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第182节

很清楚老爷在家中写内阁公函,而且知会阁老们,就是国朝大事。

既然是国朝大事,而内阁群辅之一的刘阁老,也同有知情权。

防止以后内阁出现纠纷。

作为首辅府大管家,叶福对朝廷的敏感性、眼光和觉悟是有的。

“季晦到哪了?”

叶首辅点点头,眉头微皱道。

在京外。

来回送信是很费时间的,每耽搁一刻钟,二儿子就会多受一分累。

“根据时间推算,应到西山了!”

叶福计算道。

皇族中人降为了庶民,大族豪强放弃抵抗,国策推行相当顺利,进程很快。

“中涵真是快啊,可这样,来回时间有点久啊…”

“老爷放心,动用咱叶家的脚力,不比朝廷八百里加急慢,五天之内,能收到刘阁老的消息的。”

叶福见老爷迟疑,建议道。

不走驿站公函。

走叶家自己传递信息的途径。

来回两千多里的路。

五天绝对能搞定。

“就如此吧!”

叶首辅咬了咬牙道。

传递公函。

用叶家传信,肯定是不符合朝廷规定的。

等都察院知道了,少不得被参一本。

但都这时候了,也顾不得那么多了。

叶家底牌快揭完了。

不在乎多暴露个传信秘密渠道了。

“那老奴这就去抄录,然后加火漆印,连夜去办。”

叶福领命道。

叶首辅转身回到书房。

凝望着二儿子,等待着二儿子睡醒再叙父子夜话。

叶福则若有所思透过纱窗盯着书房内老爷少爷的影子,又看了看手中的公函,微不可闻叹了口气。

今夜感触颇多。

变得多愁善感了起来。

手中公函攥紧。

至少。

要抄录四份。

内阁三位阁老一人一份,剩下一份,自有去路。

老爷啊,您是为了二少爷,可我,也是为了我的儿子……

第一百三十四章 朋党雏形,连降二旨

翌日清早。

魏代指挥使入宫觐见。

将昨夜重要密使线报递交。

默然退到一旁垂首而立等待皇爷圣谕。

“大理寺啊!”

朱由检眼神晦暗不明,淡漠道:“都调查过了吗?”

一百四十四名官员调动。

于朝廷而言。

绝对是件大事,更何况是官员只对一方衙门进行增补。

哪怕一次性对六部增补如此数量官员,都会造成困扰。

但对大理寺而言。

只会嫌少不会嫌多。

不过。

大理寺本就是故意设下的炼狱。

非一般官员能入。

“回皇爷,昨夜收到线报后,锦衣卫彻夜进行调查,名单上的官员,九十八位是东林学院的余孽,四十六位与叶家有旧。”

魏代指挥使恭声答道。

这名单上的官员。

能力是不错的。

可惜。

擅于结党或依附。

将这些人塞入大理寺。

等同于断掉了叶首辅及叶家在朝野上下的多年经营。

从此。

叶首辅,仅是国朝内阁首辅,再无其他头衔。

叶家,仅是国朝福州府福清县的一方豪族而已。

某天,叶首辅、叶成章、叶成昌相继离朝返乡,这叶家,也会如诸多显赫一时的家族那般,逐渐走向中落。

到时候。

叶家,唯一可能的意外。

在纯惠皇贵妃娘娘身上。

万一诞下了龙嗣,被立过太子储君或者继承大统,叶家,成为外戚世家大族,不是没可能。

“能做到这步,叶相,有心了!”

朱由检合上了名单,摇摇头道。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时至今日。

叶家和东林党剩余价值完全榨出。

赴了浙楚齐等乡党的后尘。

相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朝廷内部,再无结党之事发生。

“近些时日,锦衣卫对朝廷官员监察,可有别的收获?”

朱由检点点头,询问道。

大理寺增补名单。

等着内阁呈递奏折即可。

不用急。

满意之下,看着魏忠的眼神多了几分赞赏。

这锦衣卫代指挥使当的不错,该赏些什么。

“回皇爷,据多方密使回禀,在朝廷内,发现了以“朋友”、“老友”名义,因政见相同,形成的攻守同盟。”

魏代指挥使神色越发恭谨,含蓄答道。

“朋友”,“老友”。

政见相同。

攻守同盟。

这些话组合起来,不难让人联想出来一个词汇,朋党。

显然。

没有达到朋党的地步。

只不过。

有了些许雏形。

但足够引起朝廷的警惕。

在朝为官。

按理说是互为政敌。

只有保持这种似有似无的敌对状态,才能让朝廷迸发出勃勃生机。

结党营私、攻守同盟,只会让朝廷陷入掣肘,凝滞。

首节 上一节 182/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下一篇:特种兵:摊牌了,我不是童子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