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427节

再想起皇太孙每次的喊声,更是面颊发红。

忽然,前边的朱允熥停住脚,小顺子措手不及差点撞上。

“孤明白了!”朱允熥一拍脑门。

小顺子大眼睛转转,“殿下明白什么了?”

“那丫头之所以不出来送孤,不是累了!”朱允熥大笑道,“而是,哈哈,躺在那儿不动,哈哈!”

小顺子仰望天空,咬着嘴唇,眼睛里都是问号。

第7章 李景隆之野望

曹国公,李景隆府。

后花园刚刚冒出蓓蕾的葡萄架下,李景隆一身苏绸的常服,坐在摇椅上。

手边放着一个茶桌,桌上摆好了热茶鲜果。身前还站着两个俏丽的丫鬟,一个捶腿,一个揉肩。两个丫鬟都是二八年华,芊芊玉手细腻柔软。

所谓齐人之福便是如此,可李景隆却有些心不在焉,双眼呆呆的望天儿,若有所思。

噌噌,传来一阵脚步。

紧接着李景隆媳妇邓氏那泼辣的嗓门响起,“合着家里就可我一个人忙活呗?您曹国公兹要是在家,就整天这么左拥右抱的,啥事不管?”

话音落下,邓氏风风火火的人影已经赶到。

李景隆身前的两个丫鬟,立马跟受惊的兔子似的,缩手规规矩矩的站好。

邓氏因为走得急了,额上带着些汗水,见李景隆还在摇椅上晃着,怒道,“跟你说话呢,你耳朵塞鸡毛啦?”

李景隆微微转头,皱眉不悦道,“你看你,说话怎么这么粗俗?这也就是在咱们家里,在外头不知让别人怎么笑话?”说着,又看看媳妇,“你也是名门望族出来的,怎么就不能那个温柔点,懂点礼数!”

邓氏也不悦,“谁温柔你找谁去呀!什么名门望族,我爹当年是劫道的,我是土匪头子的闺女,生下来就不知什么叫温柔!”说着,又上下看看李景隆,冷笑道,“哼,我是不懂礼数。可你出事的时候,谁上皇太孙那跪着磕头求着你来了?还不是我!这时候嫌弃我了,嫌弃我,你他妈当初别娶呀!也不知道谁,我爹活着的时候一天往我家跑八趟”

“现在我老了,岁数大了,你是怎么看都不顺眼了。一会儿又不懂礼数,一会儿又不温柔,一会儿又没才情。可当初,我也没求着你娶我&34;

连珠炮一样,不饶人的一顿怼,顿时让李景隆头皮发麻。

赶紧告饶,身子在躺椅上侧身,“得得得,行行行行,我错了,我错了还不行吗?姑奶奶,你可让我清静清净吧!”

“谁不让你清净了?你 一天天的就往这一躺,啥事不管!”邓氏坐在李景隆对面,开口道,“不是,你得起来活动活动呀。除了每天去宫里点个卯,你一天跟长在这椅子上似的!”

“我也想活动,我他妈去哪?”李景隆委屈道。

说完,心中不由得委屈起来,他曹国公李景隆现在已经无处可去了。虽说是每天还要进宫,也能见着皇太孙的面,可他李景隆现在,没实权了呀。

从刑部大牢里出来后,虽说圣心还在。殿下对他还如从前一样,去哪都爱带着他,平日也爱找他说话。可京营总兵官让常升给他换了,殿前军指挥使的职位也让旁人给任了,就剩下一个五军都督府的佥事,可那是个闲职,半点权力都没有。

难不成,每日去五军都督府坐班喝茶闲聊去?他曹国公李景隆,丢不起那个人!

“怎么就这样了?”

李景隆委屈的想道,好不容易这些年平步青云,如今却又成了闲散勋贵,嘛权力没有,脑袋上不要钱的帽子一堆,他不甘心呀。

见丈夫如此,邓氏也叹口气,坐边上拿起一个果子,一边削皮儿一片说道,“那官呀,当不当没啥意思。你是世袭的公爵,家里这么多产业,还怕穷了?以前那,你整日不着家,虽说看着权高位重的,可我这心里一点都不踏实!”

“现在无官一身轻,每日去宫里点卯,跟皇上殿下说说话,不挺好吗?你是国公,又是皇亲,说不定哪天,又掌权了!”

