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第90节
此时,解缙再次大喝,“看你也是熟读汉学,高丽上下以小中华自居。岂不闻,韩非子,无礼而辱大国乎?”
“吴王千岁!”朴半城再次拜倒,开口道,“高丽小国怎敢侵占汉家旧土,当时蒙元入主神州,设置辽东诸卫。强行划分土。如今大明代元,那些无主之地,不过是有些穷苦的高丽百姓耕种而已,哪里是侵占!”
“大明替元乃是天道,既然元时高丽和中国之边界,在铁岭卫,那现在也应该在铁岭卫。大元之土,传自中国,而中国之土,又传至大明!”
面对解缙的咄咄逼人,朴半城心中悲愤,忽然开口,“若依大人之言,那蒙古诸地,西域各城,天下能看得着太阳的,都是大元之土,大明代元,为何不取!”
说完,忽然感觉殿中的气氛发冷,赶紧跪地磕头道,“吴王千岁,外臣胡言乱语,罪该万死!”说着,抬头,“臣和高丽实在不敢有半点不恭之心,高丽赤子之心,天日可鉴!”
朱允熥面上依旧是淡淡的笑意,“你说的对,天下看得见太阳的地方都是大元旧土,大明为何不取?”说着,大笑起来,“且告你,不是不要,时候未到!早晚有一日,孤亲自带大明虎贲去取!”
~~~~
时至傍晚,朱允熥换上衣服朝奉天殿而去。
但是,刚一进殿,一份奏折劈头盖脸的扔过来。
朱元璋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你胡闹呢?”说着,从御座上下来,边走边道,“咱让你接见藩国使臣,你吓唬人家干啥?现在高丽使臣跟受惊的骡子似的,满礼部兵部乱窜,以为咱要发兵打他高丽!”
朱允熥捡起奏折,腆脸笑道,“皇爷爷,您是不知道,高丽在辽东”
“咱啥不知道?”朱元璋气道,“不就是一些无主之地吗?大明是天朝,天朝要有天朝的样子,恩德服人,方能四海归心!大国要有大国的气度。”
朱允熥低头道,“孙儿倒不这么觉得!”
~~
不好意思晚了,刚才给一个鼻子做歪的小妹面诊去了。她鼻子里的硅胶掉了,哈哈哈
第17章 奏折
“皇爷爷您别生气,坐着听孙儿说!”
人无完人,朱元璋虽然堪称千古一帝,一代雄主。但毕竟和汉武帝,唐太宗那样的皇帝,在眼光上微微有些差距。
汉武帝刘彻也好,李世民也罢,甚至是千古暴君杨广,这些喜欢对外征战的君主,都受过完整的贵族教育。所谓贵族,就是有侵略性,讲究的是普天之下,都是我的。
朱元璋出身微寒,征战近二十年得天下,他不是不愿意作战,而是知道战争对百姓的危害,也知道对国力的损伤。
况且在他看来,若是能用一些蛮荒之地,换取一个藩国的支持,换取边疆的平稳,是划算的买卖。
这种想法暂时是对的,但是长久看来,势必会造成对国家的损伤。而且因为朱元璋算得上是南方人,对于北方辽东之地,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和概念。
高丽刚刚改朝换代,李家取代了原先的高丽王族,李成桂已经在高丽自封为王。封王之后的高丽一改对元朝的支持,变得和明朝亲善。
而为了释放大国的善意,对于高丽在辽东的动作,朱元璋也变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扶着朱元璋坐下,朱允熥一边给他捏着脖子,一边轻声说道,“辽东可不是蛮荒之地,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人在那耕种了!孙儿知道,那边一年大半年都是冬天,而且周围都是彪悍的胡人,可那确是一片汉家旧土呀!”
“孙儿以前说过兼并的危害,您老还叫好来着。您想想,咱大明现在人人都有地种,可是几百年后呢?您是宽厚的皇帝,读书人免税,做官的免税,商税也不收,甚至僧道尼名下的土地也都可以免税。”
“免税是好事,可是以后有钱的人地越来越多,穷的人,地越来越少。等咱们大明出现土地兼并,百姓没地种的时候,上哪里弄土地去?”
“辽东那边是冷一点,是蛮荒了一点,可好歹也是能长庄稼的土地。现在移民不可行,不代表百十年后不行。这么让高丽占了,以后咱们百姓没地种,他肯吐出来吗?”
“大明国土之大,无一处无用之地。那地再不好,再蛮荒也是祖宗传下来的给咱们大明的,哪能便宜外人!”
