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杨村,我在亮剑当警卫员

人在杨村,我在亮剑当警卫员 第63节

说着,指着位于马家村西南位置的和平镇。

“鬼子人数多不多?”

“这个倒是不清楚,反正不少,都是临沂的鬼子,出去都有装甲车开道。”

刘大川也只是带了十来个兄弟,也只是远远的打量了一下,但也没敢细看。

他娘的,这初来乍到就和鬼子据点做邻居,自己怎么也要小心一点!

“去,派几个兄弟,给我把鬼子据点盯住了,一旦鬼子有什么动作及时汇报。”

说实在的六公里,一个急行军就到了,自己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啊。

第九十一章 和平镇的鬼子

这几天,方长将原有的队伍整理了一下。

整个队伍五百多人,如果还是按照以前的连级编制,那队伍太过于臃肿。

既然现在上面将自己升为营级干部,那就按一个营的编制去重新编排。

首先将五百余人划分五个连,除了原本的特战小队不做改变之外,其他设置了一个警卫连,一个炮兵连,其余两个都是普通连队。

方长刚把消息传下去,李大嘴就走了进来。

“营长,咱们得粮食不够了,原本就带了十天的干粮,这几天虽然省吃俭用,但也撑不了几个时日了。”

“李大哥?你怎么也来了?”

李大嘴原本是负责警卫连伙食的一名炊事员,分兵转移的时候,他完全可以不跟随部队来到这里,但是李大嘴认为跟着方长混,吃喝不用问。

因为在独立团的时候,方长就可以搞到许多外人搞不到的东西,当然吃的并不是他李大嘴最在意的东西,武器装备才是。

当初在警卫连的时候,是方长第一次给炊事班配备武器装备,虽然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机会放上一枪。

“看你说的,我咋就不能来了?”

“李大哥,粮食的事我已经解决了,都放在旁边的屋子里。”

说着,方长带领李大嘴来到了隔壁的屋子,推开门,走了进去。

“看看,两吨面粉,早就给你们准备好了。”

李大嘴看着眼前一袋袋的面粉,亲娘嘞,白面!都是白面啊!

“小方,行啊,今天我给同志们下面条,咱们刚到这,上车饺子下车面,给同志们吃顿好的。”

至于面粉哪来的,李大嘴也是闭口不问,毕竟警卫连以前也莫名其妙的出现许多东西。

“方哥,手下汇报说和平镇的鬼子出来了!”

这几天,每天都有五六个士兵轮流盯着和平镇,就在刚才,据点里面出来了一个小队的鬼子,虽然不知道他们的目标在哪,但是为了安全起见,几人盯着鬼子,一人回来向方长汇报。

方长立刻几个队伍,准备战斗,当然这一个小队的鬼子,方长根本没有将他们放在眼里,不过他知道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果真消灭这批鬼子,势必会让据点的鬼子发觉,附近又出现了抗日武装。

如果打了小的,来了老的,最后又是捅了鬼子窝,那样可就不好玩了。

“营长,那批鬼子朝着我们驻地方向来了。”另外一名负责盯梢的同志回来了。

鬼子出来没多久,溜达了一圈后,竟然朝着马家村的方向过来了。

当然,小鬼子的目标并不是马家村,而是前往赵家庄据点搬运一些生活物资。

只不过这马家村就在必经之路附近,很容易被鬼子发现。

都是土路,这几天队伍东跑西看,留下这么多脚印,鬼子只要留心观察,那马家村就有被发现的可能。

“算了,不管了,让兄弟们守住村口,注意隐蔽,如果鬼子进村,就干掉他们,如果他们没发现,就先把他们放过去。”

在方长看来,能不暴露就不暴露,稳妥发展才是王道。

毕竟,眼下扩张十分困难,附近的村子能跑的动的都出去避难了,留下的都是一些妇孺老幼,招兵工作很难展开。

这批鬼子大概十五六个,领头的龟田大郎是这个队伍的小队长,这次是去赵家庄据点取一些生活物资回来。

一路上众人有说有笑,还在讨论着上次扫荡杀了多少八路,抢了多少钱财的事。

“停止前进!”

木村大郎看着眼前满是脚印的道路,立刻让队伍停了下来。

“木村君,怎么停了?”

“小野君你看,自从咱们拐到这条道路上之后,路上的脚印就多了起来。”

木村大郎虽然只是区区一个小队长,但他却是陆军士官学校的学生,由于兵力紧缺,还没上一年就被送到了中国战场上。

虽然在学校的时间不长,但他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你看这脚印,虽然杂乱无章,但是隐隐分成了三条。”

小野看了看地上的脚印,顿时豁然开朗。

“木村君,你的意思是说附近出现了支那人的军队?

