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第149节

  现在大明王朝的制度已经松了很多,工匠的后代,不受影响,依旧可以参加科举考试。

  但说实在的,整个大明王朝的官员,尤其是通过科举入朝为官的,基本上还是以达官权贵、地主阶层为主。

  地主阶层,是官场主力。

  真正家里只有15亩地的这种普通老百姓,培养出官员的数量,屈指可数。

  工匠就更不用说了。

  但在秦洲,自己的精神领袖,齐王殿下,就是这里最大的权柄!

  而齐王殿下,更是破格提拔,将他们提了上来,并赐予官职,众人怎么能不兴奋,不干劲十足呢!

  “殿下,臣认为,当务之急,是要多生产一些铁器,没有铁器,老百姓的生产效率实在太低了。”

  众人纷853纷点头。

  朱榑也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

  从莱州府出发的时候,其实很多船上,都准备了不少的铁器,包括农耕器具,但是整个开荒行动是非常浩大的,对于铁器的消耗,也非常严重。

  而且,很多老百姓自带的农耕器具都比较少,毕竟,如此漫长的航行路线,大家准备最多的还是吃的口粮,以及需要播种的粮食种子。

  而想要普通老百姓去自己生产铁器,显然是不现实的,何况,像矿产这种资源,是重要的战略资源,都必须由朝廷来控制。

  如果有哪个老百姓提前发现了矿产,自己偷偷摸摸挖了一些,朱榑也是不管的,但是一旦汇报上来,会有重大的奖励。

  随后,秦洲府就会派兵驻守,然后开采挖掘,朱榑派出去的匠人,已经发现了一座铁矿。

  朱榑也派了一些兵力前去镇守,派了一些囚犯去开采。

  除此之外,还发现了一座煤矿。

  所以,听到这名猫头鹰的提议,朱榑坐在会议桌的首位,缓缓敲击着桌面,点了点头。

  “我准备了一份儿炼铁作坊的图纸,这些天,你们安排人尽快施工,把炼铁作坊先建造起来。

  然后,再由铁匠将原铁打造成各种器具。”

  听到朱榑如此说,众人脸上都是露出喜色。

  只要铁器的问题解决了,后面的工作就好展开的多。

  随后又有一名猫头鹰说道:“殿下,周围的土著居民,臣认为一定要利用起来,咱们现在虽然有20多万人,但是每一名老百姓,都分到了1亩田地。

  有的老百姓,是只身来到秦洲府,单凭一个人的力量,根本是无法耕种的。

  他们需要更多的帮手!

  等着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获得大丰收之后,也势必要建立各种各样的作坊,到时候,劳动力会更加短缺。”

  其他人也是纷纷点头。

  朱榑沉思片刻说道:“你们拟定一份儿草纲。

  第一,不得随意杀戮当地的原土著居民。

  他们毕竟是我秦人的后裔,与我大明百姓同祖同宗,留着相同的血脉。”

  众人齐齐点头。

  随后朱榑继续说道:“各个部落的土著,以招抚为主,可以通过各种食物、商品,以雇佣的方式兑换他们的劳动力。

  每一个部落要为他们保留下一定的生存区域。

  原始土著,允许他们以原有的生活方式,进行繁衍生存,愿意融入我们的,要提供住所、工作。

  待秩序稳定之后,还需要按照大明百姓的标准,发放工钱,不得随意压榨。”

  现在很多老百姓手里是没什么钱的,让他们雇佣原土著居民,还要发放工钱,根本就拿不出来。

  但是随着一茬接一茬的农作物获得丰收,朱榑就可以通过在银矿挖掘的银子,来采购老百姓手中的各种农作物,让整个经济循环流通起来。

  而随着拓荒的土地越来越多,第1代大明百姓将成为一名名大地主。

  除此之外,朱榑已经早就发布了一条条开荒令,其中就包括各种情报,牲畜,药材等等,不论是发现一些矿产资源的分布情报,还是驯化野生的马匹,亦或者是采集的药材等等,都可以到秦洲府卖钱。

  而百姓获得金钱之后,可以在秦洲府低价购买各种农耕器具,食物、棉布等等物资。

  只要商业能够正常运转起来,就会加快开荒的进度。

  同时,部落里的人,也可以用手里的各种资源,换取秦洲府的食物、商品或者是直接兑换成金银。

  当然,部落里的原土著居民,也可以用金银来直接购买所需物资,让他们融入到秦洲府的经济活动当中。

  随后,朱榑又想到一个问题。

  “新的格物学院,也要尽快建立,并采取开放教学的模式,所有人都可以到学院来进行学习,并免费发放教材。

  部落里的孩童,要尽快到学院中学习我大明的文化,从识字发音开始。”

  众人都是连连点头。

  要尽快让大明的文化,覆盖掉原有的各部落文明,因为一个个部落实在是太乱了,说的语言,还有一些简单的文字,都各不相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另外,就是要让所有的土著居民,都根深蒂固的认为,他们的祖先,就是从九州大地迁徙而来。

