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第40节

但是,李诵下定了决心,但凡有一丝可能,就绝对不会放弃郭昕以及几千安西白发兵!

将书信放下,再次看向郭戎的时候,郭昕在奏表的最后刻意提及郭戎的意思李诵读懂了。

所谓的承袭,所谓的认祖归宗,不过是提醒自己,若真的不能救援安西,也一定要在未来重建安西军。

而通过这一点,李诵还读出了奏表里没说的意思,郭昕对于大唐的未来有着无比的信心和忠诚!

无情最是帝王家,但不代表帝王本人就没有感情和好恶。

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凭借皇帝宠信权倾朝野的权臣,以及那些悲催到因为先迈左脚或者吃葡萄不吐不吐皮而被灭九族的倒霉大臣。

想象着龟兹的骨瘦如柴的白发老兵披坚执锐,死守孤城,感受着安西军用整整五十年铸就的忠诚,李诵看向郭戎的目光也开始柔和。

“郭戎,郭武威也就是你义父的信我已经看过了,我知晓了安西的情况,也明白了郭武威的心意,能否救援安西,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救援,都是军国大事,我不能轻易地答应你!”

“但是,我向你保证,只要我李诵还活着,我就绝对不会放弃忠于大唐的安西军!”

安西不好救,郭戎懂,也有准备,甚至早就做好了没有任何支援的情况下,拉出一支兵马打回去的最坏打算,了不起马革裹尸,也算为老兵油子们送终了。

眼下情况虽然不好,但是比起他最差的估计要强太多。

现在遥远的漠北有一个咸安公主,还有一个老而不死的折云谷。

长安城内还有数千和李锐一样北庭、安西军滞留关中、京城的卷属、遗孤。

而现在,一个皇帝,好吧,是一个已经退位的太上皇,以自己的名义不会放弃安西军,郭戎实在不能要求更多了。

说罢,郭戎正身退后,双膝落下!

男儿膝下有黄金,跪天跪地跪父母,没问题。

愿意拒绝返回故土,以身守护大唐的咸安公主也没问题。

但是皇帝,或者皇权,不好意思,郭戎心里膈应!

否则,郭戎也不会就知道眼前的,不是现任皇帝就是太上皇,还要装傻充愣。

“臣郭戎,代郭武威,代龟兹第八团263名少年郎,代三千安西军将士谢陛下!”

一时一事,话音落下,郭戎不仅跪下了,而且拱手于地,头缓缓至于地面,行的是九拜中最重的稽首礼,李诵对于安西军的态度和承诺,让郭戎发自内心地尊重,为了安西军的老兵们郭戎跪了。

郭戎这一副小心思,说来是逃不过李诵的目光的。但是他并不在意,如果在退位之前,或许还会有点芥蒂。

但是现在,他对于郭戎的好感已经无限的飙升,谁能拒绝一个有情、有义、忠诚、勇勐的臣属呢?

至于这个小家伙有点小脾气、小伎俩、小骨气、小坚持,无伤大雅,如果连这样的一个人都驾驭不了,他李诵也不要当太上皇了,当先皇更合适一点!

叩拜完成,郭戎起身,长出一口气之后,他隐隐听到过咸安公主对于救援龟兹是有信心的,于是提醒李诵。

“陛下,公主殿下的信你还没看呢!”

李诵微微一笑,他对郭戎的印象本来就很好,现在带上了对于安西军的情感之后,更是爱屋及乌,一边打开信,一边随后对郭戎说道。

“好,我看看璇儿在信里给我写了什么,郭戎,跟我说说,你怎么从安西走到长安的吧!取义,拿地图来!”

很快,张取义从李诵的马车内拿出了一份几十年前的陇右道西部地图,比照地图,郭戎开始讲述。

“陛下,今年三月初二,郭戎奉命领第八团全团264人出龟兹,随即遭遇吐蕃军千户……随后第八团一路向东拼杀一千三百里,经历大小战事三十余场,斩首吐蕃军及其仆从军超三千级……”

“行至西州,包括臣在内仅剩31人,行至高昌以南大沙海边缘,第八团遭遇两个吐蕃百户,此战吐蕃人尽数诛灭……

至此第八团除我重伤昏迷之外,263名少年郎尽数为大唐尽忠!臣重伤昏迷之时,碰到了从沙洲逃离的卢十四,哦不,阎卿……”

李诵不是见过更惨烈的战事,但是第八团这263名少年郎依旧触动了他,听到郭戎提起卢十四,李诵轻轻瞥了一眼旁边低着头,脸涨得通红的阎卿!

