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第208节
“八|大将军与军师将军之下,是诸军游击将军,一游击独领一军,一军15600人,正三品。”
“一军分为三卫,设指挥使,一卫5200人,正四品。”
“一卫分为三千户,设千户官,一千户1600人,正五品。”
“一千户分为三团,按照唐朝旧称,将人数扩大化,设校尉一名,领520人,正六品!”
“团下是旅,按照唐朝旧制,将人数扩大,设旅帅一名,领160人,正七品。”
“旅下是总旗,设总旗官一名,领52人,正八品!”
“总旗之下是队,设队长一名、队副一名,领兵13人,共15人,正九品!”
“普通将士,一人一年60两,日后改币制,也会按照这个价格换算。”
60两银子听起来虽然多,但是在明末也就值6万文钱罢了,按照一斤牛肉42文,实际上和后世6万的购买力差不多。
先不说白杆兵每年维护的基本就是60两,单单说清廷之中的绿营兵,一年也是24两外加其他粮食和布匹补贴。
在韩景略看来、自家骁勇善战的将士,总不能还不如绿营兵和八旗兵吧。
对于韩景略的做法,夏允彝和黄道周有心想|要制止。
韩景略所立下“皇帝为历代兵马大元帅”的命令,在他们看来十分荒唐。
但是韩景略早早和他们说过了,要想皇帝在文治方面放权,那么武治就必须加强。
韩景略本人的意思也是这样,治理国家和经济,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就行。
皇帝虽然是兵马大元帅,但需要左右柱国,以及四海都督的同意才能发动战争。
同理、如果左右柱国和四海都督想|要发动战争,那么也需要皇帝的同意才能发动。
这个模式对于517韩景略来说没有什么限制,但到了后面会越来越限制皇权。
皇帝的存在,会成为军部和内阁之间的枢纽作为沟通。
将皇帝摘除文武的内斗,哪怕日后爆|发阶级矛盾,皇帝也可以装好人来置身事外。
反正治理天下的已经不是皇帝了,是内阁首辅和次辅。
有变革的事情,就找他们好了。
韩景略可以保证自己三代子孙的教育,让他们不会成为贪图享乐的人。
但是往后就难说了,所以还不如早早把皇权从政治斗争里面摘出去。
戚山他们对于韩景略的安排,自然是不敢有疑问的。
韩景略也在说完这些,看到大臣们没有反应后,继续开|始了官职的公布:
“大梁首任内阁首辅、夏允彝!次辅韩绍!”
“财政部尚书李三明、建设部尚书张懋才,教育部尚书黄道周,巡检部尚书韩琛……”
“安全部尚书戚云,科学部尚书张潜,外教部尚书韩通,司法部……”
韩景略一项项的念出|来,对于治国的十二部尚书,除了黄道周和韩琛、韩通外,都是系统出品的官员。
就连这三人的副局长,也全部是韩景略的人。
内阁首辅和次辅之所以让夏允彝和韩绍做,也是因为韩景略考量过。
首先内阁首辅就是一个背锅的,这个职位是不能让自己人做的,夏允彝的话,连任十五年后就可以直接退休了。
到时候自己大哥韩绍顶上,再做十五年后安然退休。
两|人加一起就是三十年了,后面再继任的内阁首辅,基本就是国家的背锅侠了。
只要自己保证国家是采用廉洁的官员,那么前三十年不会有太多的不法官员,因为朝廷内部有三分之二的官吏都是自己人。
再后面就很难保证了,韩景略自己也难说自己能不能活到七八十岁。
一名名官员的名字被念出|来,首先最不敢相信的还是夏允彝。
他不敢相信韩景略会这么信任他,让他做一国首辅。
其次便是黄道周了。
因为黄道周昨晚和韩景略说过,自己已经62岁了,即(dafi)便上任也不能担任教育部尚书几年。
可是没有想到,韩景略还是指定了他。
感动之余,黄道周只能发誓要好好辅佐韩景略开创盛世。
内阁与十二部大臣名单说完,就轮到了军部的名单。
韩景略看了一眼戚山后,笑了笑道:
“戚山担任左国柱,韩当领右国柱,陈隆为四海都督,张煌言为军师将军,督军法部、参谋部!”
