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什么弃婴?那是老朱家皇孙!

大明:什么弃婴?那是老朱家皇孙! 第62节

“儿啊,我今天带了那小子来看你……”朱元璋蹲下身,手抚摸过墓碑。

朱雄瑛心里有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朱元璋还是第一次在自己面前露出脆弱的一面,从前的朱元璋总是胜券在握的刚硬模样,似乎生来就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帝王,办事果断,手腕狠辣,但是只有这一次流露出一个老父亲的脆弱。

“来,父皇知道你不爱饮酒,这茶是西域进贡的,你应该会喜欢罢。”朱元璋自言自语道。

“昨夜严陵失钓钩,何人移上碧峰头。虽然未得团圆象,也有清光照九州。”朱元璋吟咏道,“你之前最爱赏月,如今陪不了父皇赏月了。”

朱雄瑛按住朱元璋肩膀:“皇爷爷,死者已逝,生者切莫过于怀太子殿下,若是看了您这模样,定是要心疼的。”

朱元璋笑了笑:“怀瑛啊,你……要不要给我儿磕个头……”

你们父子二人生前没能见上一面,现在就让这孩子给你磕个头,你在地下也能瞑目了。

朱元璋说这话时神色复杂,似乎藏了什么话没说。

朱雄瑛没有犹豫:“太子殿下一生为国为民,乃国之栋梁,坏银自然是应该磕头的。”

朱元璋点点头,眼含泪水:“好……”

两人祭拜完,就坐在山脚下一块石头上喝酒。

“皇爷爷,饮酒伤身,且莫喝多。”朱雄瑛提醒道。

“今儿个这个日子,你怎么滴?还要管我,就让我喝吧!”朱元璋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暖烘烘的。

朱雄瑛:“那是当然,无论什么时候都是要管的,皇爷爷还得长命百岁,等将来怀瑛长大了好好孝敬才行呢。”

朱元璋大笑一声:“还是你会哄皇爷爷开心。”

“句句真心,绝无哄骗皇爷爷的意思。”

“哈哈哈哈。”

朱元璋觉得只要跟朱雄瑛待在一起,心中的愁绪自然而然就会随风飘散一般。

这样的温情和轻松惬意的心情,只有和朱雄瑛在一起的时候才会有。

“孩子,朕最近遇到点麻烦,你可愿帮帮皇爷爷?”

朱雄瑛嗔怪道:“皇爷爷这是说的什么话?怎的变得如此生疏客气了?只要皇爷爷说句话,怀瑛自然是要帮的。”

第103章 举荐蓝玉

“怀瑛应当知道西域各个汗国凡事臣服与我大明的,依照条约,韩国都要给郭朝朝上贡。”朱元璋放下酒坛子,“这所有的汗国一年分两个次上贡加起来一共该有二十四次,可是今年朝廷收到的上贡只有十七次,上半年少了两次,下半年少了七次。”

朱雄瑛蹙眉,朱元璋这话的意思是什么?他一时间没搞明白。

“这些汗国上供的供品,金银,财宝,都是中央派人去收,而后全程由汗国的朝贡队伍与朝廷派下去的官员户共同护送。可是最终朝贡队伍完完整整,一分不少地送来贡品的,只有十七次,你觉得这些的是怎么其他丢失的?”

朱雄瑛想了想,说道:“那些西域汗国现在忍让惧怕国朝天威,想必就算在借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公然挑衅,上贡的东西应该不是从这里少的,而朝廷派下去的护送官员侍卫都是登记在册的,身家性命都系在朝廷手里,恐怕也没那个胆子敢动手脚。”

“嗯。”朱元璋点头,朱雄瑛说的都不错。

“如果怀瑛记得不错,那这些西域汗国进贡的一条必经之路应当是河西。河西现在还不在大明政府的控制范围,把执政者应该是伪元政府了。”

朱元璋拍拍朱雄瑛肩膀:“这些,你说的都不错,这么明显的事情,可你猜怎么着?那些朝廷上的文武百官,愣是没一个人看的出来的。”

朱雄瑛苦笑:“他们到底是看不出来,还是成心装作不知道,在跟皇爷爷演戏呢?”

