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第287节

宝华山的山顶,各自摆放着一种22mm的高射机关炮,以及75毫米的高射炮。

这些都是科技部对军部装备的最新研究。

只不过眼下的战争不需要他们出场,因此他们都是布防在宝华山一带。

除了他们外,驻扎在这|里的第25军,也是装备最先进的部队。

高倍镜和g98步枪,外加消音器的搭配,还有迷彩服和伪装服。

他们趴在树上、地面,观察着各处地面。

一旦发现有可疑人员,可以当场击毙!

韩景略的车驶过了狭长的通道,很快就来到宝华山深处的研究所。

研究所占地8000亩,分为地下两层,地上一层。

这|里包含400位系统兑换的最顶尖博士,以及1287名大梁各地有天赋的研究人员。

他们一旦同意成为朝廷的研究人员,就代表终身不能走出宝华山。

除非他们研究的科技被公开,不然没有办法。

韩景略的前来,早早被人通知到了张潜这|里。

作为科技部的尚书,张潜常年都在这|里工作,除了大朝会和紧要的事情,不然他不会出去。

“圣人……”

车门一开,张潜就稽首行礼,在他的身后,则是三名年纪在18~35岁的本土研究生。

这群人都是张潜的弟子,对于科研人员,一般都是1带3的学习模式。

韩景略下车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圆领袍,然后就走在前面,和张潜一起边聊边走。

根据张潜的介绍,宝华山研究所,一共分为117个学科,正在研究项目456项。

其中,韩景略最感兴趣的是青霉素、天花疫苗、以及无线技术和无线电话,小型发电机,蓄电池。

前两者是能救火无数百姓和士兵生命的药品,后几者主要是战场上的联系。

随着战争的进化,眼下这|种战争,靠跑和吼,完全无法满足。

只有普及电话、电台,才能避免战争中一些时间上的错误。

走到研究所尚书阁的时候,张潜给韩景略倒了一杯水,然后才讲解了起来:

“目前无线传输技术我们已经掌握了,只是信号发射还有一些问题。”

“不出意外,三年内可以突破,达到电话传输,以及无线电台100公里传输距离”

电话需要铺设线路,要是打顺风仗还好,一边打一边铺设过去。

要是打逆风仗,就只有靠无线电台了。

这些种种,韩景略是十分清楚的,他询问了这|里的一些问题,看看自己能不能解答后,就选择了闭嘴。

毕竟研究所的这么多人都是专业的,也不需要他指指点点。

询问了医药和军事的科技研究后,韩景略就问起了关于民生和工业的研究:

“吾现在比较急切的,主要是希望研究所能加快研究出高强度水泥、以及各种工业设备。”

“例如起重机和钢缆,我朝目前所用的,还是比较简陋的起重机,只能吊起3吨左右的货物。”

“若是这点重量,倒不如用人力。”

“因此吾希望你们加大力度研究,争取突破10吨的限制。”

说着、韩景略又补充道:

“另外、关于重油的铁甲舰,充氦气的飞艇,燃油火车……”

“这些关于民生的,也希望你们(dafi)加快速|度。”

“如果研究出|来,立马报备建设部,由建设部牵头,搭建全国一京十八行省,6万公里的铁路网!”

“臣、领旨——”听到韩景略的话,张潜连忙稽首。

稽首之后,他想起了一个事,连忙说道:

“回圣人,您所说的蛔篙,我们已经找到,并且成功研制出了能够麻痹蛔虫的驱虫药。”

“宝塔糖?!”听到宝塔糖出|来了,韩景略有些吃惊。

他没有想到张潜他们动作这么快。

尽管宝塔糖的难度不高,但好说歹说也是一种能够造福百姓的药。

蛔虫是人体最常见的寄生虫,感染率可达70%以上,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

研究宝塔糖,是韩景略在黄帝二年,看到了新生儿夭折率后想起来的。

很多孕妇实际上也有蛔虫在体内,蛔虫寄生于肠道,可致孕妇营养不良,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孕妇出现蛔虫性出血性肺炎、咯血及呼吸困难,可致胎儿宫内窒息和发育迟缓,致死母胎死亡率增高。

韩景略没想到这才三年就被研究出|来了,这么一来、只要等天花疫苗出|来,那么基本就能杜绝每年十几万的新生儿夭折数量了。

来到这|里、本来只是韩景略突发奇想。

却没有想到,居然能收获这么一个好消息。

“辛苦诸位了,劳烦你对研究蛔虫药的诸位医学学者说一句,吾谢过了。”

“另外、回去后,吾会让内努拨500万文,当做研究奖励的!”