“韩五四为征北将军、韩旭为征南将军,王道之为征东将军,征西将军空缺。”
“郑芝龙为海军东海都督,郑鸿逵为海军西海都督,郑芝豹为海军北海都督,郑成功为海军南海都督。”
出乎所有人预料,韩景略居然让郑氏一家子,直接领走了四海都督的位置,丝毫不怕四人联手反叛。
“臣郑芝龙叩谢天恩!!!”
听到自己一家居然得到这么大、这么多的官职,郑芝龙连忙拉着自己弟弟下跪。
而韩景略也笑着将他们扶了起来。
他没有解释什么,这么分开他也是有原因的。
郑芝龙的那20万兵马,会经过裁撤后,充为陆地的巡检司人员。
他们四人的海军副手,都会是韩景略的自己人,士兵也是自己人。
这么一来,他们根本就掀不起什么风浪。
不管他们怎么笼络手下的士兵,他们始终是效忠自己的。
而且,韩景略自己是有意想|要把郑成功培养成海军未来四海都督的。
陈隆已经37了,比郑成功大了13岁,他们两|人到时候刚好一个卸任,一个上任。
到那个时候,郑芝龙他们这代人早就去世了。
看着郑芝龙他们起身后,韩景略接着宣布四镇将军。
“李自敬、镇东将军,李过镇北将军、李来亨游击将军……”
说着、韩景略对二人说道:
“我希望你们能说服大西军的孙可望、李定国等人,前来大梁。”
“镇南与镇西两大将军的职位,为他们留着。”
“臣等一定竭心尽力!”听到韩景略的话,李自敬和李过对视一眼,便下跪高声回应。
他们倒也不嫉妒郑芝龙等人,毕竟他们擅长的是步战,而且四征四镇都是正三品,没有什么好争的。
倒是韩景略想|要凭他们收服孙可望等人,这点他们可以好好谋划……
如果能为韩景略收服这几个悍将,倒是能够表一表忠心。
韩景略说完了这些,也挥了挥袖子,在仪鸾司的护卫下上了马车,准备离开紫金山了。
朱氏的诸多藩王们对韩景略行礼,而戚山也跟着上了马车,不过却是为韩景略驾车的。
他有不解,需要韩景略开导。
马车启动后,随着慢慢远离紫金山,戚山才问道:
“圣人何必给诸多十七位藩王都册封公爵呢?伯爵不久行了吗?”
“嗯……怎么?吃醋了?”韩景略回应了一声后,反而调笑起了戚山。
不过戚山却苦笑道:
“圣人没有给我们封爵,我们都能理解,毕竟爵位是一笔比较大的开销。”
“但给这么多朱氏藩王封爵,臣实在想不到……”
“嗯……想不到也能理解。”韩景略一|直保持着微笑,他解释道:
“如今西南五省之地,大部分都是心向明朝的势力。”
“而明朝最后的两个藩王,便是朱由榔和朱聿键。”
“这二人那边,我已经派仪鸾司的人走动,想必他们麾下的官员,不用多久就会劝说他们归降。”
“若是我们对藩王太差,如何能显示出可以让他们归降的气度?”
“天下大乱,北方人口十不存一。”
“若是人口本就较为稀少的西南、两广地区再次发生动乱,那吾之一生,恐怕再也难以开疆拓土。”
韩景略这么说,不是代表他害【资;源'群】:9?8;0;2?/0'。5!8"5。;6怕打仗。
主要是,养包括朱由榔两|人在内的十九位藩王,每年不过19万两银子罢了。
哪怕他们子孙能维持一百年,也不过1900万两。
可是打仗呢?
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而且西南地区道路糜烂,火炮很难运进去。
若是戰端一开,恐怕非一年能解决的。
阵亡将士的抚恤,修葺道路、城池的花费,这些远远大于1900万两。
本来韩景略就不太喜欢打内战,他更想|要开疆拓土,收复东北、草原、乌思藏、西域和安|南等地。
要维持一个实际控制的庞大帝国,必须要维持当地主体人口压过少数民|族。
贵州、云南的人口本来就是和少民持平,西藏还有两百万藏|民,东北还有几十万女真。
安|南就别提了,少说也有五百万人口,而西域、草原也有两三百万蒙古人。
这些加起来,那就是近千万少民。
压制他们,就必须迁移超过两千万百姓,才能维持当地的一个正常运作。
可是眼下天下有多少百姓?韩景略还没有底。
在他的估计里,应该是不会少于七千万百姓的。
上一篇: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