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开局三千锦衣,请父皇退位

三国:开局三千锦衣,请父皇退位 第206节

梓潼,自打孟达和刘循到了之后,二人又是安抚百姓,又是勤加操练兵马,同时孟达每天巡城检点军务,勤勉有加,诸将看在眼里,所以孟达虽然严厉,却也都心服口服。

这段时间里,赵云象征性地攻打了几次,但孟达都防守严密,不给丝毫机会,于是姚广孝直接下令,全军就地驻扎,对耗起来。

然而,正当孟达为自己的战绩心里暗喜的时候,就出意外了。

“孟将军!德阳县,破了!”

这一嗓子,直接让孟达心提到嗓子眼上!

“德阳县被破了?怎么可能?不是严老将军在把守汉昌?”

孟达大吼连连,声音里满是着急烦躁。

“严老将军退了!他在前几日已经退守江州去了!”

孟达倒吸一口凉气,这才恍然!

“是了,陆逊破了鱼复,严老将军是得退守江州!怪我,怪我是顾了姚广孝,却忘了巴郡那边的战况!”

不多时消息已经被整个梓潼守将知道,众人包括刘循在内,都紧张地聚在一起。

“孟将军,眼下的事情,你怎么看?”

刘循急切地询问。

孟达掏出了地图,看了看后,手指头落在了梓潼和德阳之间的一个地方。

“诸位可知这里是什么地方?”

众人纷纷摇头,这地图是绝密的存在,一般人就是得到,也很难看懂,毕竟上面城池都不表明,一切信息都做的极为隐蔽。

不过孟达却对此胸有成竹。

“这里,便是横在我们与德阳之间的广汉!徐晃虽然破了德阳,但是德阳距离成都不远,主公一定会发兵攻德阳,所以现在徐晃不敢分兵取广汉!我们若是立刻发兵,拿下了广汉,那就能配合主公,一起攻打德阳,把徐晃逼回去!”

众人顿时松了口气。

“那不知道谁可担此大任?”刘循又问。

孟达环顾四周,心里一动,突然面色一凝:“李严可以!不过,为了提振士气,还需公子一起前去!”

李严倒是没说什么,但是刘循立刻警惕起来。

他老子刘璋给了他公文,让他在关键时候制衡孟达,现在他要是离开了梓潼,那岂不是没人能制得了孟达?

“孟将军,我觉得以李严的能耐,他去广汉足矣。我看,我就不去了吧?我受我父之命,是来据守梓潼的,现在突然去了广汉,这该如何是好?”

孟达倒也不和他争,只是淡然一笑:“公子不去,那就等几日便好。主公的使者,怕是就这半日一日便会到了这里,到时候主公怎么安排,我们就怎么做。”

实际上,自打李恢领兵离开成都后,张松赶紧就建议刘璋,从梓潼或者涪县分兵去守广汉。

涪县兵少将寡,根本无法分兵,所以,还是得从梓潼抽调将士。

不过张松开口就建议刘循统兵去,这直接让刘璋犹豫起来。

“当初你可是让我给他密旨,让他在关键时候能够制衡孟达。现在若是把他调去广汉,那孟达在梓潼,岂不是再无约束,无法无天了?”

刘璋很是担心地说动。

但张松却摆摆手:“主公,此一时彼一时也!挡住咱们不是以为孟达去了梓潼会肆无忌惮,公报私仇吗?可他去了之后,公子也从来没有说过什么,而孟达也从未有过轻慢他人的举动。我看,是咱们多心了,孟达是个识大体的人,不会做出不理智的事情的。何况徐晃是朝廷名将,要想击败他,必须得把士气提上去!公子不去,那就得孟达去!您放心让公子留守梓潼?”

刘璋顿时语塞。

刘循守梓潼?那不是开玩笑吗?刘循可是个初出茅庐的小毛孩啊!

姚广孝加赵云,如果再放他们靠近一些,那得造成多大的恐慌?

让他去广汉的话,既能提振士气,还能跟着李恢一起行动,而孟达还能继续守着梓潼。

这才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于是感觉没有其他选择的刘璋,只能同意了张松的建议,当即给梓潼方面写了一封书信,命令立刻从梓潼抽调刘循和士兵一万,去镇守广汉,配合李恢一起行动。

几天后,书信到达梓潼,和孟达设想的一样,这信,果然是让刘循领兵去广汉!

原本刘循还不想去,但是见到刘璋的亲笔信后,也只能照办。

当天孟达亲自给刘循挑选了一万精兵,又让李严同他一起出兵,自己着继续留镇梓潼。

当然,孟达虽然不想被刘循掣肘,但这一万精兵,是真的精锐。

他当然也不想让广汉被破,不想自己的后方出现一股敌人。

……

徐晃在德阳,为了争取本地大族的支持,暂时也没有给本地百姓分配土地,不过军中懈怠的钱财却又不少慰问了本地穷人,依旧得到了本地百姓的拥护。

来了这里几日后,徐晃一直在打探本地的地形,结果过了几日才从本地人口中得知,北面居然还有个广汉县。

派斥候去打探过后,才知道那里已经有孟达增兵了。

“唉,没有本地地图,还是挺吃亏的。”

北面突然多了一股兵力,徐晃自然就不敢贸然出城了,于是据守德阳,分兵五千守住后方通道,保证粮道,也保证自己的退路,和李恢、刘循对峙起来。

……

洛阳这边,来自陆逊的奏报终于到了刘羽的手上。

看着眼前的两个陌生人,刘羽很是满意。

“想不到,最先破局的人,居然是陆逊!黄权、吴懿,你们二人可愿意为朕效力?”

