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第82节

现在他钱粮不足,加上天下没有太平,他做不到这些。

但是等天下定鼎,他首先就是将永乐大典抄录多份保存。

其次就是将自己后世人的宇宙认知观著书传世。

实际上、诸夏百姓从来不缺少动手能力,只是缺少了对于科技的幻想。

只要有人给出这个幻想,后世总有人会想着办法去实现。

黄道周弟子繁多,他们前来扬州著书,那么相当一部分都能加入自己麾下,这是一件好事。

“将军、马上到南京了,不过镇江总兵令人派快船传信,说是万岁让我们明日巳时(9-11点)再靠岸。”

“万岁会带百官为将军接风洗尘!”

正当韩景略和黄道周聊得开心时,戚云也走了过来,手里拿着一封信,上面还有镇江总兵的公印。

韩景略拆开一看,也没有什么纠结的,只是点了点头:

“那就靠岸一天,靠岸后,战船就驶向江对岸的江浦吧。”

江浦是六合南边的一个县城,与南京隔江相望。

原本那里的驻兵比较少,但是戚山和陈隆听说了韩景略要入京后,陈隆调了五千水兵和十艘福船驻扎在江浦。

戚山也调了三千戚家军驻守江浦。

加上韩景略调入南京之中隐藏的3000白杆军,此行南下,他已经领了一万三千人了。

这么多人,都足够攻陷南京了。

想必朱由菘也是看到了这么多兵马在江对岸,因此有些心慌了,这才说要带百官为自己接风。

韩景略若是再让宏大如岛的宝船在南京码头停靠,那朱由菘和马士英、阮大铖他们就真的睡不着觉了。

将宝船调到江对岸,一旦有事,一刻钟的时间就能抵达南京城下。

三千白杆军,若是还护不|住自己一刻钟,那就是自己天命该死了。

长江狂风吹起,烟雨江南秀丽……

只是烟雨之中,夹杂着一丝丝血腥味…….

第87章 抗清三杰、投效始端

“今年的晚秋,又冷了一些……”

钱府后亭,柳如是与钱谦益泛舟湖上,她掀开小船竹帘,看了一眼月色。

旁边的钱谦益正在弹琴,听到这话立马松了手指,抬头慢慢说道:

“那韩景略明日便登临南京了,你不是想见~他吗?”

“明日你假扮我的一员小吏,待他入住驿站后,你我夫妻二人一起拜访-。”

“香君和玉京也想去,可以吗?”听到这话,柳如是笑面如花,温温柔柔-的露出了笑容。

钱谦益看的食指大动,又想到如果李香君和卞玉京去,或许真能让自己的想法成事,他也假笑道:

“夫人所想,为夫为何不能成全呢?”

“听闻黄石斋(黄道周自号)曾经与弟子说过,韩景略身长六尺,美姿颜、身型伟美,天资迈杰。”

“虽然此话不当事宜,若是能与香君先生、或玉京先生其一成就良缘,或许也不失为一段佳话……”

“呵呵呵……”听到这话,柳如是黛眉微微低下,苦笑:

“除了夫君,旁人怎么会愿意娶艺妓为妻呢?”

柳如是的话,让钱谦益有些吃瘪。

实话实话,他可从来没有想让韩景略娶李香君和卞玉京为妻。

他的想法,是想让韩景略纳两|人为妾……

但是他知道,这话说出|来,肯定会惹得柳如是不满。

不过他也有办法,因为阮大铖那家伙,可是对李香君垂涎三尺。

此前清军南下,他还无暇顾及李香君。

可眼下清军退去,江北有韩景略镇守,阮大铖肯定会对李香君下手的。

如今能保护李香君的,就五个人!

朱由菘、高弘图、马士英、韩景略、黄得功……

就这五个人,而这五个人里,除非李香君愿意和其他老头子生活,不然就只有嫁给韩景略为妾了。

送上门的妾,韩景略肯定不会拒绝的。

届时李香君没了,自然阮大铖就要把目标对准“秦淮八艳”之中,最后一个没有依靠的卞玉京了。

钱谦益相信,只要韩景略长得真的和黄道周所夸赞的一样,那么没有几个爱慕英雄的女子能够拒绝。

他这小算盘打的响亮,柳如是还不自知,只是想着明日见到韩景略后,应该问他什么问题。

什么时候能还于旧都?什么时候能收复辽东?

