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什么弃婴?那是老朱家皇孙!

大明:什么弃婴?那是老朱家皇孙! 第87节

“允熥说的不错,你真的很厉害。”朱模冷不丁地来了一句。

“哈哈,是不是允熥这臭小子又跟你瞎说了。”

“允熥没有瞎说,你真的很厉害。”朱模要是之前不相信,现在可是百分百相信了。

朱雄瑛笑了笑,没做回应。

收获小粉丝的钦佩朱雄瑛表示相当习惯了。

“好了,允熥。”朱雄瑛扯了扯背上的朱允熥,“下来,我给你们讲学吧。”

这可是一个相当诱人的条件!

“好勒!”朱允熥利索地从朱雄瑛身上下来,找来椅子跟朱模排排坐。

朱允熥平常最讨厌听那些夫子大学士文邹邹地讲学,实在太枯燥无味了,但是朱雄瑛不一样,每次都能把故事讲得生动有趣,朱允熥每次都听的不亦乐乎。

午时已过,朱模和朱允熥还赖在朱雄瑛房里不走,非缠着朱雄瑛再多讲几回。

“徐大哥,你说这武帝在位时大肆开拓土地 几乎年年发动战争,确实是扩大了不少疆土,可是这打仗终究苦的还是百姓啊…… ”朱模问出自己心中的疑问。

朱雄瑛半倚靠在桌边:“这凡事啊都没有绝对的事情,都有两面性,不能一概而论,都好处自然也是有坏处的,不能片面化。”

“这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这天下共主的位子坐不坐得稳,还得看自己的手段和本事。”

第147章 义愤填膺

“依徐大哥看,这守江山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朱模像个好问的学生,看着朱雄瑛的眼神都带着崇拜。

“这治国之策要讲究恩威并重,既不能太过于强硬,不顾百姓和手下大臣将领,但也不能太过软弱,遇到居心不轨的大臣要谋反,自然要快刀斩乱麻,防患于未然。”

朱雄瑛说的句句在理,朱模听得点头如捣蒜。

朱雄瑛气定神闲,继续说道:“若遇到外敌来犯就打出去,万万不可怕事,否则其他蜀国定然会觉得国朝软弱可欺。”

“是啊,之前朝中有大臣请求西征之时,还有大臣跳出来反对呢!当时本王就觉得那些人简直不可理喻!”朱模鼓着腮帮子,气势汹汹道。

对于朱模远在万里之外的封地还能抽空关心朝中大事的行为,朱雄瑛倒是觉得一些意外。

看来这孩子还是有点志向的。

并不是那种只会吃喝玩乐的纨绔王爷。

“固守着这点小土地做称霸天下的美梦可谓是愚蠢至极。”朱雄瑛单手敲了敲桌子,“要是每次鞑虏来犯,都置之不理,这土地便会一点一点被别人不明不白地占了去。”

“留着这么点土地,连给各个亲王的封地都不够,就该打出去!”

“没错!”讲到激动处,朱模蹭的一下站了起来,“徐大哥说的没错,就应该如此!”

“哈哈哈哈,你这孩子,这副驾驶倒像是现在就要率兵出征了。”

三人相谈甚欢,一直到太阳落山,朱模和朱允熥才恋恋不舍地坐上了回皇宫的马车。

东宫,吕妃悠闲地抱着汤婆子喝茶。

宫人来报。

“娘娘,沈王殿下出宫了,不在宫中。”

“嗯?”吕妃睁开眼睛,“不在宫中?不是才来,怎么就出宫了?静悄悄的,也没人通报一声。”

真是给点颜色就开染房了,吕妃现在还真把自己当成东宫之主了,沈王殿下的来去还要跟她禀报不成。

宫人心里鄙夷,但脸上依旧恭恭敬敬。

“是跟三殿下出宫了。”

吕妃听到这三个字,立马应激反应似的弹坐起来:“又是那个臭小子!总是坏我好事!”

沈王朱模这次进京可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吕妃可算是见到了曙光,立马打定主意开始拉拢,没想到居然被人抢先了一步。

那个该死的朱允熥,真是太碍手碍脚了。

“母亲。”朱允炆走了进来。

“孩儿!你可知道朱允熥那小子出宫了?”吕妃拉着朱允炆坐下,“还带着朱模一起出宫,八成是又去找宫外那个野杂种了!”

吕妃狠狠地咬牙。

“此事八成是得了皇爷爷默许的,不然朱允熥那个小子也没这么大的胆子。”朱允炆冷声说道。

“凭什么!老爷子真是老糊涂了!怎么尽干些糊涂事呢!我就想不明白了,那个野种到底有什么好的!老爷子处处偏袒他,连亲王都送出去了!”

