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第173节

有了京畿之地的大族豪强做榜样,周边州府县的大族豪强,很快认清了形势。

不等国策推进到,就主动将家中田地献到了县衙府衙州衙。

有些特别小心谨慎的大族豪强,把土地献上去后仍不放心。

担心在“清丈田亩,还地于民”后,朝廷会联合佃户翻旧账,于是解散了家中豪奴、私兵,把家中宅院也给变卖了,带着金银细软果断跑路。

跑到全是陌生人的地方落户,改头换面,过上全新的生活。

对于这种人。

刘阁老、东厂和地方衙门,皆选择睁着眼闭着眼。

金银细软之物。

但凡家中有个败家子,就是金山银山也能败完。

富不过三代。

不像兼并土地那般稳固传承。

从某种程度来说,解决了家族数代人连续显赫富裕的局面。

倒是个意外之喜。

皇族、大族豪强不再抵抗,“清丈田亩,还地于民”国策的执行,以一种恐怖的速度在国朝范围内推进。

刘阁老持天子剑离京。

曹督主率东厂之人影从。

去国朝各地巡视监督地方衙门清丈田亩之事。

有人去。

有人来。

京城总是不缺人的。

而且新人总是能整出些花样。

这日。

隐元寺大法师在魏代指挥使到来前,在城门口,搞出了“活佛现世”。

当着无数百姓的面,身后绽放出“佛光”,搭配上宝相庄严的面相,真有几分真佛意味。

唬住了不少百姓,跪地参拜。

一度堵塞了城门道路。

任由城门守军如何驱赶都不走。

“代指挥使大人,怎么不对妖僧动手?”

西厂雨督主得到消息连忙赶来,见魏代指挥使已在此处,笑吟吟看着,走到近处,不解道。

皇爷有旨,禁止“神佛”施展妖言妖术蛊惑人心的手段。

难道。

魏代指挥使也被这“活佛”唬住了。

一念至此。

雨督主面色难看起来,右手微微抬起,准备让西厂番子强制清场了。

“不忙!”

魏代指挥使按住了雨督主想要发号施令的手,摇头笑道:“百姓已被蛊惑,这是见到了“神迹”诞生的正常反应,若此时出手,定然会遭到虔诚信徒们的抵抗。

在京城城门前闹出流血之事,绝非皇爷想要看到的。”

“那总不能任由事态严重吧?”

雨督主皱眉道。

百姓越聚越多,“活佛”影响到的人越来越多,万一闹大了,惊动了皇爷,两厂一卫都少不了被问责。

“破除虔诚最有用的方法,那就是揭穿其信仰的虚假,京师之地,佛道传播甚广,趁此机会可改变一下!”

魏代指挥使点点头,又摇摇头道。

之前没动手。

就是聚集百姓不够多。

现在。

差不多了。

“哦?”

雨督主眼睛一亮,惊讶道:“难道代指挥使大人已知这妖僧的手段?”

这妖僧手段不错,就连他都没看出破绽。

魏代指挥使是怎么肯定是假的呢?

“在三十年前,这位隐元寺慧深大法师,正是以“佛光普照”之术,得到了隐元寺方丈之位,又得到了朝廷敕封的大法师之位,在那以后,就再没施展过此术,锦衣卫对此很是好奇,直到前不久,才获悉。”

魏代指挥使朝着慧深大法师走去,边走边道:“化田,可闻到什么味道?”

“有股松香味!”

第一百二十七章 佛光之谜,引火烧身

嗯?

哪来的松香味?

雨督主环顾四周,从城门到此处,再往前,根本没有松木的存在。

这味道。

从何而来?

魏代指挥使继续走着。

沿途百姓看到那身飞鱼服,再虔诚的信徒,也会下意识地让开条道。

锦衣之名。

是杀出来的。

而端坐在“佛光普照”中的慧深大法师,注意到来人,浓厚白眉不禁抖了抖。

原以为在“佛光”加持下,能不惧任何人,包括负责接待寺庙道观的锦衣卫,可此刻,才觉得之前太过天真。

凶名之下无虚士啊。

慧深大法师心头升起一丝后悔之意。

但事已至此,已无法回头,只能继续维持“活佛”姿态。

况且,过于担心了,数十年的伪装,又岂是那么容易被揭穿的?

笑吟吟看着魏代指挥使走近。

“弟子见过大法师!”

魏代指挥使走到火鼎前停住脚步,右手行了个佛礼,欠身恭敬道。

神情,颇有几分虔诚信徒的模样。

“见过指挥使大人!”

慧深大法师心中大定,微不可闻松了口气,坐在蒲团上没起身,以点头的形式还了一礼。

深知人前显圣时不能露怯的真谛。

“弟子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大法师,不知大法师能否替弟子解惑?”

魏代指挥使含笑道。

态度温和且亲切,近处的信徒们,有种锦衣卫杀人不眨眼的传言是假的感觉。

这看上去如邻家大爷的锦衣卫代指挥使,身上连官老爷的官威都没有。

怎么可能是杀人不眨眼的人呢?

“指挥使大人但说无妨。”

慧深大法师逐渐轻松,伸展了下腰肢和坐麻的腿,心情愉悦道:“若贫僧无法回答,我佛亦会给出答案。”

“多谢大法师,弟子第一个问题,大法师可知陛下旨意,论道大会之前,国朝范围内,神明禁行?”

魏代指挥使眼底闪过一抹微不可闻的厉色,淡笑道。

抗旨不遵。

是罪一。

“人皇之令,是不允许传佛,而非参佛,贫僧参悟我佛多年,于今日今时,得我佛显灵,赐我佛光普照,信徒聚集,非贫僧所愿。”

慧深大法师眼中有些慌乱,镇静回答道。

显然。

是对此问心中早有准备。

关于“佛光普照”。

是我佛显灵的行为,不是贫僧想的,有问题,就找我佛。

而信徒聚集,那是自发性的行为,也不是贫僧搞出的。

总之,贫僧无辜!

“弟子第二个问题,大法师可知,国朝律法中,妖僧妖道施展妖言妖术蛊惑人心,是何罪名?”

魏代指挥使不置可否,继续问道。

妖僧祸民,罪二。

国朝对“世外之人”,亦有套律法规范,不过,没什么人严格执行过。

首节 上一节 173/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下一篇:特种兵:摊牌了,我不是童子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