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崇祯欠了我十亿两 第247节

其实他这几年的发展非常好。

尤其是自崇祯六年冬天,加入「灭女干商联军」,去山西灭了晋商八大家,赚了那一波的外快后。

借助这次得到的第一桶金,他练出了足足三万忠诚于他的精锐秦军,并在此后几年,靠着这支秦军,立下了不少战功。

他的官职升到了正一品加太子太保,为妻子老母争取到了诰命。

个人财富方面,他这几年投资海贸,又引进许家庄的技术,投资开办了多家工厂,身家早就超过千万。

还有这次许家庄发行的铁路投资债券,他就眼睛不眨的购买了300万银元,可谓十分的豪气。

既然如此。

既然他的人生已如此成功,堪称到了圆满的地步,为什么他还要长吁短叹,一点都不高兴,这让那些混的远不如他的人们情何以堪?

其实绝大多数的不幸福,都是源自于落差和对比。

而崇祯六年冬天,在许家庄组织下,出兵剿灭晋商八大家的十六支朝廷军队,其主将洪承畴、曹文诏、杨御蕃、王洪、邓玘、左良玉、秦良玉、吴襄、祖大弼、王应晖、左光先、李卑、艾万年、汤九州、陈永福、刘泽清——这十六人中,当时洪承畴的官职是最高的,甚至就是一些将领的上级,加之是文官出身,天然就要高半头,他地位远在另十五人之上。

但四年不到的时间过去。

他从三边总督平调为秦军总督,掌管陕西一地军政,品级没变,权势稍削弱了一些。

另十五人也没怎么升迁,都受到朝廷猜忌,这点无话可说,没必要比个高低。

只是让洪承畴难以接受的是,短短四年不到,在地盘、产业经营方面,除自己外,居然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比如通州总兵杨御蕃,他现在有着‘运河王,的称号,靠着京杭运河终点的他,靠河吃河,组建自己的河运商队,开办了食品加工厂、砖窑厂、水泥厂、蜂窝煤厂、河沙厂,借助水运便利,通州军每年获利四五百万银元,不断壮大,逐渐有了垄断京杭运河的趋势。….

又比如天津总兵王洪,现在被称之为‘天津王,,不仅也开办了数十座工厂,还跟许家庄合作,一家一半的,垄断了整个天津港,每年的货物吞吐量近亿石,还组建捕捞船队去渤海捕鱼,并进军挖矿行业等,每年赚上千万银元。

再比如以吴襄、曹文诏、王应晖、祖大弼为核心巨头的关宁军,竟然发展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商业集团,年收入比朝廷岁入还高,把建奴逼迫到步步退让,让关外蒙古,甘愿成为他们小弟,混的不知道有多潇洒。

四川石柱土司秦良玉,虽然洪承畴对这位巾帼女将十分欣赏,但对石柱那么个鸟不拉屎的穷苦地方,内心是颇为不屑的,但现在也发展起来了,在纺织行业大放异彩,秦良玉更是有纺织女王之称。

还有左光先、李卑、艾万年、汤九州、陈永福、刘泽清之辈,这些人在洪承畴眼中,以前都是不值一提的小角色,都是让他内心不屑的武夫而已,但这几年也都发财了,开厂的开厂,挖矿的挖矿,经营物流等,尤其是左良玉这个甘愿给许家庄当狗的鼠辈,也在诸多领域遍地开花,如今身家至少是他洪承畴的两倍。

总而言之。

洪承畴发现,十六位的主将当中,这几年他混的明显靠后,或者干脆就是倒数——洪承畴跟他们私下里是有书信联络的,而许家庄的电报站允许他们使用后,这两年的私下沟通更是相当频繁,经常交流经验,探讨各自发展情况,对彼此是比较知根知底的。

所以发现自己明显落后了,乃至排名倒数,洪承畴的焦虑感就产生了,开始进行反思,明明他的很高,为什么却被众人甩开这么多?

很快他总结出了三点。

其一,清高。

他觉得自己确实是有些自命清高了,当别人都天天求着许家庄合作,极力讨好,引进各种技术开矿办厂的时候,他洪承畴却有点放不下架子,觉得自己是文官,是儒士,所以很难拿出求人的态度,只有在实在有求于许家庄的时候,才会发出请求,导致只办了寥寥数座工厂,时机上也比较晚,市场份额早就有人占据。

其二,资源不足。

陕西太过贫瘠了,矿产资源较少,田地又连年干旱歉收,根本发展不了农业,过去多次爆发战乱,再被许家庄移民走了数百万,沦为矿工数百万,如今陕西的总人口不过五六百万,导致劳动力少,经济发展滞后,这些因素,都让陕西很难发展起来,市场容量小,自然赚不到多少钱。

其三,没有对外开拓的空间。

这是个非常致命的问题,也是发展不起来的主要原因。

比如关宁军,可以往遍地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的辽东之地发展,往牛羊丰富的蒙古发展,乃至面向大海,往海外拓展——可对外开拓的方向很多,未来发展空间无穷。….