这不可能,上次咱们的扫荡已经基本上清除了这个区域的军队,就算有残余,也都是一些小股残兵!

你看这地上的脚印,最少有三百人以上,这附近不可能有这么多支那军队。”

木村大郎摇了摇头。

“你根本不了解他们,他们可是一个传承了五千年的民族,他们就像狮子一样,他们在等待时机,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冒出来狠狠地咬我们一口。”

木村大郎向四周看了几眼,“说不定现在咱们已经被他们盯上了。”

“啊!那我们怎么办?咱们快点撤退吧!”

“不行,如果我们现在撤退,那不就说明咱们发现他们了吗?一旦他们转移,那咱们可就没办法找到他们了。”

“那木村君我们该怎么办?”

“继续前进,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到赵家庄再说!”

就这样,鬼子小队继续前进,途经马家村的路口时,木村大郎看到地上的脚印逐渐稀少,这说明这支队伍八成就在马家村附近。

“营长,鬼子继续向西北方向走了,好像没有发现我们。”

王大力一听,顿时浑身放松了下来,“我就说嘛方哥,这小鬼子哪有这么脑子,您多虑了,多虑了。”

方长没有搭理他,继续问道:“那小鬼子有什么异常之处吗?”

盯梢的同志回想了一下:“那倒没有,一切正常,哎对了,中间途经岭头村的时候好像停下来修整了一下。”

“进村了吗?”

“没有,路边上休息的。”

“行了。你下去吧,要继续盯着,有什么事情及时派人回来汇报。”

方长在地图上看了看,岭头村距离和平镇不过是三公里那么远,至于停下来修整吗?那这鬼子的耐力也太垃圾了吧。

“团长,团长。咱们与343旅取得了联系,目前他们已经转移到了山东境内,只留下来696团在交口县一带活动。”刘大川兴高采烈从外面走了进来,开口说道。

“取得联系了?那他们有没有说咱们得任务是什么?”

“那倒是没有,他们只说让咱们在汾西区域内好好发展,等待下一步的命令!”

方长一听,这不正合他意嘛!

闷头发大财!

第九十二章 鬼子的侦查员

赵家庄鬼子据点。

“木村君,你说你怀疑马家村一带有支那军队活动?数量还不少?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我们上次的扫荡已经将他们完全摧毁,就算有,也是一些零散的逃兵,你要说有大股军队出现,我是绝对不信的。”

据点的鬼子听到木村大郎的推测,就差将不相信三个字写在脸上了。

看到众人不信自己的推断,木村也没多说,自己一个士官学校出来的人,没必要和这些泥腿子纠缠。

如果马家村附近真有人驻扎,自己只要派人紧密关注一下那里的情况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木村大郎坐上装满物资的卡车,原路返回平安镇。

“方哥,赵家庄据点里面出来了一辆卡车,朝着平安镇方向去了,车上拉的应该是一批物资,咱们是不是要弄了他!”

王大力在收到消息后,立刻向方长汇报。

“不用,区区一车物资,还不足以暴露我们的存在,再说,咱们也不缺物资,等等看。”

方长当然不会因为这一次物资傻傻的的就暴露自己。

“继续盯着,一旦有鬼子出来,就要死死盯住他们的行踪,有任何异常情况立刻向我汇报。”

“是!”

接下来的几天里,外出避难的百姓陆陆续续回到了马家村。

对于这支突然出现的八路,他们也是倍感惊喜,毕竟,前一段时间鬼子一直宣传八路已经基本被清除,搞得他们差点就信了。

这几天,方长没事就组织手下帮助百姓做事,有事没事就到老乡家里帮他们扫扫院子,挑挑水。

没过几天,一群碎嘴的大妈就在村口时常念叨。

“他二大娘,这八路真不错,不愧是咱们百姓的队伍,你看看,不是挑水就是扫地,没事还给砍点柴。”

“可不是嘛,要不是我家闺女小,非给她找个八路不成。”

“对了,你娘家侄子不是还在家吗,干脆让他当八路得了。”

“行,明天我就回去找他说说去。”

就这样,方长等人在马家村用了不到一个月,就已经成了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人物了。

“方同志,方同志,你就是他们的长官吧,我来找你汇报个事情。”

这天,方长正在村子里面溜达,指导士兵在村子里面构建一些防御工事。

趁着得闲,方长想在马家村的地下挖上几段地道,说实在的,出门在外周围又没有可以支援自己的队伍,万事多做准备错不了。

首节 上一节 63/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三国:侍妾虞姬吕雉,我推翻汉室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