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第136节

不过这次出征,毌丘俭本人是坐镇丸都城,以防高句丽人再据山城。

刘茂、弓遵的真正目的,则是去恢复第一玄菟和临屯郡统治的。最后去执行追 击任务的是王颀。

王颀在出征之前先去了扶余,要求扶余王提供粮草。这个理由还可以试探扶余的态度。

以位宫躲藏的位置来说,由扶余就近补给最为方便。系出同族不代表没有矛盾,否则中央之国也没有那么多内战了。

与高句丽人挑战中原王朝的做法不同,扶余王选择了背靠大树。四十多年后,扶余国为鲜卑人所攻灭,还是当时的西晋王朝帮着复国。

扶余王痛快的答应了为深入北沃沮的魏军提供粮草。

位宫没有想到,魏军还会再追过来,双方于一个名为“竹岭”的地点再次激战,疲于奔命的高句丽王再次被击败。

最后几乎陷入绝境的位宫,是靠着一名主动请命的死士纽由假意请降,然后刺杀前来受降的魏将(同时自己被杀),才得以继续逃亡。

深入北境的魏军有了扶余国提供的粮草,让逃入北沃沮地区的位宫几乎陷入了绝境,这不仅意味着魏军有充足的补给再继续与之缠斗,更意味着断了自己继续逃入扶余境内的想法。如果再逃的话,那就只能向北逃入肃慎人的领地了。

当时与北沃沮相邻的肃慎系部族被称之为“挹娄”。这些居久山林,以渔猎为生的挹娄人数量虽少,但非常难以被征服。不仅箭法高超(箭头上还有毒),更经常乘船南下劫扰扶余人和北沃沮人。北沃沮人因此苦不堪言,高句丽人逃过去的话,几乎是送人头。

(很多人总抱怨太多历史事实,但是你们连毌丘俭都不知道,难道就只是说毌丘俭差点将高句丽灭国不成?

有些人还说,自己就能查出毌丘俭是谁,敢打百分百包票,你们不会查的,你们看到生僻的人名只会跳过。

看透你们这些人了,连曹操那样的屠城狂魔都能跪舔的人,历史常识有多么匮乏可想而知了。).

第247章

为什么我们一直觉得我们跟倭国相距很远?

因为嘲藓半岛不是我们的。

但在两汉魏晋时期,嘲藓半岛的汉四郡是我们大汉民族的。

所以我们跟倭国只是隔着~一条海峡。

如果当时的大汉民族足够有进取心,完全可以跨海灭了-倭国。

原来那个时空,朝廷里面没有毌丘俭这样的人物,进取心不足,所以-导致功败垂成。

……

历史上,毌丘俭派出的王颀部队沿图们江而下,一直追到图们江口,才止住追击的脚步。

见再往东走就是海洋了,魏军于是问当地老人,再往东还有没有人。

老人们回答说,曾有人捕鱼遭遇风暴,飘流数十天漂到一个岛上。岛上有人,言语不通。又说还有一个岛,上面只有女人没有男人。

魏军在图们江口见到的是倭国海,老人们口中的岛即是倭国,只是不知是北海道岛还是本州岛。

其实七年前,倭国南部的“卑弥呼”女王已遣使前往带方郡请求朝贡,老人们口中所说的只有女人,没有男人的岛,便是这位女王统治之国的误传。使者次年被送至洛阳。对于天朝上国来说,远国来朝是吉兆,尤其此时刚刚经历帝位更迭,不仅赏赐了大量财物,还赐封“亲魏倭王”,这也成中日两国最早的官方交往记录。

