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土木堡,大明战神有点慌 第85节
前方轰鸣声不断,脚下的大地在颤抖。
也先顿时气得不轻,这么远,看不起谁呢?
显摆是吧?
就你有大炮是不是?
可是,下一秒,他却听到炮弹破空的声音……
“不好!”
情急之下,也先来不及思考,下意识地翻身下马。
轰隆!
与此同时,一枚炮弹在他身前不远处爆炸开来!
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夹杂着弹片四散飞去,瓦剌军中顿时死伤一片。
幸亏也先躲闪及时,堪堪逃过一劫。
他的战马却没这么好的运气,连哀嚎声都没来得及发出,便倒在血泊中。
此时,也先大脑里一片空白。
为什么?
这么远的射程,明军是如何做到的?
轰隆!
轰隆!
轰隆!
爆炸声接连不断,瓦剌军中顿时沦为人间地狱。
“开炮,还击!”
危急时刻,也先仍保持了一丝冷静,指挥部队还击。
砰!
砰!
大将军炮吐出火舌,一颗颗炮弹呼啸着飞向明军阵地……前方百余步的位置……
也先目瞪口呆地看着面前发生的一切,顿时心如死灰。
“撤,快撤退!”
明军阵前,于谦远远地看着瓦剌兵败如山倒,挥手道:“神机营,停止攻击!”
李珍早已按捺不住,问道:“于大人,赶快下令追击,三千营愿为前锋!”
于谦继续说道:“传令,就地扎营!”
李珍忍不住问道:“我军大胜,为何不趁势追击?”
于谦却没理他,只是说道:“襄城侯,劳烦你带三千营去一趟榆木川,把皇上接过来。”
“于大人……”
“襄城侯!”于谦打断他,面无表情地说道,“我现在是总指挥,请你服从命令!”
李珍无奈,只得抱拳道:“末将领命!”
当晚,大军重新扎营,于谦等主要将领来到朱祁镇的中军大帐,商讨下一步作战方案。
会议开始,李珍率先说道:“于大人,末将有一事不明,瓦剌溃败,为何不追击?”
“是啊!”
陈瀛也跟着说道:“瓦剌被我军火炮打了个措手不及,今日不趁势追击,扩大战果,日后岂不是让也先有了防备?”
朱祁镇也有些不解,痛打落水狗,不打白不打。
莫非是于谦担心对方有诈?
没必要这么谨慎吧……
面对众人的质疑,于谦并未急着辩解,而是反问道:“诸位先要搞清楚一件事,此次北伐,我们的目的是什么?”
“目的……”李振抢着说道,“当然是打败瓦剌也先!”
于谦点了点头,说道:“自太祖皇帝开始,我大明与北元之间,便纷争不断,太宗皇帝六伐漠北,蒙古人望风而逃,这才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他们便再次卷土重来!”
“若是此次北伐,将瓦剌人击退之后,大军凯旋回京,试问,我们的目的达到了吗?”
“他们蛰伏五年、十年、最多二十年,只要恢复力量,便会再度踏入长城,袭扰边镇。”
“到时候怎么办,再组织一次北伐?大军出征,劳民伤财,一次又一次的北伐,却始终无法根除漠北之患,皇上,您说这场仗打的划算吗?”
朱祁镇细细听完,忍不住点了点头,问道:“你的意思是,我们不能急于一战之功,而是要从长计议,将其彻底消灭!”
“臣正是此意!”
“既然如此,你来说说下一步的打算。”
于谦说道:“我军火器威力巨大,瓦剌人正面作战根本没有胜算,现如今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土地占领下来,逐步压缩瓦剌人的生存空间,直至将其彻底击败!”
“步步为营,逐步蚕食瓦剌人的土地,是这个意思吗?”
“臣建议,每一次大军开拔,营地不得拆除,而是留下一部分士兵驻守。皇上再发一道圣旨,若有百姓过来定居,朝廷承诺分发土地,再给一些安置费,如此下来,大军在前线作战,百姓在后方巩固战线,直至瓦剌部彻底从草原上消失!”
朱祁镇连连点头,于谦看问题还是透彻,当初太宗皇帝打的瓦剌跪地求饶,可是,只要你撤军,人家蛰伏十年八年还会卷土重来。
如此大规模的战争,消耗何其巨大,若是做不到一劳永逸,漠北之患就好像一个无底洞,有多少钱粮都填不满。
第110章 红薯和土豆
其中缘由,朱祁镇很清楚,可是,李珍和陈瀛却带着满脸的疑惑。
这两人都是功勋世家,对太宗皇帝倍加推崇。
听到于谦这番话,似乎很合理,可是……
朱祁镇也察觉到这两位的表情不大对,便说道:“襄城侯、泰宁侯,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
李珍皱着眉头说道:“于大人这番话确实有道理,可是,可是……”
看到他吞吞吐吐的样子,于谦直接说道:“襄城侯,你是不是想问,为何太宗皇帝伐漠北的时候没有这么做?”
