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眼五年,大秦统一全球了? 第216节
所以此时的嬴政,只好怒而拂袖。
“也罢,此事容后再议,待蒙将军归来,所部将士,全部论功行赏,长孙威自是大功一件,享受最高规格赏赐,无事散朝吧。”
……
许彻处。
嬴政又开始向他倒起了苦水。
“许先生,饿想不明白,为啥饿要重用人才,也会被一些顽固的村民反对。”
“饿也不怕许先生笑话,饿这个村子,有一些跟不上时代的祖制,饿做为村长,也不敢轻易破坏祖制。”
许彻听后疑惑。
他已经认识到这村子十分落后,并且在认清现实后,决定帮助村子发展,但是他却没想到,村子的人们,思想方面还这么保守和落后。
在许彻的印象当中,确实有些村子,不施行着古老的族长制,以族长制代替更为先进的法制,村里的大事小情,都是按族里的规矩来解决,相反对于法律所赋予的权利,村民们并不知道如何行使。
甚至有些村民,本身就落后族规的卫道士。
想到这里,许彻发出轻声感叹。
“赵村长,一些旧有的思想不去改变,只怕村子很难发展起来。”
“虽然族长制在一定历史时期,有他特殊的作用,但是到底不适应当下这个时代,如果不打破这一规矩,没有办法提高村民思想认知,这村子想要很快发展起来,很难。”
许彻这番完全发自肺腑。
他当然希望村子早一些改变,而物质以外的思想转变,尤其重要。
就算物质方面,在怎么空前发展,思想上因循守旧,最终还是要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更何况,村民们没有先进的思想理念武装自己,想谈发展二字,本身就缺少根基。
一切就如海市蜃楼虚无飘渺。
嬴政听了这番话,深受震憾。
“这么说,许先生也支持饿打破旧制?”
许彻点头。
“是的,既然跟不上时代的东西,赵村长自要果断地将他们抛弃。”
“我完全支持赵村长这样做。”
嬴政听后,心中有了底。
“许先生,饿还要麻烦你,去跟饿滴村民们去讲。”
“别看饿是村长,有些话饿说了,就怕他们也不听哩。”
许彻听后当场表态,明天就会与村民们言说厉害。
只是许彻不知道,他要面对的,是嬴政手下这帮大臣们。
嬴政当即回到皇宫,向大臣们提前打了招呼。
“都听着,明日朕会请到许先生,对于如何改变祖制一事,许先生会适时的发表他的意见,若许先生也说我大秦需要做出改变,那时你们不得反对。”
大臣们听后面面相觑,在那里窃窃私语。
“哦?这么说,陛下做此决定,是许先生提前授意?”
“许先生也认为我大秦祖制存有弊端?”
“我就说嘛,这流传许久的祖制,是时候要改改了。”
听了这些议论,赵高一阵暗自泄气。
“你们这些人,还真是墙头草啊。”
“这就让你们动摇了?”
“唉,若此事真是许先生意思的话,我要怎么办?”
赵高有些担心,他将来前途如何,毕竟一些祖制不合理的地方,得到改进,首当其冲,就是他的地位会受到威胁。
但是赵高又十分清楚,许先生的话,就代表上天神仙的意思。
神仙言语,岂容改变。
“这样看来,我也要适应一下变化,学会适应新的规章制度。”
“看来,祖制的一些东西,真得抛弃了。”
赵高这时候,开始做出了转变。
身为嬴政身边的人,而且一些朝政之事,赵高在权限以内,要替嬴政分担一部分,他十分清楚,大秦祖制留下的一些东西,确实有问题。
所以大殿上,他抬出祖制,想要阻止嬴政重用长孙威,完且就是出于自己私心的角度。
赵高知道,现在他已经无力左右什么。
想来想去。
赵高决定了,不如就趁现在,变得积极主动一些。
在支持嬴政这么做的同时,树立一个良好形像,同时在蒙恬和长孙威等人归朝后,他则是采取积极主动的拉拢策略。
在赵高看来,他就算拉拢不来蒙恬,一个小小长孙威,想要拉拢过来有何难度,不但如此,这时候他更要积极地跟胡亥搞好关系,就算将来扶苏继承王位,但是胡亥也是大秦的皇子。
有胡亥这个大秦皇子替他背书,赵高依旧可以享受他的荣华富贵。
更何况,将来未必就是扶苏继承王位。
“呵呵,谁说胡亥皇子,没有这个本事?”
赵高常伴嬴政左右,又与胡亥走得很近,此时的他已经看出胡亥有了相争之心,不但如此嬴政既然提出要改变祖制,有没有一种可能,连同自古传长不传幼的祖制,也一并改掉。
“也许,这样胡亥皇子,就有更大的机会。”
“这样看来,陛下欲要改变祖制,也未必是坏事啊。”
想到这里,赵高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变。
“老奴完全赞同陛下的决定。”
“我大秦祖制有诸多弊端,确实要做出改变,不然难以适应当下。”
赵高暗怪其他保守派大臣,立场不坚定,但是此时的他转变,让这些保守派的人,简直惊掉了下巴。
“赵高大人,他这何意?”
“当初不是赵大人,以祖制来反对陛下的吗?”
第235章 许彻痛说宗族制弊端,嬴政决心打击贵族
保守派的大臣们,无不左右观望。
他们完全看不懂赵高的操作。
“赵大人,这是出尔反尔啊。”
“是啊,当初要不是他牵头,我们又何苦跟着反对。”
“他,到底什么意思?”
一边想着。
这些保守派大臣,暗自合计后,马上借赵高的话头,山呼万岁,口称圣明。
还未等许彻与他们言说大秦祖制的弊端,他们又一次先行败下阵来。
对于这个结果,嬴政十分满意。
他十分清楚,这一次他们一定心中不服气。
也十分明白,赵高这一次心里在想什么。
“这个阉奴,又想着把自己先摘出来。”
“算你这次识趣,不然朕定然拿你这阉奴先开刀。”
嬴政有些不明白,赵高身为他身边服侍的人,为什么每次提出反对的时候,他都会跟这些保守派大臣一同起哄。
赵高这段时间的表现,让嬴政有些失望。
“以前赵高可是对朕的话,唯命是从。”
“他到底想干什么。”
“长此下去,朕百年后,也不知道扶苏能不能震得住他。”
赵高内心那些小心思,又如何瞒得过嬴政。
但是此时嬴政知道,他的身边需要赵高这样的人,虽然心中厌恶,但是到底没有真正打算对他弃之不用,更遑论有除他之心。
嬴政已经想好。
只要赵高不是十分的过分的情况,就由他去好了。
毕竟赵高只是阉臣,又能掀起多大浪花。
虽然同为阉臣,赵高这个人和嬴政登基伊始就着手除掉的廖毐并不一样。
廖毐彼时表现,实在过分。
已经到了不得不除的地步,但是赵高同为阉臣,在一段时间以来,还是深得嬴政赏识和器重的。
但是这时候,赵高接二连三的表现,让嬴政已经对他心生厌恶。
而赵高这时候,却自我感觉良好。
他并不知道,如果他死不悔改的话,嬴政早晚会将他除掉。
大秦江山,岂容赵高这种阉臣败坏。
赵高此时所为,远远未到败坏大秦江山的地步,而嬴政又考虑到,他身边确实需要这样一个人,才一而再,再而三地选择原谅赵高。
……
次日,大殿。
上一篇:大明:爹别造反了,跟我一起养生
下一篇: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