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什么弃婴?那是老朱家皇孙!

大明:什么弃婴?那是老朱家皇孙! 第31节

立马蹙眉对徐达道。

“怀瑛这孩子正长身体呢,一天一个样,瞧着这些衣服都短了,不合身了,怎么也不再给添置些?”

徐达生怕哪里惹得朱元璋这尊大佛不高兴,都知道他最疼的就是徐怀瑛这个孩子自己敢怠慢,分好啊!

“回陛下前些日子,微臣和夫人就帮着给怀瑛添置了许多衣物了,只是还要再等些日子。”徐达恭敬地说。

朱元璋抿唇,没回答徐达的话,只是对跟来的太监说道:“回宫后把朕宫里的那匹如意缎绣五彩祥云锦,暗红苏绣织金锦,还有两匹金线昙花披帛和金丝攒牡丹绫带来国公府,给小二公子做新衣裳。”

“是。”那太监道。

徐达震惊,要知道这些上好的布匹云锦都是给后宫那些身份尊贵的妃子娘娘做宫服的,材料颜色花纹都是上上的,极为昂贵稀有,不是一般人用的起的。

但是朱元璋既然开了口,就没有再收回去的道理,徐达知道道谢:“微臣谢过陛下。”

“皇爷爷!我回来了!”朱雄瑛这时已经拿了桂花糕回来。

看着朱雄瑛稚嫩的脸庞,朱元璋心里百感交集。

真的太像太子朱标,他的亲儿子了!简直是一模一样啊!

朱标自从四年前丢失爱子之后,受了极大的打击,这些年来,身体也变得越发不好,大不如前,时常都是要吃药的,朱元璋心里也是十分心疼。

除此之外,还有徐达,看到朱标这身体,心中也生怕这当朝太子真有个什么闪失,那接下来又该如何,心中也暂时没有解决之法。

看到朱雄瑛,朱元璋只想给他更多的爱。

“皇爷爷快尝尝!”朱雄瑛递给朱元璋一块桂花糕。

朱元璋接过,咬了一口。

入口即化,确实十分美味。

“嗯,怀瑛做的相当好吃!”朱元璋夸奖道。

“那以后怀瑛可以经常做给皇爷爷吃!”

一口一个皇爷爷,朱元璋只觉得心都要化了。

“好。”朱元璋将朱雄瑛抱起来,放在膝头,给他整理一下弄乱的衣袍。

“怀瑛啊,今天怀瑛来呢是想问还因一些事情,怀瑛一定要诚实地告诉皇爷爷好嘛?”

朱雄瑛不用想,也知道朱元璋想问的是什么。

无非就是海禁的事情。

“就问你和你老师李善长说的,也来跟朕说说吧。”

“皇爷爷想问什么就问吧,如果怀瑛知道的话,一定会告诉皇爷爷的!”朱雄瑛揣着明白装糊涂,面不改色地说道。

第49章 到底是谁教你的

“皇爷爷昨日有听太傅说开海运一事,皇爷爷问了太傅,太傅说这事是你与他说的,可是真的?”

朱元璋温和道,心里开始忍不住期待起来。

虽然昨日李善长说过那番话后,自己对于这事也信了,十有八九,可是还有那一二还是想自己亲自验证一下。

朱雄瑛当然知道现在不是装傻充愣的时候,必须抓住机会展现自己的价值才是!

“是的,确实是怀瑛和老师说的,但不过只是自己的一些拙见,定有不足之处,皇爷爷可不能笑我!”

“哈哈哈,好,怀瑛尽管说,皇爷爷肯定不笑你。”朱元璋满脸期待道。

“怀瑛也是昨日上学时听到老师不经意提起海禁一事,是否开海运一事一直困扰了皇爷爷很久,满朝的文武百官也是急得束手无策,恰好怀瑛对此事有些自己的看法,便随便说说而已。”

朱雄瑛还是决定再谦虚一下。

“怀瑛但说无妨,皇爷爷还能怪你不成?要是说的好,王爷爷还要重重的赏你呢!”