阎氏孤女,阎氏啊!

虽然没有继位,但是作为25年的太子,李诵能够接触到比常人多得多的信息。

河西诸州尽数陷落,唯有阎开府率领沙洲坚持了11年,大唐愧对的人太多了,原以为阎氏已经不复存在,没想到竟然还有这么一个孤女活了下来。

想了想这两个的年龄,阎卿应该比郭戎要大一些,而且早就过了适合婚嫁的年龄。

但是两个人能相互扶持走完几千里的路程,两人直接的融洽程度应该不许多说了。

看看阎卿的反应,再看看愣头青一样毫无察觉的郭戎,李诵感觉如果自己不点破,郭戎大概就是再过10年也未必能发现睡在他上铺的不是兄弟。

第69章 李邺侯遗计

看着满脑子都是怎么打回安西,大有安西不回,何以为家的趋势的郭戎,李诵也是一阵头疼。

但凡他把对安西的心思的百分之一用在关心阎卿到底是兄弟还是姐们……

当然,李诵也理解郭戎的性情,心急如焚,顾不得儿女私情也算正常。

毕竟自己在天的奉天保卫战的时候也是四十多天没近女色,人脑子都快打成狗脑子了,哪有心思鼓掌去。

“陛下,根据臣的亲身经历,草原地区行军与战事与大唐境内截然不同,甚至于连河流都是季节性的,若将在大唐境内作战的经验代入草原,绝非好事!”

“仅仅方向感一样,草原与沙漠一样,没有任何可参照的地形,寻常人的方向感可以忽略,由于我大唐军士往往出生于大唐、长于大唐,这种方向的错位感更甚!”

“那你是怎么找到阎卿的,难道你的方向感天赋异禀?”

“说天赋异禀倒也没错,不过是天赋异禀的差……”郭戎挠了挠后脖颈子,不好意思地说了下去。

“不瞒陛下笑话,臣能从安稳地走完大半的草原路程,全赖十四……额,阎卿,在与阎卿短暂分别的时间内,臣只有在清晨、日落、正午以及晴朗的晚上可以判断出方向!”

“那剩下的时间内?”

“靠直觉啊!也就是方向感!”

“我记得你刚刚说过寻常人的方向感可以忽略的,而你是格外的差!”

“是的陛下,靠直觉又不完全靠直觉!”

“你说朕能听懂的,或者解释清楚了!”

“臣知道自己方向感不好,所以在日出、日落、正午,夜晚进行定位,确保方向大致没错,剩下的时间靠方向感,走到哪算哪!”

李诵:……

卢十四/阎卿:……

张取义:……

“陛下不要误会,臣这样做是有理由的,当时距离目标已经很近,主要方向不错就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当时我身受重伤,根本无法骑马,身后又有吐蕃追兵,按照正常思维,绝对无法逃脱数百精锐吐蕃骑兵的追击,所以我才想出了这样一个下策。”

“能辨别方向的时候靠理性,不能辨别的时候靠感性,吐蕃骑兵的追踪能力也是很强的。但是如果他们想要凭借老道的经验追上臣,就想瞎了心了。毕竟臣自己也不知道臣魔怔的方向感会把臣带到哪去,更别说他们了……”

听到郭戎那句魔怔的方向感,李诵愣神了半天才明白这魔怔的方向感,然后笑得都快背过气去了,直到几分钟之后才缓过气了。

“你是真损啊!”

“谢陛下夸奖!”

“那你最后是怎么找到地方的?”

“运气!”

“是的,运气,臣只是拖延了吐蕃人追击的速度,并不能将他们完全甩开,后来臣还是被他们发现了蛛丝马迹,迫于无奈,臣当时选择往唯一能理性判断方向的前行,碰上了回鹘人的骑兵,而且带队的正是我唐军的校尉。”

“唐军的校尉怎么会领导回鹘骑兵?”李诵的眉头皱起。

“陛下不要误会,这名叫做折云谷的校尉是昔年随公主入回鹘时候的护军,只是因为特殊原因不得已滞留回鹘,而今……”

李诵的眉头皱起,似乎陷入了深深的回忆,大概一刻钟之后他看到郭戎正惊愕地看着自己,笑了笑示意郭戎不必紧张。

确定了身边只有郭戎、阎卿、张取义之后,稍稍沉思,李诵缓缓开口。

“郭戎,你听说过李泌吗?”