说着,把削好的果子递给李景隆,继续说道,“知道你忙惯了,闲下来心里不得劲儿,可风水轮流转好事也不能全你赚了!正好,现在无官一身轻,好好陪咱们儿子玩玩,管管他念书,教他骑射,不也挺好吗?”

闻言,李景隆又翻身,转头看着媳妇,接过果子吃了一口,叹道,“你一妇道人家,知道什么呀!”说着,又咬了一口,“哎,这年头,大丈夫手里没权,谁看得起呀!”

邓氏觉得好笑,说道,“你呀,官迷一个!”说着,站起身又道,“你不是喜欢当官,你是喜欢当官的滋味儿。”

咯哧一声,李景隆连果核都嚼碎了,做那没说话。

“再怎么想当官,可现在你也没个正经的差事!”邓氏又道,“家里的事,你得管管!”

李景隆伸出手,任凭丫鬟擦着手指,“家里有什么事?”

“人情往来不是事儿?从过年到现在,各地的年礼不断,再过个把月就端午了,怎么回礼,你这当家的不给个章程?”邓氏皱眉道。

“你看着办不就行了!”李景隆又回身躺下。

“我看着办?我怎么看着办?京城里有来往的人家按照常例回,可那些没来往的呢?”邓氏一把掐在李景隆大腿根上,“还有,承恩侯府老夫人四十整寿,刚下了帖子,咱们用几样礼呀?”

“你轻点,掐我肉!”忽然,李景隆一轱辘坐起来,愣愣的看着媳妇,“啥?承恩侯?就赵家?”

邓氏捋下头发,笑道,“除了东宫娘娘的母族,还有谁家是承恩侯,你日子都过糊涂了!”

李景隆坐起来,边寻思边道,“不能呀,他们家最是低调,怎么忽然大张旗鼓的做寿了?”

“昨儿我去串门,侯府夫人说这是宫里的意思,殿下说了,既然赶上四十整寿,也热闹热闹!”说着,邓氏笑笑,“听说,做寿那天,东宫娘娘还要抱着吴王回去坐会呢!”

“真他妈天助我也!”

啪,李景隆一拍边上丫头的大腿,心中暗道。

他现在之所以没实权官职,还是因为宁王那事吃了瓜落。那事,能那么轻飘飘的过去,已是万幸,天恩浩荡不跟他计较。就算他依然有圣眷,再想给他一个有实权的官职,却没由头。

巴结皇太孙是不好巴结了,殿下威望日深,越看和老爷子越像,臣子们只有俯首帖耳的份儿。

那只有巴结东宫娘娘,还有吴王了。

“给赵家的礼呀,不能太张扬!”李景隆眼珠转转,开口道,“金玉那些惹眼的东西不能送,不但打眼而且俗不可耐”

邓氏看看他,后退两步,“你可别让我再去娘家寻摸了,我现在都不好意思回娘家,一回去我嫂子弟妹都不给我好脸色!”

李景隆忽然道,“那个,席道人给咱娘配那个益气丸,还有多少?

席道人就是救了老爷子的席应真,这事如今在京城里传得神乎其神,都说那道人可活死人肉白骨,各家勋贵红眼鸡似的到处找,那小破道观十二个时辰都有人盯着。

人人都怕死呀,有这么一个医术高超的道人,谁不想认识认识?

“老太太那,八成还有两盒!”邓氏想想,说道。

李景隆这人虽然功利心重,但却是个孝子。以前每年都找那道人,给老太太配些养生的药。人上了岁数,总有毛病,吃了人家的药,老太太不说没病没灾,反正气血不亏。

“拿四颗出来,用檀木匣子装好!”李景隆说道,“别张扬,偷偷的送到赵家后宅去,就说是席道人亲手配的,如今只有这么四颗了!”

邓氏皱眉,“那老太太那边?”

“那药丸是一个月一颗,两盒怎么也有十好几颗呢,拿四个不打紧!”李景隆白他一眼,“再说,不过是养生的药丸子,又不是救命金丹!”

“知道了!”邓氏狐疑的转身。

“记住了,千万别说只剩下最后四颗了!”李景隆嘱咐道,“不然别人听着风声,都上门讨来,可就没法活了!”

