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

开局被始皇问斩怎么办? 第127节

“臣刚开始的时候,依照陛下吩咐,并未理会这些人。”

“只是后来,这些人汇聚的越来越多,甚至到最后已经公然坐而论道。”

顿若抬起头,望着嬴政:“此时,事情似乎已经发展到不能不管的地步了。”

“还请陛下下令。”

嬴政听了顿若的话,哦了一声。

他看着陈珂道:“没想到,还真的被你猜对了。”

“你怎么知道,这些人会妄议朝政,甚至会越来越过分?”

陈珂微微一笑,脸上的神色看起来从容无比。

“陛下,他们将陛下吸引到这会稽郡,甚至用了真正的九州鼎。”

“这么大的代价,臣就在思考,他们是为了什么。”

“臣心中有一个猜测,只是不知道对不对,是故不敢与陛下说得那么确定。”

“而如今,这些儒生公然讨论朝政,甚至批判陛下、批判郡县制,臣就知道了。”

“臣猜对了。”

陈珂的脸上带着让人牙疼的笑容,他站了起来看着嬴政。

“陛下,儒家所为的,只怕是毁灭。”

他冷笑一声:“以九鼎将陛下吸引到会嵇郡来,而后让儒生议论朝政。”

“甚至臣怀疑,那些方士进献金丹,也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毁灭?方士?九州鼎?

陈珂的话如同一条看不见的线一样,将这些线索都是串联到一起。

嬴政的脸色阴沉。

他几乎是一瞬间,就是把所有的事情联系在了一起。

他看了一眼李斯,蒙恬,开口问道:“你们觉着呢?”

李斯上前一步,微微点头神色恭敬。

“启禀陛下,臣赞同陈少府的说法。”

“儒家所为的,绝对不单单是议论朝政那么简单。”

“还请陛下下令黑冰台,严查此事!”

蒙恬神色同样紧绷。

他的身后已经是被冷汗打湿。

如果不是陈珂说透此事,他甚至都没有看清这其中的联系。

嬴政眸子中闪过一抹阴沉:“陈珂,你觉着此事应当如何做?”

“既然你有心思请朕看一出好戏,想必已经是准备好了吧?”

陈珂嘿嘿一笑:“陛下,臣推测他们的目的也就是让陛下抓住他们。”

“儒生妄议朝政按理来说不是什么大罪,但若是因此查出来了他们勾结六国逆贼呢?”

勾结六国逆贼?

嬴政的神色微微变换。

他似乎明白了陈珂话里面的意思……

“你的意思是,他们是为了让朕杀人?”

“朕杀了人,就可以宣传朕的暴君名声了?”

说到这里,嬴政的脸上划过一抹嘲讽。

“但那又如何呢?”

“只要朕在,难道他们还敢反叛不成?”

嬴政的话语声中带着十足的自信,身上的气势凌人。

陈珂看了一眼嬴政,幽幽的说道:“假如他们没想让陛下延年益寿呢?”

“陛下。”

陈珂站直了身体,眼神中带着恭敬。

“之前我曾于陛下说,「金丹」此物是不存在的,那只是某种「规则」形成了纹路。”

“但陛下有没有考虑过另外一个问题。”

“金丹是从何处而来的?”

“什么人知道,如此做能练出「九转金丹」?”

陈珂的面容冷峻。

“规则碰撞之下,金丹是否有陛下凡体不能承受的东西?”

陈珂的言下之意,在场的众人瞬间明了……

李斯神色一变:“你的意思是……”

陈珂微微点头,即便没有把后面的话说出来,众人也是瞬间明白了……

嬴政神色冷硬。

“陈珂,朕只问一句。”

“金丹是否对朕的寿命有碍?”

陈珂低声不语。

而这,已经让嬴政明白了。

他微微一笑,笑容平静,但却让人感受到了其中的杀气……

嬴政环视众人。

“陈珂留下,你们下去吧。”

李斯等人立刻站了起来,行礼后迅速离去。

此处乃是非之地,不可久留!

“碰!”

当几人的身影消失在大殿中的时候,嬴政瞬间变了脸色,将手中的东西砸在地上!

他怒视着,咬牙切齿的问道:“陈珂,你都知道些什么?”

“儒家?还是六国余孽?”

“亦或者,是大秦暗中的其他势力?”

“把所有事情,从头到尾给朕说清楚!”

PS:开会用手机摸了一章稿子,花了我三个小时……时速一千……

求订阅!

!我晚上多写几章!

第一百零三章:近百年的布局【4k二更,求推荐】

陈珂沉默。

他呼了口气,索性换了个坐姿,大大咧咧的坐在那,看起来很轻松。

“陛下,臣也什么都不知道,都是猜的。”

“但臣认为,自己猜的还是比较有道理的。”

“陛下愿意听一听么?”

陈珂的眼神很平静,像是一汪清泉看不见底。

方才还在震怒的嬴政瞬间冷静了下来。

他没有管摔在地上的杯子,直接一屁股坐在陈珂的对面。

“说吧。”

“这些事情,朕从来未曾想过,也不曾了解。”

他的声音中带着森冷:“或许是朕一叶障目了罢,朕想要听一听,你的猜测。”

陈珂微微点头,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

事情该从什么时候开始说起呢?

看着陷入沉思的陈珂,嬴政也没有打扰他,只是默默地看着陈珂。

片刻后,陈珂开口了。

“陛下,所有的事情,似乎都要从几百年前开始说起。”

他沉吟了片刻,从自己的记忆中将那个人扒拉了出来。

“如果用大秦的纪年,应当是厉共公年间。”

“若是用陛下清楚一点的纪年,应当说,孔仲尼死后。”

陈珂的声音很平静。

关于秦的灭亡,后世中有许多的猜测。

关于秦始皇焚书坑儒的说法,最开始在后世中流传的是真正的「焚书坑儒」。

目的是为了禁锢思想。

在教科书上实打实的写着的这些。

首节 上一节 127/2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大秦长生不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