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第163节

  而韩飞等人则是对视一笑。

  大军押送的俘虏,抵达应天府,无数百姓出城迎接,欢呼声不断。

  朝廷也派了人,前来迎接大军入城。

  大明士兵3多人驻守在城外。

  皇城禁军,接手俘虏。

  随后,蓝玉等几位将领,马不停蹄的进宫复命。

  朝堂之上,一片喜气洋洋,朱元璋也是笑呵呵的为众人论功行赏。

  随后,文武百官不停的朝蓝玉众人贺喜。

  而就在君臣尽欢的这一刻,那名不识趣的猫头鹰,再次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事要奏!”

  朱元璋望着那名言官,不由得皱起眉头。

  这些言官,平日里就喜欢没事找事,但是对于监督百官,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他今天心情好,也不打算过多计较,便挥了挥手,对那猫头鹰说道:“说吧。”

  “陛下!臣听闻,蓝玉将军班师回朝途中,其中北元君主的一名妃子,好像出事了。似乎是那妃子被蓝玉将军欺凌,不堪受辱,自刎而亡!

  不知此事,是真是假!身为朝廷言官,臣希望蓝玉将军,能够自证清白。”

  此言一出,朝堂轰然。

  这个消息所有人都没有收到,包括朱元璋也是吃了一惊。

  一名俘虏其实死了也就死了,但死的这个人,可不是什么普通的俘虏,而是北元君主的妃子。

  虽然说北元兵败整个朝廷都几乎被端了,但他们毕竟属于皇族。

  皇族的俘虏,有专门的优待政策,包括北元君主,朱元璋不说杀,任何人都不能动他。

  北元君主很有可能会被朱元璋囚禁,就像高丽君王那样,被一生软禁至死。

  但至少,会留一条活命,这是给其他君王的颜面。

  至于他的众多妃嫔,如何处理,也是需要朱元璋亲自下决断的。

  北元君主的妃子,怎么能随意去动呢?

  还把人给弄死了!

  朝中文武百官,都是一阵哗然,太子朱标也是不敢相信的望着蓝玉。

  “陛下,此乃谣言,有人想污蔑我,那妃子,分明是途中奔波劳累致死,与臣无关啊,陛下!”

  蓝玉跪在地上,解释道。

  朱元璋紧皱着眉头,目光在那言官和蓝玉之间扫来扫去,还没来得及说话,太子朱标站出来:“父皇,儿臣愿为蓝玉将军担保,他绝不会做出这种伤天害理,人神共愤的事情!”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

第192章 两位国公被夺!

  太子朱标对于蓝玉还是非常了解的,蓝玉根本就不是那种好色之徒,所以,听到蓝玉辩解,他直接就相信了。

  最关键的是,他太了解朱元璋了,朱元璋杀起人来,那是连眼睛都不眨一下的。

  不管对方是不是开国功勋,有多大的功劳,是不是皇亲国戚,只要惹怒了朱元璋,那基本上就没有活路了。

  太子朱标虽然以仁义著称,但他绝对不是愚昧的一味仁慈,他的仁义是建立在朱~元璋的杀戮之上的。

  因为朱元璋杀人太狠太多,他不得不为众多大臣求情,能保下一个算一个。要不然,朝廷整个机构都会一直处在崩溃的边缘!

  这些年,他处理的朝中大臣,其实也不少,但主要是以降职流放为主,轻易不会杀头,-更不用说株连。

  大明朝廷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堵上胡惟庸一案和郭桓一案的缺口,很多官员被临时提拔上来,能力却非常不足,甚至,地方上有一些比较重要的职位,还在悬着,由其他官员代理。

  如此大范围的代理官员,在历朝历代都是非常罕见的,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朱元璋杀的太狠了。

  太子朱标这辈子犯过的最大的错误,就是轻易相信胡惟庸,而他之所以非常信任胡惟庸,一来是因为胡惟庸确实有些能力,其次也是因为他是李善长一手带起来的。

  只是他没想到胡惟庸,居然如此胆大妄为,居然敢在自己身边安插人手,甚至连给他下了好几年的慢性毒。

  但除了胡惟庸之外,对于其他官员,太子朱标自认为看人还是比较准的,即便有些官员能力不足,或者犯下一些错误,也绝不至于像朱元璋那样达到杀头的地步。

  蓝玉也是如此,他对于蓝玉本身就非常熟悉。蓝玉对他忠心耿耿,虽然在军中行事,确实有些骄横。

  但人无完人,只要加以约束,蓝玉将成为一代名将,不断为大明开疆拓土,立下赫赫战功。

  蓝玉从来就没有传出过好色的名声,自己也从未听闻他对于女子有过度的嗜好。这好端端的,刚刚立下天大的功劳,班师回朝,马上就要受封受赏,却在这个节骨眼上出了岔子,被弹劾凌辱北元的妃子,这根本就不可能!

  所以,他毫无忌惮的站了出来为蓝玉求情,而随着太子朱标为蓝玉求情,其他大臣也是纷纷出列,为蓝玉求情。

  这朝堂上的人,彼此之间都比较熟悉,虽然有的是文臣,有的是武将,但从未听说蓝玉有好色的嗜好,这分明就是谣言!

  肯定是看到蓝玉大将军,立了天大的功劳,马上就要回朝廷受封受赏,有些眼红之辈,就见不得别人好。

  这言官,实在可恨!

