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第132节

  原本走着泥泞不堪的道路,冷不丁的踏上整洁的沥青公路,好似一个天一个地,对比太明显了。

  所以不论齐地的官员还是老百姓,对齐王殿下都是非常感恩戴德的,也非常庆幸自己生活在齐地。

  齐王殿下能被封到这里做藩王,老百姓非但没有收到任何的压榨,反而生活更加的富足。

  而齐王府的很多合作伙伴,也发来了贺帖,送来了礼物,而目前齐王府的一个大客户,就是安庆公主。

  自从驸马爷死后,安庆公主就接收了驸马爷留下来的产业,而且越做越大,现在安庆公主和齐王殿下可谓是姐弟情深。

  靠着齐王府,安庆公主大赚特赚,而且,还在海外搞了海盗船,没事还能赚一笔横财。

  而原本被划为鲁地的老百姓,也是非常高兴,因为之前齐王殿下的动作,主要集中在齐地,甚至,沥青公路在鲁地都比较少,如今,齐王殿下的儿子,也成了藩王。

  那么,齐鲁大地就彻底融为一家。

  这沥青公路啊,各种作坊啊,还不得往鲁地修建修建。

  这鲁地的老百姓肯定也是要跟着沾光的,大家都盼着呢。

  齐王世子被封为鲁王的消息,在整个齐鲁大地传开,没说的,那就是天大的喜事。

  齐王府宾客云集,无比热闹,以官员为主,还有一些比较有实力的乡绅、商贾。

  有不少人还是第1次来到齐王府,看到里面奢华的程度,纷纷惊奇不已,就如同刘姥姥进大观园一般,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

  倒并非因为这些人真的没见过世面,实际上来的都是达官权贵,然而,像齐王府修建的这么豪华的府邸,甚至远远超越了皇宫,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见到。

  青州知府瞧着众人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面色淡然,心中却是乐开了花:哈哈,老子当初第一次来的时候,也是你们这副德行!

  各种亭台廊阁,自然不必多说,这里竟然还有非常稀缺的白色斑斓猛虎,还有从各种遥远之地运过来的珍稀动物,甚至还有两只仙鹤!

  那白色沙滩,那飘到河道上的小船啧啧,整个齐王府,简直美若仙境,令人流连忘返。

  而宾客们所能抵达的区域,还只是齐王府的一部分而已。

  朱榑抱着齐王世子出来,给大家打了个招呼,众人又是一段彩虹屁,各种夸赞。

  甚至什么文曲星下凡,都冒出来了,也不知道一个小屁孩儿怎么能看出是文曲星下凡的。

  齐王世子咿咿呀呀,瞪着明亮的大眼睛,煞是喜人。

  众人被逗的一阵大笑。

  朱榑将齐王世子交给仆人,这才与宾客陆续落座。

  众人觥筹交错,好不惬意。

  现在随着大明国力的强盛,军队战斗力也非常强大,百姓渐渐开始富足,中原的叛乱已经非常少了,主要集中在云南一片儿的土官做乱。

  因为那里天高皇帝远,在之前,土官就是当地的皇帝,享受各种富贵,驱使大量百姓。

  而如今,这些好处都落到了大明朝廷的身上,这些利益被切割的人,自然是不服气的,加上在当地的影响力依旧比较大,动不动就挑起叛乱。

  不过有沐英坐镇,朝廷倒也放心。

  因为宾客以官员为主,众人也是各种高谈阔论。

  商人虽然坐在最外围,都是一副小心翼翼的样子,但都是无比开心。

  开玩笑,身为最末流的商贾,能与这么多官员,甚至齐王殿下,一起痛饮,这份待遇,除了在青州城,还有哪里能享受的到!

  毫不客气的说,商贾在青州城地界的地位,是最高的。

  所有的商贾,自然也对齐王殿下充满敬佩之意。

  加上齐王府做的生意,是整个大明最大的,商贾们更是将齐王殿下奉为领头羊一般的存在。

  众人一边喝酒,一边说着大明王朝的各种局势,一会是南边的叛乱被沐英平定了,一会是北元的大捷,一会是樱木岛屿岁岁纳贡千万银两,一会是夜郎自大的高丽国王被押送应天府。

  “这高丽打仗,跟过家家似得,满打满算,凑个几万人,也敢挑战我大明权威。”

  众人一阵哄笑。

  随后,朱榑说起鲁地的规划。

  朱榑今天很开心,放下酒杯,对青州知府等人说道:“鲁地如今是齐王世子的封地,那咱齐王府,自然也会一视同仁。

  过些天,就令人在鲁地各州县展开大动作,齐地百姓享受的一切待遇,鲁地也将享受到。

  包括沥青公路的修建,水利的疏通,以及纺织作坊和其他民间商品的作坊,嗯,本王还打算这鲁地再修建一座格物学院”

  青州知府带领众多官员、乡绅、商贾,齐齐起身,举杯:“齐王殿下真乃我齐鲁百姓的福星啊!现在,鲁地的百姓,也要跟着齐王殿下沾光了!”