朱雄瑛站了起来,准备正式开始装逼。

“怀瑛现在虽然还小,但是也懂得为君为官,当造福百姓,为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想办法的道理。”朱雄瑛看着朱元璋,镇定地说道。

毕竟现在应该展现出自己专业!

“皇爷爷和众文武百官为到底是开海运还是不开海运繁星,不也正是在为百姓的安危考虑吗?这开或不开,确实都各有利弊,可是怀瑛觉得凡事安得两全之法,两者相较需取其轻。”

朱雄瑛看着朱元璋听得一脸认真,心里别提多嘚瑟了。

想到还有自己教大明天子的一天!

“孟子有言: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这万事应以民为先,应该想着如何造福百姓,这才是正道。而怀瑛也认为,这革除海经开海运,确实能够造福于民。”

“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其实也是取决于百姓,百姓不仅是整个王朝的生产力,也是整个王朝的支撑所在,所以先得实现民富,才能促进国强。”朱雄瑛说的井井有条。

“可是大明朝自建国以来,人口确实是在不断增多,可是这地总共也就这么大一点儿,百姓们都要靠着手里那点田地种出来的粮食养家糊口,给朝廷赋税以充国库。”朱雄瑛叹息道。

“这对于千千万万的百姓来说,确实是不堪重负,赚的银子不多,可能连自己家里的几口人都吃不上饭。朝廷还要逼着上交赋税,就算省吃俭用的交了赋税,还要经过各个官府克扣,大大小小官员的中饱私囊。交到朝中的银子,估计也没剩多少了,这么一来,底下的百姓赚不到银子,吃不了饭,上面的朝廷也没钱,国库也空,试问,这样的国家何来兴盛强大之言?”

朱元璋慢慢放缓了呼吸,听朱雄瑛将大明的国事分析的头头是道。

“怀瑛此生有幸能被皇爷爷和大父捡到养尊处优的长到四岁,可是怀瑛不敢因此沉迷于荣华富贵。”朱雄瑛这时候已经摆上了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

毕竟这还是要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

“现在仍有许许多多的百姓要忍受饥寒冻迫之苦,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些百姓该有多可怜啊!皇爷爷爱民如子,难道也忍心看着他们受苦吗?”

朱元璋天真无邪的眼神让朱元璋心里不由得悲伤起来。

朱雄瑛趁机火上加油,趁热打铁。

“怀瑛是知道,很多为官之人为了自己能够多捞点银子,往往视百姓性命如草芥,那些大官只想着自己能从海运一事上赚的盆满钵满,大把大把的银子拿回家,毫无节制的挥霍,可是那些百姓呢!”

朱雄瑛现在感觉自己已经有点演说家的气质了。

可是想起那些在其位却不谋其事的贪官污吏,心中的气氛也确实是实打实的!一切都要归结于万恶的资本主义!他们这些底层的劳动人民只能遭受压迫与剥削!

不行!自己这次一定要化作正义的化身!帮助那些深处水深火热的百姓脱离苦海!

朱元璋:“可……”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些百姓都是皇爷爷的子民,难道皇爷爷忍心看到这些百姓如此?”

朱雄瑛打断朱元璋,完全不给他反驳的机会。

朱元璋凝眉。

是啊,自己也是穷苦出生,老百姓所受的压迫,剥削他怎么又会不清楚,贪官污吏克扣赋税,土豪乡绅强占土地,家中没有田,没有收成,一家老小便吃不上饭,这样的苦日子,自己何尝没有经历过?

正是因为自己经历过这样的苦难,所以自他当上这个皇帝之后,想方设法的都要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可是,在这个位置上,看似至高无上,却仍有着太多的限制。让他很多话没有办法说很多事情,没有办法做,正如这开海运一事,那些世家大族的极力阻挠,让自己一时没有办法按照自己的想法去为百姓谋福。

如今,却是朱雄瑛点醒了他……

“怀瑛说的不错……是皇爷爷太优柔寡断了……”朱元璋动容道。

朱雄瑛心里狂笑,手上作揖:“怀瑛也只是随便说说,童言无忌,哪里说的不对的皇爷爷不要怪罪才是!”

