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108节
第136章 治水和带兵
廷议之后,便是繁琐的祭祀天地、祭祀祖先环节。
如此旷世之功,当然要去给祖宗们汇报一下,让大家都开心开心。
在礼部的指挥下,一整套祭祀流程下来,朱祁镇都累屁了。
回宫之时,已是傍晚,他想了想,还是强打着精神,把于谦叫到了御书房。
于谦看着朱祁镇满脸疲惫的样子,心知肯定有什么重要事,否则的话,以这位皇上连早朝都不上的尿性,早就回去睡觉了。
“于谦,工部左侍郎王永和前去淮安府治水的事,你知道吧?”
于谦点点头,回道:“昨日已经听说了。”
朱祁镇又说道:“王永和在淮安府征集了六万民夫,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于谦稍加思索,然后说道:“六万人……对于王侍郎而言,或许是个不小的隐患。”
“哦?”朱祁镇问道,“此话怎讲?”
“皇上,您还记得这两次亲征,是如何带兵的吧?”
朱祁镇不解道:“王永和是治水啊,这和带兵……有什么关系?”
“古往今来,治水都是国家大事,稍有不慎,便会酿成大祸。”
于谦顿了顿,继续说道:“隋代后期,山东、河南一带发生了几次特大的水灾,由于当时的朝廷不能及时赈济,致死者日数万人。山东起义军李密乘机袭取黎阳粮仓,开仓放赈,军队得以迅速扩大,第二年隋朝即告灭亡。远的不提,就说前元覆灭,皇上可知为何?”
朱祁镇想都没想,便随口说道:“当然是因为元廷残暴,百姓苦不堪言。”
于谦轻轻摇头,说道:“不完全是。”
朱祁镇顿时来了兴致,问道:“那你说说,究竟为何?”
“也是因为治河!”
于谦神色坚毅,继续说道:“当初黄河频频改道,元廷便召集民夫疏通河道,按理来说,治河是善政,也是元廷难得做的一桩好事,可是,数十万百姓到了黄河之后,竟然直接反了!天下无不闻风而动,烽火四起,最终,太祖皇帝脱颖而出,兼并诸强,驱逐鞑虏,才有今日的天下!”
朱祁镇忍不住问道:“伱说了这么多,治水和带兵究竟有什么关系?”
于谦轻轻一笑,说道:“这里头的关系可大了,皇上试想一下,百姓们被征募起来,在一起修河堤,按理来说,他们所做的,乃是造福天下的事,可为何,他们会反呢?”
“当然是……天下苦元已久!”
于谦摇摇头,继续说道:“这当然是原因,可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数十万人聚集在了一起,而前元的官吏,却不知如何有效管理,皇上带过兵,一定会有此感受,当无数的青壮聚集在一处,作为主帅,想要命令他们,就必须让无数的官吏代为传达和管理。”
朱祁镇点头道:“是这么个道理。”
于谦继续说道:“军队里可以做到令行禁止,民夫就很难说了,他们本来就没受过训练,行为能力也是参差不齐,更缺乏主心骨,但凡有一些人,对朝廷心生怨恨,或是抱有其他的意图,散布一些消息,试想一下,众人辛苦的劳作,疲惫不堪,突然得知自己的粮食被上头克扣了,又或者,饮水没有及时供应,他们的怨恨,就会与日俱增。”
“百姓们虽然胆小,可是,哪怕再胆小之人,一旦聚在了一起,他们的胆子就会比天还大。他们会愤怒,会痛骂,甚至会尝试着去挑衅上官,哪怕是再优秀的官员,也不能保证顾及到每一个人,而一旦有人挑衅成功,众人就会失去对上官的敬畏之心。可一旦上官施以严惩,将挑衅者弹压下去,那么其他人便会滋生出兔死狐悲的心理。皇上以为,他们一开始就想造反吗?”
