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第247节
打一个区区安南就敢跋扈,那日后北伐岂不是要骑在韩景略头上?
郑成功的话点醒了李定国,李定国虽然是一员猛将,但政治能力和手段还是比较年轻的。
等郑成功将人都带下去后,李定国才说道:
“南边的人马传来消息了,目前已经打到了富安,占婆已经被灭国了,归顺阮氏,盘踞湄公河三角洲的柴琨也被灭了。”
“三角洲当真入圣人所说平坦无垠?”郑成功对这点很好奇。
不过李定国却笑着点了点头:
“第19军第3卫的卫指挥使在信上说,那块地方一眼望去都是平地,只是有不少沼泽和森林巨木。”
“开发起来难度或许会有些高。”
郑成功听到李定国的话后,也跟着苦笑道:
“看来我们得安排人,从广州调些民用的船只来了。”
“谁知道云贵两个布政司,会迁移来多少百姓……”
郑成功苦笑了起来,单凭他手下的舰队,顶多一次性运送二十万人罢了……
至于李定国则是捏了捏自己的太阳穴:
“打到这个程度,也可以写奏疏给圣人了。”
“战争这么顺利,倒是出乎我的预料……”
说着、两人并肩走回了船上,而写有奏报的奏疏,也很快被人送往了南京……小说群⑥⒐⑧9⒉5⑧50
第196章 两京十五省 西南大迁移【附带东方格局图】
“设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治所升龙府,册封赵鹤为交趾布政使,参战将领各升散阶一阶!”
“郑阮五氏家主,皆废为平民,流放夷洲。”
“云贵桂三省,居住地人均不足10亩耕地的百姓,尽数迁移交趾!”
“粮食部拨两千万石粮食,农业部拨拖拉机1万台,各类农业机械1万台。”
“同时,命镇南将军孙可望留守湄公河,带领此战的俘虏开发湄公河三角洲,不得有误!”
三月二十九,当安南被全境拿下的消息传来,韩景略也让内阁起草圣旨下发。
一纸诏令,云贵桂三省,立马开始了大迁移。
迁移人口最多的就是贵州承宣布政使司。
260万贵州百姓,一口气迁移出了120万人。
其次是云南承宣布政司,350万人口,一口气迁移除出了110万人。
最少的是广西承宣布政司,523万人口,迁移了西南山区的98万人。
三省一共迁移出了328万人口,大多都是山区农村,以及少部分未婚的贫穷男子。
与此同时,内阁还向南方各省发出了欢迎迁移的报纸信息。
迁移交趾的人,可以获得10亩良田,并且未婚男子,还可以得到官府的帮助相亲。
新闻一经刊发,例如浙江、南直隶、江西等地人口稠密的地方,立马就开始有了申请迁移的人。
这样的迁移申请热潮,一直持续到了五月“五三七”。
“上月、江浙三省,申请迁移北方的百姓有7万5539人。”
“申请迁移夷洲府的有14万6360人,申请迁移交趾的有29万9881人……”
四月初一,伴随着酷暑的到来,坐在御花园避暑的韩景略,也得到了来自人口部尚书梁必君的汇报。
躺在凉席上的韩景略,颠了颠手中的奏疏后,才用它拍在脑门说道:
“这么说来、交趾今年的汉人数量,应该可以超过350万?”
“回圣人、正是……”梁必君稽首行礼,并继续道:
“眼下新任交趾布政使赵鹤,大肆搜捕一些曾经与郑阮等人有关联的男子百姓。”
“弄得交趾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是不是要提醒一下他,别太过火?”
“抓了多少人?”韩景略还是用奏疏盖着自己的眼睛。
“差不多……”梁必君顿了顿:“差不多80万人左右。”
“不用管他,让他抓吧,抓了更好开发湄公河三角洲。”
韩景略拿下了奏疏,斜眼看了一眼梁必君:
“今岁的出生人口,统计怎么样了?”
