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47节

“回去吧,等着娘娘赏你!”

第58章 本色流露

风吹柳树梢,枝叶争窈窕。

沿着应天府外大明湖畔两边,满是一人环抱粗细的古树。

每到夏日,绿绿的叶子在若有若无的风中轻轻摆动,绿叶之下满是遮挡了阳光的树荫。

走在林间树下,身上的燥热被驱赶一空说不出的清爽。

南边一行人慢慢而来,领头的是个老员外,身边的是小少爷,再往后是五大三粗的长随们。

这正是出宫溜达的朱允熥和朱元璋,爷俩笑呵呵的走在林间大路上,身侧是波光粼粼微有涟漪的大明湖,偶尔一群野鸭嘎嘎的飞过,落在水面上相互嬉戏。

这种自然景色,让人身体清爽的 同时,心情也很舒畅。

“爷爷,鸭子!”

朱允熥指着水面两只叽叽喳喳的鸭子叫道。

在这种美景之下,他心中自然没那么些算计,有些少年人的真情流露,再说就算是上一世的他,年纪也很小,不过是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岁数。

“鸭子?”朱元璋疑惑的朝那边看去。

“不如抓几只,咱们吃烤鸭!”朱允熥笑道。

啪,脑袋上挨了一个爆栗。

朱元璋咧嘴笑骂,“那他娘的哪是鸭子?那是鸳鸯,咱的傻孙子哟!”

原来是鸳鸯,怪不得毛那么好看!

朱允熥原是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孩子,这一世又生长在深宫之中,认错了也不奇怪。

“是得出来溜达溜达,享福都享出罪过了,鸭子都能看错!”朱元璋笑得直喘气,“小子,幸好今天没史官,不然给你记上一笔,你就丢大人了!”

“这么大的湖,不养鸭子可惜了!”朱允熥笑道,“平日也不用喂,让它们在湖里吃点小鱼小虾,咱们可以吃鸭蛋,还能吃鸭子,多好!”

“有个人倒是说过这话!”朱元璋背着手,微笑道。

“谁呀?”朱允熥有些好奇。

“你奶奶!”朱元璋有些伤感的说了一句,随后目光看到有个戴草帽的老头在河边,笑道,“有人钓鱼,过去看看!”

这老头,说是陪我出宫溜达,出来之后比我还高兴!

朱允熥心里吐槽一句,赶紧快步跟上。

他们爷俩是乐呵了,但是那些侍卫们围在身边如临大敌。

“哎,我说!”朱元璋走到钓鱼人身边,对方是个戴草帽的老翁,两人差不多,朱元璋改口,“老哥,钓几条了?”

对方扭头笑笑,胡子眉毛都是白的,嘴里缺了两颗门牙,但是嗓门洪亮,“还行,一上午弄了半篓子!”

朱允熥好奇,晃晃水草里的草篓子,里面大小不一的活鱼翻腾着,溅起一阵水花。

“真不少嘿!”朱元璋笑着,对老头说,“够一家吃了吧?”

“将将巴巴!”老头笑笑,“俺家好几个孙子呢,半大小子吃穷老子,一个比一个能吃!就这些”

他正说着,竹子鱼竿忽然晃动起来。

朱元璋像个孩子一样大笑,“老哥,有鱼啦!”

“你先别吵!”老头不客气的呵斥一声。

几个侍卫顿时变色,面色狰狞,大有主辱臣死,想把老头砍死在刀下的意思。

可是朱元璋却不怒恼,和朱允熥对视一眼,咧嘴傻乐。

只有出了宫,从龙椅上下来的朱元璋,才是真的朱元璋。

朱允熥看着他的笑容,有些心疼这个为了国事兢兢业业,小心翼翼的老人。

他快乐吗?他当皇帝的时候未必快乐,但是现在一定很快乐。

咬钩的鱼似乎很大,缺牙的老头攥着鱼竿拉了半天都没拉上来,呲牙咧嘴。

朱元璋再也忍耐不住,“咱来!”

