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大明:登基为帝,开局陆地神仙 第200节

要尽可能的表现。

“做的不错!”

皇太极随口夸了一句,疑惑不满道:“刚才,外面怎么那么吵闹?似乎还有蒙元族人的笑声?”

杀人。

肯定不在主帐外。

而且距离主帐很远。

按理说是听不到任何声音的。

但适才嗡嗡作响,令他无比烦躁。

尤其。

是听到了与女真族人不同的笑声,就更让他心烦了。

“回可汗,蒙元族将校闻听我族惩戒罪人,特跑来观摩并上手学习,在临走时,仍在向我军军士交流心得,气氛热烈了些!”

亲卫统领毕恭毕敬道。

是实话。

又不完全是实话。

九真一假,神仙难辨。

“是这样啊!”

皇太极点点头,满意道:“蒙元族,是我族盟友,有向我族学习请教的地方,一定要尽可能满足,达及,做得好!”

“多谢可汗夸赞!”

亲卫统领达及垂首谢礼,只是,那低下头,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

第一百四十七章 结盟崩解,反向冲锋

临近黄昏。

女真王庭上空雄鹰游弋。

整个王庭。

除却军队践踏大地的声响,再无别的声音。

沉闷。

压抑。

四十万大军,和十万蒙元族先遣军,齐聚王庭之南。

持戈等待明军。

无数探子来回奔走,汇报着明军的行动路线和距离。

实际上。

已然没什么必要。

在这草原上。

明军的行程从未遮掩,一路横推,直至王庭近处。

此刻。

目之所及。

数以十万计的明军,正朝着王庭靠近,从“小银点”,变成高大的“铁血之士”。

战争。

正式打响。

第一道考验。

环绕王庭的铁藜子路。

“全军听令,下马!”

明军之中。

领头先锋大将下达军令。

二十万明军先后下马。

最前方的万名明军军士,从马背上取下准备好的长棍。

在长棍的顶端,摆着块大磁石,放在地上,一块块铁藜子顿时被吸起。

很快。

一条能顺利通过的路就被清理出来。

而十数万明军军士结成军阵,朝着王庭方向稳步推进。

铁藜子的效用,大打折扣。

消息传回。

皇太极不仅没有沮丧,反而欣喜万分。

明军骑兵之威。

在辽河平原上已充分见识到了。

能两军相接前,不费一兵一卒,让明军骑兵下马,目的达成了。

小伎俩如此成功。

着实令人振奋。

该看第二道考验了。

铁藜子路后。

环绕王庭的拒马桩,和女真王庭军士、蒙元族军士的箭雨洗地。

拒马桩又大又沉,又故意在上面布满荆棘,想攻入王庭,必须先让人搬开。

在此期间。

王庭军士和蒙元族先遣军军士,可在临时建造的半人高泥土墙之后,凭借着游牧部落的善射,搭弓射箭,进行箭雨洗地。

这样。

王庭军士和蒙元族先遣军军士身前有遮挡,而明军没有。

从而减弱明军那无敌弩矢造成的恐怖杀伤能力。

正如预期那般。

抵达拒马桩前,原本收拾铁藜子的万名明军军士,顿时扔掉手中的磁石棍,合力搬走拒马桩,以为己军创造进攻路径。

此时。

王庭军士、先遣军军士,按照既定命令,从个个土墙之后,开始冒头。

弯弓射箭,无需瞄准,以本能进行射击。

五十万支箭矢,如蝗虫过境,密密麻麻,几欲遮住暮光,朝着明军飞速袭去。

皇太极注意到这一幕。

眼睛不禁微眯起来。

这是游牧部落最大的考验。

种种技俩加起来,搞出的最强箭雨洗地。

若能给予明军极大损失,此战,则有反击的能力。

若不能……

而就在王庭军士、先遣军军士冒头瞬间,明军先锋将军就注意到了,并下达了将令。

“一轮齐射!”

旗令官得令,疯狂摇起了旗帜,十九万明军抬起臂膀,找好角度,右手手指连续扣动十字弓弩枢机。

九十五万支弩矢。

汇聚起来,宛若雨幕那般,真正意义上遮掩了日光。

天。

突然黑了。

但恐怖的是,“乌云”在移动,且,以远超普通箭矢的速度在移动。

王庭军士、先遣军军士,制造的箭矢洗地,射出距离尚未过半,弩矢先到了。

耳边“噗噗”声大作。

所有人都知道。

这是弩矢射入遮挡土墙中的声音。

“噗呲!”

这是弩矢射入血肉的声音。

有人被射中了。

王庭军士和先遣军军士,先是看看自身,又看看身边的袍泽。

不禁愣住了。

即便有土墙遮挡,但身边袍泽仍有大批倒下。

弩矢是从空中落下,由于数量过于庞大,许多弩矢落点并不规律,大多会落在土墙上。

而少数弩矢,会像垂直似的,在王庭军士、先遣军军士头上落了下来。

穿颅而过。

首节 上一节 200/21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继母何太后,跪求我救她儿

下一篇:特种兵:摊牌了,我不是童子军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