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459节

三年前的新政,朝廷改了税法,实行摊丁入亩制度。

在此之前,叫做人口税,或者人头税。

家里有几口人,就要交多少税。

这个制度自汉朝开始,迄今一千多年,将近两千年,都是如此。

可是,底层百姓太穷了,根本交不起,只好举家逃跑或者是瞒报,最残酷的时候,甚至会溺婴。

朱元璋开国之初,设立户籍制度,就是防止百姓逃跑。

朱祁镇南征北战,平定外乱之后,终于对士绅阶层下手,开海,新政,一气呵成,让人防不胜防。

从此以后,交税不看人口多少,而是看你家里有多少地,多少产业。

免除了人口税以后,百姓们可以安心生产,不再逃亡,户籍制的限制也就没有必要了。

如此一来,以前把土地看的比命还重的那些大地主,开始动摇了。

因为土地税是分档次的,田亩越多,交的税也就越多,而且是呈倍数上涨,最高可达五成。

算一算账,家里这些土地,种粮还不够交税的,还种个球?

从那时候开始,土地兼并的局面一举被打破,以前的地主士绅阶层不断抛售土地,将卖地得来的银子投入到其他行业,比如说贸易,作坊等等。

总之,什么赚钱干什么。

张益老家就有良田十五万亩,乃是货真价实的大地主。

这倒不是说他是贪官,贪得无厌的那种。

在大明朝,只要是做官的,要么自己手里有大量土地,要么自己的亲族有大量土地,总之,没有一个是穷人。

就算是正当手段买来的,也不可能少。

更别提很多土地交易不正当,甚至存在巧取豪夺。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挂靠。

如士绅阶层,都是有功名在身,可以免一部分土地税。

张益便可以免税五百石,也就是说,如果他需要交两千石粮税,免去五百石,只需要交一千五百石。

这还不包括有些人通过一些手段,刻意隐瞒田亩数量,最后只交很少量的税,甚至装都懒得装了,直接不交。

百姓却不行,该交多少就交多少,没有任何优惠政策。

于是出现了一种情况,就是百姓把家里的土地拿出来,送给地主。

然后自己以佃户的身份,继续种地。

种出来的粮食给地主交一部分,剩下的自己留下。

那是因为地主有权利,也有能力将自己的田亩数量隐瞒下来。

这种田就成为隐田,官府的鱼鳞册上没有记录。

可是,新政之后,朝廷大范围清丈田亩,隐田藏不住了。

所有人都看明白,土地已经不赚钱了,那就卖,不犹豫!

在这样的浪潮下,张益也不例外,将家里的土地大量抛售出去,反正他不缺钱,更不缺粮。

却没想到,今日竟然有人将这些土地给买了回来,这事就很蹊跷。

因为他家里这块地是靠近南京城的,买走自己土地的,大部分是用来开办作坊,从事工业生产,必然会建造很多基础设施,这才过了短短两年,怎么会卖掉呢?

更离奇的是,重新买下这些土地的,竟然是杨荣的孙子。

现如今的内阁成员,除了新晋的于谦和彭清,完全都是当初的三杨培养起来的。

虽然苗衷和陈循已经致士,但是他们名下的门生故吏仍在朝廷任职。

毫不夸张地说,三杨是今天所有文臣的祖师爷。

这也是为何杨旦区区大理寺少卿的身份,在朝中威望颇高。

现在又冒出来一个杨荣之孙,事情开始变得有些奇怪。

“贤弟,你就别卖关子了,这些地契究竟是何意?”

杨旦便不再隐瞒,说道:“杨泰将地契送回来,就是想告诉张兄,这些土地都是张兄祖上的田产,怎可轻易卖掉?”

张益皱起眉头,说道:“贤弟,你可知这些土地拿在手中,要交多少税?”

杨旦脸上还是云淡风轻的笑意,说道:“按照新政,超过万亩的,便是最高档,五成。”

张益一时语塞,你知道还给我弄回来?

我卖地是因为缺钱吗?

我堂堂内阁次辅,差这点钱吗?

“张兄莫急,其实,愚弟今晚邀兄前来,就是想聊一聊关于土地的问题。”

张益终于听出一些端倪,双眼微微一眯,说道:“贤弟有什么话就直说吧,以你我的关系,没必要绕来绕去,否则,今晚我也不回来。”

“张兄爽快,那愚弟也不绕弯子了!”

杨旦神色突然变得凝重起来,说道:“当今皇上借着新政的由头大肆揽财,与民争利,将朝堂上弄的乌烟瘴气,官吏们更是肆意妄为,贪污行贿,盘剥百姓,张兄可知,天下百姓已经怨声载道!”