郭戎的茫然和愣神让李诵很满意,以郭戎的年龄和经历能知道李泌就说明有鬼了!

《诸世大罗》

“李相参与宫室大计,辅翼朝廷,运筹帷幄,对外策划战略,配合诸将的步调,可谓动乱之后我大唐的中流砥柱,众人皆知李相之大计,却不知道李相对于小伎俩也是颇为拿手。”

“大唐自安史起确实不如往昔,但贞观、开元光辉仍在,哪怕是吐蕃、回鹘这种已经不亚于大唐的势力,其赞普、可汗、贵族、狼主皆以说唐音,识汉字,模彷我大唐的习俗为荣。”

“李相据此,在晚年提出了外交围困吐蕃的战略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个秘密向回鹘、南诏、室韦、渤海、新罗等部落输送忠诚、干练的大唐军校,引导、整合亲唐势力,培养、训练亲唐武装的计划!”

“李相的想法很简单,若大唐复兴,这些人未来就是我大唐最好的仆从军,若大唐倾颓,这些人也可以延续我大唐国祚至少百年,为大唐挽留最后的生机,若百年时间尚不能挽回,纵然他在世也无力回天!”

在场三人目瞪口呆!

出身沙洲大族的阎卿深知这种大唐文化的影响力,明明已经成为吐蕃治下人上人的沙洲大族无时无刻白积蓄力量,无时无刻不再期望唐军打回河西。

张取义是张巡的孙子,更是跟随李诵二十多年,耳濡目染之下见识和能力也远超常人。

而更亲身经历过后世文化入侵的郭戎,对于这一招佩服的更是五体投地!

春秋战国时代,扶持亲善自己的敌国储君还属于常态。但是随着儒家大一统,这种思想和战略似乎就消失了。

从汉至唐,华夏一直就是整个东方文明的灯塔。但是能明确提出这样扶持亲善,软刀子、硬刀子一起捅的,至少郭戎是没有想到第二人!

关键这东西可以复制啊,以前可搞,现在可以搞,未来也可以搞!

“那后来呢,陛下!”

“为了绝对保密不走漏风声,每一个派出的将校都是李相亲自选拔,有一些是我亲自见证,这些将校年龄普遍在30岁上下,无论是忠诚还是能力都无可挑剔。”

“随着贞元之盟,大唐和回鹘局势缓和,为了配合韦皋,李相将重点转向了南诏,只可惜计划刚刚开始不到两年,李相仙逝。”

“而作为储君的我是没有力量执行的,为了避免父皇和宦官的猜忌我也不敢实施,这项计划就此搁浅,两年时间派出了总共应该不到百人,这个折云谷应该就是唯一一批派往回鹘的年轻将校!”

“折云谷应该是出自丰州以南的府州,其祖辈为异族。但是入唐之后忠贞悍勇,为大唐抛头颅洒热血之人不计其数,折云谷本人能力不俗,谋略出众,更曾经受到过孙仙师(孙思邈)弟子的指导,医术也颇为了得,在李相挑选的人才中他也是非常出色的,以至于十几年过去了,我还能有所印象。”

“先不说李相了,按照你的说法,郭戎,我大唐如果要在草原行军,总不能跟你一样有方向靠理性,没反向靠魔怔的方向感吧?”

第70章 地图!

“魔怔的方向感……陛下当然不是了,我那是被逼无奈死中求活的办法!大军出征怎么可能靠这种儿戏!”

“那说说你的办法!”

“臣以为想要在茫茫的草原上不迷失方向,所依靠的只能是经验丰富的向导,或者熟悉草原地形地势的斥候老兵!”

“向导,老兵,不错,不过也就是中规中矩,还有吗?”

“还有一种方法,提前对于将要作战或者行军的地区进行详细的侦查,侦查的同时绘制相对准确的地图,尽可能标注好山丘、谷地、河流、沙丘、树林,以作为大军行进时候的参照物!”

“这样提前的准备时间和付出代价会大一些,但是好处更多!”

首节 上一节 40/9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孙大圣,誓不成佛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