说完大手一推,差点把老头推湖里,然后双臂用力,刺溜一下把鱼拉出水面。

“大鱼!大鱼!”朱元璋笑道。

“皇爷爷!”朱允熥也笑道,“真是大鱼!”

钓上来的鱼半米多长,浑身鳞片带着透亮的光泽,在草地上活蹦乱跳。

“鲢鱼!”好像鱼是他钓的一样,朱元璋有些得意的笑道。

“哎,又是这个!”缺牙老头却似乎有些不满,随手把鱼扔在篓子里,继续给鱼钩挂上蚯蚓。

“老哥,鲢鱼还不好吗?”朱元璋问道,“这鱼用白菜和豆腐炖了,奶白色的汤,可鲜亮着呢?”

“你不知道!”缺牙老头甩钩入湖,笑着道,“我家大孙的媳妇,给我生了个重孙子!”老头一脸得意,“我想钓点鲫鱼给她熬汤下奶!”

“去集市买不就行了?费这个事干嘛?”朱允熥笑道。

“小伙计一看就没成亲,不会过日子。”缺牙老头撇嘴,“集市的鱼哪有大明湖里的鱼味道好!”

被抢白一句,朱允熥笑笑。

却见朱元璋的脸上没了笑模样,而且还有些不满意的 看着自己。

朱允熥看看自己的身上,没什么不妥呀!

想说话,朱元璋已经背着手走远了。

“爷爷!怎么了?”朱允熥追上。

“他娘的,他还重孙子?你看给他美的?”朱元璋不屑道,“牙都没了,还重孙子!”

哈,朱允熥懂了。

此刻朱元璋的表情简直和自己前世的爷爷一模一样,前世的爷爷总是催他赶紧相亲结婚。并且对那些每天抱孩子出来显摆的老头老太太,表示深深的敌意。

“你得抓紧!”朱元璋忽然回头,“大孙,你得抓紧!”说着,又想想,“抓紧点,咱死之前再看上一代人。”

“爷爷!”朱允熥明白他的意思,笑道,“孙儿连媳妇都没有,哪给您生重孙子去?”

朱元璋大手拍拍脑门,“你看咱这记性!廖镛!”

“在!”侍卫中廖镛赶紧上前。

“去回宫里去,告诉郭宁妃,咱要给大孙选媳妇,然后张罗张罗,看谁家有岁数差不多的,端庄秀丽的闺女。”

“是!”廖镛笑笑,转身而去。

这年代没有婚姻自由,自由恋爱就别想了。找什么样的都得认,而且因为礼法还必须相敬如宾。

再说朱允熥也到了结婚的岁数了,每天早上都是被憋醒,身体已经做好了战斗准备。

朱允熥靠近主朱元璋笑道,“爷,您可得给孙儿挑一个好的!”

“娶妻娶贤!”朱元璋正色道,“咱一定给你挑一个贤内助。”说着,又小声笑笑,“大孙喜欢美人?放心,少不了你的!”

说完,脸上的笑容再次浮现,“咱大孙都要成亲了,这日子真不抗混!”随后,又转头看看岸边还在钓鱼的缺牙老头,“呸,咱也要有重孙了,你神气啥?哼!”

第59章 京城一日

鲜活的民生百态,比奏折上冰冷慎重的文字更能体现这个时代的民情。

朱元璋出身草莽,朱允熥有颗不安分的灵魂,爷俩在城里城外逛了许久。

一会儿去粮店看看米价,通过米价就能得知这两年真实的秋收情况,京城米价稍贵一些,一石米要一吊洪武通宝,约合八钱银子。一石米差不多一百二十斤,此时的一斤又是十六两。

结合当今的物价,朱允熥以为这个价格还算可以。而朱元璋却觉得微微有些便宜了,谷贱伤农,粮食大丰收使得价格便宜了,对种地的人反而没什么好处。

又去了布帛店绸缎庄子看了看,保暖思美丽,人吃饱了兜里有闲钱就琢磨如何穿衣打扮,和店里掌柜的闲聊几句,这两年京城买丝绸的人确实是多了。但是,也大多是有钱有权的人家,百姓只有嫁娶时候才能忍痛买些。

