多,运河边的老百姓也能靠水吃水,有活干有进项!”

朱允熥站在老爷子身边,也笑道,“这都是皇爷爷治国有方!”

老爷子笑道,“邮政司,运河税吏,还有外城运河改造都是你的主意,跟咱有啥关系!”说着,看看朱允熥,“大孙,弄的不赖!”

原本外城运河边都是贫民窟,全是一片低矮的窝棚。改造之后不但河道宽了,而且全建成了高大的仓库。不但有仓库,商号铺子,饭馆酒庄,客栈戏院应有尽有,不比城内逊色,甚至还更有几分人气。

跟在爷俩身后,充作护卫的李景隆也开口笑道,“大明有皇爷和殿下在,必然国泰民安,千秋盛世!”

听了他拍马屁拍的话,老爷子却没笑,斜眼道,“方才咱听了一耳朵,运河上的人说是曹国公家的买卖?咋,你小子也做上买卖了?”说着,哼了一声,“官员禁止经商,你不知道?”

李景隆顿时吓得一缩脖,求助的目光看看朱允熥,然后低声,谄笑着说道,“臣是当朝国公,怎么能做买卖!只是,只是您也知道,臣家中有几个庶出的兄弟,日子一直过得紧巴。臣想着都是一父同胞,总不好真让他们受穷。所以,他们打着曹国公的名号做点买卖,臣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闻言,老爷子点点头。李景隆他爹李文忠,当年儿子也不少,可爵位只有嫡子能继承。大家族中就是如此,明明都是一个爹生的,但因为嫡庶之分,日子就天差地别。

难得老爷子没有发火,反而若有所思的说道,“嗯,虽说有违法度之嫌,但难得你有周全兄弟的好意。不过呀,别怪咱话没事先跟你说。财帛动人心,你小子盯紧喽,别吃挂落!有啥违法乱纪的捅到咱这,不饶你!”

说着,老爷子似乎因为看到这富足繁华的景象心情大好,大手一挥,“走,接着朝前,去前头看看!”

抬轿子的护卫们看了朱允熥一眼,在后者点头之后,抬起竹轿,缓步向前。

“哎,都是大小伙子,没吃饭呀!”坐着的老爷子不满道,“这两步道让你们走的,跟娘们似的磨叽。快,大步走起来!”

听了圣旨,几个侍卫的步子才快了起来。

老爷子还是有些不满,白了朱允熥一眼,“好好的,咱说走路,你非要坐轿子。咱是七老八十了,还是没胳膊腿儿?好不容易出来溜达一次,让咱坐轿子?不痛快!”

朱允熥在侧随行,笑道,“爷爷,这不是运河边上人多么,怕有不成长眼的给您磕着碰着,等前头人少了,就让您老自己溜达着走!”

“咱一辈子风里来雨里去的,啥场面没见过?”老爷子哼了声,然后在轿子中惬意的伸了个懒腰,“现在让你弄的,跟病秧子似的!”

忽然,老爷子的动作定格。

首节 上一节 422/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