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第171节

还不如直接撤回京城,防守内城城墙!

马士英下令,整个南京城立马开|始陷入了一片恐慌中!

等一些官员知道,外郭城已经被攻破,姚坊门清军已经逼近京城朝阳门的时候,他们顿时乱成了一团。

相比官员们只是慌慌乱乱,外郭城的外城区里,此地生活的百万百姓可以说活在了战争阴影下。

外郭城守城的一些十六卫纷纷撤回京城,仗还没有打,紫金山与明孝陵就丢了。

驻守明孝陵的五千孝陵卫,被马士英直接调入了京城内。

因此、岳乐领大军路过孝陵时,并没有遭遇什么抵抗。

“不要贪恋孝陵财物,这朱元璋的坟墓动不得,这是摄政王下的命令!”

“全力赶路,趁朝阳门没有加强防卫,连夜拿下朝阳门!”

岳乐骑在抢来的马匹背上,看着一门门火炮被牲畜运往朝阳门。

当岳乐带领上万清军,兵临朝阳门时,顿时被震撼到了。

入马士英所说,京城周长70里,城高八丈,宽10丈,垛口1万3616个,窝铺200座,城门13座。

在13座城门里,朝阳门是京城东城第一门,也是距离皇城和宫城最近的一道门。

因此,高26米、宽厚30米的城墙,顿时让岳乐等人震撼了起来。

若是东边的姚坊门,还能用勾栏攻城,那么这|种高度的朝阳门,绝对无法通过普通手段攻破!

“放千斤闸!!!”

负责镇守朝阳门的,正是刚刚从孝陵撤回来的孝陵卫。

大明,有皇帝亲军二十六卫,主要以“朝廷鹰犬”锦衣卫为首,二十六卫在创立之初,全是明军之中最顶尖的精锐。

朱元璋还活着时,就考虑到(dafi)了自己死后需要亲兵来守卫陵墓的问题,

从他最信任的老家周、李两个家族中,亲自挑选了5600名精锐皇家卫兵,为他死后保卫明孝陵,

在民间传说中,甚至他们和锦衣卫一样也有飞鱼服、绣春刀,在黑夜中厮杀如风,神鬼莫测。

孝陵卫有官兵5600名,一卫中有5个所,每一个所中有1120人。

这些官兵都是经过长期训练而挑选出|来的。

其中朱元璋又挑选了500名精兵。

精兵的选择标准:能骑马扬鞭,飞速奔驰,还要骑马跨过一道壕,越过一堵墙,并在马上开弓射箭,三箭中两箭者才为合格。

这些精兵每五年进行调整考核一|次,实行末位淘汰制。

可见,虽是守灵的部队,但却没有丝毫怠慢,实力也许并不输朱元璋生前的侍卫。

在朱元璋安葬之后的一个月内,孝陵卫开|始驻扎于此,忠诚地守着他的陵墓,从此以后再没有离开。

然而纵使是“全军之冠”的孝陵卫,也没有逃过腐|败的朝政。

崇祯年间,孝陵卫的屯田被勋戚侵吞,导致人数减少到了2000余人。

之后南明政权建立,所有军|队都获得了军饷,唯有孝陵卫,似乎真的成为了摆设。

在历史上、朱由菘更是走了一步臭棋。

他将属于周、李两家的孝陵卫人数,削减到了18人,裁撤剩余千余人,最后仅剩七百余人。

这导致了孝陵卫战力下降。

根据史书《南明史》和《明季南略》的记载整理过程的话,明孝陵卫在清军入南京的时候,拒绝投降。

末代明孝陵卫指挥使梅春率部起兵于孝陵卫,同清军争夺城门,想把清军赶出南京。

兵败后仅剩18人退到孝陵卫死守,最终以18人全部阵亡的代价消灭清军三百人。

最后在《南明史》中留下寥寥一句“指挥梅春起兵于孝陵卫,死之。”

如历史一样,孝陵卫指挥使还是梅春,只不过由于韩景略力主北伐,孝陵卫的人数重新被扩充到了2000人。

朝阳门城头上,身穿指挥使甲胄的梅春留着短须,身长五尺七寸的他,虽然不如韩景略那样勇猛。

但是大敌当前,他还是带领手中两千名孝陵卫加固城防。

首先便是让人将朝阳门甬道堵住!

“大丈夫报国就在今日!我孝陵卫不可负太祖高皇帝两百余年嘱托!!!”

梅春拔出腰间雁翎刀,组织孝陵卫加固城防,尽管他们要面对有上百门火炮,人数上万的清军!