朱元璋笑着摇头:“哪里哪里,怀瑛说的要比那些文武百官都好上数倍!”

“皇爷爷不要取笑,怀瑛怎么能够和那些满腹经纶,功绩卓越的大人们比呢!”朱雄瑛摇头认真道。

朱元璋心里更满意了,徐怀瑛这孩子才四岁而已,受了夸奖也不会沾沾自喜,懂得谦让,也知道进退,不居功自傲,简直太棒了。

朕的眼光确实没错啊!

突然,朱元璋面色一沉,收起了脸上的笑:“怀瑛,这些可是有谁刻意交过与你?”

朱雄瑛:“……”

尊贵的皇帝陛下这是什么意思?谁教的我?不都是我自己想的吗?还能有谁能教我啊?

第50章 捧杀

朱雄瑛一时半会儿没明白,朱元璋这,急转一百八十度的态度转变是因为什么,一时间愣住回答不上来。

一直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的徐达却慌了神,简直可以说是一万只草泥马从心中奔腾而过!

朱元璋这是干什么?自己还能看不出来吗?分明就是在试探啊!

徐怀瑛再怎么聪明也不过就是个四岁大的孩子?这个年纪的孩子,要是有心之人想交他做什么说什么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朱元璋就是怀疑这些话是谁教朱雄瑛这么说的。

这些话是朱雄瑛自己说和别人教他说的,影响是完全不同的!朱元璋疑心甚重,定会怀疑那有心之人是有意干涉朝政,更严重的是,还拿朱雄瑛做了挡箭牌!

徐达头上已经冒出了一层细小的冷汗。

徐怀瑛这要是答错了,自己会不会去牢里走一回,来个三日游?

看着,朱元璋怀疑的眼神,朱雄瑛也慢慢反应过来了。

不得不说,这历史上记载朱元璋这个人疑心很重,这话说的果然不错。

“不曾有谁交教过怀瑛,都是怀瑛自己从书上看来的。”朱雄瑛觉得这个答案应该可信。

“嗯?那些书?怀瑛说给皇爷爷听听。”朱元璋大有一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坚持。

朱雄瑛大感无奈,只好开始胡编乱造。

“首先就从这看海运一事出发,这开海运也早就不是新鲜事了。同时古籍《物原》中有载:“燧人氏以抛(葫芦)济水,伏羲氏始乘俘(筏)”。早就在千年前,我们的先祖就已经尝试过海上探索。”

朱雄瑛记得,根据相关的一些远古神话和现代国内出土的一些文物分析推测早在旧世纪旧石器时代晚期,我国的航海活动就已经出现了萌芽期,甚至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遗址中发现过海洋生物的化石。

所以这点,应该是可以确定的。

只是现在还在大明朝,不能把这些事实数据摆出来,但是古籍还有有记载的。

“前些日子,老师带着我读了《山海经》与《穆天子传》,怀瑛从这些书里也看到了古圣先贤们记载的海的一些海上地理知识。”。

“再者,在《吕氏春秋》东北曰炎风,东方曰滔风,东南曰熏风,南方曰巨风,西南曰凄风,西方曰咫风,西北曰厉风,北方曰寒风,这些都是先辈在海上记载的东西啊。”

朱雄瑛现在可是读了很多书的人

最擅长的就是举列说明。

朱元璋颔首。

朱雄瑛再接再厉:“除此之外,夏商西周时期生产力不断发展进步,整体经济也开始逐渐繁荣起来,所以,航海事业也早就已经开始起步了。特别是在西周末期时,海运事业几乎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这开海运一事早就有了先例的,因此我大明朝再开海运是有理可依。”

“而且,那些在海运上强大的朝代,也自然是不可小觑的强国,由此可见海运一事确实对于整个王朝影响极大。”

“是哎,这样说来,我大明开海运乃是遵先辈之迹。”朱元璋眉眼含笑地看着朱雄瑛。

首节 上一节 31/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绝世剑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