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安西最后一个信使 第69节
就这一个眼神,郭戎就知道自己的担心绝对不是多余的,眼前这人就是自己最担心的那一类,而且郭戎敢断定,就算今天没有机会。如果日后有机会他也绝对会想尽办法置自己、置李诵于死地!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如果不是今天的特殊场合,郭戎绝对二话不说上去就把他捅死。但是现在,这会严重影响李诵收服人心的计划。
郭戎记住了贾队长的位置,提高警惕盯住了对方。如果他现在老老实实,郭戎不介意留他一命,反正就他那长相跑得了这村也跑不了这店!
很显然,贾队长也发现郭戎在注视着他,渐渐地收起了阴毒的目光,缓缓地缩向了后方,然后消失在了千人为单位的叛军之中。
贾队长的消失让郭戎松了一口气,警惕没有放松。但是没再出第二个类似的危险人物,渐渐地李诵穿越了广场的中央,继续前行,直到最南侧的边缘才停下来。
在所有人疑惑的目光中,李诵环视四周,发现了自己需要的目标——一位须发的老者。
“敢问老丈今年贵庚?”
“回太上皇,老朽今年七十有三。”
李诵满意的点了点,这就是对的人!
“以老丈的年纪,应该见到过这勤政务本楼以及花萼相辉楼昔日的盛况吧!”
李诵简简单单一句话,似乎在一瞬将老人拉入到了曾经的会议中。
“陛下,那是玄宗还在的时候了,每当大典,陛下都会在勤政务本楼上……每当上元、中秋……陛下都会在这里……我还记得那年的中秋佳节,陛下在这……射出了一支箭点燃了……”
老人并不大的声音在一声声传导之下,慢慢传扬到了整个广场之上数万人的耳中,将所有人都代入了大唐曾经的繁荣之中。
开元,那是一个堪称传奇的年号,那是整个大唐的巅峰。那是一个万国来朝,那是一个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年代……
在老人有些凌乱的记忆中,曾经的大唐盛世似乎在每个人的眼前跳动。
老弱絮絮叨叨地说了很久,但是整个广场除了老人以及传导声音的士卒的声音之外没有任何一点声音。
一场安史之乱将大唐的如梦如幻砸了个细碎。但是五十年的时间不足以让所有人忘记大唐昔日的荣光。
见证过昔日荣耀的人还活在人家,就算没有亲眼见到的人,也从自己的父辈,祖辈口中听到了大唐的荣耀和光芒。
郭戎知道,就连安西军的老头子们能孤城坚守五十载(除了郭昕),靠得也是大唐终究会打回来的信念。因为他们见证过昔日开元盛世的辉煌。
当所有人都沉浸在这氛围里的时候,李诵缓缓地开口了。
“今天,在宵小的蛊惑之下,神策军开进了长安,围困了皇城,进攻了攻城,这是忤逆之罪,但是朕不怪罪他们!”
“因为朕认为错的并不是他们,而是朕以及我大唐的先代君王。”
“面对汹涌而来的叛军,玄宗弃长安而逃!面对吐蕃人的铁骑,代宗再次弃长安于不顾!面对走投无路叛军,先皇选择的同样不是留守长安!”
“试问,一个连守卫大唐荣耀所在的长安的勇气都没有的君主,有什么资格要求他的将士为国而战?有什么资格让自己的将士保持忠诚?”
“在今天之前,不是没有人劝朕逃离长安,以避神策军的锋芒!”
“但是,朕还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朕认为今天在这里的神策军将士是在向朕求证,他们的君王,有没有用与他们并肩作战,同生共死,守卫长安,守卫大唐荣耀和勇气和决心!”
“朕的将士们向朕要一个答桉,所以,今天朕没有走,当今的天子,没有走,作为大唐储君的太子也留在了长安成,不知道今天朕交出的答卷,神策军的将士们是否满意。大唐的子民是否满意,大唐的列祖列宗是否满意!”
几乎在一瞬间,整个广场数万人的血液被点燃,然后就在起势前的一瞬间,李诵再次抬起双臂轻轻下压。
“陇西李氏不肖子孙,大唐……李诵……立誓……”
“从今日起,我大唐只有战死的君王,没有逃跑的皇帝!”
“从今日起,凡我宗室子弟,无军功者不得封王,不得袭爵,不得入宗祠受子孙祭拜!”
