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隋唐:从穿越罗成开始

隋唐:从穿越罗成开始 第113节

“没有的事,以爹的实力,自然没问题。”

仔细想想,罗艺的艺字,谐音为一恰到好处,如此取名倒也有些意思。

但罗成同样庆幸。

幸好罗艺没有这样给他取名。

否则就叫罗二十了。

看着入营而来的燕云十八骑,罗成细细打量着,随后开口说道:

“燕云十八骑果然名不虚传啊!”

罗艺没说话,姜松却煞有介事道:

“这燕云十八骑,当年曾奉父亲之命,北上攻击突厥,将一支数万人的突厥精锐杀得全军覆没,自然不是寻常士卒能比。”

罗成若有所思,接着说道:

“若是燕云十八骑有折损,又该如何补充?”

姜松回答道:

“自然是从军中,挑选最精锐者加入。”

这样操作倒也能理解。

如此精锐,如果滥竽充数的话,无疑是会影响燕云十八骑整体战力。

……

兵马已经齐备。

接下来就等高句丽和契丹前来了。

虽然北平府只有一府之力,但北平府可不是一般的州府,战力更是不可等闲视之。

若是因此轻视北平府,必将付出代价。

此前已有许多人验证过了。

此番高句丽胆敢来犯,还是确定了大隋内乱,觉得有机可乘。

若非如此,高元断然不敢如此。

在边境之处。

高元亲自领兵,大对卢坐镇辽东城。

当他目光远眺。

顿时神色振奋道:

“是契丹人来了。”

在契丹主将身旁,正是他的异母兄弟高建武。

高元策马迎了过去。

看着那突厥将领道:

“如今大隋内乱,正是我等进取良机,只要拿下了北平府,到时候两国平分好处。”

此番,契丹调动兵马三万人。而高句丽则是兵马七万,共十万人。

相对而言。

高句丽的实力,要比契丹强大得多。

高建武在高元面前:

“臣弟幸不辱命!”

高元颔首笑道:

“前面就是北平府了,听闻如今的北平府比以往更加富庶,其中有一种美酒,名为神仙酒,味道绝佳,堪称世所罕见。

在我高句丽境内亦有流传,只是价值连城。只等我们杀到燕山城,便可将此酒喝个尽兴,到时候,无数财富皆我虽有!”

听着高元之言,高建武也有些兴奋。

在高句丽境内,他本就是一员勇将,这些年也立下了不少的功劳。

不再耽搁。

虽是两国联军,却以高句丽为主导。

十万大军浩浩荡荡袭来。

这样的动静。

很快被斥候发现,消息被迅速送回燕山城。

此间的兵马早已蓄势待发。

无论是燕山城驻军,还是罗艺特意从边军调回来的燕云十八骑。

面对外族,他们还从来没有怂过。

以前是这样,以后更是这样。

第108章 调度兵马

燕山城中,兵马皆备。

边境消息传来。

罗艺召集诸将于府衙,朗声说道:

“方才,本王已经得到消息,高句丽和契丹兵马,已经到了边境之上。

外族胆敢侵入,就没有半分商量余地,此战只可胜,不许败!”

众人闻声,纷纷拱手说道:

“末将遵命!”

罗成等人皆在队列中。

不同于家中,现在他们是臣属关系。

而后。

罗艺的目光,落在王伯当身上,先前他已经说过,等到高句丽大军前来,便让王伯当为先锋,这自然不是信口胡诌。

既然王伯当有实力,给他个机会又如何?

此刻罗艺说道:

“王勇听令!”

王伯当听到自己名字,马上站出来说道:

“末将在!”

只见罗艺沉声道:

“本王着你五千精锐,为我大军先锋,此战需直面高句丽大军,你可有异议?”

听得此言,王伯当顿时面露惊色。

倒不是畏惧还是其他。

而是有些惊喜。

王伯当也没有想到,罗艺竟然将先前所言记在心中。一个先锋之位,足有五千燕云精锐,已经给足了信任。

念及此处,王伯当即刻说道:

“末将定当完成任务!”

见王伯当有如此胆魄,罗艺缓缓点头,看来自己儿子的眼光还是不错的。

的但事情还没有结束。

若只有这区区五千先锋,自然难敌高句丽、契丹十万联军冲杀。

这一战,并非罗艺自找麻烦。

而是为了自保。

与此同时,他的目光落在姜松身上,说道:

“姜松,此战你统率我大军主力,合计精锐三万人,在先锋军后攻敌。”

姜松郑重拱手道:

“末将领命!”

至于秦琼,自然是在姜松军中。

最终。

罗艺的目光落在罗成身上。

这段时间,他能够感觉到,罗成的实力与之前又有不小提升。

如果说刚开始,罗艺还觉得罗成不是自己的对手。到现在,他反而觉得自己不如罗成,这其实不是坏消息。

无论姜松还是罗成,都是他的子嗣后人,哪怕胜过了自己,又有什么呢?

罗艺当然是望子成龙的。

所以罗成再优秀,他都抱有期待。

他相信罗成未来不止于此。

思绪已定,罗艺看着罗成,朗声道:

“罗成,此战你统领本部人马,以及燕云十八骑,从敌军侧翼进攻。

本王希望,凭借燕云十八骑威势,你能够一鼓作气将之击败。这些外族虽然人多势众,但是在我北平府面前,只是土鸡瓦狗而已。”

听得此言,不少人都面露惊讶之色。

原因很简单。

首节 上一节 113/40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让你当昏君,你一统六大国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