“孙儿知道您担心北元,拉拢高丽是为了防备北元。可是您想一想,高丽就是墙头草,不锄他几下他不知道厉害。若是大明兵锋锋利,他敢倒向北元吗?”
“再说,以前大元拿高丽,就当成奴仆之国。现在咱大明当他邦交,他岂会再找大元?高丽王又不傻,愿意给自己头上找个爹?”
“呵!”朱元璋笑出声,笑骂,“你总有理!”
“不是孙儿有理,而是不能让他们占。人心不足蛇吞象,今天他占了一块,明天他还想。哪天咱们不让他占了,反而成仇了。若是让他占下去,他高丽子孙无穷尽,咱们辽东的土地却是有穷尽的。”
既然朱允熥想把这个古老的国家,领上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那么他就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个国家的形态。
不知从何时起,汉家王朝那种舍我其谁的侵略性丢失了。反而讲究虚无缥缈的博大和宽容,你强大时这是一种美德,但是你弱小的时候,别人却不会记得,反而会嘲笑。
想想后世,在东亚文明数千年的岁月里,我们一直都是遥遥领先的。只不过是停滞了百年,沧海一粟的时间,却被那些翻身的小国嘲笑落后。
而当我们再次强大的时候,他们又莫名惊诧,好似见到什么了不得的事。人和国家一个样,都是记打不记吃的。
改变这个国家,就是要变得更加的有活力,更加有探索精神。不能躺在祖先的功劳薄上混吃等死,那样只会变得固步自封,再次重蹈覆辙。
大学堂的翰林学士说,读史是为了明今。今天的人,不要再重复过去的错误。但是朱允熥心中的史,除了历朝历代之外,还有数百年后风云变化的大时代。
一个让人怕的大明,好过一个让人当傻子哄的大明。
一个真正的大明,就是敢于甩开膀子,看谁不顺眼就抽谁的大明。
“你当你说这些咱不知道?”朱元璋闭着眼睛,享受着朱允熥的按摩,开口说道,“去年,兵部就议过,是不是要出兵高丽。当时北平边关不稳,是咱们等一等!”
“打仗打的就是钱粮,一个北元已经让国家财政不堪重负,再去打高丽,那得花多少钱粮!”朱元璋叹口气,“等你当家的时候,你就知道难了!”
“高丽也是这么想的!”朱允熥笑道。
“咱不是说你想的不对,咱是说你今天做的不对!”朱元璋继续说道,“咱让你接见外臣,储君才能接见藩国使者,你代表的谁?你代表的咱,是咱们大明!”
“你倒好,直接吓人家!这是人君该做的吗?”朱元璋冷哼一声,“再说,人家是来拜寿的,老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他若是真铁了心占辽东的土地,你说说就管用了?”
“恐怕不但不管用,你这么一说,回去他一琢磨,他娘的他多了个心眼。知道你看他不顺眼,他就要防备你了!”
“国事跟俩人打架一个道理,真想把谁揍趴下,别嘴上说!”朱元璋顿了顿,继续说到,“直接过去干他!事先不让他知道,直接把他干躺下,他躺下都不知道你怎么打的,这才是打架!”
“哦,原来您老的意思是,哪天揍高丽,直接发兵,揍他一个不知所以,生活不能自理!”朱允熥笑道。
“那还用问!”朱元璋笑道,“别看你爷爷没读过书,也知道兵者,诡道也!”
说着,对御案方向努嘴,“左边第三摞第二本奏折,高丽新王李成桂的奏折,你拿来看看!”
朱允熥迈步过去,找到奏折,打开一看就乐了。
奏折是一手漂亮的小楷,各个字迹工整绝不勾连,比大明臣子上的奏折都要工整许多。
“臣,权知高丽国事李成桂,敬奏大明洪武皇帝陛下!”
看到此处,朱允熥笑道,“皇爷爷,这个李成桂还挺知趣的,知道他这个高丽王名不正言不顺,不敢在您老人家说王,说了个权知国事。”
朱元璋笑道,“你接着往下看,他说让咱给他起一个新国名,咱还没想好呢!”
第18章 姜是老的辣
“原高丽王族不自量力,妄加刀兵于天朝,气运已尽,臣不得已,为高丽百姓计,只得取而代之!”
念到这里,朱允熥又笑了。
“皇爷爷,这高丽的李成桂还真是一妙人!”