“从今日起,凡我宗室子弟,临阵畏敌,贪生怕死者,人人得而诛之!”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君王在,长安在,荣耀在,大唐在!诸君可愿与朕勠力同心,复我大唐之荣耀,创我华夏之辉煌!”
今夜,长安无眠!
第121章 他们是六万头猪么?
这一个夜晚对于太上皇李诵无疑是成功的!
自安史之乱之后,官员、宰辅、世家、勋贵、皇族都在寻找一条让大唐恢复巅峰的方式。
但是探索了几十年下来,几经波折之下。不仅没有回复大唐的盛世,反而在反反复复之下,昔日强大的唐帝国在一点一点地分崩离析。
新皇李纯一直很疑惑,为什么朝廷中掌握了实权的宰辅们会对于自己的父亲如此的忠诚。然而在听到那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时候他懂了。
因为在听到俱文珍将率领神策军叛乱围攻长安的时候,他的反应和其他几位皇帝一样也是逃跑!
如果自己说出一句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得到了恐怕只能是嘲讽和愚弄。
可是自己的父亲身体力行,不仅坚定的留在了长安,更是守住了兴庆宫,也就等于守住了李唐皇帝的最后底线。
所以,先皇根据李泌的建议,花了二十年建立起来,最强大的三万神策军重新成为了大唐最强大的守护者。
所以长安城内的勋贵、世家、宰辅在今夜过后对于大唐重新具有了信心。
所以,这简简单单的一句几乎整个长安城的民心、军心彻底聚拢在一起。
李纯相信,假以时日,这句话会成为整个大唐的嵴梁!
当然,这是新皇李纯所看到的,对于太上皇李诵本人来说,享受这样的成功和荣耀所服用的药剂不是没有副作用的。
张嘉轩向李纯、郭戎,当朝宰辅、唐军的将校们保证过,他为太上皇调配的药剂传承自仙师孙思邈。
药剂在本质上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激发人体潜力的一味虎狼之药。
虽然透支之后会有副作用,但是张嘉轩根据太上皇的情况,已经精确地选择了最合适的药量,既可以支撑李诵完成自己想要做的,又可以保证不危及太上皇的生命。
结束了一场精彩的个人演出之后,李诵趁着药力没有消耗殆尽之前,召集了在场的朝廷重臣,皇帝李纯。
在兴庆宫攻防战中立下大功的将校,在兴庆宫勤政楼举行了一场不那么规整。但是对于整个大堂极为重要的小型会议。
首先,先确定了长安以稳定为主,短时间不进行清算或者大规模调整,先安定了自己的基本盘。
接着,以参与了兴庆宫攻防战的守军、陌刀兵、神策军为班底组建一支新的卫军。
对于这支新军太上皇李诵要求三省、六部、九寺、五监、六军、十六卫必须全力支持,所有的物资、人员、装备、军械必须保证最高标准。
三万叛军将暂时由右金吾卫大将军范希朝统领,暂时作为长安防御的核心力量,太上皇特意指出如果发生战事郭戎作为范希朝的副手,需要带领新军的核心将校观战。
最后,李诵要求皇帝李纯尽快完成阎卿敦煌长公主的事宜,并昭告天下,同时提前准备长公主下嫁事宜。
药所激发的潜力消耗殆尽之后,李诵随即陷入了昏迷之中。
虽然张嘉轩道长向所有人保证,太上皇仅仅是透支过度导致的虚弱,有10天左右的修养就能够重新恢复生机。
但是看着张嘉轩自己惨兮兮的样子,并不能安抚所有人不安的心,整个长安城都因为李诵的昏迷而陷入迷茫和慌乱。
毕竟没有人希望这样一个刚刚为大唐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的君主……
好在李诵的昏迷并没有持续太久,日落之前就已经从昏迷中苏醒。虽然张嘉轩说李诵苏醒得太早不利于身体恢复。但是听到了太上皇的声音之后,整个长安城的人心瞬间安定!