绸缎庄子的掌柜的,明明是个富商却穿着粗布衣裳,言语间有些无奈,说要是朝廷允许商人也穿丝绸,那这买卖就更好做了。

朱允熥真怕老爷子当场让人宰了这绸缎商人,不许商人穿绸缎,本就是老爷子开国之后定下的律法。

没想到老爷并没生气,只是不咸不淡地说,皇上老爷子虽说不让你们穿,可是私底下你们这些奸商没少穿。天下百姓都苦哈哈,你们穿金带银的,百姓看了怎么想。

有钱人,藏在家里自己知道就得了,满世界显摆什么?若是天下人看了,都学着去经商了,谁他妈种地。

朱允熥哑然失笑,老爷子可爱。这老爷子大概是古往今来对农业最为重视的皇帝,他在他心里固执的认为,对国家最有好处的,最能让百姓安分守己过日子的职业,就是种地。

不过,虽说是出来溜达,但世事洞明皆学问。老爷子一言一行中,总能体现出丰富的治国经验,还有人生哲理。朱允熥像个乖宝宝一样陪着老爷子,仔细的把老爷子的见解和道理记在心中。

他这一举动被朱元璋见了,也是暗中点头。老人都喜欢听话好学的孩子,聪明的才智要用到正地方老人才高兴。

随后爷俩又在城里逛逛,热闹的地方都去了,老爷子心情大好,唯独在王寡妇斜街,显得有些脸色不悦。

时至下午,那些勾栏酒肆开始营业,三不五时几个秀才士子,或者看着就财大气粗的商人,于此间出没。

满街都是胭脂香,让人心痒痒。披着轻纱的妙龄女子,手拿丝绸做成的圆扇,慵懒地坐在二楼窗台上,半遮俏脸对着过往行人欲说还羞。

而那些依门而立的半老徐娘们,则是眼神大胆,手中的手绢不住的擦着头上,并不存在的香汗,露出半截白生生如玉般滑嫩的手臂。

应天城自古以来就是六朝古都,烟粉之地。秦淮河上的歌舞画舫日夜穿梭,灯火不绝。那些都是名伶,一般人轻易的还去不了。船上的女子都是诗书琴画信手拈来,招待的都是文人雅士。

而这王寡妇斜街则是更加直接一些,院子中的姑娘都是以色事人,于其他文艺上不算出彩,偶尔有些才艺,不过是箫声之类。

这种古老的生意根本绝不了,有需要就有市场。只要这世上还有男人,这生意就能一直延续。

朱元璋老爷子骂骂咧咧,什么伤风败俗,世风日下。来这里消遣的人,都是吃饱了撑地,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

朱允熥却是看得津津有味,眼神落在一家红袖楼二楼窗台上,那个俏丽地女子身上嘿嘿直笑。

正看的过瘾,殊不知一双大手一下捂住他的双眼。

朱元璋一边捂着他的眼睛,一边拉着他往前走,嘴里还念叨着,“大孙,可看不得。这些狐狸精不是好东西,回头你成亲了,爷爷给你挑一些娇滴滴的大美人,比这个强!”

“高丽那边送来的女子也挺好,回头你成亲之前,爷爷赐你几个。”

直到走出这条街,眼睛才被朱元璋松开。

朱允熥好奇,“爷爷,既然您不喜欢在这些烟花柳巷,直接下旨禁了不就可以了吗?”

朱元璋摇头苦笑,“当皇上也不能啥都管,管天管地还管人家这个。男人哪有不偷腥的,这玩意给禁了,那得多少人骂你爷爷?”

首节 上一节 47/56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