倭国太远,毌丘俭这一战的最大目标并不是位宫本人,而是为了恢复汉四郡。见都已经追到了倭国海,王颀便领军撤了回去。

至于刘茂、弓尊在半岛东海岸的行动,一开始还是比较顺利的。

东濊人当时有两万多户人口,首领被称之为“不耐侯”。

这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被征服了,当日公孙康也这么干过,你来我就举城投降。

与高句丽人地缘关系更近的南沃沮,则在这场战争中损失较大,被魏军歼灭三千余人。

迫降东濊、击败沃沮,恢复对嘲藓东北海岸的统治后,不耐侯被魏国加封为“不耐濊王”,以汉民与之相杂而居,一年四次到太守官署拜谒。各种军需、赋税、徭役的征调一视同仁,并无特别的“少数”身份待遇。只是因为玄菟郡已经异地重建,临屯郡更早已成为历史,没有再恢复这两个名字,仍然遵循前朝之例,作为乐浪郡的属地。

然而这次曹魏代表中原王朝,恢复对嘲藓半岛东北海岸统治权的过程,还是出现了意外。

位于嘲藓江原道的不耐城并非临屯故地的郡治,这个郡的郡治是今位于棒子江原道江陵的东暆县。

如果仅降服不耐城,不把统治延伸到东暆城,任务并不能算完成。

当时不耐城之南的临屯故地已经为相邻的辰韩所占,魏国方面认为这部分土地应该也归入乐浪辖地,遂要求辰韩方面把这部分领土交付给乐浪郡。由于翻译没有表达清楚意思(估计以为魏国要灭国),引发了辰韩的军事对抗。

· ·········求鲜花· ·····

虽然合两郡之兵合力击败了辰韩,但弓尊本人却在这场战争中战死。

在完成这一切后,毌丘俭领军回到了燕山之南,临走时还在丸都城刻石记功,史称“毌丘俭刻石记功碑”。

..... ... .......

尽管毌丘俭这次决心很大,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整个战役结束后,魏军甚至有多达百人被封侯,但还是做不到熄灭高句丽的人火种。

丸都城群山环绕,没有大片平原,在这里建立直接统治的代价是很大的。

因此无论是当年的辽东公孙氏还是后来的毌丘俭,都没有长期占据这里的意思。

魏军全面撤军后的第二年春,位宫回到丸都城重建高句丽,次年去世。

而中原王朝与高句丽在东北亚的博弈,直到四百余年后,隋唐两朝前扑后继、连续北伐才算告一段落。

……

现在这个时空,大皇子刘征不想让大汉民族的足迹只是停留在嘲藓半岛。

他还想跨过海峡,灭了倭国。

当然,前提还是先将半岛变成我们大汉的领土。人.

第248章

大皇子刘征厉兵秣马,想要彻底收服半岛的汉四郡,甚至想让整个半岛归于大汉领土。

但因为嘲藓半岛有四分之三的地方都是山地,很多海拔超过两千米的高峰,所以山地作战特别讲究!

幸好饶恕了部分高句丽男子,系统奖励山地之王高仙芝。

高仙芝这个人在历史上不算很有名气!

但是高仙芝打过的仗,很有意义!

这个高仙芝不适合做一个统帅,因为他的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

他战斗经验丰富,远征小勃律,功劳巨 大,但是他战略头脑简单,个人品德很不咋滴,见财起意,导致兵败怛罗斯。

再加上他死得太早,所以这才导致知名度不太高。

再加上唐朝时期灭国之战太多了,苏定芳一人灭三国,都被螨清汉奸文人用评书演义污蔑成反派人物,更不要说高仙芝只灭了一国!

高仙芝,出生于军人世家,籍贯大唐高句丽,必须加上“大唐”两个字,因为他出生的时候,高句丽早就成了大唐的领土。

不过他并没有在高句丽待几年,便跟着他爹高舍鸡,跨越10000多里,跑到了最西边的安西(今库车)。

高鸡舍的名字虽然不太好听,但为人鸡贼的很。到达安西没多久,他就立了大功,小小高仙芝便跟着鸡犬升天,被授予了游击将军的职位(从五品下)。

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高仙芝20岁的时候,便成了一名优秀的军人,不仅长得帅,还勇于冒险,善于骑射,妥妥的小兵王。