但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却视死如归,毫不退步!

“主子爷!这群家伙魔愣了,没有火炮也想抵挡大清的勇士?”

朝阳门下,牛录额真正在对一脸疲惫的岳乐招呼,而岳乐却摇头道:

“应该敬佩他们,至少他们没有像姚坊门的那群明军一样,被突破城门后就直接投降!”

没错!姚坊门被攻破,并不像那名守将所说,是清军凶猛,守城兵力薄弱。

相反、姚坊门守城士卒足足有千余人。

然而、当岳乐他们让人用火炮破开城门后,姚坊门明军就开|始大批投降了。

上千人,仅仅是因为城门被破,就选择了投降,这让岳乐鄙视。

鄙视的同时、岳乐更为敬重类似江北军、孝陵卫这样,在大势之下,敢于奋起反抗的勇士!

“攻城!”

“放!”

砰砰砰!!!

伴随岳乐下令,牛录额真开|始让上百门火炮开炮。

所有石弹,瞄准的都是朝阳城楼的城门,朱红色城门被砸破,随后撞到了城门背后的千斤闸!

朝阳门的千斤闸始建于洪武年间,闸门为铁皮包实木,布满加固铁钉,闸门宽6米,高约6.5米,厚度9厘米,质量计算约4000斤。

开闸时,闸门升至门洞以上城台内闸槽中。

关闸时,闸门从闸槽中平稳落下,形成一道“牢不可破”的屏障。

清军火炮犀利,然而面对如此厚实的千斤闸,一时间也奈何不了!

“传令大军,造云梯!”岳乐眉头一皱,决定利用云梯攻城。

如此短的时间,孝陵卫刚刚撤回朝阳门,不可能准备充足的防守器械,因此云梯攻城未尝不可!

在岳乐的下令后,清军开|始破开一所所民居,将这些民居之中的梯子拿出|来后,用拇指大小的钉子钻出一个口子。

然后以榫卯的方式,将两个梯子的口子对准,塞入一颗铁钉。

这么一来、简易的云梯就做好了。

不过短短一盏茶(五分钟)的时间,十三架高23米的云梯就做好了,只是这质量注定了,不可能持久战。

“鸟铳手准备!”

城头上、梅春一边下令,一边对旁人催促道:

“让兵部派人增员,敌军首功朝阳门,再另工部调守城器械,征调民夫!”

“告诉万岁和兵部,孝陵卫尚在,则朝阳门不破”

“遵命!”一名孝陵卫百户听后,连忙转身去办。

这个时候,云梯已经被绑好了铁钩,被清军举起后,朝朝阳门城头砸去。

火炮的炮口,也纷纷对准了城头的孝陵卫。

两千对一万,在没有火炮的情况下,尽管占有城墙,但是孝陵卫的优势却并不明显。

面对清军狼烟在朝阳门升起,作为指挥使的梅春没有抱怨后方援军还没有来,而是举起了手中雁翎刀,高声大吼道:

“既为孝陵卫,当不宜畏死!周李二氏,唯死战,报太祖高皇帝!”

“吼!!!”

砰砰砰!!!

火炮炸响,一枚枚石弹砸在朝阳城头。

激烈的炮火声,与热血的呐喊,一|直回荡在朝阳城头,朝远处紫金山下的明孝陵传去。

皑皑白雪洒在朱元璋墓前,大风卷过,显得十分萧瑟…….

第147章 鲜衣怒马孝陵卫,一朝血染金陵雪【附南京攻防图】

砰砰砰!!!

“杀啊!!!”

“大丈夫报国就在今日!”

“汉狗!!”

朝阳城头,十三架云梯不断的有人攀爬,清军火炮则是一|直开炮,干扰孝陵卫~士卒守城。

“放炮!”

岳乐一声令下,上百门大小不一的火炮顿时发作。

女墙被砸断,连带着一些孝陵卫士卒纷纷重伤-不治。

孝陵卫一|直是南京十六卫里,最不受待见的一支人马,因此工部在火炮和火铳等火器上,多有克扣。

加上朝阳门城头的火炮,大多都是样子货,一经使用,立马炸膛,这让孝陵卫的士气不断下跌。

己方火炮没有办法用,清军火炮却屡屡发威。

这|种不对等的模式很快让孝陵卫招架不|住。

清军的炮轰一阵接着一阵,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一枚枚石弹砸在城头,弹跳后,连带砸死、砸伤数人,连带着,登上城头的绿营兵也不安全。

首节 上一节 171/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