朱祁镇觉得很乱,头很疼……
于谦轻微笑道:“或许,一开始他们并不想造反,他们哪怕知道上头克扣了粮食的传言,十之八九,不过是子虚乌有的谎言,他们仅仅是跟着好事者去起哄,因为这些事对于他们而言,并没有什么坏处,哪怕是天塌下来,也有个高的人顶着,而一旦上官们选择退让,他们也能从中谋取利益。”
朱祁镇还真没想这么多,这两次作战,土木堡之前失败的原因是上级决策错误,军队执行起来却没出现什么问题,要不是于谦今日这番话,自己竟然都没意识到,大明军队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还是很强的。
“朕明白了,带兵和治水是同一个道理,正因为如此,所以韩信自称汉高祖,不过能带十万兵马,而他韩信带兵,方可多多益善。可见,不懂带兵之人,想要稳住数万人的心,让他们乖乖听从命令,难如登天!”
“正如皇上所言,王侍郎从未有过带兵经验,所以臣以为,这六万民夫在他手中是个隐患。”
于谦说完后,朱祁镇认真思索了很久,如果白莲教想要煽动这些人造反,简直轻而易举。
即便他们不站出来造反,仅仅是用这六万人搅合一番,也够朝廷头疼的。
对于白莲教这种定时炸弹,必须彻底清除,否则的话,随时可能会爆炸。
朱祁镇将宋顾惜的事情原原本本告诉于谦,然后问道:“你帮朕想个法子,一定要将白莲彻底铲除!”
听到此处,于谦面露为难之色,说道:“臣以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计就计,让他们误以为朝廷将南京的兵力抽调到了宁波、福州一带,然后事先埋伏好另一支兵马,等白莲教和倭寇现身之时,再出面将其一网打尽。可是,皇上已经下旨彻查白莲教,怕是已经打草惊蛇,再想引蛇出洞就难了。”
“朕知道!”
朱祁镇叹了口气,说道:“六百里加急已经送了出去,就算现在追回,定然也已经走漏了风声,所以,朕让你想个法子,如何能将这些贼人一网打尽!”
于谦顿时犯了愁,说道:“臣会尽力而为,请皇上给臣一些时间。”
“对方随时可能会展开行动,留给你的时间不多。”
“三日之内,臣给皇上答复。”
“好,朕等着你的消息!”
第137章 改良火枪
朱祁镇亲征回来之后,只上了一次早朝,然后就没影了。
百官也已经习惯了,特别是那些清流,最开始的时候,天天叫嚷着,你是皇帝,你要上朝,不能怠政……
后来发现,大老板不在场,干起活来还是挺惬意的。
至于朱祁钰,无非就是个高级打工仔,既然大家都是出来打工的,谁也别难为谁。
时间久了,倒也习惯了。
京师郊外,西山王恭厂。
第一批燧发枪经过实战检验,展现出巨大的威力,与此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
其中,最大的问题还是钢材质量不过关,导致部分枪械短时间内多次射击后,出现枪膛发热,甚至炸膛的情况。
颗粒火药的质量也需要改进,否则的话,在发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烟雾和火药燃气,严重者甚至可能灼伤射击者。
黎叔林将所有反馈回来的信息进行了整理汇总,并带领一众匠人日以夜继地进行实验,寻找解决方案。
朱祁镇检查完王恭厂改良后的火枪,确实在性能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皇上,微臣给您看个小玩意。”
黎叔林递过来一个木盒子,朱祁镇打开后,却发现是一把手枪模样的短铳。
“这柄短铳的威力和射程相对差了些,不过,携带起来很方便,皇上不妨带在身边,以备不时之需。”
朱祁镇拿起来把玩一番,然后来到射击场,装填弹药,砰地开了一枪。
火药弥漫,前方的靶子被打穿一个窟窿。
“还不错,近距离很具有杀伤力!”