  他们是秦人的后代,与大明百姓同祖同宗,尽快消除双方之间的隔阂,加快大融合进度。

  万事开头难,千头万绪,什么都要解决。

  讨论了半天之后,秦洲府也拟定了一条条新的开荒令,迅速张贴在秦洲府各个区域的公告栏上。

  除此之外,朱榑也组建了一支支齐王府的商队,由他们往秦洲府四周贩卖各种商品,免得老百姓两头跑。

  其中,就包括农耕器具,锅碗瓢盆等等,一些常用的生活物品。

  因为很多老百姓分到的土地,距离秦洲府是比较远的,无法每天正常来往,他们需要在自己的田地上常年驻守。

  朱榑已经派人沿着海岸线,往南北两侧修建沥青公路,同时,帮助秦洲府附近的老百姓,搭建简单的房屋和粮仓,然后,慢慢往外扩散。

  但这项工程,是非常浩大的,能照顾到的老百姓数量比较有限,主要还是以老百姓自己盖房子为主,相互之间,必须彼此扶持,才能尽快安定下来。

  现在有的老百姓,已经开始耕种了,尤其是那些达官权贵派来的人,以及地主阶层,同行的人比较多。

  有的老百姓,是只身一人来到这里,只能找老乡帮忙,现在还在盖房子呢。

  所有人都可以从秦洲府获得一些免费的砖石、水泥等等建筑材料。

  朱榑也是绞尽脑汁,尽可能的为大明百姓提供便利。

  而朱榑当前最重视的就是炼铁作坊,在他的亲自监督下,庞大的炼铁作坊,拔地而起。

  这炼铁作坊,就建在铁矿山的山脚下平缓地带,伫立在这苍凉的大地之上。

  作坊之内,是黑压压一片庞大的机械设备,都是由工匠们刚刚打造而成。

  作坊的上空,是一根根高耸的烟囱,作坊内,一座座房舍之间,还连着密密麻麻的管道。

  从远处望去可以看到,浓重的黑烟和白色的蒸汽,缭绕在炼器作坊的上空。

  而以炼铁作坊为中心,有两条沥青公路,一条通往秦洲府,一条通往煤矿厂。

  紧挨着炼铁厂的地方,还有一条河流,这条河流直接通到大海。

  不是什么大江大河,但凭借水流的流动,带动水车旋转,可以为炼铁作坊提供动力。

  除此之外,炼铁作坊内还有三个大号的风车。

  这个风车与荷兰风车截然不同,是立轴大风车,也称为立帆风车,是一种旋转轴垂直于地面的风力机械。

  在南宋之前,这种机械就被研发了出来,因为体型巨大,民间也称为大风车。

  其结构简单来说,底座是一个可转动的旋转平台,可以理解为旋转木马。

  边缘是一根根长杆,长杆上挂着风帆,总共有八个风帆。

  受到风力后,风帆带动底座旋转,然后将力传到出去。

  风帆的构造原理与传统船帆无异,能够自动调节迎风方向。

  它能为龙骨水车提供原动力,常被用于农田灌溉或盐场汲卤,不过,这里的大风车,比寻常见的更大,主要位于山口之间,这里受到气流影响,是大风口,风力比较充沛。

  风帆升起后,不论风向如何,当风帆转到顺风一边,它自动与风向垂直,受风面积最大。

  当风帆转到逆风一边时,就自动与风向平行,所受阻力最小。风车可以接受360度任何方向的来凤,且不需要增设迎风装置,操控运行便捷、灵活。

  现在还没有蒸汽机,用水车、风车提供动力,算是最省事的方法。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

第177章 我的地盘我做主!

  秦洲府是靠海而建,风力资源还是比较充沛的。

  朱榑也将这种风车,应用在很多作坊。

  总体来说,这种风车的用处还是非常大的,而且不依赖水流。

  朱榑派人沿着秦洲府往四周建设了不少风车,老百姓可以用来磨面、榨油、锯木头、灌溉、排水等等,非常实用。

  这种风车批量生产之后,总体的建设难度,还是比较低的,而且维护起来也比较方便,老百姓采购标准的配件之后,一些小毛病都可以自己进行维修。

  这种风车的推广,大大推动了秦洲府的发展速度,提高了民间的生产效率。

  与此同时,齐王府的产业也渐渐展开。

  其中,就包括造船,捕鱼,造纸,纺织,食品加工等等。

  整个秦洲府,已经初具规模~,渐渐走上正轨。

  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铁器,被打造出来,整体的工作效率也-越来越高。

  但是这依旧不够,劳动力依旧严重-短缺。

  秦洲这片土地,实在是太大了,地广人稀,在秦洲府周边的土著居民,并不算特别多,现在满打满算,秦洲府雇佣的土著居民也就是1万人。

  而大明可是来了20多万人呢。

  人手1亩地,工作量何其庞大。

  所以,拓展劳动力,成为当前最急迫的事情。

  “殿下,现在的劳动力非常短缺,老百姓在秦洲府想雇佣人,都根本找不到雇工。”

  这个问题,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了,其实,自从给老百姓分发了田地之后,这个问题就开始变得非常突出。

首节 上一节 149/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这个土匪是个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