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什么弃婴?那是老朱家皇孙!

大明:什么弃婴?那是老朱家皇孙! 第111节

朱棣眯眼道:“你是说——淮西武将?”

“不错。”姚广孝道,“淮西武将当年随着老爷子一路打天下,可谓是天底下最强悍的军队。后来效忠太子朱标,是太子朱标坐稳天下的底座,想要争,淮西武将集团回事最大的阻碍。”

朱棣点点头:“不错,淮西武将那群人确实麻烦。”

但是淮西武将何其强悍,单凭朱棣一人的力量没有胜算,所以要找帮手。

“所谓独木不成舟,王上需要一个强大有力的帮手。”道衍和尚道。

朱棣勾唇笑了笑:“对啊,是该找个有用的帮手。”

姚广孝:“皇宫里还有一人对皇太孙同样忌惮,想必与王上是同样的想法。”

“皇孙朱允炆?”朱棣挑眉。

“正是。”姚广孝回答道。

“是啊,怎么把那小子给忘了。”朱棣笑得有点阴森森。

看着眼前一直蔓延到远方的平原,朱棣胸中仿佛有汹涌波涛。

第188章 可以利用的人?

朱棣虽然对朱允炆这个人瞧不上,但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朱允炆倒是体现出来价值。

朱允炆还有他那个难成大器的母亲虽然入不了朱棣的眼,但是朱允炆母子还有其背后势力,之前看不上归看不上,现在可以利用一下。

另外一边,朱雄瑛浑然不觉自己被别人盯上了,依然日复一日,充实而又有些枯燥地重复着每一天的日子,一边要张罗着胭脂铺子的生意经营,一边要筹划无烟煤的生产。

徐景瀚那家伙显然是个靠不住的人,朱雄瑛也不敢指望他了,好在廖氏兄弟两人办事牢靠 现在山西那边地无烟煤查的也差不多了。

有的时候朱雄瑛心里觉得朱元璋真的帮助自己太多了,来到这个世界之后,朱雄瑛身边的一切几乎都是朱元璋带来的,所赋予的。

当然,以后朱元璋有用得着自己的地方,朱雄瑛当然也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援手。

现在天气暖和了些,朱雄瑛出门办事也方便了不少,就带着徐知容去京郊外梨山看元宝一家去了。

北方的天经常都是万里无云,一眼望去底下是蜿蜒曲折的山脉,头上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蓝的清透无暇的蓝天。

朱棣看着这一片在外人看起来天府之国一般的土地,心中只觉得不满足,根本不满足!他要的不只是这“一亩三分地”,他要的是整个天下,是大明四百万平方公里的王朝,他要的是那个天下独一无二的,最尊贵,最神圣不可侵犯的位置。

他不是偏安一隅的鹌鹑,他是翱翔苍天的雄鹰。

前些年他只是潜伏着,盘踞在这北方的山头,现在他不想再“安分守己”了,他偏偏要去搅弄风云!

正在这时,姚广孝和道衍和尚来了。

“王上。”姚广孝低着头,称呼道。

朱棣面色不改,眼睛依旧落在远处山头:“朝廷那边又有什么新动静了?”

“王上的十七弟封藩了。”

朱棣眉峰一挑:“朱权?”

“正是。”

朱棣冷笑一声。

对啊,自己怎么还把这茬给忘了,皇宫里不单单还有一个朱允炆,还有好几个兄弟呢。

朱允炆确实可以拉拢过来,为自己所用,除此之外,宫里还有些年纪小的弟弟还未封藩也许可以利用一下。

“封地在哪?”

道衍和尚:“大宁寺。”

朱棣转过身,重复问了一遍:“大宁司?老爷子居然把十七弟封地封在大宁司?”

姚广孝颔首:“是的,王上,朝廷那边的人刚刚飞鸽传书来报,老爷子昨天才刚刚下的诏书,封皇十七子朱权为宁王,不日送往封地大宁司。”

朱棣勾了勾唇角,脸上却没有半分笑意。

大宁司可是块肥肉啊,举国上下怕是都再难找到这样的好地方。

大宁司,东连辽左,西接宣府,地处喜峰口外,在北疆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据说朱元璋自从坐上天下共主的位置之后,就在大宁培养起一支精锐部队,号称天下战斗力最为强悍的部队,甚连最厉害的淮西武集团都十分忌惮这股势力,虽然至今没人能够找出证据证明这传说到底是真是假。

但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朱元璋老爷子一直以来都是高瞻远瞩,眼界长远的人,凡事都会留一手,为万事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也是朱元璋老爷子为什么在当年那么混乱的时代从那么多起义军中脱颖而出,并且一路走向权力巅峰的原因。

朱元璋向来都是人中龙凤。

所以朱棣心里还是怕自家老爹的,这些年也只能本本分分地守在北方。

但是有的时候聪明却反倒容易被聪明误,朱元璋在选择继承人这件事情上就显得没那么明智了。

朱棣对于自己可是相当自信,觉得这九五至尊的位置就应该非自己莫属。

“老爷子看来真是老糊涂了。”朱棣讥讽了一句,“那大宁司这么好的一块地,怎么就封给朱权那小子了?”

姚广孝神色如常,不置可否。

自己跟了朱棣这么多年,对朱棣这些个兄弟姊妹大概都知道一星半点,众多兄弟中,朱棣除了尊敬崇拜她大哥,懿文太子朱标以外,其他的都看不上眼。

倒不是这些个兄弟都是酒囊饭袋的草包,还是有些有才干的,只是比起朱棣和朱标起来都逊色罢了。

这朱权就是庸才其中之一,人性子生的唯唯诺诺,做事畏手畏脚,兴许是不受宠的妃子所出的缘故,天生就没有王者的霸气,也难怪主动看不上。

道衍和尚:“王上想要如何?”