“皇上请看,这是微臣改造后的弹药。”
黎叔林拿起一枚子弹,是将颗粒火药塑成圆柱形,外层用特制的油纸裹住,半径大小和枪膛吻合,在前端黏合一颗钢珠,装填的时候只需要将子弹倒着从枪口塞进去,然后用通条压实,便可击发。
这种子弹的好处有两点,其一就是火药定量,不存在火药过多炸膛,或者火药过少,威力不足的情况。
其二,在击发的时候,通过击锤打击燧石点火,在火药燃爆的瞬间,纸质外层会被燃烧殆尽,余烬也会随着爆炸飞出膛外,因此,不需要和老式火铳一样,每一次击发后都要清理枪膛,从而有效地提高射速。
对于前膛式燧发枪来说,如此改造已经到达极致,除了钢材还需提升,其他的,基本上已经无可挑剔。
看着黎叔林满脸的自豪感,朱祁镇心中却很清楚,这种枪碍于本身的结构和原理,目前能做的也只是有限的改良,无法取得质的提升。
可是,想要进一步改造,却不知如何下手。
毕竟自己不是枪械专业的,至多能提供一下燧发枪的思路,对于现代化枪械的复杂原理可就一窍不通了。
依稀记得化学课上,提到过一些关于无烟火药的成分,好像是硝酸什么玩意。
黎叔林并不知道朱祁镇在思考什么,继续说道:“微臣建议,应加大对地雷触发机构的研究,至于手雷……还是暂时搁置起来,因为在实战中发现,手雷的威力太小,若是想要增加威力,只能够通过加大火药量,如此一来,手雷的体积和重量也会增加,可是,士兵手臂的力量是有限的,重量越大,投掷距离越近。”
朱祁镇暗暗摇头,这也不怪黎叔林,在当前的技术条件下,很容易进入这个误区。
“你有没有想过,继续改良火药,在不改变火药量的前提下,提升其威力?”
“这个……”
黎叔林脸色为难,说道:“微臣携一众工匠做了数百次实验,目前的火药配比和颗粒化,已经是最大威力了。”
“朕的意思是,研制新式火药,找到一种能代替黑火药的材料。”
“新式火药?”
黎叔林挠了挠头,火药不就是黑火药么,难道还有别的类别?
朱祁镇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只得说道:“朕建议伱查阅一下古籍中,关于硝石和硫磺相关的记载,或许会有新的发现。”
黎叔林虽然还不是很理解,却也只得点头称是。
这时候,李珍风风火火地赶过来。
“皇上,您找我!”
朱祁镇点头道:“朕记得你提过,若是所有士兵都装备燧发枪,再加上弹药袋,行动极其不便是不是有这回事?
“对啊!”
李珍点头道:“单兵作战的时候,远程射击用燧发枪,近战搏杀必须用刀,如此一来,相当于战士们身上平白多了一件装备,势必会影响战斗的敏捷性,三千营全是骑兵,情况还好一些,换成步兵,这个影响就很明显了。”
“因此,微臣建议,对兵种进行详细的专项划分,比如说,枪手只装备火枪,不带刀,藤牌手、长矛手、刀斧手亦是如此,打仗的时候,所有兵种各司其职,紧密配合。”
朱祁镇问道:“如此一来,单兵种的局限性也就显现出来了,以枪兵为例,他们不装备近战武器,如果被敌人近了身,该怎么办?”
李珍挠了挠头,说道:“皇上,任何事都要有所取舍,想要最大程度发挥火枪的威力,只能牺牲其他方面,以微臣来见,只要枪兵的远程射击能力得以发挥,即便近战搏斗能力为零,也是值得的。”
朱祁镇早有准备,当下招呼李珍和黎叔林来到书房。
不多时,一张草图出现在两人眼前。
黎叔林还有些疑惑,李珍却一眼就看出其中的门道,激动地说道:“这个主意好,短刀配上火枪,就不担心取舍的问题了!”
朱祁镇点点头,说道:“匕首平时可佩戴在身上,必要的时候拿出来组合在枪口处,立刻就可以形成战斗力。”
黎叔林也明白了,不住点头称赞。
“黎叔林!”
“臣在!”
“寻几个能工巧匠,在枪口处设计一处可以嵌合短刀的插槽!”
“请皇上放心,这个好办!”
上一篇:大明:从少年天子到综武盟主
下一篇:抗战:开局奖励十架五代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