“臣、谢过圣恩!”听到韩景略的话,张潜作辑行礼。

至于韩景略则是起身笑道:“走吧、带我看看研究所,尤其是军工研究所。”

“圣人请,臣、不敢辞……”

张潜跟着起身,开|始为韩景略和戚云带路。

一路上他们参观了各种民生研究所,看到了一些已经成功,只等普及的技术。

例如罐头储藏技术,彩色照片技术,照相机技术……

看到照相机和彩色照片技术的时候,韩景略特意说了一句:

“这个出现后,也可以普及照身帖(身份证)了。”

“如此一来、只需要钢印加照片,再弄一本照身帖,就可以识别是否是本人了。”

“宵禁也可以慢慢解除,丰富百姓的夜生活了。”

“呵呵、圣人所言正是,不过夜生活,还需要将水电站、火电站建立才行。”张潜抚须笑道。

新城建设、实际上已经铺设了地下的管道电缆,以及路灯。

只是现在还没有为它们安装灯泡罢了。

之所以不安装,也是因为电力不足的原因。

比如南京,眼下只有3个水力发电站、以及9个火力发电站。

每年的发电量也不过42亿度电,扣去工厂需要的电量,再扣去年底通车的电车电量,剩余也不过1600万度电。

整个南京城,一共布置了1万7609盏路灯,各类朝廷官府4200盏灯。

2万1809盏路灯,每盏每晚开灯十小时,耗电3度,一年就是2300万度电。

最后这么算下来,每年还有700万度电的缺口。

南京都如此了,更别提其他地方了。

眼下全国水电站不过157处,火电站35处,年产电量324亿度电,目前富裕24亿度电。

但如果全国各个地方开|始供路灯,那么每年就要多出一笔开支了。

不过路灯的出现,倒是能让百姓自己出钱在自己家里安装电灯,可以收取一笔费用和电费。

就按照1度电,1文钱收,大梁2000多万户,每户每年就算只有100度电,也能收20亿文。

除去每年保养的费用,赚个一两亿还是没有问题的。

想着、韩景略只能对建设部提要求了,不过提要求的同时,他还是对张潜说道:

“云南不日将动工修建97座水电站,修建完毕后,年发电量2000亿度电。”

“这些电可以供给四川、贵州、广西、交趾。”

“吾只是担心电力运输过程的损耗,因此还请你们多多研究电缆和输电技术。”

“只要云南的水电站修建,再加上夷陵水电站和黄河水电站,相信我朝未来20年都不会担心缺电的问题。”

“百姓们家中用电,肯定是需要收费的,因此需要你们研究比较小巧的家用电表。”

韩景略的话,让张潜稽首回礼,表示知道了。

之所以韩景略会这么说,也是因为现在用来统计电量的电表太大太重了。

一个电表足足有100公斤,这哪里是正常家庭用得起的?

不过韩景略倒是相信,在张潜这些人的手里,三年内应该能将电表的体积、体重缩小10倍。

话说到这|里、韩景略要看的、该看的都差不多了。

最后打量了一下军工研究所,对于飞艇和军用的三轮摩托车提出了一些要求后,他就和戚云返回了紫禁城。

他走了、但是这些默默为朝廷和百姓做贡献的学者们,还在埋头苦干……

百姓们不知道有他们的存在,但相信有一天,他们会知道的.

第225章 跳梁者、虽强必戮

黄帝五年九月初三……

当秋风卷起树上飘落的枯叶时,原本是一年最为萧瑟之时,然而此时的南京城内却并无多少萧瑟之意。

南京龙江码头上、人声鼎沸,摩肩擦踵,许多百姓拥挤在码头边。

似乎在等待花魁露面一般,脸上带着几分~潮红之意。

首节 上一节 287/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