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430节

朱允熥在火器营前勒马,不等李景隆牵马,自己便干脆利落的跳下。

火器营指挥使江阴侯吴高单膝跪地,“臣,叩见皇太孙殿下!”

吴高乃是功臣之后,他的父亲是江国公吴良,军中绰号老实吴,为人最是沉默不语,却异常悍勇。攻应天平陈友谅巩功勋赫赫,建国之后病死青州。

历史上吴高这人也算忠臣良将,他镇守辽东之时,朱棣几番都攻不下来。后来也不知建文怎么想的,或许是因为吴高勋贵之后的身份有了猜忌,竟然让把吴高贬到了广西。

等朱棣登基之后,感念人才许以高官,但吴高非但不领情,还一心辞官告老。后贬为平民,仁宗继位之后,吴高已死,家人被流放海南。

看着眼前无数大明虎贲,再看看无数的忠臣良将,朱允熥心中再次感叹。

“ 俩王四个二,三个尖儿在手,建文都能输,也是没谁了!”

想到此处,再看吴高的眼神充满笑意,亲手把对方扶起来,笑道,“不必多礼,你如今统帅火器营,工部发下来的火器,可还好用?”

“火器好用,威力大,阵势也骇人!”吴高恭敬的俯首说道,“只是单个拿出来准头不行,而且,要是赶上阴雨天,就打不响,威力大打折扣!”

“还有就是”

见他有些犹豫,朱允熥笑道,“有什么就说什么,武器是给你们用的,要你们说好才是真的好。不然,弄一堆烧火棍给你们,到了战场上不顶用,那岂不是拿你们的性命开玩笑?”

吴高也咧嘴一笑,“就是儿郎们不敢多装药!”说着,继续道,“这长火铳,最多三轮就跟烙铁似的烫手。兄弟们拿都拿不住,而且再点火,不敢多装药,装多就炸了!”

说着,对旁边一伸手,“许大眼,把你的火铳拿来!”

肃立的士兵之中,一个细高个的汉子,闻言忙不迭的点头,他刚要把火铳送过来,却被李景隆制止。

李景隆接在手里,里里外外的看看,又铳口冲下,在地上顿了顿,才交过来。

如今大明火器营的火铳,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这火铳大约一米出头,一根包箍的铁管,下面粗上面微细,拿在手里十分沉重,近战可以当铁棍抡,一棍子下去筋骨立断。

伸手在铳口里摸摸,内壁光滑。

“这是军中的长火铳,发射的是三钱重的弹丸。这种火铳最好用,大的远,威力大。只要挨上,什么甲都白搭。就是热得太快,三轮下来,弟兄们不敢装药子儿,只能先解开裤子撒泡尿,可要是呲进了火铳口里,又打不响了!”

朱允熥一边听吴高说话,一边反复打量手中的火铳,尽管发下来的火铳,每一把都经过工部严格的筛选,但做工还是很粗糙。

不过这也怪不得工部的工匠和官员们,武器对于华夏这样庞大的军队来说,都是消耗品,只要结实耐用打得响就是好家伙。大明军工,首先是量必须大,经得起消耗,而且造价不能太贵,务必物美价廉。再说,杀人的家伙,弄那么精美作甚。

吴高所说的火器问题,朱允熥一点也不意外,这时代所有的武器都是人工制造,铁铜的铸造等工艺还不完善。密封性,耐热性都不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也就在所难免。

“早知今日,当初多学学数理化多好!”朱允熥心中苦笑。

不过,看着手中的火铳,他忽然福临心至。

“老李,去传工部侍郎练子宁过来!”朱允熥说道。

今日春操,不但武臣悉数到场,文臣之中也有人前来旁观。没多久,练子宁就到了朱允熥面前。

“臣,参见殿下!”练子宁不单自己来的,身后还跟着几个有些忐忑的工匠头目。

“唔!”朱允熥点点头,“你是工部侍郎,管着造币司还有火器铸造局,孤有个事跟你说!”说着,抬头看到几位工匠,笑起来,“正好,你们也来了,看孤说的对不对!”

“臣等谨遵殿下教诲!”

