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大明:让你修路,你全国通了高速 第52节

  没多久,匠人们就自行研制出一些专用的工具,比如直尺、圆规等等。

  主要目的是以研发步枪为主,而顺带着,却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绘制的图纸,也越来越规范和多样化,包括平面图,立体图等等。

  掌握规则之后,即便是有新的匠人加入,也可以迅速学会,并看懂图纸。

  做到这一步,朱榑的经验值,基本就消耗一空。

  他便继续赚银子,快速修建沥青公路,以及青州城的城墙。

  青州城的城墙,现在已经修建到20多米,即将完工。

  而城墙完工的那一天,还可以领取到2点的经验值,再加上在这期间,每天所获取的小额经验值,累积起来,朱榑估计可以攒5经验值。

  到时候,他就打算从系统中兑换一名将领。

  既然明朝的名臣名将,不能为自己所用,那索性他就用自己人。

  而他也已经选好了目标,打算兑换李云龙。

  这家伙作战经验丰富,带兵能力也比较强,也很容易与士兵们打成一片!

  朱榑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藩王,现在手里的兵力,也3万多而已,后续,即便加上招募新兵,也只能是慢慢增长到6万左右。

  一个李云龙,完全带的过来,再让他给自己手底下培养几名将领,在军队这一块,就算是基本成型了。

  他刚忙活完手头的事情,就收到了朱元璋那边的圣旨。

  严格来说,这圣旨是给江阴侯的。

  大体意思就是说,你个老东西到底在磨蹭啥呢?齐王府为啥还没建造完?是不想让齐王殿下和你家小女儿结婚了吗?

  这个圣旨倒是有些出乎朱榑的意料之外。

  自从来到齐地,他基本上算是处于一个放养的状态,与应天府之间的联系非常弱。

  搞不懂自己这便宜老爹,为何冷不丁的忽然关心起自己的婚事来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与江阴侯小女儿之间的婚事,拖的时间确实也比较长了,就算自己不着急,吴家那边儿也该着急了。

  江阴侯非常惶恐,朱榑则安慰他:“` 〃岳父,现在眼看着都要收秋粮了,朝廷那边儿杀的官员应该也差不多了,加紧点速度吧.ˇ。”

  江阴侯听朱榑这么说,这才放下心来。

  于是,又从修建城墙那边把雇工们抽掉了回来,继续修建齐王府。

  现在,齐王府的建造,其实已经进入尾声了。

  半个月之后,各个大殿纷纷封顶,随后,就是给内部布置一些园林景致。

  最麻烦的就是假山,还有活水的引入。

  江阴侯相中的那块儿奇石,位于山区之内,道路并不好走。

  运出山,比较麻烦,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耗费颇多,不过现在也顾不了那么多,先抓紧把这块奇石运送到王府再说。

  活水的引入,相对就比较简单,挖沟渠,下面直接用自家生产的砖石铺就。然后,用水泥固定之后,就可以放水进入齐王府。

  水源从齐王府穿过,随后穿过整个青州城,然后再重新汇入河流主道。

  朱榑还特意设置了一个水房,这个水房是专门用来过滤这些活水的。

  活水在过滤之后,会变得更加干净,方便日常饮用,而且这种活水,相对来说也比较安全,可以避免出现像青州中毒事件。

  即便是有人想在水源里下毒,也需要投放非常大的量,才能产生影响。

  而如果是水井的话,下毒就容易的多了。

  虽然现在不太需要顾虑自己的安危问题,但是齐王府正是建造的时候,这期间布局好,后面就不太需要改动了。

  他不但要让大明变得更加富庶强盛,也要让自己过得更加滋润。

  等着武器作坊那边的技术成熟之后,他就准备打造一套净水系统。

  把山区内的山泉,在处理之后,运到齐王府来,到时候,生活条件又可以提高一个档次辛。

  他虽然无法生产水,但可以让手下的人,当山泉的搬运工。

  当然,这些都是小事,暂时倒是不着急。

  他和江阴侯派人回应天府,打听朝堂那边的消息,自己也写信询问达定妃,倒是并没有听到朱元璋要把他召回京城成婚的口风。

  如此看来,应该还是要在这齐王府之内进行结婚仪式。

  虽然说远在青州,朱元璋和马皇后无法参加婚礼,不过,他估计朱元璋有可能让达定妃过来一趟,也说不定。

  好歹也是七皇子,规格也不能太寒碜。

  PS:感谢彦祖的、评价、票票^_^.

第81章 浩瀚城墙,不逊万里长城!

