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第111节
只要领先250年的步枪和火炮出现,清军就成了一个笑话。
这是跳跃了燧发枪、后装枪、两个时代的步枪,对于这|种枪械,韩当和戚山都能理解,也表示目前防守的压力还不算大。
尽管多铎和谭泰的二十万绿营兵已经招募并训练了4个月,但四个月的时间,在冷兵器时代训练不出什么。
哪怕是陕西正在汉中和贺珍打仗的豪格,也只是让绿营兵跟着打顺风仗。
等收下汉中后,再好好练兵,准备南下。
留给江北的时间还很充裕,至少在韩景略预算里,是这样的。
和往常一样,戚云送来了仪鸾司各地的情报。
韩景略正在看的时候,一名亲兵也敲门提醒:
“伯爷、石斋先生求见……”
“嗯、知道了!”听到亲兵的话,韩景略将情报递给了戚云:
“没有其他的事情就先退下吧,石斋先生应该是有事前来,仪鸾司和法监司的事情,你多操心些。”
“是”听韩景略如是说,戚云立刻识趣的退出书房去。
戚云走后,神采奕奕的黄道周也应|召入了书房。
自从他来到江北,仿佛焕发了自己的第二春。
首先他召集了自己麾下的四千余名弟子,询问他们愿不愿意留在江北做一个简单的教习。
古人的思想与后世不一样,而且战乱年代,留在江北比较安全,还有一份俸禄,因此其中有近五分之四都愿意充当教习。
对于愿意留下来充当韩景略教育计划里,初学的这些教习,黄道周带领他们在四个月的时间里,编撰了教材。
对于剩下的五分之一,他们也想留下来,却不想当教习。
韩景略也不舍得放走数百学子,因此突发奇想,准备提前推行一种东西。
报纸!
报纸是传播言论的最好文体,如果能以白话文的方式进行刊登,那么大明朝最少有10%的人都能看懂。
这得拖张居正当年没有裁撤官学的福。
韩景略和黄道周讨论了好几天,黄道周最后带着慢慢的知识离开。
这一别,就是整整一个月!
此次、他是带着江北日报的样报,以及初学教材来的。
作为江北日报的总编纂官,教育司的布政使,黄道周对报纸、教材的所有内容负责。
他既要保证报纸的内容能够体现江北对收复失地、光复天下的决心,也要摆出事实来。
譬如前不久的江淮之战、徐邳之战就值得大书特书。
至于清廷的暴虐统治,倒行逆施,以及在江淮制造的数百万人大屠|杀事件,都可以作为反面例子进行对比。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资;源'群】:9?8;0;2?/0'。5!8"5。;6,两相对比下谁正谁邪就一目了然了。
“给石斋先生赐座。”
韩景略见到黄道周手中拿着的报纸和教材,就知道江北日报和初学教材的初稿已经做出|来了。
“谢伯爷恩典。”
黄道周拱了拱手,端坐在书房客座的锦墩之上。
“石斋先生手中拿的可是江北日报和教材?”
“伯爷英明,此为老臣刚刚编纂出|来的样报,还请伯爷先过目这个,若有不对,老臣还可以改。”
“至于教材,按照伯爷所说,国史、国文、算术、礼乐、思想、六艺……”
江北日报是朝廷的官报,是朝廷的喉舌,自然要代表朝廷的利益。
作为江北的掌舵人,韩景略自然要保证报纸的内容符合朝廷的利益。
韩淼从黄道周手中接过报纸,恭敬的交到韩景略手中。
韩景略展开来看,一目扫去排版十分精美整洁。
不愧是黄道周编纂出|来的东西,美观度是不需要质疑的。
再细看内容。
报纸的头版头条是自己当初奇袭天长,打开江淮大战,收复江北重镇的新闻。
文章洋洋洒洒写了数百字,可谓是鞭辟入里。
最关键的是文章还从侧面写出了江北百姓如何欢迎王师的,这彰显了韩景略如何深得人心。
也许他韩景略,有做的不好的地方。
但在和清廷作对比的时候,百姓们还是会毫不犹豫的站在韩景略这一边。
“这篇文章写得极好,深得吾意。”
韩景略夸赞道:“看文风,应该是石斋先生的手笔吧?”