让一切都按照之前预先的轨迹在进行。
大量的信使开始由长安城散向四面八方,向叛乱尹始就曾经发出过出兵勤王救援信的京畿、山南、陇右、河东各镇再次派出信使通报情况:
在太上皇、皇帝、太子的领导下,六万神策军士崩完结,长安的乱局已经结束,没有出兵的无需出兵,已经出兵的马上返回驻地。
真正忠于朝廷得藩镇自然会服从命令。但是不是所有人都会如信使所言的一样返回。
就比如距离长安城最近,由护军中尉孙荣义率领的神策右军一部。
这部分神策右军的数量接近四万,是德宗时期为了防止山东、河北等藩镇造反之后,突袭长安而专门设置驻防长安城以东。
在接到长安神策军叛乱,要求出兵救援的信之后,孙荣义立刻打着勤王旗号率军出击。但是出发之后四万大军一天行军不到十里。
然而在接到叛乱已经被闪电的速度平息之后,孙荣义却放声大笑,面对部下的询问,孙荣义给出了这样一个答复。
“就是六万头猪放在长安城让太上皇去抓都抓不完。更何况六万神策军,两天之内土崩瓦解,笑话!”
随着孙荣义的命令,他所率领的神策右军一部加速行军,开始全力向长安前行。
两天之后,接近四万神策军抵达了长安城近郊。
在这里等待他们的是范希朝所临时率领的三万新神策军。
之所以用新神策军的称呼,是因为李诵希望给他们一个洗心革面,焕然一新的预兆。
在兴庆宫内休养生息的太上皇李诵,听到了孙荣义率领的神策右军已经快要抵达长安近郊的消息之后喜出望外。
介于自己的虚弱到了极点,连床都下不来,李诵直接下令让人把他抬到了长安城以东的城墙之上。
然后李诵派人给备战的三万神策军传递了一句话。
“朕就在长安城头,看你们如何为国而战,等待你们凯旋而归。”
就是这样平澹无奇的一句话被传递下来之后,正在列阵的三万戴罪之身,赎罪之志新神策军就如同被打了鸡血一般,所有人的眼珠子都变得通红。
如此的明显的变化,让名为副手,实际上是以副手的名义跟随在范希朝大将军身边学习观摩的郭戎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带着这种震撼,郭戎在范希朝大将军的身边,经历了一场让他毕生难忘的战斗。
第122 唐军是这样作战的
众所周知,唐军单兵作战的基本单位是五十人为编制的队,可以形成兵种混编的最小单位是两百人或者三百人的团。
在龟兹打了整整三年的守城战的郭戎,真正参与过最大规模的野战不过是龟兹第八团的突袭战。至于更大规模的野战,没有参与过的郭戎本就没有直接概念。
而这一次,跟在范希朝身边,郭戎切切实实的对于唐军的大兵团作战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修正了许多的认知错误和偏差。
首先,郭戎发现自己对于陌刀兵的定位是不准确的。
陌刀兵确实是唐军的巅峰战力之一,但是在大兵团作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和郭戎想象的并不是完全一样。
陌刀兵既不是作为突击力量而存在,也不是作为防御力量存在,在郭戎看来更像是整个唐军军阵的中枢和作战的依存点。
无论是弓箭手、弩箭手、操控八牛弩等的重弩手,身披重甲手持步槊、长矛、锤、斧等的攻击性重步兵,手持轻甲、横刀、盾牌的轻步兵,装备马甲、具装、骑槊的重骑兵,或者皮甲、锁子甲、短矛、弓、弩的轻骑兵……
整整三万神策军紧紧围绕着最中心的两千陌刀兵进行布置,形成了一个又一个以团为单位的战阵。
以步槊手、长矛手、少量陌刀兵组成的十个300人团,义无反顾地顶在了新神策军战阵的最前端,他们也有另一个名字——战锋队。
紧接着跟在他们后面的是整整三十个弓箭手/弩箭手组成的300人团。
跟在弓箭手后面的,是以两千人陌刀队为核心的,加上大量着重甲的跳荡、奇兵、轻步兵组成的中央重步兵本阵,也就是整个新神策军一方的核心。
再往后是由重装步槊手以及少量具装骑兵、重骑兵组成的两列预备队。
如果非要让郭戎找一个方式来形容,核心的陌刀队很像是唐军大兵团作战的作战平台,所有的其他兵种都要依托这个平台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
三万新神策军对阵四万神策右军,跟随范希朝一起的郭戎可以清晰地看到,双方的兵力配比,战阵布置,进攻展开,突击战法几乎是如出一辙。
上一篇:我,孙大圣,誓不成佛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