张益的脸一下子黑了起来,道:“贤弟,慎言!”

“张兄乃内阁辅臣,难道对于这些情况毫不知情吗?”

张益腾地站起来,怒道:“杨旦,我念在恩师的情分上,对你已经仁至义尽。今晚你这番大逆不道的言论,我就当没听到,日后若再提起,休怪为兄翻脸不认人!”

诽谤新政,抹黑皇帝,这番话已经相当于公开谋反了!

杨旦却仰起头,哈哈大笑起来。

紧接着,他变了脸色,冷冷道:“张益,你要想清楚,你这个内阁辅臣的位子是谁提上来的!”

张益怒道:“你究竟要做什么?”

杨旦说道:“所谓的新政,全都是朝廷揽财的借口,天下百姓早已苦不堪言,到了此时,你还要装作瞎子聋子吗?”

张益终于明白了,原来不是相当于谋反,这货就是在谋反!

“你要造反?”

第470章 君臣之争

张益黑着脸,一甩衣袖:“告辞!”

说完之后,转身便走,可是,刚推开门,就看到面前站着两名彪形大汉,手中持刀,满脸狰狞之色。

张益回过身来,满脸怒容:“杨旦,你真的要造反?”

杨旦神色冷峻,向着门外那两名壮汉挥了挥手。

那两人会意,关上房门,继续守在门外。

张益又说道:“谋逆可是诛九族的大罪,你要想清楚了!”

杨旦轻蔑一笑,道:“我又不起兵造反,谈何谋逆?”

“你方才说的那些话,是何意?”

“张兄,你身为内阁次辅,当朝第二号人物,怎的如此糊涂?”

张益更是一头雾水,问道:“你究竟想要说什么?”

杨旦摇了摇头,叹道:“你我二十年的兄弟之情,今日便说说心里话,我来问你,自大明开国以来,咱们这些为人臣者,什么时候停止过和上面那位的斗争?”

张益摇头道:“吾辈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苍生立命,为万世开太平,朝堂之上,君臣相得益彰,何来的斗争?”

杨旦不禁好笑,又问道:“那好,我再问你,我朝太祖皇帝为人怎样?”

张益不明所以,稍加思索后,便说道:“太祖皇帝以布衣之身起家,消除暴元统治,文韬武略无人能及,称之为千古一帝也不为过。”

“你这都是赞誉之词,难道就没有其他想说的?还是说……你压根就不敢说?”

“我有何不敢?”

张益有些急了,说道:“太祖皇帝为人残暴,洪武四大案,受牵连着数以万计,百官苦不堪言,这便是过!”

“哈哈,哈哈!”

杨旦突然仰天大笑,然说道:“你说的没错,就算是太祖皇帝,杀人不眨眼的暴君,进入晚年之后,老虎没了獠牙,不还是老老实实受人摆布?”

张益神色骇然,道:“你这些话又是从哪里听来的?太祖皇帝晚年如何受人摆布?”

屋子里只有两人,杨旦也不再掩饰,说道:“张兄,你出身低微,有些事迄今为止你没看明白,也没人跟你提起,这不怪你。”

张益双眉紧皱,却没有反驳。

大明的底层百姓,能够吃饱穿暖已经是奢侈,更别提读书了。

因此,只要能参加科举的,无一例外都是地主士绅,至少家里有余粮,有能力供养子弟读书。

张益便出身于普普通通的乡绅之家,在当地并非名门望族,只是个小地主。

这样的出身,在士大夫阶层,确实只能算低微。

杨旦是前任内阁首辅杨溥之子,自幼便与各种达官显贵打交道,对张益的出身,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一直不以为然。

在他心中,张益是自己老爹一手提拔起来的。

今日讲话挑明,心里反倒痛快许多。

“今日没有外人,我便告诉你,懿文太子是如何薨的!”

张益闻言大惊,指着杨旦,甚至有些发抖:“你……你在说些什么?懿文太子不是病逝的吗?”

杨旦冷笑,道:“他若不迁都,如何能暴毙身亡?”

张益只感觉浑身一软,整个人跌坐在太师椅上,脸色惨白。

当官到了他这个位置,自然会知道很多常人所不知道的事。

关于懿文太子朱标的死因,朝廷内外确实流传着一些说法,只不过,没有证据,他便当作是流言蜚语,未作理会。

今日听杨旦说出这番话,好似掉进了冰窟,浑身发冷。

杨旦的父亲杨溥曾任内阁首辅,而且亲身经历过建文到永乐朝的变故,他对于前朝一些事情,必然了解的多些。

首节 上一节 459/51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从少年天子到综武盟主

下一篇:抗战:开局奖励十架五代战斗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