朱元璋慢慢喝着茶,笑而不语。
按照儒家正统的观点来看,李成桂属于谋朝篡位。
当初洪武皇帝诏书,和高丽划清国界,当以大元旧日版图铁岭卫为边界。但是高丽王心有不甘,并且企图北伐辽东,奉高丽王命出征的大将军,就是这位现在的高丽王李成桂。
当时高丽这边是李成桂,大明那边是徐达。李成桂率军到前线刚一看到大明虎贲,就立下一个决心。
与其和大明死磕被杀,不如利用手中兵权回去篡位。
于是他带军回了高丽都城开京,囚禁高丽王辛禑,扶持傀儡。经过几年的消化之后,完全掌握了高丽的政权。现在登基为王,急需大明的册封。
这个时代所有挨着中国的国家,只有被中国君主赐予了封号,才算的上是合法。好比后世的泰王,就是那个穿着红色吊带小背心的家族。当年他的祖上,谋朝篡位为了得到乾隆皇帝的许可,竟然假称自己是华人郑世的后裔。
乾隆皇帝也不傻,根本不搭理丫挺的。后来因为所谓十全武功中的缅甸战事,需要拉拢他们,而暹罗方面也连年来使,又哭又闹,乾隆皇帝才勉强答应。
不过,一开始清给暹罗的诏书中,从不用王一字。而是暹罗国长,头目之类。
所以历代每个泰王都有一个中文名字。
“臣取高丽王氏代之,高丽之国名,臣万不敢再用。”
“高者,大也美也。丽者,壮也绚也。”
“然高丽之山再高,也高不过泰山华山。”
“江河之水再丽,也丽不过长江黄河。”
“小国如何敢用高丽二字,凌然于中国之上,挑衅大国威仪!”
“而如今高丽王氏天谴伏诛,臣权知国事,后世子孙必世代为大明辽东藩属屏障,不敢忘天朝之恩德。”
“所以,臣请奏于大明洪武皇帝陛下。高丽国名如何换之?”
“臣之家生于和宁,可若用为新国号?亦有高丽古名朝鲜,也可为之。”
“但臣不敢私定,请陛下念两国邦交,赐予国名!”
“臣,权知高丽国事,李成桂敬上。”
“照得小邦僻处荒远,言语不通,闻见不博,粗习文字,仅达事情。其于制作,未谙体格,以致错误,非敢故为侮慢。”(意思说,我们高丽没文化,我写的奏折乱七八杂,仅仅是为了词能达意,皇帝别怪我)
“这人,还真能放下身段,拉下脸!”朱允熥放下奏折笑道,“真能舔呀!”
朱元璋一愣,“舔是啥 意思?”
“就是狗,讨好主人时的舔!”朱允熥笑道。
“胡闹!”朱元璋笑骂瞪眼,“人家怎么也是一国之主,你这话传出去,岂不是说我大明视他高丽君主为狗?”
朱允熥也没觉得自己说错,怪不得历史上朱元璋不揍他们,朱棣被他们忽悠,然后万历年间大明还派出精锐,进行历史上第一次抗日援朝。
若朱允熥是这个时代的人,怕也是要被高丽王舔迷糊的!
“孙儿只是觉得,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朱允熥继续笑道,“他高丽这么上赶着,又是求又是拜的,怕的就是咱们追究他们侵占辽东土地的罪过!”
“这李成桂倒是个枭雄!”朱元璋闭目道,“一国国主,能屈膝至此,这个人物不简单呀!”
“越是如此,孙儿对他越不放心!”朱允熥正色道,“皇爷爷,这人一边讨好咱们,一边在辽东做手脚,其实是两面三刀之人。
朱元璋睁开眼,“对高丽,现在还是要怀柔。”说着,看看朱允熥,“你若有机会到边关看看就明白了,高丽只能做不敢咬人乱吠的狗,而北元则是老虎。塞外漠北,数十万蒙古铁骑对咱大明虎视眈眈,他们要的可不是一点蛮荒之地,要的可是整个中原。”
老皇帝的话也有道理,敌人要分出先后和主次,这其实也是一种政治智慧。
“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根桩,现在的高丽就是咱们大明篱笆外的桩子,他帮咱们,就先给他们点甜头。”朱元璋说着,忽然笑了一下,“你是不是以为爷爷迂腐?”
“没有!”朱允熥赶紧说道。
“你小子!”朱元璋笑骂一声,“咱们对高丽虽然怀柔,但也不是一味的纵容,不然他蹬鼻子上脸。”说着,一指御案,继续开口道,“右边第二摞,最上面,咱写的高丽进贡单,你瞅瞅!”
朱允熥又回身,找到那份单子,读了起来。
“贡金一百斤,银一万两,良马一百匹,种马五十匹,细布一万匹,岁以为常!”
“皇爷爷,你这是让李成桂吐血啊!”朱允熥大笑道。
上一篇:我在雪豹当战神
下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