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第44节

不只是幽州,整个大汉都是如此,皇室基本上就是被世家大族给架空了!

从一个县的县令,一个郡的太守,一个州刺史,再到三公九卿,至少八成以上的都是世家子弟,再不济就是世家的门生故吏!

在这个汉灵帝末年,东汉时期最牛逼的世家大族就是汝南袁家!

最有可能取代刘汉皇室的世家大族就是汝南袁家!

汝南袁氏,时代官居高位,连续四代人位居三公,其意味着袁家的背后将会是一个相当庞大的利益集团。

因为只要某人担任三公,他的门生故吏就会傍在他身边,形成巨大的势力和网络。

你想想四世三公,连续近百年都有人在朝内担任宰相,这个家族关系网络得有多大呢?

当时一群官员见面唠嗑,见面攀关系,你老家是哪的啊?你啥时候当官的啊,你家恩师是谁啊?结果聊了一溜够,可能全都是师兄弟,因为他们的恩师可能都是一个家族,比如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

作为官员集团的首脑,汝南袁氏门生故吏遍天下,而他们的门生、故交甚至于利益共同体,相互纠葛交错,形成的庞大关系网,将会是袁家一个相当大的资本。

就拿袁绍来说,其少年成名,不到二十岁已出任濮阳县令,靠的可不仅仅是袁绍的能力,因为当时可还没有科举。官员选拔靠的乃是举孝廉制度,简单点儿讲就是被推荐,其标准乃是唯“论族姓阀阅”,所以世家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

如果袁绍是寒门子弟,估计可没这个机会。

而后来袁绍隐居洛阳期间,与张邈、何颙、许攸混在一起,其实就是大家公子哥的聚会。

而后袁绍入选西园新军,靠的也是袁家的背景。

袁家到了袁逢、袁槐兄弟两这一代,实力进一步增长。在朝堂愈发混乱的情况下,他们意识到需要给袁家找一些保障。而在乱世,最有力的保障便是军权,所以袁家和外戚集团打得火热,逐渐将袁家后辈输入军队,袁绍入了西园新军,当了中军校尉,袁术则掌控禁军,坐上了虎贲中郎将。

而正是这些经历,得以让袁家在乱世中转为军阀,而不是像弘农郡杨家那样继续仰他人鼻息。

还比如当时袁家的大族长袁隗,他除了担任司徒外,还以太傅参录尚书事,担任官员系统的二把手,掌握决策权。

军权和决策权都掌握在袁家手上,袁氏家族怎么可能不膨胀?

最重要的是,当时的外戚领袖大将军何进就是个蠢猪,竟然认为袁氏是自己的心腹。

可能袁绍、袁术、袁隗不这么认为,但何进是这么认为的。所以何进当大将军时,袁家人在何进大将军幕府中,扎的非常深。

你们知道大将军何进有多蠢吗!

他身边的人全是汝南袁家的人!

除了袁绍袁术兄弟,还有跟袁绍关系莫逆的曹操,董卓的弟弟董旻也在洛阳担任奉车都尉,而且与何进部曲吴匡、张璋等人关系密切。

汝南袁氏不是一般的四世三公家族,而是掌握了一部分外戚权力,握有军权和巨大人脉关系网络的加强版士族。

就算是称其为汉末第一家族也不为过。

董卓牛逼吧,但是他就是汝南袁家的门生故吏!

董卓曾在其叔叔袁隗身边担任佐官,是在袁家的帮助下才真正走上仕途的,算得上是袁氏的门生故吏!

屠户出身的何进根本不知道政治斗争的险恶,错误的把私人交情也算作了忠诚的一部分,结果被袁绍忽悠的团团转,最后跟那些宦官火拼,自相残杀!

历史上,东汉后期的动荡,就是袁隗和袁绍策划的,他们先是激化外戚和太监之间的矛盾,让他们火拼。

最终皇权的两个左膀右臂,外戚和宦官都被汝南袁家干掉了,当时汝南袁家就能够执掌整个京城!

然后再招呼董卓进京,董卓是袁隗的门生故吏,袁隗召他,他自然就屁颠屁颠的去了。

后来何进被太监杀掉,袁氏见二虎相争之计达成便接管外戚部队,铲除了太监。在消灭太监的过程中,曾经一度血洗了皇宫,差点连皇帝也杀了。

只是袁绍做梦都没有想到,董卓才不管什么门生必须要服从原来的荐主家族的规矩,进了京城就要执掌大权,让汝南袁家想要控制朝廷的美梦打的粉碎!

董卓不按套路出牌,让袁氏精心策划的阴谋泡汤。如不然,袁氏就是东汉末年十常侍之乱的最大受益者。

……

刘征作为大汉的大皇子,有时候还要感谢一下历史上的董卓。

如果不是他从中掺和,汝南袁家的计划就要成功了,如此一来江山不姓刘,而是改姓袁!

汝南袁家从来 都会诞生野心家,这个时代的袁绍袁术,近代的大头,真是个让人不省心的家族传承!

所以刘征没有派人杀了董卓。

他还指望董卓将来跟自己联合一起对付袁绍袁术!

……

有很多人,看历史都看得很片面,都相信世家文人写的史书,都以为何皇后阻挠何进杀宦官,是愚蠢的行为!

这样认为的人才真正愚蠢!

你们现在再回头看看,恐怕何皇后早就看得出来,汝南袁家为首的世家文官,打的是什么样的算盘!