黄权苦笑:“罪臣都到这里了,自然是有心为陛下效力的。”

吴懿也点点头:“罪臣也是一样。”

刘羽便认真地问到:“让你们现在就和刘璋作对,你们可愿意?”

二人都面色微变,很是纠结。

愿意吧,那就是不义,不愿意的话,那怕是要被刘羽直接扫地出门,最后落个里外不是人。

吴懿于是苦笑着表态:“罪臣愿意!刘璋是贼,为陛下讨伐逆贼,在下义不容辞!”

黄权也不再纠结,于是也跟上附和!

第332章 法正:子度,别来无恙?

吴懿和黄权表态愿意帮刘羽对付刘璋后,刘羽却并没有大度地放过二人,而是让他们实践自己的诺言。

“既然二位愿意对付刘璋,那么何不给族人写信,叫他们暗中配合姚广孝、徐元直、陆伯言?”

刘羽的话,让二人都感觉心惊肉跳的。

这种事情,一旦谋划不周,不慎泄密,就会被刘璋派人灭了他们的家族!

这可是顶风作案啊!

“陛下,不是我不愿意,只是我二人被抓来这里,刘璋必定会派人盯着我们的族人!此时我们若是贸然出头,就怕不能帮到忙,反而会被刘璋给一锅端了!”吴懿如是说。

黄权也忙不迭地补充:“陛下平定益州后,我们两家都能为陛下出力,安抚人心,稳定边陲,现在若不慎被刘璋灭族,那就是断了陛下的手指。”

刘羽嗤笑一声,他是天子,他考虑的东西,自然不是黄权和吴懿这些。

两个大族若是存在,固然可以帮助到他稳固益州,但是被灭了,同样好处多多。

就比如,这两个大族没了的话,那以后就少了两个免税的集团,没了两个敢抱团干事情的团体,以后他在益州的各种政令,也能得到更好的执行。

而一旦他们两家成功地充当了内用的角色,那同样是刘羽乐得见到的结果。

反正干好干坏都对刘羽有意,为什么不让他们动动呢?

于是刘羽笑到:“二位若是假意归降,那就当朕没问过,益州破了之后,该怎么处置就怎么处置。当然,若是二位真心归降,那就该听朕的话,而不是教朕做事。”

二人浑身一震,纠结再三,还是无奈屈服。

毕竟,以一国之力攻打益州,就是个昏君也能取胜,何况如今的天子是刘羽!

益州被灭是迟早的事,现在不向刘羽表忠心献殷勤,那听着口气,将来益州一破,指定要被灭族!

不干活,被刘羽灭族是必然,

干活,被刘璋灭族只是有可能。

二人很快做出了选择 。

“陛下,我写!我这就写!”

吴懿拿了纸笔,酝酿一下然后就开始挥洒起来,让自己的妹妹吴氏暗中和姚广孝接头,准备联手献了梓潼。

黄权则给自己的儿子黄崇写信,让他暗中在江州做手脚,准备把陆逊或者徐庶迎进城。

二人写完后,特意让刘羽过目,刘羽看了又看,觉得没有毛病后,便直接派锦衣卫送往两地。

……

梓潼,姚广孝大营外,经过多日的跋涉,法正终于又回到了益州。

此时的法正,丝毫不以背叛刘璋为耻,而是以寻得明主为荣。

“太尉大人!在下法正法孝直,久仰大名!今日一见,深感荣幸!”

“赵将军!久闻将军风采,今日一见,果然是与众不同!”

见面后,法正这小嘴就像抹了蜜一样,把姚广孝和赵云弄的都有些僵住了。

“哈哈!二位莫怪,在下返回故土,即将有些作为,故而有些激动而已。这是陛下让我带来的信,请二位过目。”

看到姚广孝和赵云都不说话,法正赶紧把自己的引荐信拿了出来。

姚广孝和赵云凑一起看了看,这才有些惊喜。

“你居然是孟达的老朋友?”姚广孝很是意外。

法正笑到:“不光是老朋友,而且,我一向知道他的志向!过去他在刘璋帐下郁郁不得志,和我一样思得明主!如今益州无良将,他倒是得了刘璋的重用!不过有我在此,定叫他不得安生!”

姚广孝顿时笑了:“若能如此,那你可是立了大功!不瞒你说,这梓潼,属实叫贫僧感到头疼!城头太高,两侧险峻,这地方,属实不是蛮力可以破的雄关!”

法正抱了抱拳:“事不宜迟,在下这就出去,先和孟达老友打个照面。”

赵云终究是年轻,对法正很是好奇,于是就跟了上去。

二人到了梓潼城外后,法正便在马背上扯着嗓子大叫:“上面的兄弟,回去告诉孟达,就说他的老朋友在此,让他过来一叙!”

上面的士兵也是老实,还真的一溜烟回去报信。

首节 上一节 206/23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争霸:开局召唤西凉铁骑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