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第214节
“臣领命……”梁必君再三稽首,而韩景略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
他眼下本来就是人口需要疾速膨胀时期,才能够开发日后收复的东北、西域、蒙古、西藏等地区。
若是放任民间那些封建家庭,再像曾经一样溺死、遗弃女婴,造成的威胁会相当大。
眼下大梁不用多说,也一定是男多女少的局面。
事实上古代,有近十分之一二的男人一辈子没有女人,只能靠“租〃」妻”获得自己的孩子。
这耽搁了的男人,能够爆发出许多的新生儿。
韩景略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弄来相当多的女人,而这个方向韩景略已经有了。
安南、东吁(缅),这两个地方,每次被汉人收服后,总是要爆发大规模的反抗。
与其这样,还不如来一场清洗,随后将单身男性迁移到这些地方生活。
既扩大了诸夏王朝的基本盘,又稳定了边疆的统治,何乐而不为?
正当他这么想着的时候,门口的仪鸾卫突然转身,对韩景略行礼道:
“圣人、内阁次辅,韩绍求见……”
“宣!”听到自己大哥来了,韩景略对梁必君点点头,示意他没事可以退下了。
“臣、告退……”梁必君很识趣的离开了,而韩绍也穿着官服进入了大殿。
只是他正要作辑的时候,韩景略才开口道:
“大兄、二兄、三兄见吾不必行礼……”
“臣领旨……”听到韩靖里的话,韩绍直起了身子,拿着笏板走到了殿中,坐在了梁必君之前坐着的位置上。
“圣人、臣此次前来,主要是对农业部进行的玉麦种植效果进行回奏的。”
“玉麦种植的怎么样了?”听到是玉米的耕种进度,韩景略有些上心了。
相比番薯和土豆,玉米传入中原的时间更早。
根据各省通志和府县志的记载,玉米最早传到地方是广西沿海一带,时间是1531年,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不到四十年。
到1643年为止,玉米的种植已达十余省,如山东、河南、河北、安徽等地。
在徐光启的《农政新书》里,就手把手书写了交代玉麦如何耕种的方法。
对于玉米,韩景略这么上心,是因为在大豆产量上不来的情况下,玉米是作为饲料最好的原料之一。
类似番薯和土豆,这种作物对于猪羊牛马来说,不能吃太多,不然会胀气。
但是玉米就不会,并且还能很有效的增肥。
韩景略让建设部大肆兴建饲料厂,首要做的,就是解决百姓们的吃肉问题。
何谓盛世?
在韩景略看来,至少需要百姓能够每周吃一次吧?
但是眼下农业部发来的数据,让韩景略无颜观看。
北方4200多万人,人均才2斤猪肉。
这种人均猪肉量,完全达不到盛世的情况。
因此、韩景略给自己下的死命令是,三年内让大梁百姓达到人均20斤的猪肉食用量。
这个数据,尽管距离后世76斤的数据来说,相差甚大。
但韩景略会努力追赶的。
反正不会让大梁变成“番薯”盛世。
如今玉麦开始有计划的耕种,对于朝廷来说,是一件好事。
因此韩景略一追问,韩绍就笑道:
“目前已经在山东、河南、北直隶、南直隶、浙江、四川、陕西、甘肃、江西、福建,四川等十一省,进行了大约4000万亩的种植规划。”
“对于玉米的亩产,科技部的农业学士预计,在施肥后,可以达到200斤!”
