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第125节

  太子朱标也比较能干,能力出众。朱元璋对他,-一直非常满意。

  现在太子朱标一撂挑子,朱元璋也扛不住呀。

  再加上朱元璋这两年杀的官员,实在是太多了,年前还因为欧阳伦的事情,又杀了一批大臣,要不是马皇后回来的及时,估计死的人会更多。

  所以对于朱元璋而言,当务之急,需要重新调整朝廷的机构。

  首先就是补充新鲜血液。

  因为朱元璋杀伐过重,不听太子朱标的劝阻,导致朝廷机构几度在崩溃的边缘。

  于是洪武十七年刚开年,朱元璋就宣布重新开放科举制度。

  明朝立国之初,科举制度还没有完善,在洪武二年、洪武三年,从一度举办过乡试、会试,但因为效果不理想,所以,一度暂停。

  十几年之后,终于再次恢复。

  所以,这一年对于明代科举史,是一个具有标志性的年份。

  朝廷统一颁布了制度,各省纷纷举行乡试,此后,三年一考,成为定制,直到明朝末期。

  不过,新鲜血液补充上来,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朱元璋现在就已经忙得滴溜溜转了。

  他必须想办法,减轻一下自己的压力,于是,设置一批新的大学士。

  这些大学士,相当于顾问的身份,也就是日后内阁的雏形。

  其实大学士在前几年就已经搞出来,但是今年,朱元璋进一步放开了他们的权力。

  如此一来,朱元璋压力大减。

  这些大学士会帮朱元璋一起处理一份份奏章,然后,在下面写上自己的处理意见,朱元璋看过之后,再用红笔批阅。

  如果觉得大学士的处理意见不错,这份奏章很快就处理完了,不怎么消耗精力和时间。

  如果觉得有什么不妥,他会思考一番,然后,再加以补充或者修改,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而对于大明王朝各州县来说,朝堂上大学士的变动,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影响!

  大家最关心的,自然还是科举考试,这可是关乎读书人的仕途问题。

  齐地自然也不例外。

  从济南府到其他各州县,纷纷通知下去,今年要举办科举考试,以及宣布考试时间。

  所有考生,都抓紧时间,到济南府参加应试。

  格物学院这边,报名的学生大约是1人。

  消息传出去,整个齐鲁大地为之震动。

  不是说好了,格物学院是培养工匠的地方吗?

  怎么还参加科举考试了?

  格物学院的回复也非常简单,首先,格物学院内的所有学生,都有参加科举考试的资格。其次,格物学院也从来没说过,自己的学生不会参加科举考试。

  一时间,齐鲁大地的所有儒生,都感觉自己的智商被羞辱了。

  但不论怎么说,格物学院的学生参加科举考试,已经成为定论。

  因为这次考试规模比较大,朝廷急需补充新鲜血液。所以,科举考试的紧凑度也比较高。

  只要符合条件的读书人,都可以参与这一年的科举考试,总共分为三个等级,第1个等级,就是到省里去参加乡试,过关之后,相当于直接跳过秀才,成为举人。

  然后,就是各省之间精英的比拼,称之为会试。

  会试需要到贡院去考,相当严格。

  会试通过的精英,将面临最后一道考验,就是殿试,也就是面对皇帝的提问,考生进行回答。

  之后,会根据考生的表现,划分档次。

  这个时候,如果还榜上有名的话,就可以派任官职了,当然,刚开始的官职一般都比较低。

  这就给了格物学院的学生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因为他们不需要考童生了,直接就可以参与省里的乡试。

  而三年之后的科举,就将重新恢复原来的制度,需要通过4个等级的选拔,才能最终榜上有名。

  而且,今年录取的官员人数应该会比较多,因为朝廷的血液,都快被朱元璋放完了,急需补充新鲜血液。

  朱榑对这件事情,还是非常重视的,派出齐王府的马车,还派了专人沿途保护1名考生,浩浩荡荡顺着沥青公路直奔济南府。

  齐鲁大地,一片震动,这儒学界,真跟地震了一样。

  齐鲁大地可是儒学的发源地,而且,是考试大省,考生非常多,竞争也非常激烈。

  冷不丁的冒出1名竞争者,大家能没情绪吗?

  而且,之前说好的,格物学院的学生不是都要培养成工匠之类的吗?