朱元璋瞪大眼睛:“朕最痛恨的就是那些老酸儒,成天拿什么礼制,拿什么战争劳民伤财来劝朕,别人都到了自家家门口挑衅,来了这些人倒好,还成天说那些没用的,朕也不知道到底是养了多少饭桶,一个个的酒囊饭袋,没一个顶用的!”

朱雄瑛理解朱元璋生气地原因,情况要是换了谁都要生气。

“这些官员确实太墨守成规,安居乐业的日子过太久了,生怕打仗,因为他们知道一打仗就要花钱,要出银子,他们也过不了什么安心日子,自然是不愿意打仗的。”朱雄瑛顿了顿,“可是我泱泱大国,难道就放任那些手下败将登鼻子上脸,那我朝天威何在?有了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一旦让敌人觉得我朝软弱可欺,那敌人就会更加肆无忌惮,到时候山河破碎,有何来的海清河晏。”

朱元璋大笑:“哈哈哈哈哈,怀瑛说的不错,句句都说到朕心坎里去了!那些个老酸乳果真是圣贤书读多了,还以为跟人家讲道理,讲儒学,就能把这国治理好了?”

“你皇爷爷是靠着自己摸爬滚打,一步一步才爬到这个位置上来的,到底如何才能真正让敌人折服?皇爷爷比谁都要清楚。”朱元璋眯了眯眼睛。“这些有眼不识泰山的贼子,自然是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

“嗯,皇爷爷呀说的不错,那您有意派谁为朝出征呢?”

朱元璋想了想。

“你大父为人谦虚谨慎,体恤下属,当年跟着朕打天下的时候,就足以见其高超的军事才能,况且治军有方,是不错的人选 ”朱元璋顿了顿,又道,“可是朕知道,魏国公去年身患重病好不容易才从鬼门关里又捡了条命回来,况且他年事已高,确实不适合再为国出征了。”

朱雄瑛点点头:“嗯,大父自然是愿意再为大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只是如今年岁已高,身子骨也大不从前,相比确实是力不从心了。”

朱元璋:“放眼我朝,还能打仗的奖金还有宋晟和蓝玉二人。”

朱雄瑛看着朱元璋。

这还要听他的意见啊。

“怀瑛有听过坊间传言,说是蓝玉大将军向来威猛无比,战场之上更是能一夫当关万夫开。但是蓝玉大将军却是个急性子,用兵太过于激进,不够沉着冷静,而这太过于偏激的用兵方式,若到时遇到善于用计的对手,恐怕很难取胜。”

朱元璋点点头:“你说的确实不错,但还有一点你忽略了。”

“还请皇爷爷赐教。”

“蓝玉确实为人有些鲁莽了些,但我最看重的偏偏就是她身上那股狠劲,朝廷里其他武将很多,其实都是儒将行军,打仗都是靠着什么孙子兵法讲究如何排兵布阵才能取胜,可是这行军打仗又不是比戏法,不是每个人都把兵书里面那一套搬出来,那不就是相当于看谁的兵法好吗?”

朱雄瑛点头。

确实,很多事情若是太过于循规蹈矩,往往就会养成一些特定的习惯,战场上排兵布阵也一样,一旦被人看破其中规律,在对方看来这就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反而是那些看似横冲直撞,办事不讲究门道的人,往往能够达到出其不意,令人防不胜防效果。

“皇爷爷这么说,是心中更想要派蓝玉大将军出征了?”

朱元璋:“朕心中确实是更偏向于派蓝玉出征,可是朕身为一国之君,自然是要考虑周全的。”

“怀瑛也觉得蓝玉大将军是更合适的人选。”朱雄瑛表明立场。

朱元璋颔首,没做回答。

送朱雄瑛回府之后,朱元璋回了皇宫。

东宫内。

吕妃看着回来的小太监。

“可有打听到皇上去哪儿了?”

小太监跪在地上:“回娘娘,小的看见皇上出宫了。”

“出宫?上哪去了?”