  齐王府的建造工作,主要还是交给江阴侯。

  朱榑的主要精力,一是盯着沥青公路的修建进度,第二就是武器作坊那边儿的进展。

  步枪的研发,大体可以拆解成两大结构。

  首先,自然是就是枪体本身,其次,就是子弹。

  乍看起来,枪体的研发和制造难度应该更大一些,毕竟块头大,不是子弹那小玩意能比的。然而,在实际研发过程中,子弹才是最难的。

  因为子弹必须实现批量生产,而且标准化,而古代又没有像样的冲压工艺,这使得研发进度不得不放缓,看起来,小小的子弹不起眼,但是技术含量还是比较高的。

  朱榑闲着没事,就来武器作坊溜达一圈,他能做的不多,技术方面的东西帮不上忙,但是对于匠人们的生活条件,随便挥挥手,就能大幅度改善。

  武器作坊内的所有匠人,是齐王府所有雇工以及军队里面待遇最好的。

  太白酒楼有的菜品,在这里基本上都有,而且每天换着花样做。

  也不需要专门的伙夫,帮他们打饭。他们直接自己取,想吃什么就往饭盒里夹什么。

  这也算是大明王朝第1个进行自助餐的地方。

  诸如炸鸡柳,烤鸭,东坡肘子以及很多在外面都吃不到的炒菜,林林总总。

  说不好听的,朱元璋也不敢这么个吃法。

  匠人们自然感恩戴德,也更加卖命的为齐王殿下研发步枪。

  不久之后,还真被这些聪明的匠人想到了一个办法。

  古人非常喜欢利用水流的动力,帮助自己干活,所以,就有匠人提出020通过水流从高处落地的冲击力,来带动机械运转。

  然后,通过齿轮旋转,传导动力,以及通过杠杆儿的原理,爆发出强大的冲击力。

  青州城外有很多山,其中一座小山上,常年有水源。

  水源充沛的时候,还会有小型瀑布。

  这个地点就非常合适。

  匠人们向朱榑提出,在这小山脚下再建造一座作坊。

  朱榑自然没意见,立刻调集人手,几天时间就把作坊给建好了。

  而匠人们则指挥士兵,按照他们的设计图纸,开始搭建庞大的动力传导机械。

  简单来说,就是在山顶有一个巨大的蓄水池,蓄水池通过下方的出水口,顺着管道,一路冲击而下,落在下方的传导机构上。

  随后,经过庞大的器械将力道重重传导到终端。

  这里面有杠杆,有齿轮,有皮带,结构精致而复杂。

  最终,可以用传导而来的力道,捶打铁器,也可以用来冲压模具。

  而解决了这个难题,剩下的就是子弹内的火药和子弹的具体结构。

  尤其是火药,如果研发不出合适的火药,即便是再精密的子弹壳,也无法发挥出威力。

  朱榑干脆采取人海战术,给他们分成一个小组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火药成分不同比例的配置,然后,不断进行实验。

  最终对比数据,看哪一组的火药威力最强,最稳定。

  这个过程,是艰难而残酷的,在找到合适的火药比例之前,有三人被炸死,50多人被炸伤。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通过这种大浪淘沙的方式,寻到了最佳的火药比例。

  而子弹壳,则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最前面的就是弹头,随后是中间的壳体,里面盛放的就是火药。

  而末尾,还有一个底火,负责引燃火药。

  简单来说,步枪在发射子弹的时候,有一个负责击打子弹的击针,相当于锤子的作用,配合底火室内的火台。而这个火台,就相当于砧板的作用。在撞击之后,挤压底火,点燃火药,产生爆炸火焰。

  对于朱榑而言,这个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听着难度就很大。

  但是匠人们,还是找到了方法,设计出完整的子弹。

  而另一边,枪体的主体结构,也随之诞生。

  步枪的雏形被研发出来!

  现在,每次只能发射一枚子弹。

  不过没关系,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把步枪的雏形研发出来,朱榑已经非常惊喜。

  这其中,最大的功劳,自然要依赖于从系统中兑换的匠人,他们具有完整的技术体系和经验,带动召集来的匠人,迅速按照现有的条件,打造出步枪雏形。

  虽然这些匠人消耗了他不少的经验值,但现在看起来,绝对是值得的。

  朱榑派几名士兵,进行试验,在多次测试之后,发现这把步枪的最大射程,可以达到3米!

  有效射程是2米,如果敌方穿着铠甲,对铠甲造成伤害的有效距离是66米!

  对于这个测试结果,朱榑还是非常满意的,2米已经算比较长的距离。

  2米是什么概念?

  2米相当于体育场跑道的二分之一!

  这个距离,在战场上已经能够发挥出非常强的杀伤力!

  当然,这款步枪无法与后世先进的步枪相媲美,尤其是准头没有那么高,但是他完美解决了炸膛的问题。

  在经过大量的测试之后,这款步枪会出现卡壳现象,但不容易炸膛。

首节 上一节 52/30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之这个土匪是个兵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