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第33节
“将军!事成了!”
七月初一,韩五四兴高采烈的拿着一份书信来到了韩景略的书房。
正在喝茶的韩景略接过书信,打开一看,而韩五四也笑道:
“朝廷愿意先出150万两和100万石粮食,只求让我们出扬州水师。”
“秋税征收结束后,还有200万两和40万石粮食!”
“朝廷对百姓加税没?”韩景略有些满意的点了点头,而韩五四则是摇头:
“并没有、据说只是将南直隶和浙江地方官府的截留钱粮给留下了。”
“呵呵~看来这南明朝廷,油水还挺大……”听到这话,韩景略也不由笑了出|来。
要知道,就算是崇祯初年,也没有办法一口气在一年之内,调超过四百万两银子给一方边镇。
自己坐地起价,就能要到这么多钱粮,只能说明南明朝廷的官员是真的怕死,对于自己的钱粮,也分文不敢克扣。
不过这也好,对于自己来说,又是一个增长实力的好机会。
想着、韩景略看了一眼自己的资源表:
【187万234金钱、4914万124粮食、26万1129铁料、22万3422木料……】
这点资源,加上南明朝廷即将运到的一百五十万两,差不多能兑换三万神机营、或者戚家军和白杆军了。
当然、韩景略不可能真的将水师调走,因此招募水师就成了首选。
想着、韩景略直接点击了宝船和福船招募。
“招募宝船五艘、福船20艘!”
【需要扣除175万金钱、16万铁料、15万木料……】
【是否招募?】
“是!”
韩景略没有拒绝的理由,直接点击了招募。
等他睁开眼睛,他才对韩五四开口道:
“你让人传信给韩当,就说,淮扬可派出宝船5艘,福船20艘,水兵14000人。”
“加上陈隆手下的十艘福船,便能凑足17000水兵了!”
“这35艘战船,有火炮1250门,左梦庚的水师全部加起来,也没有那么多火炮!”
韩景略对自己手中的水师,几乎有着本能的自信。
5艘宝船加30艘福船、1250门火炮的水师规模,虽然还比不上西班牙的无敌舰队,以及英国的皇家海军。
但是已经能跻身到世界一流舰队之中了,比起郑芝龙手中的舰队火力还要更|加凶猛!
若是加上扬州和洪泽湖水域的20艘福船,5艘宝船,那就能组成2160门,10艘宝船和50艘福船的无敌舰队。
不过、对于韩景略来说,他想法里的海军舰队,至少是以15艘宝船,45艘福船组成的单一方向海面部队。
统一天下后,他最少需要一只东海(南太平洋)舰队、一支北海(北太平洋)舰队、一支南海(南洋)舰队、一支西海(印镀洋)舰队。
也就是说,最少需要60艘宝船,180艘福船,15万水兵,近9000门火炮的海军四|大舰队,才能保证大明是航海时代的王者!
现在派出这支,只能称呼为水师,而他的第一|次任务,就是击垮左梦庚手里的十万舟师!
韩景略心|头十分自满,而韩五四则是说道:
“将军、不过这样的话,我们需不需要在后方招募一些本地的子弟参军?”
韩五四有些担心陆地上的防御问题,不过韩景略则是摆了摆手:
“无须!”
“等秋税征收,朝廷的350万两,加上我们自己的税收,凑个400万两,兑换4万大军不成问题。”
韩景略还是有些不太相信本土士兵的作战坚韧度。
他可以保证,系统士兵能够100%忠诚自己,并且愿意为了自己献出生命。
但是本土士兵他没有办法保证,而且本土士兵招募太多,也会影响后方的生产。
自古以来,不管秦汉隋唐,只要朝廷开|始打仗,那基本就代表百姓的生活质量下降,民间厌战情绪提高。
唯一能在保证百姓不厌战,又不影响后方生产的,只有唐朝李世民时期和秦朝嬴政时期。
一个是府兵制,一个是军功制。
除非韩景略想|要走这|种路子,不然绝对不能在现在这|种人口比较少的局面主动大规模征兵。
别的不说、征募十万大军,就代表最少十万男子无法从事生产。
哪怕一个男子只种两亩地,十万男子也会减少20万亩地的生产。
这就是韩景略为什么,明明都带兵北伐了,扬州也十分空虚的同时,还不将后方通州等地的三万屯田兵调往前线的原因。
打仗不怕死人,就怕打着打着没有粮食了。
别看韩景略的府库之中,现在有一百多万石存粮。
但眼下他有水师31000人,战兵6万人,屯田兵3万人,12万人马人吃马嚼,一个月就是10万石粮食。
真到打仗的时候单单赶路就是一两个月,僵持又是一两个月,真正打四五个月,粮食就吃完了。
韩景略现在想做的,就是让南明自己压榨士绅百姓,把自己喂饱之后,就可以松手让清廷覆灭南明,而自己出|来摘桃子了。
想到这|里、他就看向了书桌不远处挂着的地图。
地图上、韩景略用红笔画出了几个圆圈,分别是安庆黄得功、南京朱由菘、福州郑芝龙、武昌李自敬、李过,以及四川张献忠。
这群家伙,将是自己目前需要注意,但不用太担心的势力。
他们进取之心虽然有,但是能力不足,无法和自己逐鹿中原。
自己真正的敌人,还是擅长驭奴的清廷!.