  所以,当这1名学生抵达济南府的时候,考生们都比较抵触,甚至早早就把所有的客栈都给订满了,不让这格物学院的学生有地方住。

  只是,齐王府的生意,遍及大明王朝,而济南府更是经营的重点。

  省会在这里的产业,自然很多,所有的师生,很轻松就安排好了住处,压根就不住客栈。

  这让打算给格物学院学生好看的儒生们,算盘彻底落空,很是不爽。

  而来到济南府之后,学生们也纷纷在院服的外面,套上了读书人专用的长衫。

  猫头鹰也被藏在了里面,单从外表来看,还真分不出谁是格物学院的学生。

  说起来,格物学院对于科举考试那一套,是不做重点的教学的,但是,学生们感兴趣的可以自学,只要符合条件的,日后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现在,科举考试,对于学生们而言,依旧是有非常大的诱惑力的。

  有些考生,也提前做了准备,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想成为大夫或者成为工匠。

  当学院解决了基本的吃喝问题,又不收费用,闲暇的时间,又懂事的学生,也会备考科举。

  1万人里,总有很多想成为官员的,而对于这些学生,朱榑也是一律支持。

  这1名学生,只要是科举考试那一套成绩比较不错的,朱榑全都给打发了过来,让他们参加省里的考试。

  也不管他们是不是想当官,先考完了再说。

  没办法,朱榑现在在朝堂上一点影响力都没有,只能自己培养了。

  说不定有朝一日,朝堂之上,全都是猫头鹰呢。

  朱榑也亲自跟了过来,住宿的地方,安排在纺织作坊的员工宿舍楼。

  “都不用紧张,好好考!会的都好好答,不会的也别空着!把考卷一定填满了!”

  朱榑就跟送孩子去高考的老父亲一样,对广场上的考生,不停的嘱咐。

  实际上,又的学生,年龄比他还大。

  其余的考生,也都已经齐聚济南府。

  从考生来源地看,青州府的考生最多!

  青州城的考生数量,甚至远远超过了济南府。

  而登州府的考生数量最少。

  其实也比较好理解,考生数量和成绩,这这个时代,与当地经济的经济水平,有极大的关系。

  饭都吃不上的地方,让人家怎么备考科举。

  而青州府,已经成为齐地最富庶的地方,远超过济南府。

  早就不愁吃喝的百姓,自然就有了更多的追求,开始培养起后代。

  所以,青州府来的考生最多,再加上格物学院的学生,直接把其他五个府的学生盖了下去。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人.

第153章 出海为盗,入海良民!

  济南府的乡试,进行的非常顺利,整个流程也非常严格,济南府布政使铁铉亲自坐镇,没有闹出任何风波。

  而按照朝廷的要求,结果也很快出来,张榜之后,众多学生涌上街头,查看自己的名次。

  因为朱榑来到齐地之后,大大改善了这边的生活水平,有不少家庭富裕一些之后,开始考虑培养读书人。

  加上今年的考试相对宽松,而节奏紧凑,甚至有几率直接连过三关,入朝为官。

  所以撞大运的考生就比较多。

  报考的考生,共计有5万多人。

  而榜单出来之后,大家惊喜的发现,这次录取的人数也非常多,足足有5人。

  青州府的考生上榜人员最多,其次是济南府。

  格物学院的考生成绩一般,1名考生,只有1人上榜。

  这也让儒家学派微微松了一口气,毕竟都是一些泥瓦匠之流,水平根本没法与常规学塾里出来的考生相比。

  而一时间,格物学院也成为济南府的一个笑话,虽然大部分考生都没有考上,但是作为两个学派,对于格物派出身的格物学院学生,自然是极尽嘲讽之能。

  而考完之后,朱榑也就安排人,把这些落榜的学生,全都送回去,朱榑倒是无所谓,毕竟,格物学院本身也不重点抓科举考试,那么多门课程,还是每天轮着上,成绩不好也很正常。

  唯一上榜的一名学生,还是排在倒数。

  朱榑对他也非常重视,直接安排车队,单独送他到应天府,参加下一轮考试。

  格物学院1人,只杀出一个人,能够通过会试的可能性非常低,毕竟会试是与全国各省的精英进行竞争,淘汰率也是极高的。

  不过青州府的考生,发挥都比较好,这也让他非常开心。

  在成绩下来之后,朱榑就让人传出消息,手头不宽裕的,齐王府统一安排,齐地所有的考生,直接送往应天府,参加下一轮考试。

  一般而言,乡试和会试的考试内容,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很多学生一年通常只会准备一轮考试。

  但因为时间是错开的,如果考中乡试的话,很多人也会去参加一下会试,毕竟现在的交通方便了许多。

  一是想撞一下运气,二是积累一下经验。

  即便这次考不中,等下次参加会试的时候,就不会太过紧张,对于大体流程也已经相对熟悉。

  原本很多人不打算跑到应天府的,但听说齐王府安排车马,甚至还有住宿,导致报名的人着实不少。

  5名考生,齐王府自己就安排了1多名。

首节 上一节 125/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这个土匪是个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