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第350节

当然、以南疆的蒸发量、降雨量来说,不可能在这里大面积种树。

但是大梁只需要保证孔雀河、疏勒河等河道两岸有树木,保证河流的蒸发量降低就可以了。

这么慢慢做起,到时候安西的人口容纳量,自然会慢慢提高。

当韩景略玉玺盖在奏疏上,支出20亿的安西建设工程计划就开始了。

将奏疏转交内阁的同时,韩景略也接到了一份奏疏。

拿着这份奏疏,他心底沉甸甸的。

十月的华盖殿已经有些凉意了,坐在坐位上的韩景略,抬头看向了眼前的人。

夏允彝……

这个帮助了自己十三年的先生,终于也在今日向自己递交了辞呈。

“想休息了吗?”

韩景略开了口,语气没有生气,而是非常祥和。

对于他的问题,夏允彝没有发出笑声,但是却笑着摇了摇头:

“老臣已经六十有三了,太医院的院首说了,再干下去,恐怕难以长寿……”

说到这里、夏允彝抬头与韩景略对视:

“只是老臣觉得很可惜,不能再与圣人一同开创盛世了。”

“在圣人治下这十三年,老臣感受良多,受益匪浅,可谓不枉此生……”

“该说这话的应该是我才对……”韩景略低着头,打开辞呈画了圈,一边说着:

“致仕后,先生认为谁可担当首辅?”

对于这个问题,夏允彝和韩景略心底都有答案:

“臣以为,当次辅韩绍,您的大兄担任!”

“他升任后,则是您的次兄韩琛升任次辅,升云南布政使沐天波为巡检司尚书。”

夏允彝说着自己认为最合适的人选,韩景略却笑道:

“为何不举荐灵首?”

灵首是夏完淳的表字,韩景略其实很欣赏夏完淳,因为他有一股硬气,和夏允彝一样的硬气。

大梁需要这样的人,只有他们才敢冒犯权贵。

不过对于韩景略的问题,夏允彝却摇头道:

“犬子太过年轻,还需历练几载……”

确实,夏完淳细数起来,如今也不过28岁,28岁就成为次辅,或者十二部之一的尚书,着实有些不妙。

..... ........ .......

对于夏允彝的想法,韩景略提笔写了人事升调的奏疏,与夏允彝所说的调动一模一样。

写完后,他又执笔写了另一份,不过不是奏疏,而是圣旨。

夏允彝知道,这是韩景略在为他封赏。

自从黄道周致仕获得爵位后,所有人都知道,爵位代表致仕后的最后一道体面。

对于自己该有什么爵位,夏允彝大概能猜到。

“既然要致仕了,那么请签这最后一道圣旨吧,不然圣旨就成了中旨了。”

韩景略将写好的圣旨调转了方向,对准了夏允彝。

大梁内阁制度,不经过内阁同意的,叫做中旨,经过内阁同意的才叫圣旨。

这个中旨的含义和明代的含义不一样,中旨是发给军队和内廷的,不能直接阀发给作为文治的官员。

韩景略既然是要赏赐,并且对象还是夏允彝,那么自然就需要内阁批红了。

现在的内阁首辅,还是夏允彝呢。

看着眼前的圣旨,夏允彝扫了一眼,不由露出了苦笑:

“圣人,您赏赐太过丰厚了……”

“先生该得的!”韩景略笑着对夏允彝开口,夏允彝没有办法,只能签上了内阁的批红。

当他签下,韩景略也拿起了玉玺。

随着玉玺盖下,夏允彝也正式的宣布致仕。

这位为诸夏百姓辛苦了四十年的老先生,在大梁实现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继续在韩景略的治下为百姓做事了。

“臣……谢圣眷……万岁…万岁…万万岁……”

夏允彝将自己衣服的褶皱抚平,双手持着圣旨,对韩景略鞠躬谢恩。

谢恩结束后,他一手拿着圣旨,一手扶着自己的木质拐杖,一步一步的向门口走去。

黄昏的余晖从门撒进大殿,他佝偻的背影看的韩景略有些鼻头发酸。

在他即将跨出门的刹那,韩景略还是忍不住起身开了口:

“与先生共事十三载,是吾之福!”