黄道周、那可是崇祯年间做过翰林院修撰的。
能够做到这个位置上的人,文笔自然是没得说。
韩景略甚至觉得黄道周来写这篇文章有些杀鸡用牛刀了。
不过万事开头难,黄道周应该也是想|要江北日报有个好的开|始,这才亲自执笔。
等一切步入正轨,趋于稳定之后,估计黄道周就要退居二线,让年轻人接棒了吧?
毕竟总编纂只需要负责大局,具体的版块可以给后生们去做。
若是事事亲力亲为,以黄道周这个年纪真得累坏了不可。
“伯爷谬赞了,老臣不过是信手偶得之。”
黄道周还是很谦虚的,和声解释道。
韩景略接着去看,有一些版块讲了朝廷一些政策。
譬如迁移治所到凤阳,寓意就是北伐。
另外还有鼓励百姓到庐州、安庆等地定居,对前往这些地方定居的难民,会按照人数分发田地,按人群分村落,发放耕牛牲畜。
至于盐政、商税、农税,市舶司等等……也有提及。
看着这份报纸,韩景略微微颔首。
对于报纸的内容他很满意。
【
有了政策宣传,朝廷的意思便能让更多的人知晓。
在未来一年,让越来越多的人向江北迁移,韩景略的目的便达到了。
至于江北日报的内容有些过于严肃,韩景略倒认为问题不大。
既然是朝廷官报,就要有个官报的样子。
过于关注那些花边事件,反而会降低报纸的权威性和形象。
“石斋先生,这报纸很好,就照这版本刊印吧。”
“老臣遵旨。”
黄道周拱手领旨道。
稍顿了片刻,黄道周接道:“老臣此来还有一事。”
说着、黄道周将教材放在了桌上,对韩景略特意推出“六艺”这本教材说道:
“六艺,本为君子六艺,即为礼、乐、射、御、书、数。”
“伯爷说过,此六艺非毕六艺,此六艺乃锻炼学子身体的六艺。”
“但是六艺的课程,我等选了又选,却还没有定下。”
黄道周打开六艺书本,果然里面空白一片,只有一串名录供韩景略选择。
名录从上到下,分别是“弓箭、摔跤、蹴鞠、象棋、围棋、持槊、龙舟、骑马、马球等等九种体育。”
持槊其实就和拔河差不多,主要是把绳子换成了木棍,多人改成了一人。
至于其他的就很好理解了。
.... .... ...
黄道周将九种体育运动放在桌面,韩景略一看、还真的不知道该选择什么。
弓箭可以锻炼人的臂力、目力,让人变得平静。
摔跤就不用说了,是防身武术最简单、也最容易学,但是威力也够大的运动方式。
这项运动在春秋时期被称为“角”,并非游牧民|族的特权,而是从中原传到草原的。
蹴鞠……这玩意韩景略一看到,顿时就先选择了它。
不为别的,若是可以,韩景略年年都要组织各地蹴鞠全国大赛。
只为了血洗后世“足球鶸”的耻辱。
至于象棋和围棋,韩景略想了想,还是将他们剔除了出|来。
这|种考验智力的锻炼,实际不太适合幼学的学子们,他们年纪太小,过于浮躁,估计也学不好。
至于持槊,韩景略想了想,把它划掉,改为了拔河,并写下了应该怎么玩的规则。
龙舟和骑马、马球,也不太适合这群幼学学子,因为强度太大了,而且江北缺马,也无法满足他们所需。
这么一来、就留下来弓箭、蹴鞠、拔河、摔跤这四项。
韩景略的动作,一|直被黄道周注视着,见韩景略留下这四项,黄道周若有所思。
而韩景略则是抬头解释道:
“留下这四项,并非其他的不行,只是对于学子们来说,这个年龄段,学习强度太大的六艺,并非好事。”
“例如龙舟、应该放到大学,象棋、围棋则是放到中学。”
上一篇: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