“小的只看见皇上带一个孩子去了皇陵。”

朱允炆气得蹭的一下站了起来:“皇陵?不会又是徐家那个野种吧?皇爷爷居然把他带去皇陵,凭什么!他是什么身份?有什么资格去皇陵?”

吕妃示意儿子稍安勿躁:“行了,你先下去吧。”

“母妃,皇爷爷到底是怎么了?为什么就这么喜欢那个野种?居然把那个孩子带去皇陵?带他去皇陵能干什么?一定是去祭拜父王去了,可是那个野孩子有什么资格祭拜父王?”

第104章 蓝玉大将军

“你先别急,这时到底如何?还没个定论呢,怎么能自己先乱了分寸?”吕妃喝道。

朱允炆心中不服:“可是皇爷爷对那小子的偏爱也实在太明显了,我才是皇爷爷的亲孙子!才是名正言顺,如假包换的皇太孙,凭什么那个臭小子那么轻松就可以得到皇爷爷的宠爱,我到底哪里不如他了!”

吕妃赶忙安慰:“你先别急,事情不到最后谁都不敢下定论,你皇爷爷向来最疼爱你,那个臭小子说什么也不过就是个公外捡来的,和你这尊贵的血脉根本没得比,你放心,我不是还在的吗?只要母妃还在没人抢你的东西!”

“那我们现在还能怎么办?”朱允炆有些丧气。

吕妃道:“你忘了我们背后还有不少人支持的?别害怕,别人争不过你!”

“来人,速速将这封信送到江夏侯府。”

吕妃的父亲也是开国将领之一,家中还有一个侄子,也就是吕妃的堂子,名叫周德兴。

周德兴是辅佐朱允炆的一脉。

朝上,朱元璋下令命蓝玉为破虏大将军,率十万兵马向西出征,将伪元政府逐一歼灭。

退朝之后,蓝玉在府中大摆筵席。

宴席上,淮西武将列坐其次。

“恭喜破虏大将军为国出征,光宗耀祖!”

“对啊!恭喜恭喜!”

蓝玉摆摆手:“害,这有什么好恭喜的!”

“这怎么不值得恭喜啊?破虏大将军,神勇无双,此次出征定能凯旋而归,大败贼人!扬名立万!”

“哈哈哈哈,就是啊!”

“本来吧,我也没想着陛下会派我出征,毕竟相比起我来,陛下似乎更偏爱于宋晟一些。”蓝玉道,“只是也不知道陛下是怎么想的,到头来还是派了我。”

“这只能说是咱大将军更厉害呗!”

蓝玉懒得跟他们打趣,喝了几口酒就要出门。

“诶!大将军今日做东,怎么还早走了?”

“咋要去见一个人,你们慢慢喝着!”蓝玉大摇大摆地走了出去。

“见什么人啊,这么急冲冲的,难道是哪个相好的?”

“谁知道呢?难不成我们家大将军到了这个时候突然开窍了?”

“哈哈哈哈哈。”

魏国公府,蓝玉在门前踌躇了一会儿,还是敲了门。

开门的不是别人,正是他想见的朱雄瑛。

好几年不见,就给孩子遗精已经出落的丰神俊逸,看起来已经十分有帝王之气,又不是儒雅谦和,这点算是融合了朱元璋和朱标身上的优点。

朱雄瑛客气的点头,拱手道:“见过蓝玉大将军。”

蓝玉呆了两秒:“哈哈哈,徐家小子,好几年没见,长高了不少啊,身子骨也长壮了!”

朱雄瑛点头:“多谢蓝玉大将军夸奖,蓝玉大将军此次来可是有什么事情要找我家大夫商议?”

“啧,一口一个蓝玉大将军显得多生疏似的,按辈分你就应该叫我一声舅舅。”蓝玉随口道。

见朱雄瑛没反应,又想起当年的糗事来。

“咱就是随便开个玩笑,你别当真哈!”

朱雄瑛自然也给他台阶下:“怀瑛不在意的。”

首节 上一节 62/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绝世剑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