  言官是专门用来监察百官的,什么事情都可以弹劾,甚至连皇帝都可以弹劾,说不好听的,皇帝在后宫中如果传出什么不好的事情,哪怕是把宫女给打死了,言官也是要弹劾一番,督促皇帝反省的!

  可以说,言官这个职位,令人无比讨厌,不论是文武百官还是皇帝。

  此刻,大家矛头一致,对准那名言官,指责他造谣生事。

  这大喜的日子,非要跑出来给人家添堵!

  而那猫头鹰却是梗着脖子,非常硬气的说道:“陛下!空穴来风,必有缘由!若无此事,自然可证蓝玉将军清白,可若真有此事,朝廷不作处理,怕留后患。

  陛下,北元最多一两年时间,即将纳入我大明版图,北元的百姓,即将成为我大明的百姓。

  此事若是传到北元百姓的耳朵当中,绝非好事啊,想让蒙汉融为一家,必然困难重重!”

  这就有点上纲上线了。

  但是话糙理不糙,在言官说的,也确实是有道理的。

  一旦打下北元,那么蒙汉融合为一家,是必然的趋势。

  华夏自古没有血统之说,因为从始至终,都在融合,这一大家子,什么族群都是有的。

  这华夏,只有马匹之类的牲畜,才讲究血统。

  所以,族群融合,是历朝历代都要做的事情,甚至为此,还会强行进行人口迁移!让汉族与各族百姓结婚,达到融合的目的。

  朱元璋刚刚夺取天下的时候,就表明过态度,满汉属于一家人。

  大明与大元之间的战争,属于内战。

  之所以这番表态,是因为元朝统治中原时间并不短,这中间已经蒙汉已经出现了很大程度的融合。

  即便是在朝堂之上,很多官员家中妻妾,甚至就是蒙古人。

  官员的子孙,流着蒙人的血液。

  想要重新把蒙古和汉人彻底剥离开来,会引起不必要的动乱。

  而当时天下未定,若是内部再因为蒙汉产生分歧,是得不偿失的,所以,从立国之初,这个基调就定了下来。

  很多蒙汉融为一体的家庭,也就没有跟着逃亡到北元,依旧留在大明,为大明效力。甚至,朝中不少官员也流着蒙人的血脉,但就因为朱元璋的表态,大家对大明都是忠心耿耿。

  蓝玉对北元君主的妃子进行凌辱,对于朝中一些有蒙人血脉的官员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感触。

  他们对于大明王朝,还是非常忠心的,也早就不把自己当做元朝的臣子。

  但这件事情本身,却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北元君主的妃子,毕竟属于皇族,他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是有很高的地位的。

  这事情若是传出去,本来大好的局势,会不会引起蒙古人的强烈反扑?让大明军队,付出不必要的代价?

  乃至于后续占领整个北元的地盘,会不会连年不断发生叛乱?

  所以,这名言官提出来的问题,也完全站得住脚。

  人家弹劾的没毛病啊!

  说话也在理啊!

  是不是,得查查这件事情呢?!

  一时间,朝堂上出现松动,大臣们已经没有那么团结了。

  朱元璋本来不想就此事大动干戈,毕竟,蓝玉刚刚立下了大功,今破天,也得给他封上凉国公。

  但听到言官,提到蒙汉融合的问题,朱元璋又不由得慎重起来,作为帝王,这是他必然要重视的一个问题。

  一名妃子死了,也便死了,但受凌辱而死,传出去确实不好听。

  虽然现在北元那边形势一片大好,但尚有不少残余势力,大明立国之后,别的不提,单单是留在中原和南边儿的元朝残余势力,什么梁王,什么丞相,还有各种小股残余势力,可是让大明王朝用了足足十几年的时间,才勉强消灭。

  而草原上的残余势力,可就更多了,而且,北元朝廷的主力军,并没有被歼灭,只不过是蓝玉突然获得了北元朝廷的军营位置,神不知鬼不觉的带着大军杀入草原内部,以雷霆之势,把北元朝廷一锅端了,没给他们作出反应的时间。

  但是草原上的北元主力军依旧存在,北元朝廷依旧有大量的漏网之鱼,他们完全有力量组织起一场又一场的反扑!

  如果没有这件事情,朱元璋或许可以拿北元君主和其他皇族,来进行谈判,招抚草原上的那些将领和残余的北元皇族。

  但此事一出,难度必然加大,而且,会引起北元百姓的强烈反感。

  朱元璋皱着眉头问蓝玉:“凉国公,你老实跟咱说,到底有没有此事?”

  蓝玉趴在地上,一动不动,语调却无比坚定:“陛下,绝无此事啊,这言官,分明是想陷害于我,陛下明查啊!”

  朱元璋瞧蓝玉如此笃定,暗暗松了口气,于是命人,即刻到城外调查一番。

  蓝玉之所以咬死不松口,是因为他很清楚,军中将士,都已经被他下达了封口令,他们是绝对不可能乱说的。

  这军中,他的威望,还是非常足的,这种事情,向来都是站在将军这边。

  三法司的人,很快来到城外。

  幸好离得不远,调查起来,也不费劲。

  将一名名士兵分隔开来,一一询问,都说压根没这事,那妃子是自己奔波劳累至死!

  但三法司是干什么的?

  三法司就是天天审理案子的!

  他们多精明啊。

首节 上一节 163/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这个土匪是个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