李珍挠了挠头,没有吱声。
他是有疑问,但是他的身份却不允许他质疑太宗皇帝的决策。
于谦却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说道:“其实,我们要面临的问题,和当初一模一样,就是漠北土地贫瘠,不适合开垦。”
“无论是瓦剌还是鞑靼,他们的立足之本,其实不在于什么骑射,只因为他们太穷而已,放到磨盘里,连颗油星子都榨不出,对他们发动战争,打了也是白打,徒劳耗费国力和民力,糟蹋了无数的钱粮!”
“假如说,江南富庶之地突然出现一个国中之国,我敢保证,明日满朝文武就会疯了似得要将这国中之国灭的渣都不剩。”
“可是漠北不一样,自汉以来,大将军卫青、霍去病将草原上的匈奴人打的望风而逃,然而,占领的土地却一钱不值,就算将百姓迁徙而来,也种不活粮食,最终还是得迁回关内。无论是当初的匈奴人,还是后来的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不断有新的游牧民族在大漠之中崛起,袭扰中原,烦不胜烦。”
李珍恍然大悟,说道:“所以说,事情的关键是要在大漠种上粮食,种上了粮,百姓就能定居下来,是不是这个意思?”
于谦点头道:“正是此意。”
陈瀛随之问道:“虽然漠北贫瘠,不适合种粮,可是,我们可以效仿蒙古人放牧啊,他们可以在这里放牧,我们为何不可?”
于谦摇了摇头,说道:“所谓的放牧,并不是你圈一块地就完了,牛羊想要养的肥,必须要有充足的草料,一处的水草吃干净了,就要去下一处,所以蒙古人放牧,是四处游走。”
“若是汉民效仿蒙古人,逐草而居,四处游荡,那么,一旦遇到了瓦剌人袭击,便是死无葬身之地。瓦剌人巴不得咱们汉人这般出关放牧,他们好来掠夺。”
李珍和陈瀛听完,都沉默了。
他们终于明白,为何皇上如此重用于谦,人家懂的是真的多。
而且看问题十分透彻,说的话句句都在点子上。
于谦继续说道:“就算我们现在把也先一炮轰死,漠北始终还是蒙古人的地盘,用不了多久,便会有新的首领出现,这个人会征战四方,重新统一蒙古,然后集结兵力南下。因此,我们现在要考虑的不是如何打败也先,而是如何占领大漠。”
“微臣建议,由户部带头,遍寻天下耐寒作物,并安排百姓来关外试种,若能成功种上粮食,就可以养活越来越多的人,大家聚在一起,便可以结为成城塞,各个城塞彼此连接一起,互为犄角,互相呼应,我们占领的土地才不会被瓦剌人重新夺走。”
“我大明每占领一寸土地,瓦剌人生存的空间会少一分,随着而来的,是牛羊减产,人口减少,最终,他们只能选择臣服,和我们一样学习定居和耕种,或许三五代之后,他们和汉人不再有区别,至此,漠北之患方能彻底消除。”
“说得好!”
朱祁镇很兴奋,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
“接下来就按你说的做,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朕要彻底消除漠北之患!”
于谦如实说道:“臣现在担忧的是,中原作物能否在漠北存活,若是开垦问题不能解决,所有的一切都只是空话。臣建议试一试青稞,此物在西北地区广为分布,或许可以成功。”
朱祁镇大手一挥,道:“种粮的事,伱不要担心,这个朕来想办法!”
不就是在漠北种粮食吗,小意思!
土豆,红薯,黑麦……
都是耐寒作物,而且都很高产,在漠北推广完全没有问题。
会议结束后,朱祁镇立即写了一封信,交给袁彬,让他派快马送回京师。
户部尚书王佐接到急报,还以为前线粮不够了,打开一看,却是一头雾水。
红薯,土豆,这都是啥玩意?
没听过啊……
无奈之下,他将左右两卫侍郎叫来,然后……三脸懵逼。
“皇上说了,事关重大,必须全力寻找,两位赶忙想想办法!”
“王大人,下官实在没听说过,这土里还能长豆子?”
“是啊,下官活了这把年纪,也不知这红薯和土豆为何物。”
王佐想了想,说道:“这样吧,我去找一下其他部堂,让他们一起帮着想想办法。你们吩咐下去,所有人停下手中工作,全力打探关于红薯和土豆的消息,这可是圣旨,误了圣旨,谁也担不起,明白吗?”
“是!”
紧接着,整个户部衙门都开始寻找红薯和土豆,找不到就发动家人朋友。王佐甚至发出悬赏,不出三日,整个京城的人都在打听,红薯和土豆是什么?
上一篇:大明:从少年天子到综武盟主
下一篇:抗战:开局奖励十架五代战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