吕妃指甲扣在汤婆子金属外壳上,发出咔咔咔的响声,明显看得出来主人家的怒气。

朱允炆:“现在我等羽翼未丰,不能公然触犯皇爷爷龙威,只能等时机成熟,到时候该解决的人都会除的干干净净,母亲莫要担心。”

吕妃心里稍感安慰,点点头,暗道自己儿子现在可真是出息了。

东风出来,河边的柳树开始发芽,湖面上的冰慢慢溶解,带来了不少生的气息。

朱元璋本来还计划着给得胜归来的西征大军举办一次庆典,但没想到一封奏疏给朱元璋浇了一盆冷水。

黄河上游一处大坝决堤。

冰面解封,加上接连几天的大雨,水位猛涨,一下子淹了一大片土地。

大水造成下游整整近二十个县被淹,村庄和大地瞬间被污浊的水掩盖,举目望去,一片汪洋。

孩哭、娘叫、狗咬、鸡鸣,水上漂浮着各种破破烂烂的衣物、残缺的家具,甚至还有泡得发白的尸体,真是看不敢看,听不敢听。

房屋倒塌不计其数,足足有七八人腰杆一般粗的树木被连根拔掉。刹那间村庄良田尽成泽国。

黄水无情如猛兽,吞没黎民怎忍心。运气好的一些逃脱吞噬的百姓颠沛流离,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真可谓惨不忍睹四个字。

此消息一传来,朱元璋当即大怒,下令让朝上的百官赶紧想对策之法,并且立马下拨了粮食前去赈灾。

但是没过五日,随着受灾的民众越来越多,朝廷拨下来的赈灾粮食压根不够塞牙缝。

朱元璋一边派遣工部侍郎前去修补河岸堤坝,一边到处收集粮食,忙的焦头烂额,一夜之间苍老了许多。

而满朝文武,依旧没让朱元璋失望,根本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可是不能看着灾区百姓活活饿死,单单靠着朝廷接济不是长久之计,而且京城的人还要吃东西啊!

朱元璋急了,无奈之下只好颁布召令,要全国百姓今天提早上交粮食,并且每家每户要多交三石粮食。

可是召令下了七日,一颗粮食也没收上来。

朱元璋龙颜大怒,正想下违令者斩的死命令,幸好被大臣劝住了。

每每遇到这样的困难时刻,朱元璋都会去找朱雄瑛排解一二。

刚刚到府上,就见朱雄瑛正要出门。

“怀瑛这是要去何处?”朱元璋有气无力地问了一句。

哪知道朱雄瑛压根没好脸色,一开口就语气不善:“我正打算冒死进宫向皇爷爷进言呢。”

“哪里的话!”

“皇爷爷这次怎么如此糊涂!”朱雄瑛有些着急,“我知道这次解决黄河水患迫在眉睫,但即便如此,皇爷爷也不能下这样的命令啊!”

“三石的粮食相当于寻常五口之家一个多月的口粮,交上去了,百姓吃什么?况且现在粮食才刚刚种下去,还没收成,去年的粮也快吃尽了,皇爷爷这个节骨眼上要百姓交粮,实在不合适!”

朱雄瑛觉得义愤填膺!

明朝的税收主要来源于粮食税,几乎占了国家和政府税收的八成以上。

古时候,十升约等于一斗,十斗即一百升,等于一斛,因此一石大米就有

克,即59.2公斤.明代沿用宋代的体制,应该一样,10斗为1石。

如此算来,一石粮食哪那么容易交出来!

第148章 孙子出主意

眼看着黄河水患一事让这个朝廷上上下下都没睡安稳觉,朱元璋甚至急得连夜生白发,北方的朱棣却十分悠然自得。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朱棣单手拖着酒杯,在台上眺望着远方。

姚广孝上台来,拱手道:“王上,京城现在已经炸锅了。老爷子甚至还颁布了诏令,要每家每户都多交三石粮食,可见以及无计可施了。”

“老爷子这些年还真是越活越糊涂了。”朱棣仰头把杯中的酒饮尽,“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百姓也会贫苦可怜之人,近几年庄稼收成也不好,哪里交的出来粮食?”

“是啊,诏令颁布七日,一粒米也没能收上去,老爷子龙颜大怒,将好几个官员都下狱了。”

“本王等着老爷子走投无路来找我,本王恭候了。”朱棣脸上挂着得意的笑。

朱棣的封地在北方,正好是块肥沃的好地方,而且多年来在朱棣的统治下农业上成就可观,年年大丰收,粮食储量极多,如此一来就有了和朝廷谈判的筹码。

只要朱元璋开口,朱棣就相应地提出条件,这就是计划的第一步。

一只飞鸟飞过刚刚雪化的山头落在一处屋檐上。

院子里,朱雄瑛满脸不善,明显是生气。

“皇爷爷一世英明,这次怎么犯糊涂了!”

朱元璋知道自己这次做错了事情,确实理亏,也不好意思顶嘴,只能乖乖地听着朱雄瑛“教训”。

朱雄瑛说了几句,渐渐冷静下来。

也真是难为朱元璋明明是九五之尊,还要在这个小院子里听着自己“训话”,朱雄瑛这身份地位也真可谓够面了。

“皇爷爷此次却是心急了,做事欠考虑,这不是想看看咱好大孙子有什么好办法吗!”

朱元璋唉声叹气道。

“车到山前必有路,凡事都有解决的法子。”朱雄瑛走过来坐在椅子上,看着朱元璋,“皇爷爷可愿意听我一言?”

“那是自然!不然咱也不会大老远出皇宫来找你啊!”

“这粮食想要从老百姓手里收是不可能的,百姓现在也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只能从别的地方做文章。”

“怀瑛可是想到了对策?”朱元璋两眼放光。

朱雄瑛身上不自觉地散发出装逼的光芒:“借。”

“借?找人借粮食?”朱元璋不解。

首节 上一节 87/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绝世剑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