“哪有什么教诲,就是忽然有点想法!”朱允熥抽出腰间短剑,笑着蹲下,在地上画图,“你们看,这火铳呀,可不可以这么做。枪管下面包上木头,后面做一个枪托出来”

朱允熥按照脑海中,燧发枪的样子,勾勒出一个简单的火枪图案。

“这么着,火铳就能抵在肩膀上,用手托着射击,枪管和照门一条线上,弄一个准星出来”

准星这东西此时已经有,军弩上已经应用。不过火器上并没有,许多有经验的炮手,在开炮前习惯用大拇指测绘,代替准星的作用。

“然后呢,你们看”朱允熥继续边画边说,“下面这个圈里是扳机,扳机连着照门附近这个夹子,夹子里是火绳。一扣扳机,火绳点燃发射药。”

说着,朱允熥把火铳抵在肩膀上,连比划带说,“这么着一来能打得准了,二来不用每次都点火,是不是方便了!”

几个工部的工匠头目,瞪大眼睛看着,想了许久之后,突然一脸的狂喜。

“再说装填!”朱允熥放下火铳,枪口冲上,“士卒说火铳打了几次就发热,固然有铸造的问题,可也有士卒们装药量不统一的问题!”

“孤有个想法,何不事先把最合适的药量测出来,让工匠把弹丸和火药装在一起!”朱允熥说着,又在地上画了起来,“你们看,用纸做成一个长条,装填的时候咬开纸包,先装药,然后在装弹丸,再用铁条怼实了”

不知不觉,几位工匠看向朱允熥的眼神,已经惊为天人。

吴高在一旁也瞪大眼睛,大声道,“若是如此,三段击也好五段击也好,那真是连绵不绝,摧枯拉朽。谁来,谁死!”

第12章 想家了

“孤只是这么一说,其他的事还要你们去做!”

朱允熥并未因为旁人的诧异或者震动,而心生得意,反而正色道,“练爱卿,选工部能工巧匠去做,别怕花钱,多做多试,火器这玩意,不求做的多好看。一定要结实耐用,并且方便使用,能打得远威力大!”

“臣遵旨!”练子宁说道,“臣,亲自去制造局盯着!”

“军国利器,理当如此!”朱允熥说道,“还有,你们看,发射的弹丸啊,没必要都是圆的。孤刚才看了看,有的士卒手中的弹丸,大小不一。”

“统一弹丸的大小重量,统一装填的火药!这弹丸,与其做成圆形的,不如前面弄成尖头的。”朱允熥继续道,“你们看,弓箭的箭头都是尖的,为啥?飞得远呀,弹丸也是这个道理!”

他越说越是顺畅,越说思路越多,听在那些工匠的耳中,醍醐灌顶一般。

许多东西,差的就是灵光一现。从而产生,巨大的飞跃。

操演过后又是演武,选拔军中精于骑射之士,相互较量。军人好胜心极强,况且又有皇太孙观看,并且许下彩头,各个都憋着一股劲儿,誓要拔得头筹。

朱允熥再次回到点讲台上,与众位老将坐在一起。

李景隆走到身旁,小声说道,“殿下,燕王世子说他身子不爽利,告罪想要回去!”

朱允熥想想,“也好,派人送他回去!”