比方说福建的郑氏集团,跟着许家庄拓殖海外,不知占据了多少温暖的膏腴之地,建立了无数的庄园港口,发展潜力也是无限。

又比如四川石柱的秦良玉,虽然进入蜀川的交通不太便利,但四川盆地终究是天府之国,哪怕只能在这里面打转,潜力依然非常巨大,更何况还能向云贵拓展。

再等到几年后海川铁路修通,则直接可以起飞了。

剩下的就不一一举例了。

而他洪承畴所在的陕西呢?

往西边发展是让人喘不过气的高原。

往北边发展,是无尽的沙漠与戈壁。

往南往东则会碰到别人的地盘,会严重得罪同僚,朝廷更会严惩,许家庄当然也不会支持,毕竟一整个陕西的地盘,就算是贫瘠了点,他也该知足了。

死地。

洪承畴觉得自己陷入了个没有什么发展空间的死地,虽然资源依然是有不少,活的还算滋润,但真没有太大的上升空间。

最后只会被拉开更大的差距,越发没有追赶上的可能。

怎么办?

要如何才能打破这样的局面?

办法当然是有的,而且不止一个。

比如放弃陕西这块地盘,求许家庄帮忙,换个新的地方发展,如去海外、去南洋,随便占个几万平方公里的小岛,估计都比陕西有搞头的多——只是秦军的三万精锐,大部分是陕西本地人,再者他们现在的生活都挺不错,粮足饷足,要让他们背井离乡,跑去海外,恐怕会反对声一片,哗变都有可能。

除非抛弃这支他投入血本、一手打造出的秦军,只带少数人去海外……但这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还是只能留在陕西。

又或者听许家庄专家的建议,投入巨大成本,对陕西的生态环境进行大改造,种下大量草木,恢复绿化,花个五六十年时间,把陕西变成一个充满青山绿水的世外桃源,哪怕是其生态价值,都难以估量。

但五六十年后,他人都没了,就算生态环境改善了他也看不到了,这又有何意义?

排除否决一个又一个的方案。

洪承畴快速的转动脑筋。

结合这些天在《东方时报》上看到的各类信息,再做一个串联,他忽然发现了好几个的关键点。

比如通过关于少年爆破天才李定国的报道,洪承畴知道,以如今的爆破技术,开山炸石已是一件比较普遍寻常的事情了,成本也降低了,可大大提高开矿和修路的效率。

又通过最近这些天,许家庄铺天盖地的宣传重载铁路概念,更让人们意识到了重载铁路的巨大潜力,能够将几十上百万吨的资源,在短短三五天时间内,运送到数千里之外。

而西北塞外的西域之地,就是一处荒凉、偏僻,却又充满了无数矿产资源的地方。

虽十分遥远,但若修一条的重载铁路,延伸到西域境内,届时海量的各类资源,还不是可源源不断的运送出来?

就算遍地都是沙漠戈壁如何?只要克服困难,将铁路修通,届时处处都是财富,并不能限制他攫取财富的脚步——即前往西域的交通问题,通过铁路得到解决,从而允许他带着秦军,进入某些绝域之地,且能够保证后勤供应,那就绝不会被击败驱赶回来。

只要铁路能修进去,未来的某一天,说不定他洪承畴就是「西域王」。

于是一个「西域开拓计划」,逐渐的在他脑中成型,让他眼睛越来越亮。

同时心中更爆发出最强烈的欲望和不甘,让他握紧自己的拳头暗暗道:

「我洪亨九进士出身,满腹经纶,才华出众,怎能居于那些莽汉匹夫之后?」

「我也要发财,要赚到更多更多的钱。」

「我也要称王,获得更高的权势,掌控更多人之生死!」

「我今年四十有四了,活不了太长时间了,十年之内,我必须要干出一番大事业,绝不能久困浅滩,荒废年华!」

「不管付出多大的努力和代价,这西域之王,我当定了!」

。.