即便何皇后看不太出来汝南袁家的阴谋,但是何皇后也知道,外戚和宦官是捍卫皇权的两大力量,绝对不能自相残杀,否则就会让世家大族渔翁得利!

所以何皇后才会屡次三番阻挠何进杀宦官!

结果,何皇后做梦都没有想到,袁绍实在太阴险。

袁绍仗着大将军何进的信任,假借大将军何进的名义,向各地州郡官员下令,杀掉那些宦官的家属!

那些宦官就认为是大将军何进这么做的,所以他们没有多想,就想要杀了大将军何进。

结果反而给汝南袁家为首的世家大族一个借口,一个除掉他们的借口!

这样一来,外戚和宦官,就这样被袁绍为首的世家大臣们除掉了,刘汉皇室没有了左膀右臂,从此之后沦为傀儡!

现在看得出,何皇后没有那么蠢吧!

何皇后并非匈大无脑,反倒还是很有格局的!

只是摊上两个猪队友,大将军何进和大宦官张让都没有脑子,被袁绍那样挑拨离奸就自相残杀了!.

第75章

总有人说,大皇子刘征现在实力那么强大,为什么不直接去发动兵变拿了皇位?

这么说的人是压根儿不了解东汉末年的政治格局!

压根不知道世家大族力量有多么可怕(皇室、外戚、宦官VS世家才是历史的真相)!

不只是各地的州刺史、郡太守、县令绝大部分是世家大族出身,或者是他们的门生,那些世家大族在当地都拥有自己的私人武装,少则几百,动辄几千,加在一起,比官兵的数量还多,而且官兵还在他们的掌握中!

表面上看上去是刘汉皇室统治天下,实际上是世家大族统治天下!

正所谓五百世家治天下!

世家大族根本不用去交税,他们兼并土地,愈演愈烈!

所有的税都积压在土地越来越少的自耕农身上,根本活不下去,所以才会跟着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揭竿起义!

朝廷想要收税,根本收不上来税,国家财政要破产了!

就是这样一个千疮百孔的时代!

甚至比明朝末年还要可怕!

这是一个让皇室成员无比绝望的年代!

大皇子刘征就算发动兵变拿了皇位,也会被那些世家大族联合起来颠覆掉!

他们巴不得找到这个理由,说大皇子刘征谋朝篡位弑杀父皇,群起而攻之,就想除掉刘汉皇室里面唯一能够威胁到他们统治的皇子!

大皇子刘征能够做的就是找到一个根据地,好好练兵,积累声望。

等到实力强大到一定程度,足够可以碾压那些世家大族,那才可以顺理成章的登基称帝!

……

东汉末年是一个千疮百孔的年代,很多人所公认的昏君汉恒帝和汉灵帝,恰恰是维持这个时代刘汉皇室的最佳君主!

如果换做其他皇帝,比如非常好面子的崇祯皇帝,放在东汉末年,面对那些无耻的世家大臣,根本没辙!

这个时代的世家大臣可是比东林党还要无耻阴险!

非常没皮没脸的汉灵帝刘宏,就有办法解决的问题!

虽然刘征非常不喜欢汉灵帝刘宏,但对于汉灵帝刘宏对抗世家的态度,还是蛮值得欣赏的!

汉灵帝刘宏对抗世家大族的办法就是,卖官!

反正三公九卿和地方的州刺史、郡太守,不是让你们这个家族的人做,就是让另外一个家族的人做,都是你们世家大族的人轮流来做,让谁做都对我没啥好处,那我干嘛不拿出来卖官,来增加朝廷的财政!

所有抨击汉灵帝刘宏卖官是昏君的做法,都不太理解东汉末年世家大族有多么的猖獗,汉灵帝刘宏那样做是没办法的办法。

曾经,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和刘毅聊天,问:我能比得上哪位汉朝皇帝啊?

刘毅说:桓灵二帝。

司马炎说:没那么惨吧?

刘毅说:人家卖官,钱入官库;你卖官,钱进了自己兜里,说你和他们差不多是抬举你。

司马炎:当年没人敢这么和他们说话,而我这边有直臣,所以我应该还是强点哈哈哈哈……找个台阶自己下了。

【桓、灵卖官,钱入官库;陛下卖官,钱入私门】,这里提到的事实,就是桓灵二帝卖官得的钱,是公款,供朝廷运转的。

既然是筹措公款,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税收不行吗?

其实汉恒帝汉灵帝他们遇到的情况,就跟明朝末年的崇祯皇帝一样!

没钱,没钱还是没钱,钱都到了下面东林党背后的大商人大地主和官僚的口袋里。

明朝尚且这样,在士族强势的东汉末年,这种情况恐怕只会更加严重。

东汉末年的朝廷,特别是刘汉皇室,能掌握的资源是有限的。

皇帝怕民变,也不敢再压榨老百姓了,只能变着花样的从各地官员的口袋里掏钱,反正这帮人也没少敛财。

除了派兵征讨之外,皇帝还能以什么作为筹码,来找地方官员要钱呢?

想来想去,好像也只有在官员任命的环节卡一道了。

所谓卖官,也就是这个吧?

……

刘征可不想自己当了皇帝的时候,也只好通过卖官来维持生计!

所以他现在开始就团结所有寒门出身的人才,来对抗那些在朝廷和地方盘踞百年的世家大鳄!

其实寒门出身并不代表出身贫贱,寒门也算是地主阶层,只不过是中小地主。

首节 上一节 44/16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下一篇: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