有些事,是要让他自己一个人,好好的想想。

~~~~

朱高炽是真累,也不知是心累还是身累,总之是一刻都不想在这待着了。

总觉得心跳得厉害,慌得浑身发颤。直到他肥胖的身子坐进马车,才长长的出了口气,感觉安心一些。

挑开窗帘,回望大营。听到里面传出震天的喧哗还有喝彩,又有些退让的叹气。

马车晃晃悠悠回到宫城,身为皇孙的他一举一动都在别人眼皮子底下,半点自由都没有,出了皇城无处可去。

刚返回东宫皇子所,本想一个人静静,却听到外面传来腾腾的脚步,紧接着老二老三两个,一脸不忿的进来。

“好哇,老大!”朱高煦一进来就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去看春操,也不带上我们两个!”

老三朱高燧撇嘴道,“就是,我们还是不是你亲兄弟,这么好玩的事,也不知会我们一声!”

朱高炽白了他们一眼,“皇太孙口谕,只带我,我怎么叫你俩?”

“啧啧,皇太孙,这是攀上高枝了!”老三朱高燧,坐下翘着二郎腿冷笑。

朱高炽大怒,“你再这么阴阳怪气的,信不信我抽你!”说着,怒道,“腿放下,站没站相,坐没坐相,跟小痞子似的!”

朱高燧马上坐好,偷偷的看了一眼老二朱高煦。

朱高煦却没看他,而是不住的捶胸顿足,“这等事,我怎么就去不了?京营春操呀,那可都是大明的精锐!”说着,忽然小声追问,“比咱家的兵,如何?”

朱高炽马上看看外面,快步关上门窗,“是咱家的兵,咱家的兵也是大明的兵!”

“得了老大,看你吓的!”朱高燧笑道,“进来之前,太监宫女都打发远了,周围没人!”

朱高炽又往外看了一眼,微叹道,“骑兵跟父亲手下的精锐比,还微有逊色,其他的,吾家不及也!”

“嘶!”朱高煦倒吸一口冷气,“不能吧!”

“打仗,打的是钱粮,是人口!就算咱家的兵比京营强,可死一个少一个!”朱高炽继续道,“而人家这边,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呀!”

不得不说,朱高炽确实比他两个弟弟,更有眼光和能力。

历史上朱棣起兵初期无比艰难,若不是建文昏招迭出,早就被平了。而且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建文背后只有文官集团。而朱棣在取得勋贵集团的好感之后,手下降将越来越多,转头就来打建文。

靖难之役与其说是朱家的家务事,还不如说是大明的文武之争。直到土木堡之变,大明勋贵死伤殆尽,文官们才占据上风。

“你少涨他们志气,灭自己威风!”朱高煦不服道,“是骡子是马,终归还要拉出来溜溜!”

“怎么溜?”朱高炽斜眼道,“打一场?”

嗖,老三朱高燧直接站起身,走到外头仔细查看。然后,心有余悸的捂着胸口回来。

“老大,你方才还不让我乱说话,怎么你现在?”朱高燧说道,“有人听见,咱们就完了!”

朱高煦没说话,而是盯着朱高炽。

朱高炽的目光,在两人脸上变换,忽然冷笑,小声道,“我问你们,若爹真是造反,你们怎么办?”

扑通,正要坐下的朱高燧一个趔趄,直接趴在凳子上。

朱高煦则是两眼放光,舔舔嘴唇,一脸振奋。

“老大,你胡说啥,这可是京城,不想活啦?”朱高燧惊道。

朱高煦则是慢慢的握紧拳头,咬牙道,“还能怎么办?咱们是爹的儿子,若真有那天,自当追随爹鞍前马后,有死而已!”

“就算明知不敌,也要如此?”朱高炽继续问道。

朱高煦重重点头,然后咧嘴一笑,“爹若那样,咱们当儿子的必然跟着。成了就一飞冲天,若不成一家人死在一块儿。再说,咱们都是爹的儿子,咱们不跟着,也未必有好日子过呀!”

朱高炽又看看他,摇头笑道,“难得,老二你聪明了一回!”

“老大,你云山雾罩的说什么呢?是不是今日有人和你说了什么?”朱高燧小声道。

“有些事到京城才知道!”朱高炽缓缓说道,“我们呀,坐井观天了!”

“你到底要说啥?”朱高燧越发不解,心急如焚。

此时,朱高煦也叹息一声,“我又想家了,京城虽好,却不是咱们的家呀!”说着,少见的有些神色寂寥,“老大,你脑子好使,你说,皇祖父什么时候会让我们回家去呀!”

“回家!”朱高炽缓缓摇头,“等吧!”

“等到什么时候?”朱高燧也问,忽然眼睛一亮,“难不成,等到那时候?”

他所说的那时候,估计是说老爷子驾崩的时候。

可是朱高炽却知道,若他他们回北平,必是在老爷子健在的时候。等老爷子真走了,他们哥仨,一个都别想回去。

不过,就算回去了,又能如何?

朱高炽停顿片刻,“老二,老三,一会你俩出去,对外人说我病了,眩晕呕吐头疼,给我传御医!”

“你这不好端端的吗?”朱高煦瞪眼道。

朱高燧眼珠转转,拉了下老二,开口道,“我就跟外人说,你想爹了,想娘了,做梦都在喊爹娘?”

朱高炽一笑,“那最好!”

首节 上一节 430/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