后来,在安西节度使夫蒙灵詧的提拔下,他又升为了安西副都护、四镇都知兵马使(安西四镇)

自从王孝杰率军大败吐蕃,收复安西四镇之后,唐朝与吐蕃在中亚地区的争夺重点,就转移到了帕米尔高原以南的勃律国(就是后来的克什米尔地区)。

吐蕃想要控制中亚,就必须从勃律国经过,唐朝的势力想要发展到后来的吧基斯坦,也必须控制勃律国。

至于当时的阿三国,早就被王玄策灭了,所以没有实力来凑热闹。

挤在几个大国之间的国家,一般都比较欠揍,就像棒子博一样,勃律国就是如此。原本它是唐朝的属国,但是大概720年的时候,吐蕃出兵把它给揍了一顿,使其分为了大、小勃律两个国家。

小勃律位于后来的克什米尔地区的吉尔吉特(吧基斯坦坦控制),距离唐朝近一点,仍然依附于唐朝。

大勃律位于今天克什米尔地区的巴尔蒂斯坦(吧基斯坦控制),在小勃律东南300里处,成了吐蕃的势力范围。

李林甫当上首席宰相的那一年,吐蕃又趁机攻下了小勃律国。

至此,原来属于唐朝势力范围的勃律国全部姓了吐。

更可恶的是,原本依附于唐朝的中亚20余国,也不得不在威逼利诱之下向吐蕃称了臣。

从来都是打别人,而且还不喜欢别人还手的李隆基自然忍受不了这种事情。所以,在之后的十年时间里,他连续更换了三个安西节度使,命令他们收复大小勃律. .........

但是,由于帕米尔高原环境恶劣、极难跨越,所以,这些人全都无功而返。

到了后来这个艰巨的任务便落到了高仙芝的身上。李隆基命令高仙芝为行营节度使、太监边令诚(注意这个小人,后来就是他整死了高仙芝)为监军率领1万唐军,远征小勃律。

从安西出发到小勃律,后来21世纪可以走中巴友谊公路,即314国道,大概是3000里左右。

不过,唐朝的时候葱岭守捉(后来边疆省塔什库尔干塔吉克)到小勃律并不能走中巴友谊公路,因为这里海拔太高,山势陡峭,气候过于恶劣,别说走人了,就是牲畜走起来都很困难。

所以,当年需要向西通过瓦罕走廊绕到如今的啊富汗、塔吉斯坦,然后再向东到小勃律,这段距离差不多还得1000-2000里,也就是说,高仙芝这一次要带着1万人行军4000- 里。

超远距离的行军,对于任何一支部队来说都是一个十分巨大的挑战。

它要消耗大量的粮草,一个士兵在前线打仗,需要三个民夫在后方运粮!

1万唐军,就是3万后勤。

它要消耗大量的士气,风餐露宿、辗转数千里,生病、掉队、摔伤甚至牺牲都在所难免。

见到敌军之前,士兵们必然会精疲力尽、元气大伤,如何让这群哀兵重振雄风,极其考验将领的领军水平。.

第249章

远在两千里外的洛阳皇后寝宫,何皇后一头雾水。

“这个高仙芝名不见经传,你为什么要委以重任?”

刘征微微一笑:“因为在我那个梦里,我梦到他曾经在万尺高的高原上面击败敌人,创造了军事史上不可能的奇迹。”

以现代社会很多中小学生浅薄的历史常识,他们可能只知道跪舔屠城狂魔曹操,对于很多历史名将都不知道。

他们不但不知道三国时期的毌丘俭,也不知道山地之王高仙芝。

不跟他们这些小白说一下高仙芝的奇迹历史,就委以重任,他们肯定会一头雾水。

可是跟他们详细说了,他们又抱怨,真的很难做。

不管怎么样,刘征跟何皇后详细说了。

……

首节 上一节 136/1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下一篇: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