远明不渐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精华书阁】w w w.jhssd.com,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继续阅读哦,期待精彩继续!您也可以用手机版: wap.jhssd.com,随时随地都可以畅阅无阻....

第298章 征服西域计划

下定决心后。

第二天洪承畴便只带着几名幕僚亲信,以一千银元的双倍租金,包了一辆贵宾车,再直奔着许家庄海港城而去。

……

崇祯十年,三月一日。

许家庄,海港城。

洪承畴只用一天多的时间,便抵达了这座号称已经有350万人口,如今规模远远超过了京城的大明第一城市。

看着这座拥有无数高楼大厦,内部布局整齐合理、毫无杂乱,且干净美观,极其先进的现代化城市。

「若是我也有座这样的城市就好了。」

洪承畴暗暗感叹。

其实他对海港城十分熟悉,每年都会过来两到三次,或为了采购物资,或为了商谈合作,或为了旅游度假等,甚至还在距白堡不到3公里的核心地段,以二十万银元的天价,购买了套三层半的建筑面积366平米的别墅,再加上装修费、家电家具等,合计花费五十万银元,作为不动产投资,以及供儿女留学居住用。

他自己每年也会过来住十几天,且他跟家人都拿到了长期绿卡,某种程度上,他也是海港城人,属于许家庄的一员,万一哪天他失势了,变的一无所有了,让洪承畴进行选择的话,他不会回福建南安老家,而是回到海港城的这套别墅,把这里当成最后退路。

话说他是不是对许家庄过于信任,把许家庄想的太好了?万一哪天他真的败了,落魄了,若是许家庄不同意接纳他,反而对他落井下石,没收他的财产和别墅,那岂不是彻底完蛋。

这种可能性,洪承畴不是没考虑过,许家庄是商人不是善人,追求的是利益而不是好名声,只要有利可图,落井下石不是没有可能。

但就算存在这种风险。

海港城的天价别墅他还是买了。

绝大部分的存款也都放入了天下通银行。

铁路投资债券也买了。

各方面都跟许家庄实现了深度的绑定。

如果许家庄真打算搞他的话,不用等到他落魄,现在就能让他生不如死、痛不欲生。

既然如此,他只能怀着最美好的愿望,一厢情愿的相信许家庄做事会讲规矩守底线,而且在海港城买别墅的不只是他一个,曹文诏、杨御蕃、王洪、邓玘、左良玉等十五位将领,都在海港城投资了房产,包括石柱土司秦良玉,也花费数千银元,买了套便宜房产,也为家族留了条后路。

如果许家庄对他洪承畴落井下石的话,那么就是人人自危的局面,任何有权有势者,都会立刻跟许家庄拉开距离,取出银行存款、抛售资产等,这样的损失许家庄承担不起——想到这一点,洪承畴认为,跟许家庄进行深度的绑定,风险应该是不高的,许家庄不会自毁长城。

在自己的别墅落脚休息了半天,缓解了舟车劳顿。

下午,洪承畴带着幕僚亲信们,亲自前往白堡,递上身份凭证,请求见许庄主一面,商讨紧要大事。

….

然而许庄主今天不在。

只见到了六大轮值执政官之一的李进,对方抽出了点时间,在茶话厅内跟他谈了谈。

短暂寒暄过后。

洪承畴开门见山道:「李执政,洪某此次前来,是有一件极大的事情相求,陕西如今人少地贫,天灾不断,发展潜力很小,要想发展起来,只能对外拓展,我认为西域之地的潜力很大,《东方时报》以前就专门介绍过,西域的煤矿、铁矿、铜矿、金银矿、玉石矿,还有可作为能源的油气资源丰富,耕地草场森林也不少,可以发展农牧产业,大面积的种植瓜果、棉花等经济作物,至少养活数千万的人口,唯一限制我们进入西域的,就是那绵延数千里的戈壁沙漠,但如今许家庄有能力修建重载铁路,交通不便将不再是问题,若修一条钢铁之路进入西域……」

花了半个多小时的时间。

洪承畴详细且系统的,介绍了自己的收复西域计划,也可称之为征服西域计划。

即只要能把重载铁路修通,他带着数万精锐大军进入西域,击败不臣服不妥协势力,再借助许家庄的科技实力,大规模开发出西域的各类资源,从而有利可图,那么以后西域不可能跑得掉了,只会牢牢成为华夏的一部分,不仅大大扩张了华夏民族的生存空间,也能带来无数利益。

首节 上一节 247/37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抗战:开局奖励十架五代战斗机

下一篇:大宋水浒武松指点江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