“天下百姓得先生治十三载,是天下百姓之福!”

“谷粮满仓、百姓安乐,还盛世与天下,巍巍大梁……”

“先生……”韩景略叉手作辑,缓缓鞠躬:

“慢行!”

“呵呵……”听到韩景略的话,夏允彝停住了脚步,转头看了一眼韩景略。

佝偻的身体勉强挺直,对韩景略叉手作辑,缓缓回礼。

他将头顶的乌纱帽取下,慢慢放在了宫殿门口,随后浑浊的眼神清澈片刻,似乎回想起了自己为官的一生。

思绪落下,嘶哑的嗓音出声:

“谢圣人恩,望圣人不负百姓,望谷粮满仓,望大梁巍巍……”

“老臣……先行一步,圣人……万福!”

话音落下,他的身体重新佝偻了起来,杵着那根一看就是用了多年的普通木棍,跨出了宫门。

此门既出、便是平民尔……小说群⑥⒐⑧9⒉5⑧50

第273章 七大洲我只想要五个

十月十二日,伴随着南京鼓楼连响六十六下,这一日的报纸也刊登了劲爆的消息。

担任十二年内阁首辅的夏允彝致仕,获封越国公,享受松江府,华亭县每年1%的财政收入,作为退休俸禄。

当然、这个俸禄只是夏允彝本人享有,等他故去后,他的子孙只能承袭侯爵,并且拿一万两的爵位俸禄。

夏允彝可以说,是明末少见的清廉地方官员。

他四十年的官宦生涯,一路都是好的名声,致仕这一日,三百锦衣仪鸾卫骑马立于两侧,护送夏允彝的车返回松江府华亭县。

沿途有不少百姓都前来送别,从南京到松江府300多公里,沿途总能看到不少百姓送别,让夏允彝心头一暖。

在夏允彝宣布致仕后,朝廷很快公布了新任内阁首辅,即为韩绍。

韩绍从次辅升任首辅,这是很多人都预料到的,没有什么值得惊讶的。

只不过、巡检部尚书韩琛升任内阁次辅,让民间有一些非议。

倒不是百姓们认为韩琛能力不够,相反韩琛的能力是一点一点培养起来的。

这些年大梁的治安问题,都在巡检司的巡检下得到很大改善。

百姓们担心的是,内阁首辅和次辅都是皇室的人,会不会成为皇帝的一言堂。

不过这种担心,大多数人也就是心中想象,却不敢说出来的。

十月二十七日,军部李定国、李来亨、郑成功,云南承宣布政使沐天波回京“五八七”述职。

不少人从中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因为这次回京述职的将领太多了。

十月二十九日,韩景略在华盖殿召集了四人。

十二年时间过去,如今的李定国38岁,郑成功35岁,李来亨34岁,沐天波41岁。

他们三人都比韩景略年长,然而当他们坐在位置上,时隔数年再次见到韩景略的时候,却都低头垂幕,不敢多言。

他们之所以这样,是知道了韩景略在士兵心中的地位。

历朝历代,开国时就算再怎么太平,也会出现一些小势力的反叛。

但是到了韩景略这里没有,因为他完全掌握了军队。

33岁的韩景略坐在了自己的位置上,对四人开口道:

“此次宣召尔等入京,乃是有大事相授。”

说着、韩景略看向了沐天波:

“玉液(表字),瑗公先生致仕前,提议你为新任巡检部尚书,你认为如何?”

“臣……”沐天波很感激韩景略当初派仪鸾卫救自己,不然他可能就要被孙可望给坑死了。

对于韩景略,他也是百分百的信任,他稽首道:

“臣、听从圣人调遣。”

“既然如此,那你就是新任巡检部尚书了。”韩景略一锤定音,随后看向了李定国三人。

“此次召尔等入京,是有一些大事需要交代。”

“天竺地区的莫卧儿,想必一纯与懋亨,你们二人都十分熟悉了。”

韩景略对李定国和李来亨开口,二人也稽首回礼,表示知道。

首节 上一节 350/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