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第115节

浓烈的血腥味彷若来自九幽地狱,掩得远处地平线上那一道黎明前的青白曙色也说不出的凄惨苍凉。

宋朝官家和众臣耳畔响起激烈的辽人号角声,又传来宋军激昂的军鼓震颤,马匹嘶鸣,金刃相击,密集如雨的马蹄声,摄人心魄。

刀枪兵戈如林,大地震颤,尘土飞扬。

惊天动地的喊杀声仿佛带着回响的怒潮,滚滚而来,令人骇然。

红日初升,跃上天际。

而战场之壮烈,看得更加清晰。

有一骑一马当先,杀入辽人铁林军保护的中军阵营。

其人胯下乌骓马,手持龙胆亮银枪,身披龙鳞甲,入鬓的长眉微微扬起,温和如玉的侧脸英风乍现。

正是王霖!

一干宋军军卒在城门楼上兴奋高呼道:“快看,那冲在前面的正是王霖,王少师!”

赵佶突然大呼道:“取军鼓来,震亲自为王少师擂鼓助威!”

东京城楼上传来军鼓之声,王霖在马上回望一眼,便又催马杀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

此时此刻,他已经将浑身技能能启动或者叠加使用的全部用上了,他的速度和力量绝非后面龙骧军骑兵所能及,很快便孤身一人闯进辽人军阵。

身后血流成河,尸横遍野!

他手中长枪在马上德胜勾上一挂,摘下神臂弓,眨眼之间,弓上那一抹星芒如电,挟着烈烈劲风,离弦而去。

耶律熬卢斡躲避不及,被一箭穿胸!

耶律余睹拍马来救,却又被王霖一箭射穿咽喉!

瞬时,王霖挥舞长枪左右挥去,将几个冲杀过来的辽军骑兵刺死马下,用上虎啸怒吼道:“耶律熬卢斡伏诛!缴械投降者不死!负隅顽抗者杀无赦!”

此时辽人中军狼旗已倒,五色旗被踩踏在地,乱成一团。

数万宋军仰天咆孝,一起发出缴械不杀的怒吼之声!

辽兵四散溃败。

……

这场战斗从黎明一直持续到日暮西斜。

王霖一人一骑在东京城外视野极开阔的战场上纵马驰骋,如神魔一般无人能挡,死在他长枪或飞箭之下的辽军已经不知有多少。

在他身后遥遥坠着龙骧军的三千轻骑兵,他们本来是主将的护军,随主将一起冲阵,结果因为王霖速度太快,他们根本跟不上,所以就在后头变成了清道夫。

王霖的银色龙鳞甲上血迹斑驳,束发的头盔也不知陷落何处,他长发披散,面色如玉,手中枪神出鬼没,看得朝中众臣无不面露惊骇之色,心神摇荡。

原来都道伏虎神将勇勐无敌,可都是道听途说。如今观战亲见,那种视觉上的冲击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

第149章 大宋防务调整,伏虎军编满十万

近七万辽兵在东京折损大半,剩余万余强渡黄河,进入河北境内。

王霖当即命李艺和史进率龙骧军所部即刻追杀过去,务必要把辽人残兵消灭殆尽。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宋军大获全胜。

一场危难化于无形,但后续影响之深远,却难尽述。

我大宋亦能将契丹狼骑战而胜之!

东京大开城门,军民百姓分列两旁,皇帝赵佶亲自率太子及文武百官,迎接王霖此役凯旋归来!

十五日内,王霖即搬救兵率大军而至,不但解了东京之危,还设计就地歼灭辽军五万余人,包括数千铁林军!

这在宋辽对战历史上,堪称史无前例的战绩!

当年太祖皇帝与契丹对战,都从未有此大胜。

大宋臣民欢欣鼓舞,皇帝赵佶更是眉飞色舞,难以自制。

六万辽军精锐啊!如此聚而歼之,绝对大伤契丹人的元气,由此好好为大宋的列祖列宗出了一口恶气。

与朝野上下的振奋相比,王霖心头却是喜忧参半。

大胜辽人当然是好事,若能因此增强宋人随后对战金人的信心,那也是极好的。

但……目前契丹的力量越是薄弱,那女真完颜氏的气焰就越是嚣张,如此相当于变相帮助金人加速推进灭亡辽国的进程!

而唇亡齿寒。

失去辽人作为屏障,一旦金人灭辽人全部,大军开至燕云十六州故地,那么,宋金大战将一触即发!

河北就是金人的囊中之物。

而河北门户一开,东京便是一马平川。

延福宫大殿,皇帝给了王霖极大的礼遇,亲自牵着王霖的手进殿,这在大宋历史上。除了太祖皇帝曾与麾下诸将如此亲密外,绝无先例。

赵佶丹墀上赐座,王霖却坚持不受。

“官家,臣虽有些许微功,但绝不敢受陛下如此隆恩。且东京保卫战,李相、张太尉与禁军三万军卒一体同心,太子及诸位皇子上下用命,朝中百官与百姓奋勇争先,无不可圈可点。

尤其李相、张太尉诺大年纪,守城作战十余日未曾懈怠,几近油尽灯枯,这才是我大宋的肱骨之臣!”

王霖居功不傲,自然引起了朝臣的好感。

赵佶大笑:“卿所言甚是。来人,着给李相、张太尉、吕相、吴相赐座!”

吕颐浩突然出班道:“请问王少师,那叛军首脑梁世杰可曾俘获或诛杀?”

“据报,那梁世杰率数万叛军已经奔袭南京应天府而去!”张叔夜拱手道:“官家,臣愿意领军增援应天府!”