朱棣转了转有些酸痛的脖子:“既然老爷子年事已高,料理不好国事,那我这个做儿子的当然要尽尽孝心了。”

“派人去挑几件拿的出手的宝物给宁王送去,就说是本王恭贺他封王之喜。”朱棣道。

朱棣自然不会放切这个“拉进兄弟感情”的好机会。

姚广孝和道衍和尚齐齐点头。

朱棣接着转了转手腕:“行了,好久没活动筋骨了,本王这浑身都不自在,走,陪本王去后山打猎。”

东宫。

朱允炆带着身边的太监宫女正准备去用膳,突然就被吕妃身边的大宫女叫走了。

看样子好像有什么急事。

“母妃。”朱允炆唤了一声。

吕妃方才脸上就带着几分掩饰不住喜悦,看见朱允炆之后更加明显,伸手拉着朱允炆坐下:“儿啊,你可算来了,母亲要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朱允炆:“什么好消息啊。”

“你们都先退下。”吕妃喝散众人,这才高高兴兴地继续跟朱允炆说话,“你舅舅派人送信来了。”

“信上说了什么?”

吕妃:“信上说北方燕王拍派人送信还送了礼,似乎有拉拢之意。”

吕妃说着越来越得意:“燕王是何许人啊,可是天下数一数二的豪杰!要是能得到他的帮助,那我们不是如虎添翼?”

朱允炆眸色深深,对吕妃说的话持怀疑态度。

在他看来,事情恐怕不会这么简单。

第189章 燕王殿下

“母妃先别高兴太早,我觉得这件事情恐怕不会这么简单。”朱允炆淡淡地说道。

吕妃还没高兴多久,就猝不及防地被自己儿子泼了一盆冷水:“啥?这是什么意思啊?有了燕王殿下的帮助,不是对我们更有利吗?”

朱允炆现在可不是前几年那个傻乎乎的皇孙朱允炆了,经过几年时间的历练,朱允炆早就比以前懂得了不少,也更看得清楚这朝堂上祸明或暗地争斗,所谓无功不受禄,朱棣此举定然没安什么好心。

“母妃觉得阎王殿下为什么帮我们?凭什么帮我们?”朱允炆盯着吕妃的眼睛,“母妃跟那燕王可是有什么深厚地交情?或是有恩于他?”

吕妃愣愣地摇摇头:“都不曾……”

而且非但没有什么交情可言,当年自己还是车侧妃地时候朱棣就看不上自己,认为自己身份卑贱,平时也跟没给过什么好脸色好态度。

甚至连带着自己的儿子朱允炆也不受朱棣待见。

高高在上的态度让吕妃也是敢怒不敢言。

不过现在想来,是那朱棣有眼无珠,自己现在翻身农奴把歌唱,该是他低人一等了才对!

要不是朱允炆这么一讲,吕妃差点就忘了这些前尘往事了。

朱棣这人心比天高,现在突然来找一个看不上眼的人合作,这其中不知道有多少弯弯绕绕。

呵,还以为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儿子觉得那朱棣是十分有野心之人,定然不会甘心就呆在北方,恐怕他和我们的想法是一样的,要的都是皇爷爷做的那把龙椅。”

朱允炆脸色有些诡异:“无功不受禄,据孩儿所知,燕王殿下可不是那种慷慨无私的人物。”

吕妃恨恨地咬咬牙:“对啊,要不是你说,母亲差点就信了,那个朱棣哪有那么好心,口口声声说什么共谋大计,感情就是想把我们当枪使!”

朱允炆伸手按住情绪激动的吕妃,安慰道:“母妃先别急,孩儿倒是觉得这事情倒也不全是坏的。”

“这凡事有利有弊,关键是看我们如何做。”朱允炆笑了笑,但却散发出寒意,“阎王殿下确实是个强悍有力的伙伴,我们何不如就借着这股东风,达到我们目的呢。”

“是啊,孩儿说的没错,那燕王想利用我们,我们怎么就不能利用利用他呢?”吕妃笑了笑,“哼,别以为我们孤儿寡母的好欺负,我儿子现在有本事了,才不会让那些个见扎小人得偿所愿!”

朱允炆笑着点点头,明显对这一番夸赞相当受用。

“不过母妃这心急的性子确实应该改改,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可不能这般鲁莽了。”朱允炆说完又开始“教训”起自己母亲来了。

吕妃被自家儿子“教训”了也不生气,反倒是笑着点点头,拉过朱允炆的手,慢悠悠道:“是了,是了,是母妃的错,孩儿教训得是,母妃以后一定好好改!”

朱允炆扬了扬下巴满意地点头:“好,那我现在就让人休书一封给燕王送去。”

“嗯,听我儿子的!”

北边,朱棣收到了从东宫送来的信,看过之后直接撕碎了撒出去:“呵,看来朱允炆那小子这么多年来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啊,给点好处就迫不及待地贴上来了。”

姚广孝看着朱棣的动作:“王上还是不能掉以轻心啊。”

朱棣不以为然:“朱允炆那小子有什么不可掉以轻心的?本王压没把那小子放在眼里!”

姚广孝见朱棣这样说也不再多言了,只是心中暗自设防,作为一个合格并且算是出类拔萃的谋士,直觉告诉他,朱允炆怕是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反正自己待在朱棣身边,时刻提醒他就是了。

东宫这边,朱允炆自然也没有闲着。

首节 上一节 111/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绝世剑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