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加载帝国时代,暴兵百万 第91节
“因此,我朝能收取税收的地方,只有两广、福建、江西和浙江、江南剩余六府。”
“眼下江南的秋税已经上交,江西、福建、两广的秋税大约240万两,粮700万石。”
“养大军百万,需要最少4000万两银子。”
“眼下的局面,湖广有大军12万,靖南侯5万,江北10万,直隶5万,福建郑芝龙所部10万。”
“云贵黔国公府5万,川东土司3万左右,大明有50万大军。”
“如果按照梁城伯所说,江北需要补充40万人马,那需要1400万两,粮按照出征一年来算,需要600万石。”
“湖广何腾蛟所部,需要补充18万人马,需要660万两,粮200万石。”
“靖南侯黄得功所部需要补充15万人马,需要580万两,粮160万石”
“直隶需要扩充5万人马,需要200万两,粮50万石。”
“全部算下来,需要2840万两,粮1010万石……”
“然而,我朝去岁一年,正常收税,不过征收春秋两季840万两,粮1423万石。”
“这笔银子,需要朝廷四年的赋税才能拿出|来!”
高弘图言之凿凿,却听得韩景略想笑。
崇祯坐拥两京十三省,寻常一年赋税,不过银400万两,粮2000万石。
结果南明只有半壁天下,居然能搞出800多万两银子和1400多万石粮食。
看得出,怕死的一些士绅们,减少了以前隐瞒的钱粮。
朱由菘对此也是心知肚明,他对高弘图说道:
“若是将这些地方的赋税,一半运来南京,赋税能提高多少?”
“大约能提高到1300万两,粮2000万石。”高弘图老实回答。
马士英则是上疏道:“万岁,此时国难当头,不如直接将地方赋税,以37的方式划分,7成运到南京,3成留于地方。”
“不可!”
“这怎么能行呢?”
“若是地方爆|发饥荒,这点钱粮是远远不够的!”
“这点银子,连本地的官员、小吏,守城士卒的俸禄都维持不了……”
“是啊是啊……”
果然、当马士英一开口,底下的官员立马炸锅了。
当然、他们反对的意见,自然不是自己有多么爱惜百姓,而是担心朝廷习惯了37的方式后,就再也换不回来以前的73方式了。
这一幕,看的韩景略直摇头。
明朝的财政崩溃,首先就是在于地方官员贪|污成性。
比如三响,明面上征到了两千多万两银子,然而运到北京的只有600万两,其余都在地方官员手上。
他们借口要帮杨嗣昌剿匪,结果将银子留下后,却一笔一笔的侵吞,并没有拿来训练士卒。
杨嗣昌的“四正六耦十面埋伏”本来是剿匪最好的方法,就连后世曾国藩围剿太平天国也是用的这个方法。
但坏就坏在了,遍地都是猪队友。
账面上,杨嗣昌有百万雄兵剿匪,实际上能调动|的就那十几万人。
以前韩景略不知道文官的下限有多低,现在他算是知道了,论下限,明末文官的下限绝对是历史最低。
在外部每年几百万两流入的情况下,明朝的关税只有不到一两万两。
这些银子去哪里了?
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海外流入大明朝的白银总数,保守估计大约为5亿两,相当于当时全世界生产的白银总量的三分之一。
哪怕明朝的商税是50税一,也能征收到1500万两银子,平均每年20万两银子。
然而事实时,隆庆开关后,每年的关税只有3万两……
关税都能被黑成这副模样,商税就更别提了。
官商相互,大商人不交税,强迫小商人交税。
收到的税,地方官府吃大头,朝廷吃小头。
这么耗着耗着,直接把明朝给耗死了。
韩景略清楚这些朝堂官员的小算盘,他们可不在乎马士英、高弘图、阮大铖他们是不是阮马党、东林党的领袖。
马士英、高弘图他们最多把自己革职。
但是自己不保护家乡和财政的利益,可能回去要被流言蜚语给讥讽而死。
况且,权利不是来自于上方,而是来自于下方。
一旦下方官员不拥护自己,上方的官员也就没有什么权利了,随时准备被人拿捏。
官场就是这样复杂,尤其是明末的官场更是古代历史最复杂的官场。
除非有人能像韩景略这样,不管士绅想法,直接暴兵暴官暴小吏。
你不入仕就不入仕,我自己有人。
韩景略比起南明这档子人,可以说有了天然优势。
但是在这|种局面上,他才懒的开口。
反正这1400万两白银,他是绝对要弄到手的。
百官们群起而攻,几乎要把马士英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这个时候,阮大铖一看不行,于是说道:
“37的方式着实不行,不如46如何?”