赵佶却是望向王霖。

此刻他只相信王霖了。

王霖起身拱手道:“官家,张太尉,南京应无碍。臣已命青州伏虎军一万五千人马早就赶赴应天府,防那梁世杰叛军来攻。若官家还不放心,臣当即刻率铁甲军驰援南京,力争将那梁世杰叛军就地歼灭!”

实际王霖本来觉得没有必要再增兵应天府。

有岳飞率领的伏虎军和本地兵马在,梁世杰叛军根本就不可能攻下南京。

他相信岳飞和麾下众将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灭梁世杰,贡献首级于东京,他这是想给岳飞和麾下诸将一个立功的机会。

赵佶沉吟不语。

他当然想将梁世杰叛军悉数歼灭,但东京之危刚解,为防万一,他还是不愿意放王霖和三万铁甲军离开东京,万一辽人残兵又反扑回来呢?

还是自己的安危最重要。

正在此时,南京加急军报传至殿中:“官家大喜,南京大捷!伏虎军在南京歼灭梁世杰叛军两万余人,梁世杰及麾下四将伏诛,只那梁世杰麾下原大名府兵马提辖索超临阵倒戈,斩杀贼酋梁世杰于阵前!”

赵佶闻报,激动得浑身颤抖:“好,甚好!伏虎军又为我大宋立下大功一件!当即刻议定,论功行赏!”

没有朝臣再跳出来反对,哪怕是张邦昌这些奸党。

毕竟王霖和伏虎军的功绩如山岳般摆在眼前。

王霖却躬身道:“官家,臣以为议功且不必着急,目前当务之急的是要从长谋划,调兵遣将,保我大宋江山安危!”

“官家,臣以为,当下金人已经吞并辽人半数国土,若是金人灭辽,我河北危矣!”

赵佶不以为然道:“卿多虑了,我大宋与金国已经定下盟约,金人必不会背弃盟约攻我疆土。”

“臣等附议。臣以为我大宋理当趁此次大胜之际,再次遣使渡海与金国商议合兵灭辽之事。若此事成了,金人当归还我燕云故地!”吴敏和吕颐浩先后站出来附和。

随后又有数十朝臣如是。

王霖嘴角一抽,知道这联金灭辽是大宋当下的国策,赞成者推动者无数。

此时他一人之力反驳,皇帝不信且不说,说不准还要引起皇帝的猜疑,得不偿失。

想了想,王霖决定曲线救国:“官家,臣以为,辽人与叛军此番入侵东京,暴露出我大宋兵力部署之诸多漏洞。因此,臣建议:”xiaoshuting.org

“一,将三万原本驻防于京东兖州的龙骧军换防京师,增强京师防御,将原本驻防于西京的神卫三万人,抽两万换防陈留,拱卫京师。三万铁甲军留一万编入京营。”

“二,着江南、东南、剑南三路各抽兵马三万人,进驻河北大名、定州一线。建议以种师中为京畿河北制置使,总领河北数州兵马。一来防御契丹和金人,二来还是为了拱卫京师,以保京师万全。”

其实王霖此番建议安排说穿了还是为了防备金人。但打着拱卫京师的名义,很容易得到赵佶的认可。

因此王霖话音一落,赵佶就大笑着应下:“此举甚好,甚是妥当,吕相,李相,即刻着枢密院施行。”

吕颐浩却站了出来,反对道:“调整兵力部署,拱卫京师没有问题,臣附议王少师的意见。然而,却不宜以种师中为河北总制。”

赵佶皱眉:“为何?”

吕颐浩凛然道:“当前,我大宋兵马以西军最为精锐,西军为种师道和种家历来掌控,种师中为种师道之弟,若将河北交给他,这岂不是等于将西北、河东、河北数十州之地尽数交入种家人手上,为我大宋埋下后患无穷!”

我去,王霖忍不住心中暗骂,都尼玛什么时候了,还搞这种没有意义的内卷和互相猜忌!

看皇帝赵佶似乎有些动心的样子,王霖再也忍不住了,他霍然起身冲吕颐浩怒道:“吕相此言差矣!”

吕颐浩面色不变:“吕某一心为公,为大宋江山计,何错之有?”

王霖心道老子本来不想骂你了,毕竟你还算是个能臣,今后还指望你在朝中顶起半边天来。但你居然又跳出来,那就不要怪我再把你骂成一条死狗。

“吕颐浩,当年西北、河东、河北皆听童贯号令驱驰,数十万军民的生死掌握在一人手中。所以他才权倾朝野号称媪相,那时怎么不见你站出来说三道四,为大宋江山计?这还不是欺软怕硬吗?”

王霖这句欺软怕硬,险些让李纲和张叔夜等人笑出声来。

张叔夜心道,你这吕颐浩纯属自己找骂。

吕颐浩被骂得复又面红耳赤。

他气得浑身哆嗦,却又无可奈何,无言反驳。

王霖轻笑一声,躬身冲赵佶道:“官家,种家世代忠良,镇守边陲,为我大宋效命两百年,绝不可能有半点不臣之心。臣以为,将河北教给种师中最为妥当。”

赵佶突然躬身也道:“父皇,儿臣以为王少师所言甚是有理。两种貌似一家,实际是两支,种师中在西军中无甚地位和名气,一直淹没于老种名下,其实此人文武双全,精通兵法韬略,父皇将他荐拔起来,他必当对朝廷感激涕零,为父皇效死。”

王霖心道,这点赵桓倒是说对了。

都是姓种,境遇各不同。

种师中的能力不比种师道弱多少,加以重用,未来又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种家将。

首节 上一节 115/14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瞎眼五年,大秦统一全球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