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第165节

毕侍郎坚持道。

两厂一卫很富有,加多点价又有什么?

“可…”

董侍郎见毕自严诡辩,不由得有点上头,想要继续争辩,却被萧尚书打断了。

“学舒,别说了。”

萧尚书深深看了眼毕自严,似笑非笑道:“不管如何,这笔生意我工部肯定是赚大发了,这全是景会之功,我会上表给内阁为景会请功的。

两厂一卫所购的一万六千套十字弓弩,工坊里储备本就有,景会直接安排送去吧。

让人花了这么多钱,再让人等一个月,也有点太欺负人了。”

“这…好吧!”

毕侍郎不情不愿同意道。

以他的意思,要等下个月的今天,再给两厂一卫送去。

但见尚书大人格外认真,不好反驳只得同意。

自划船离开湖心亭。

“部堂大人,毕自严隐瞒同僚,私自决议诸事,为工部竖强敌,这样纵容好吗?”

“人以前是九卿,现在是阁老预备,内阁有人支持着,出了事有人担着,别管了!”

“是!”

第一百二十章 头上的剑,朝廷变化

内阁。

文渊阁。

叶首辅坐主位。

方次辅居左侧客位。

何阁老居右侧客座首位。

刘阁老居右侧客座次位。

面对工部送呈的这笔高达三千三百万两纹银的生意,集体沉默。

不到四十万两的东西,卖出了这么高的价格,如杀贼的两厂一卫会善罢甘休吗?

“中涵,这是你的意思吧?”

叶首辅看向方次辅,叹了口气道。

在两厂一卫知会内阁时。

他通知众阁老相议,是想限制两厂一卫以后拿到十字弓弩的数量。

对此次陛下首肯,两厂一卫和工部的生意,没打算参与其中。

但没想到。

在议事时刚开始,方次辅就借口出去了趟,反手就搞出了这件大事。

以他对魏代指挥使、雨督主和曹督主的认知。

这闷亏。

这三人不会就这么咽下去的。

“嗯。”

方次辅点点头,满意道:“景会做的不错,把价格抬到了天价,这样,两厂一卫就是能买想买十字弓弩,也花不起这个钱,倒是省了吾等的事。”

适才。

内阁商议。

集体上道奏折,请陛下收回以后两厂一卫购买十字弓弩的权限。

现在来看。

已经不太需要上这道奏折了,价格太高了,两厂一卫再有钱也买不了多少。

“次辅大人,我有话说!”

刘阁老听不下去,起身道:“两厂一卫,担负着“清丈田亩,还地于民”的国策,在人手上本就捉襟见肘,能在武器上适当增补是件好事!

您和工部毕自严从中横加阻拦,有无想过这点?”

皇族。

佛门道门。

士族豪强。

这哪个都不是好惹的。

两厂一卫能奉君命决心去应对,证明了确实在为国朝做事。

内阁就算不给予相应的帮助,也不该帮倒忙。

这容易让两厂一卫寒心。

但方次辅此次绕过内阁众议,以私人身份联合工部毕自严,搞出了这件事。

令内阁很是被动。

“执行国策,不是两厂一卫愿意去执行的,而是季晦你手中的天子剑,强令之下而为之,季晦何必如此为其考虑?”

方次辅看向刘阁老,摇头道:“再说,两厂一卫自陛下登基以来,凶名威势越发强盛,朝廷上下早就怨声载道,趁此机会,稍减些实力,未尝是件坏事。”

“说到底,次辅大人,是不满两厂一卫了,才暗中下了绊子!”

何阁老切实中的幽幽出声道。

后面。

他还指着两厂一卫去清洗圣人世家呢。

要是两厂一卫在搞完“清丈田亩,还地于民”国策就半残了,还怎么用?

在立场上。

不由得倒向了两厂一卫。

“我没有不满,我只是觉得,在国朝日渐兴盛,百姓们安居乐业的景象下,在官员的头上,不该时刻有把“剑”在悬着,即便是有,这“剑”也不该能瞬间杀人的利剑,钝一些,或许更好。”

方次辅不加掩饰道。

这下。

何、刘两位阁老不再说话了。

这其中的意味。

已不是在针对两厂一卫。

而是隐约表露出陛下利用两厂一卫监视百官、大行杀戮的不满。

“要是官员不犯错,悬在头上那把“剑”,就永远落不下来,中涵,多虑了。”

叶首辅提醒道。

两厂一卫密使无孔不入,对官员来说,这确实是件恐怖的事。

但只要官员一心为国为民做事,不仅不会有问题,真出了问题,还有可能成为救命稻草。

这些先不谈。

方次辅考虑范围,已隐隐超出了为人臣子的考虑范围了。

任用两厂一卫,是陛下的事情,什么时候重用,什么时候弃用,都是陛下该想的。

绝非为人臣子该思考的,更何况是付诸于行动。

“左传有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方次辅不退不让,争论道:“为官者,一日所理之事何止百件,有错有过是正常的,两厂一卫那些杀贼,抓住点小事就敢杀官害官,这样下去,于国朝无益。

依我看,是时候,收回两厂一卫的办案审案之权,而尽归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三法司了。”

“中涵,是在为门生故吏抱屈?”

叶首辅皱眉道。

聊到这,已不再是理性讨论,方次辅明显带有了个人感情。

“我不是在为金方(姚宗文字)、可言(亓诗教字)等人因小错而被下狱贬黜抱屈,是在阐述事实,毕竟很多有能力的官员,小错小过的,是可以忽略的,瑕不掩瑜嘛。”

方次辅摇摇头道。

言语间说不是。

可都把具体的人点出来了。

姚宗文。

曾是浙党中流砥柱,方次辅在浙党中的左膀右臂。

但在天启年间,依附过阉党,不近不远那种。

后来。

阉党没了。

就厚着脸皮又回了浙党,方次辅对这老友又爱又恨,到最后,还是同意了。

回到浙党后的姚宗文很是本分。

可在前些日子。

锦衣卫以狎妓、索贿等多项罪名,直接抓捕了姚宗文,扔进了诏狱中。

亓诗教。

齐党魁首。

首节 上一节 165/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下一篇:特种兵:摊牌了,我不是童子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