“46的话,地方的官府也能维持运转,高尚书,不知朝廷拿6成的话,一年赋税应该有多少?”
“大约能提高到1600万两,粮2200万石(”
高弘图眼帘低垂,对阮大铖回答,而韩景略听到这笔数目后,也直接拱手道:
“万岁、臣有话说……”
“梁城伯请说。”见韩景略要开口,朱由菘立马示意其说话。
韩景略则是说道:
“臣想,户部可在第一年调1400万两给江北,粮食江北只需要300万石。”
“其余200万两和1900万石,则是交给湖广和靖南侯。”
说真的,韩景略暂时不缺粮食。
江淮之战他获得了270万石,加上府库的粮食,秋季征收的粮食,他的粮仓之中,已经有粮食千万石了。
这些粮食存放不了太久,顶多三年。
韩景略已经准备,将其中的陈粮都给卖了。
就目前江北的粮价来看,2两银子一石。
那怕只卖500万石,他也能弄到1000万两。
南明这边再给他拨1400万两,300万石粮食,那他最少就有2400万两,外加800万石粮食。
2400万两,足够暴兵24万,加上现有的陆军,便是35万大军,以及4万水师。
39万人,800万粮食足够吃两年半了。
明年的粮食他还能卖一批,到时候还能再暴兵几万。
到时候清军开|始南下,他也有反攻之力了。
眼下他只缺白银,不缺粮食,相反、何腾蛟和黄得功是只缺粮食,不缺白银。
这个提案,他们知道后,估计也会点头同意。
这不、韩景略的话一说出|来,朱由菘立马看向了马士英。
马士英点了点头,似乎在说先答应下来。
马士英现在是想通了,反正先把韩景略糊弄走再说,1400万两和300万粮食,就当买个平安了。
如果韩景略真的能组织反攻,到时候他们再想办法,把江北拿回来,将韩景略和朝堂的势力推到淮河一带。
只要打仗,韩景略就一定会缺粮,到时候没有粮食就会败北。
是败北还是将淮河以南的地盘交出|来,想必韩景略心里是有一把称的。
马士英想的很好,朱由菘践踏点头,也开口道:
“既然如此,那么先从国库和吾的内努之中调200万两银子给江北,春税征收后,再调600万两,剩下的等秋税再说。”
“臣代江北军民谢过万岁,不过在这|里,臣还想请万岁答应臣一件事……”韩景略稽首再开口。
这家伙……事情怎么这么多……
马士英听得皱眉,而朱由菘也点了点头:“梁城伯请说。”
韩景略微微稽首:“江北被5.8清军屠|杀数百万人,因此十分空虚。”
“臣来到南京之后,看到了江南有不少无家可归的百姓。”
“因此、臣想迁移百姓赶赴江北屯垦,日后也能减少朝廷对江北的粮食供给!”
“此事甚善,梁城伯宅心仁厚,这事情老夫一定会出|手帮助的……”
都不等朱由菘开口,高弘图就直接开口了。
江北百姓南迁,吃亏最多的就是他们东林党。
因为江南是东林党人的地盘,知府县令,乡镇士绅,都是东林党一派的人。
江北百姓南迁后,惹得江南物价腾飞,粮食价格暴涨。
韩景略如果愿意收容这些流民,那江南很快就能恢复战前的秩序和物价。
不仅高弘图,大批文臣都纷纷赞扬起了韩景略,就连朱由菘也知道难民的事情,直接开口道:
上一篇:大唐皇子:开局被李世民赶去封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