她感|觉的她的问题太多了,一时间她需要时间好好整理。

也就在她和钱谦益琴瑟和鸣,想着韩景略的时候,南京一间客栈里,爽朗笑声也不断传来。

听着屋内的笑声,两个站在门口的武士有些不耐烦,其中稍微瘦弱的一个人说道:

“四郎,你说,这两个人真的能帮到将军的忙?”

旁边有些憨实的武士摇了摇头:

“竹竿,你若是问我上了战场,能杀几个鞑|子,我肯定说十个。”

“现在你问我,屋内那两个家伙和小孩能不能帮到将军,我当然不知道了。”

这一问一答的两|人,正是此前韩景略派出寻找吴又可等人的白杆兵了。

他们两|人瓮声瓮气的对话,而屋内的人对话,却比他们更|加“狂妄”。

屋内烛火飘零,一桌饭菜,一老、一小、一幼正在高谈阔论。

老者年近五旬,须发乌黑,看得出身体还算强健。

坐在他对面的,则是一个二十五六岁的青年人。

年轻人身形瘦长,但两臂强健,看起来也是一名弓马娴熟之辈。

除了两|人外,屋内还有一个坐在一旁,但是年龄只有十五六岁的少年人。

这三人,便是韩景略寻找的夏允彝、张煌言,以及夏允彝之子夏完淳。

夏允彝虽然年仅五旬,但他的的仕途很短暂,“真官只作过福建长乐县令,时间约五年左右。

在官期间,他治绩优秀,成为当年由吏部点名表扬的全国政绩突出的七位“优秀”知县之一,并受崇祯皇帝亲自接见。

可惜,由于母亲病逝,他只能丁母忧回老家守丧。

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朱由菘在南京监国,任命他为吏部考功司主事。

只是因为他当时家中有事,耽搁了一阵子。

刚准备来南京的路上,就被白杆兵撞见了。

两|人说明来意后,夏允彝并没有直接答应,而是带上了自己儿子夏完淳,准备先来南京看看韩景略是个什么人。

张煌言出生于浙江宁波府鄞县一个官僚家庭,父张圭章,曾任山西盐运司判官,官至刑部员外郎。

母亲赵氏在张煌言十二岁时去世,因此他一|直跟随在父亲身边长大。

由于是被父亲带大的,加上天启年间清虏猖獗,因此张煌言少年时期就胸怀大志,为人慷慨并且喜爱讨论兵法之道。

崇祯九年,张煌言十六岁参加县试,并考察骑射,张煌言射三箭皆中靶,与他一起应试的人没有不惊叹的。

崇祯十五年,张煌言考中举人。

当时,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烽火已燃遍全国,明朝的统治岌岌可危,于是朝廷开|始重视培养文武兼备的人材。

张煌言虽考文举,但仍须加试一些战事急需的武备科目。

在考试时,朝廷“以兵事急”,令考生“兼试射”,而张煌言竟“三发皆中”,使在场者十分惊服。

加上他平日留心时局,“慷慨好论兵事”,所以周围的人们对他更|加敬重,在浙江一带,基本没有人不知道他的。

但出乎意料,他还没有被吏部委任官职,崇祯就自缢了。

之后南明政坛恶臭,他不愿意出仕。

本来前来南京,就是想北上去看看韩景略的江北是个什么情况,有没有能够还于旧都的能力。

结果刚好就被白杆兵一起撞到了,并且还被安排和夏允彝住在一起,等明日韩景略登临南京,一起拜访。

至于夏完淳不过十四岁。

他自幼聪慧,“五岁知五经,七岁能诗文”。

历史上他14岁从军征战抗清,弘光元年和夏允彝在江南领兵与清军激战。

夏允彝战败自|杀殉国后,夏完淳和陈子龙继续抗清,兵败被俘,不屈而死,年仅十七岁。

殉国前怒斥了洪承畴一事,称名于世。

由于夏允彝是松江府人,距离浙江颇近,因此也曾听过张煌言的名声。

两|人一番高谈阔论,不是在说时局的震荡,就是在担忧清军的南下。

两|人以茶代酒,一边谈论事情,一边唉声叹气。

被称呼为竹竿的白杆兵走了进来,为三人带来了一壶热水。

正巧夏允彝开口道:

“清军势大,我听闻他们已经将北方的降卒纷纷裁撤,重新招募一营,称呼为绿营,人数四十万。”

“真不知道,若是这四十万大军南下,我们应该如何抵挡……”

夏允彝若说别的,竹竿听听也就出去了,但是一说到打仗的事情,他顿时露出了自傲的笑容:

首节 上一节 82/41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