如今已经是5月了,按照十月怀胎来看,这个时候基本就可以确定今年的出生人口了。
眼下大梁麾下的医院都免费接生,没有医院的地方,怀孕了也需要去官府报备。
因此、梁必君应该掌握了今岁的大致出生人口。
果然、韩景略一说,梁必君立马行礼道:
“因为无法判断是一胎,还是双胞胎,因此只按照一胎计算的话,目前来说……”
“全国已出生98万9711人,尚有231万8400名孕妇未生产,想必最少都有320万新生儿出生……”
“今岁人口应该能突破1亿1000万大关!”梁必君老老实实回答。
“死亡人数呢?”韩景略对于人口尤为关心。
打下再大的疆土,没有人口填充都是无用功。
“死亡……”梁必君迟疑了一下,然后才说道:
“到4月30日为止,一共死亡22万1153人,大多都是正常死亡,只有少部分是非正常死亡。”
“知道了、你退下吧……”听到这数据,韩景略摆了摆手,示意梁必君可以退下了。
梁必君对韩景略稽首行礼后,才慢慢退下。
只不过在退出花园的凉亭时,刚好遇到了前来的财政部尚书李三明。
两人点头示意,算是打了一个招呼。
“臣李三明,参见圣人,圣人万福……”
李三明对着韩景略作辑行礼,而韩景略见他来了,也示意他入座。
坐在凉亭门口的李三明稽首谢礼,随后就坐在了椅子上。
韩景略则是询问道:“银行的事情怎么样了?”
韩景略不愿意出宫去看,主要是政务太过繁忙,因此只有找李三明来询问了。
李三明听到韩景略的话,则是稽首道:
“3月1日,银行正式开业后,许多百姓都处于观望阶段,好在我朝不少官员积极兑换货币,让一些百姓放下了戒备。”
“这些人,是我们的人,还是其他官员?”韩景略微微皱眉。
果然、他这个问题一提出来,李三明顿时露出了尴尬的笑容。
“果然……”
韩景略心里有些不舒服,看来那些曾经的前明官员和士子们,做上了大梁的官员后,还是不相信自己和大梁。
他们都不学习系统的官吏、士兵存现银进入银行,兑换新货币,百姓怎么效仿?
韩景略的表情,被李三明看在眼里后,他立马解释道;
“如今两个月过去了,银行一共收到现银3亿6610万6661两,另有591万3575枚铜钱。”
“总发行货币为5221亿8802万6346文,其中多出来的部分,是十二部衙门的支出。”
“发行量比我们预期还要好,只是两个月,就完成了一年的任务。”
“这些发行的货币里,大部分都是由朝廷的将士、官员和书吏兑换的。”
“绝大部分是我们的自己人,还有一小部分,则是以瑗公先生,石斋先生,以及郑芝龙将军几人联合百官兑换的。”
“尤其是郑氏的几位将军,一口气兑换了2000多万两银子,也就是200多亿的纸币!”
“郑芝龙?”听到他的名字,韩景略倒是有些惊讶。
首先夏允彝和黄道周,是一直跟自己起家的老人,他们也相当支持自己的货币变法。
倒是郑芝龙,居然拿出了全部身家,赌上了银行这个产业。
果然、这家伙知道,新币发行是势在必行,拖着就是等死。
与其等自己下令百官必须兑换新币,倒不如他先出头,起个表率作用。
也难怪这家伙明明是海盗,崇祯那样多疑的人,却没有找他麻烦了。
这家伙,太会来事了。
“印钞厂还坚持得住吗?”韩景略提了一嘴,而李三明则是苦笑道:
“新币兑换的需求量太大,百姓们都说纸币精美,现在每日各地银行的纸币运送到银行,不出一个时辰就被兑换完了。”
“应天铸币厂已经提高生产量了,现在每天能印出10亿纸币,1亿硬币。”
“硬币的需求量很大,因此财政部内部还在讨论,要不要再向车床厂采购几台硬币铸造机。”
“若是不够、打条子便是,眼下是货币过渡的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韩景略提醒道:
“若是我朝成功渡过这一关,那你应该知道,我们能摄取多少外汇。”
李三明稽首:“臣明白、不过若是要扩大外汇,最主要的还是拿下东吁或者南洋。”
“必须有一个地方,直达天竺海,才能对西方的欧罗巴诸国商人卡脖子。”
“东吁……”韩景略沉默了一下。
打仗不是说打就能打的,眼下打下东吁倒是好说,只是东吁的人口太多了。
明面上东吁有六七百万人口,实际是多少让他有些摸不准。
上一篇: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