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第124节

以后少说话。

“曹督主敢于劫杀亲王郡王的勇气,是值得肯定的。”

沈指挥使幽幽出声,点点头道:“建议也没那么不堪,只是需要在事后进行些手段,即可为陛下削减大部分迫害亲族的流言。”

“什么手段?”

“很容易,只要在杀了四十二位王爷后,曹督主公告天下,言及与皇族有血海深仇。

譬如父母祖父母连带着祖宗十八代,代代受到皇族迫害而死。

为了报复皇族,不惜挥刀自宫入宫,苦心竭力数十年,终于获得新皇青睐,坐上东厂厂督之位。

然后,在获悉陛下意欲与亲族会面时,十数代的仇恨爆发。

利用东厂厂督的权力,在王爷们的必经之路上布了天罗地网,对王爷们展开了杀戮。

杀完王爷们后。

恨意消散,忽然良心发现,觉得愧对新皇信任,随后引颈自戮。

这样,一位背负血海深仇、卧薪尝胆的形象跃然纸上。

纵使陛下在民间仍然会受到些许非议,但那是微乎其微的。

曹督主,您报答陛下圣恩的时候到了!”

沈指挥使兴奋道。

这,是天才之想。

“沈指挥使,您之前写没写过话本之类的东西?”

曹督主满头黑线道。

这都什么玩意。

祖宗十八代。

代代被皇族所杀。

曹家到底是多遭皇族所恨?

再有那个挥刀自宫,入宫隐忍数十年,时刻准备报血仇,越王勾践也没这么狠啊。

这传出去。

民间该为他曹正淳创造个成语了。

刘阁老和雨督主也以震惊目光看着两人。

锦衣卫和东厂之前发生过什么?

才能让沈指挥使给曹督主炮制如此悲惨的身份背景?

以这故事展开。

到哪个胡同口一坐,说上半天,能说哭一大群人,还能被施舍几两碎银子。

“没有啊。”

沈指挥使兴奋不减,朗声道:“这手段难道不好吗?”

杀了诸王。

陛下没沾染什么脏水。

“清丈田亩,还地于民”的国策也能更顺利进行。

一举数得。

“好是好,就是废东厂和我。”

曹督主吐槽道。

凭啥事做完,东厂和他背下了全部的锅?

良心发现,引颈自戮?

真特孃的离了大谱。

“曹督主,陛下待您和东厂何其之厚,难道您就不想为陛下分忧,为陛下尽忠吗?”

沈指挥使开始道德绑架,不乐意道。

故事这么好。

没人执行怎么行?

“那把这故事用在沈指挥使您身上,您的“阎王”之名,更适合做这事,放心,制作身份背景什么的,东厂比锦衣卫更熟练,一定给您弄的完美无瑕,保证给您塑造出绝境孤儿的形象。”

曹督主皮笑肉不笑道。

炮制身份背景。

东厂手段是最高的。

毕竟。

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名字少了个“贤”字,就像是金蝉脱壳,整个朝廷没人能挑出毛病。

“那算了。”

沈指挥使果断拒绝道。

自己编故事可以。

把自己变成故事主角不行。

这样悲惨主角活着有什么意思。

“这个仇,咱家和东厂记下了。”

曹督主牙根直痒痒道。

如此双标。

东厂是破落了。

但又不是一点脾气没有。

是不是不发火,真把人当傻子啊?

“记吧,记吧。”

沈指挥使无所谓道。

真说起来,目前锦衣卫的势力,数十倍于东厂,被记恨,随便。

“好了!”

刘阁老出手叫停,叹息道:“我会在上书请诸王入京的奏折中,将此事详细述说,等陛下圣意决断!

实在不行,我就提着天子剑,一剑一个,把亲王郡王全砍了!”

“猛还是阁老您猛!”

第88章 训诫内阁,绊脚之石

翌日。

刘阁老呈上奏折。

详尽阐述了皇族在“清丈田亩,还地于民”中,是绊脚石的存在。

谏言,请诸王入京。

予以圈禁或者杀戮。

以解国策执行压力。

并。

请划拨两千套神器给予两厂一卫,用以解决国策执行中可能出现的危险。

显然。

这道奏折已超出臣子本分。

迫害皇族,昭然若揭。

“众阁老在哪?”

朱由检看完,面无表情道。

凡是奏折。

内阁中皆会记录。

并会封存。

以供后来史官对该朝内阁的评价。

在编写该朝皇帝、内阁阁臣之间的故事,从而有个侧面参考。

于是。

为了在后世的形象。

国朝内阁阁老,皆养成了翻阅大事奏折的习惯。

同时,可以及时掌握国朝发生大事,面对皇帝问询时,心中提前做好腹稿或准备。

换句话说。

除了那些急奏和某些阁老刻意隐瞒的奏折。

内阁阁臣翻看奏折的时间,是早于皇帝的。

“清丈田亩,还地于民”国策,虽暂未施行,仅是有限数人清楚。

但在内阁里。

属于人人皆知的大事,这样的奏折,只要刘阁老没有刻意隐瞒,众阁老已然全知。

首节 上一节 124/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下一篇:特种兵:摊牌了,我不是童子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