“200斤玉米,抛去芯,可以制成190斤玉米面。”
“加入其它原料后,可以得到250斤饲料……”
“4000万亩玉米,可以产出76亿斤玉米面,制成100亿斤饲料。”
“只是我们饲料厂的日产大约在10万斤,一年3650万斤,只能供应273个饲料厂。”
“目前按照建设预期来算,3年后会有400家饲料厂,需要最少7000万亩耕地都种植玉米。”
“如果任务完成,可以养活3000万人,或者养活超过1亿2000万头牲畜,又或者酿出40亿斤烈酒,贩卖西洋。”
韩绍不由感叹,化肥确实是改变了百姓们的生活,也改善了朝廷和百姓的矛盾。
最简单的例子,只要玉米、还有化肥大规模推广,那么基本上百姓想要过上有饭和肉吃的日子就不远了。
韩景略听到这个消息,首先就是研究,玉米能够朝廷带来多少收入。
首先民间的劣酒一斤就18文钱,而大明可以说是饮酒大国。
眼下制酒厂是要收为国有的,别的不说,哪怕只用玉米制作10亿斤酒,每斤15文,也是1500万两的收入。
而且相比大明,其他缺少粮食的地方,酒可以说更贵。
单单说天竺地区的莫卧儿,一斤酒可以达到50文的价格。
这些酒贩卖出去,可以极大补充朝廷财政。
韩景略对眼下大梁的财政情况可是知根知底的。
40万大军,60万巡检部队,以及80万的官吏队伍,每年需要的基本俸禄就是6000万两。
眼下商税、酒水,农业税,大约已经凑到了3000万两银子。
那么如果不想坐吃山空,就只有好好发展远洋商业和经济内循环了。
正好西洋因为美洲白银涌入,商品不足导致了白银和黄金通胀。
刚好自己可以作为工业产品加工国,出产大规模商品,赚走洋人的金银……
不过这一切,首先要解决云南的沙定洲,以及广东的朱由榔才行!
想到这里、韩景略也是佩服。
沙定洲鼠目寸光也就算了,这朱由榔居然能挺到现在。
只是等韩当、陈隆水陆封锁广东后,想必他们就应该受不了了。
想着、韩景略看了一眼不远处的大摆钟。
发现已经下午5点多了后,韩景略直接起身道:
“々` 大兄没有什么事的话,就随我一同用膳吧。”
“这……臣领旨……”听到韩景略的话,韩绍原本想着拒绝。
但是转念一想,自己是很长时间没有和自己这个弟弟吃饭了,因此也提议道:
“将二郎与三郎也叫上吧。”
“嗯,我也这么想的。”韩景略点了点头,然后对仪鸾卫吩咐御膳房做菜的同时,也传韩通和韩琛前来了。
不过吃饭这种事情,自然不能在武英殿吃的。
因此韩景略让人叫来了马车,准备和三位哥哥前往九五飞龙殿用膳。
九五费龙殿面阔九间,殿基座有天宫壁,内藏佛龛,后为内花园。
也就是韩景略后宫里没有什么人,不然像韩景略这么带着韩绍随意在后宫走动肯定是不行的。
来到大殿后,韩景略挑了一间宫殿就准备在这里用膳。
陆陆续续的,韩琛和韩通也赶来了殿宇内。
四兄弟很久没有这么聚在一起了,由于韩景略成为了皇帝,因此三人有些拘礼。
看着这一幕、韩景略反倒是笑道:
“我封禅后,没有为大哥你们册封爵位,你们不会在生我气吧?”
“那倒没有!”韩绍连忙说道:
“本来三郎有些生气,不过后面见你也没有给戚(李了的)山他们封爵位,我们也就释然了。”
“你这么做,肯定有你的考量的。”韩琛也说道:
“最开始三个是有些生你的气,只不过后面一想,你从来不会做无用功的安排,因此也就想想算了。”
“我们能有如此局面,也是四郎你的功劳。”韩通感叹道:
“江淮之战的时候,我半夜睡不着,总是在想,我们三个长辈在后方,而你却在前方厮杀。”
“又转念一想,你连个子嗣都没有,若是出了事情,那恐怕……”
说到这里、韩通停下了,然后才说道:
“你这年纪,还不立后纳妃,确实有些说不过去。”
“噗嗤……”听到这话,韩景略不由笑出了声:
“这件事、肯定是瑗公先生让二哥你做的。”
“果然……被你看出来了……”听到韩景略的话,韩通有些苦笑买。
这件事情,还真是他前面出文华殿时,夏允彝拦住他,让他以兄长的身份,劝韩景略的。
当时韩通想了想也是,毕竟22岁还没有皇后、嫔妃,并且也没有子嗣的皇帝,确实有些不像话。
他想着趁这个机会说出来,不曾想倒是让韩景略一眼看穿了。
被看穿后,他也倒是不窘迫,反而拉着老三韩琛说道:
“三郎、你说说,古往今来,可有那位开国之君,22岁还没有娶妻生子的?”
“那确实没有!”韩琛帮着打圆场,而韩绍也笑道:
“四郎,别以为大兄不知道,你说说,皇宫外,那梁城伯府内的四位姑娘是怎么回事?”.
上一篇: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