  众人大笑、痛饮,宾客尽欢,宴席完美结束。

  消息,也随着这次宴席,传了出去。

  鲁地官员和百姓听到之后,都是无比振奋,其实,当齐王世子被封为鲁王的时候,大家就有810所猜测。

  没想到,齐王殿下这么痛快,直接就放出话来了,看来,好日子已经在路上!

  而齐王殿下也是说到做到,很快就派出大部队,前往鲁地,开整!

  齐王府派来的人马,主要是有经验的匠人,劳动力,将在鲁地本地招工。

  即便如此,人员、车马也非常多,宛若一条长龙。

  鲁地的官员,带着百姓,来到城外,敲锣打鼓迎接齐王府的人员。

  这可着实把带头的人给惊着了。

  他们就是一些小小的匠人,来的却有不少官员,如此隆重的礼节,不是折寿吗?!

  但也看得出来,鲁地官员和百姓的兴奋之情。

  这特么哪是迎接工匠,这是迎接财神啊!

  当然,大家也知道,这份待遇,其实是冲着齐王殿下和齐王府去的。

  很快,齐王府的人,就在鲁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招工行动。

  鲁地百姓纷纷跑过来围观,看着一份份公告,都是惊叫连连。

  “天老爷,齐王府的待遇这么好?!”

  “一天三顿管饭,每天都能吃上肉!”

  “咱们这里也有纺织作坊,哎呀实在太好了,我家女娃子多,正好让她们去纺织作坊织布赚钱。”

  “什么,咱们鲁地也要建格物学院,哎呀,以后,俺们家也要出个读书人了!”

  公告前,人山人海,笑声不断。

  这种待遇,也就齐鲁大地能享受到,出了这地界,整个大明王朝,都没这种好事。

  鲁地的百姓,听闻消息之后,都从各地赶来报名,尤其是家里有富裕劳动力的,都想来打份长工,多赚些银子。

  而朱榑最重视的格物学院,也是最先动工的工程之一。

  至于格物学院的地址,就选在了文化气息最浓郁的曲阜。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

第160章 老七要动儒学?!

  曲阜是哪儿啊?

  曲阜那可是孔子的故乡!

  是黄帝生地、神农故都、商殷故国、周汉鲁都,是东方文化重要发祥地,被万万儒生奉为“圣城”!

  这是孔圣之地呀!

  曲阜在古代,可是鲁国的国都,文化底蕴厚重,孔庙,孔府,孔林三孔,历久弥新!

  孔庙是祭祀孔子,表彰儒学的庙宇。始建于周,完成于明清时期,是世界上两千余座孔庙中最大的一座。

  孔庙现占地14万平方米,三路布局,九进庭院,贯穿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作对称排列。整个建筑群包括五殿、一阁、一坛、两堂、17座碑亭!

  主体建筑大成殿,重檐九脊,黄瓦飞甍,周绕回廊,为东方三大殿之一。汉以来的历代碑刻1040多块,连同大量书、画、牌、匾等珍贵文化遗存。

  神州大地,渊源几千年,有此待遇者,独孔子一人!

  你跑这里,建造格物学院,发扬格物派?!

  孔府又是什么?孔府是如今大明王朝,孔家子弟的聚集地!

  也是孔子嫡系这一支脉,世代居住的府邸,在历朝历代都称得上是名门望族,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

  也可以说,是民间保存的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孔家也被称为天下第一家!

  孔子去世以后,长子长孙就居住此处,看管孔子遗物,奉祭孔子。

  这里的府邸,也被称为袭封宅。

  历朝历代,独孔家一份!

  历代帝王都非常尊崇孔子,推行儒家文化的同时,也对其子孙一再加官封爵,赐地建府。

  不需要什么功勋,也不需要有多大能耐,仅仅是乘孔子之功,就可享受近乎王族般的待遇!

  这也是历代帝王,表达对儒家文化的敬重!

  朱元璋也不例外,孔子第57代孙讷,刚刚袭封衍圣公。

  朱元璋觉得不过瘾,又命国子祭酒宋讷,释奠于先师孔子;

  又觉得给孔家的实惠不够,于是,以孔子五十六世孙希大,为曲阜世职知县!

  你皇帝爹,都把孔家捧着,你一个七皇子,居然跑到曲阜建格物学院!!

  自汉代独尊儒术以后,孔家的地位就越来越高,可以说是流水的王,铁打的孔!

  包括元朝!

  孔家的后代,根本不需要站队,谁是帝王,都尊孔家。

  到了清朝,孔府私田更是占了368顷!

  历代衍圣公的夫人嫁入孔府,也会带来不少田产。

  最多的时候,孔府的田有1多万亩!

  齐王殿下啊,咋想的啊,跑到孔家的地盘,建什么格物学院,推行什么格物派?!

首节 上一节 132/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这个土匪是个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