“我知道了,没那么傻!”邓氏走着,忽然回头,“哎,既然你舍得给旁人。一会我也拿两丸,回去给我老娘用用。”说着,皱眉道,“这些年,我娘对你可不薄!”

“你”李景隆叹口气,不耐烦的摆手,“拿吧拿吧,反正咱家老太太那,必须留一盒。那席老道,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下次在见着,说不定猴年马月了!”

邓氏闻言,笑着走远。

李景隆又开始在摇椅上晃悠。

“诶!”他心中突然想起了什么。

啪地一下,又拍了边上丫鬟的大腿根。

“我还有一功呢!”

第8章 难得天伦

“咱老李有救驾之功呀!”

“老爷子让宁王气得差点撒手人寰,满朝文武束手无策,皇太孙伤心欲绝。”

“是谁在此时力挽狂澜?我老李呀!”

想到此处,李景隆不禁手舞足蹈。

“老李呀老李,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呀。暂时没有实权官职算什么,有这种简在帝心大功,何愁皇太孙将来不提拔重用!”

“此时微微的挫折,可能不过是皇爷和殿下为了磨练我的心性,不能让我居功自傲。韬光养晦这个成语都忘了?还真是关心则乱!”

想通这些,李景隆高兴起来,一连往嘴里扔了几个葡萄干,笑得眼睛眉毛都聚在一起。

“对,韬光养晦。刚有了救驾大功,正是要谦虚谨慎的时候。不能让别人看着我翘尾巴,更不能让皇太孙和皇爷觉得我不稳当。估计,皇爷和殿下此时也是这么想。不是不给我官职,而是要观我言行,看我有没有居功自傲!”

“哈哈哈!”

李景隆心中大乐,啪啪啪连续在身边侍女的大腿根上拍了几下。

嘤咛一声,丫鬟站立不稳,脸色红晕。

“可是拍疼了?”李景隆拉着对方的手,“来,爷给你揉揉!”说着,手指灵活的找寻扣子,“爷看看,是不是都拍红了,哎哟!”

吱呀呀摇椅晃动,咔嚓一声,承受不住力量,突然碎裂。

“什么破玩意儿?”李景隆起身,揉着腰大骂。

丫鬟忙道,“奴婢这就让人来修!”

“等会!”李景隆看着只剩下个架子,还在原地前后晃悠的摇椅,眼睛一亮,“去,把家里的木匠找来,快!”

~~~~

偷得浮生半日闲,御花园的小湖边,有爷俩跟后宫的女眷妃嫔,还有六斤和小福儿,难得的坐在一处,惬意的聊天。

清澈湖水之中,红色的锦鲤悠哉的游弋,不时在水面露头,张嘴吐出几个气泡。

“鱼!鱼!”

六斤被朴不成弯腰用手把着,两只短腿踢腾伸出小手,对着湖里的鱼,高兴的大喊。

小福儿则是安静的坐在嬷嬷怀里,露着酒窝笑着,脚底下,一只甩着尾巴的肥猫,不住的抬头,嗅着她的小脚丫。

老爷子坐在藤椅上,笑呵呵的看着,时不时的吩咐,“孩子抱好喽,小心点!把猫弄远点,别犯了性子抓着咱小闺女!”

朱允熥泡了一盏热茶,亲手端过来,“皇爷爷,用茶!”

老爷子眼皮都没夹他一下,依旧看着两个孩子,笑道,“地方还是太小,等六斤再大一点,花园子就跑不开了。”说着,又笑道,“这地也没啥好玩的,翻来覆去就是湖里几条破鱼。赶明儿呀,让人修整扩建,弄些小马驹过来!”

“皇爷爷莫要宠坏他!”朱允熥笑道,“再大一点,也不能这么整日玩,要读书认字!”

“嗯,你说的对,读书是正事!”老爷子点点头,“这几年,两榜进士您留心,选几个德行好的入翰林院,将来给咱重孙开蒙!”

说着,转头看下朱允熥,“原来那些人,最好别用。不然两代帝师,他们尾巴都能上天!”

“孙儿自然省得!”朱允熥笑道。

现在的大明文官集团,因为他这个皇太孙都敢于和勋贵集团叫板了,若是再教六斤,将来只怕把勋贵武臣,更不放在眼里。

首节 上一节 427/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