第50章 郑氏有大木、韩氏有猛虎【第五更】
噔……
南京钱府花院凉亭,钱谦益正坐在凉亭之中,双手演奏琴瑟之声。
坐在钱谦益旁边的,是一个二十出头的青年。
青年身长五尺七(1.76),在这个时代,算不上高个子,但也是中人资质。
由于久居江南,青年皮肤有些白皙细腻,而钱谦益一首曲子弹完,他也叹了一口气……
“老师为何叹气?不是说江北韩景略愿意出兵了吗?”
看着钱谦益叹气,青年有些不解,而钱谦益却摇头道:
“我本来想笼络韩景略,让其不要参与阮马之争,而是忠心为朝廷镇守江北。”
“可眼下他的实力越来越强,我担心他日后也会学习当初的江北四镇,拥兵自重。”
不过说到这|里、钱谦益特意看了一眼青年道:
“好在大木你父亲也拥兵十万,日后可为朝廷肋骨之臣。”
“老师谬赞了……”
青年人微微低头,而他便是郑芝龙之子郑森!
这个名字或许不熟,但在历史上,他会被后面继位的隆武皇帝赐姓朱,名成功,人称国姓爷。
后世为了辨认,将他称呼为郑成功,他是十七世纪中期,东亚名将之一。
郑森六岁之前跟随母亲住在平户,直到父亲郑芝龙受明廷招安任官之后,才被接回泉州府安平居住读书。
崇祯十一年,郑森考中秀才,又经考试成为南安县二十位“廪膳生”之一。
崇祯十四,又迎娶福建泉州惠安进士礼部侍郎董飏先侄女。
1644年、他被送往金陵求学,进入南京国子监深造。
郑芝龙为儿子读书,出重金让江浙名儒的钱谦益教学。
由于郑森儿时名福松,因此一|直没有改名,直到拜师钱谦益后,钱谦益才给他起名为“森”,寓深沉整肃,丛众茂盛之意。
今年郑森年满二十后,钱谦益为了勉励他,又替他起“大木”之表字。
此时的郑森,虽然有保家卫国的心思,但对于时局,却无力改变。
韩景略三个字出现在他耳边,还是钱谦益告诉他的。
也是通过钱谦益,他才知道,江北扬州,居然出了一个比他小一岁,就拥兵十余万的昭武将军。
郑森对于韩景略还是比较好奇的,只不过由于自己还在读书,不能前往扬州见其一面。
平日里,钱谦益都在说韩景略好的地方,今日突然说韩景略的不好,却让郑森有些迷茫。
看着郑森的样子,钱谦益也露出了和善的表情:
“若是今岁没有战乱,或许大木你已经科举,进入殿试,充为状元了。”
“呵呵、老师这番称赞,弟子属实不敢当。”郑森苦笑摇头。
他对自己有一个认知,文采上,他比较一般,主要还是兵法、时政、策论上比较厉害【资;源'群】:9?8;0;2?/0'。5!8"5。;6。
况且就算他考中了状元,大概率情况下,也是要回福建,继承自己父亲福建水师总兵的官职。
郑森苦笑、钱谦益和善,两|人本可以就这么再谈天说地下去。
不过当钱府的掌事匆匆跑来,神情犹豫的看着钱谦益二人后,这份平静就被打破了。
“何事?大木不是外人,直接说吧。”
钱谦益看出了府里掌事的犹豫,摆手让他直接开口。
掌事叉手作辑后,便解释道:
“福建来信,说是郑总兵病重,已经派了镇江总兵南下南京,说是需要带郑公子回福州……”
“嗯、知道了。”
上一篇: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