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什么弃婴?那是老朱家皇孙!

大明:什么弃婴?那是老朱家皇孙! 第96节

只道这人心真是丑恶。

一些小小恩怨也能下如此狠手。

“这里是魏国公府,岂容许你们如此胡闹,来府上这么多年都没学会府里的规矩吗?”

必看平日里徐知容总是温柔似水,行如弱柳扶风的,下人们都道自家小姐是个温和的好性子,但是不成想此时训斥起下人来倒有一种不怒自威的感觉。

周三得一群人慌慌张张地跪了下来。

磕头道:“小姐饶命,奴才下次再也不敢了。”

“这回是叫我看见了,要是没看见,你们会知错?”

徐知容心中相当不悦,马三宝好歹也是在朱雄瑛服侍的,朱雄瑛身份尊贵,下面的人再怎么说也不敢冒犯,但是却胆敢这样欺侮马三宝,不是同样给朱雄瑛难堪吗?

这叫徐知容怎么能忍?

“你们想必也不是第一次犯了,也不必跟我求情,出府去吧,国公府里不养刁奴。”

徐知容说完,挥挥衣袖,便转身走了。

周三得眼中凶光乍现,恶狠狠地咬了咬牙。

小柔给马三宝拿来了纱布和涂伤口的药,小心翼翼地给他洗干净伤口以后上药。

“你说说你,这么大人了还被人白白欺负,直接揍他们两拳不会嘛!”小柔颇有点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马三宝撇了撇嘴:“他们人多,我哪里打得过,到时候只会打的更狠。”

小柔一拍桌子:“打不过也得打,一口一定要将他们皮肉都给撕下来,让他们知道你不好欺负,不然下一次还是逮着你欺负!”

马三宝愣愣地点了点头。

徐知容蹙着眉头,看马三宝这副惨样,回去朱雄瑛定然要问的。

“你没和怀瑛哥哥说过这事吗?”

马三宝摇摇头:“没,奴才觉得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还是不要说出来污了少爷的耳朵……所以……”

虽然性子怯懦了些,但好在对朱雄瑛也算是忠心耿耿。

徐知容对此颇为满意。

“你家主子是什么性子你应该明白,不会冷眼旁观看手下的人受欺负,你不应该瞒他。”徐知容耐心道,“再说了,你服侍少爷就是代表了少爷的身份地位,你若是被别人欺负,丢得也是怀瑛哥哥的脸,你应该要有分寸。”

马三宝垂下脑袋,扣了扣手心,点头称是。

回到房里,朱雄瑛正在桌前写字,听到声音也没抬头,只是问了一句:“怎么去了这么久?”

马三宝支支吾吾地回了一句:“路上有事耽搁了。”

朱雄瑛觉得有些不对劲,蹙了蹙眉,抬头就看见鼻青脸肿的马三宝。

“你这脸上是怎么回事?”

朱雄瑛是何等聪明之人,马三宝知道瞒不住,便把事情完完全全地详细说了。

朱雄瑛缓缓放下笔,深深地看了一眼马三宝。

“容儿说的没错,我既然把你带了回来做府里的仆人,自然也有免你受难的责任,你出了这档子事却始终瞒着我,是怕我不会为你主持公道吗?”

“不不不!”马三宝头摇的像拨浪鼓,“我知道少爷定然会为我主持公道的,但是我……”

朱雄瑛长叹一声:“好了,我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了,我也就不为难你了。以后不要再出现这样的事情。”

话说这马三宝将来不也是一个载入史册的能人吗?怎么生的这么胆小怕事?

朱雄瑛心里疑惑。

自己当初可是看中了马三宝将来能够成为可用之人才带回来的,可是现在看来怎么哪哪也不像是一个能干大事的人啊!

以后干大事可还要你出力的!

你到底行不行啊!

朱雄瑛有些苦恼。

也许是大器晚成吧!

朱雄瑛只能自我安慰。

春去秋来,瞬息万变,转眼就开春了。

春天万物复苏的季节不仅仅带来了生气,也意味着大明朝要迎来一年一度的大事——春闱。

这不仅仅是天才各学子翘首以盼,期望能一举夺魁,从此扬名立万的大日子,也是朝廷选拔人才的重要时刻。

朱雄瑛也密切关注着这一大事,本来自己也是想走这条路做官的,但是上次听了朱元璋的一番话,觉得有几分道理,也就打消了这个念头。

确实太过于死板,拘泥于四书五经,选出来的都是些只会死读书的书呆子,朱雄瑛并不喜欢如此。

朱雄瑛知道历史上,自从科举制出现后,唐朝前期掌管科举由尚书省吏部负责。玄宗开元年间,改由礼部负责,此后历朝相沿不变。

礼部下设有贡院,考试、阅卷、放榜等均在贡院举行。

科举考试每年春天在京师的尚书省举行,历朝历代科举放榜通常在二月左右,录取者谓之及第,或登科、登第、擢第等等。

原本在科举制度发展成熟之初的唐宋时期,对国家的经济,政治各方面都十分有益的影响,其积极性还占主导地位。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统治者的政策变化下,宋代以后,封建专制的非人道茁壮发展,科举制度的弊端越来越大,积极影响逐渐变成了消极影响。

所以,自宋代以后,士大夫知识阶层的文化创造能力,政治能力,每况愈下,人才一代不如一代。

说起来还真是令人叹惋啊。

朱雄瑛心里琢磨着有机会一定得好好改改这恼人的科举制。

去年秋闱,全国各地出现了很多的能才,竞争相当激烈。

朱元璋也相当重视此事,便召见了礼部尚书刘举。

第163章 状元郎

礼部尚书名叫刘举,刚刚上任不过也才短短三年,但是担任礼部尚书期间很多政策法令实行都相当到位,也能时常像朱元璋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建议。

更难得的是刘举出身寒门,靠着自己的本书一路科考,做了状元郎。

三元榜首,乡试会试殿试都是一骑绝尘。

这样的人才几十年也未必出的了一个。

朱元璋很是欣赏他,这次与他商量科考的事情,想让其主持春闱,准备殿试。

“刘爱卿对着春闱一事可有什么看法啊?”

刘举今年二十又四,年轻俊朗,在一众白胡子的大官中显得格外赏心悦目。

单单站在面前,也是玉树临风,看着就让人舒服,浑身的气质也是百里挑一的,朱元璋仿佛从其身上看到了另一个人的影子。

咱大孙将来估计也是这般吧。

朱元璋心里道。

同样的青年才俊,倒是可以互相认识一下。

刘举是可用之才,将来也可以留给朱雄瑛。

刘举说完自己的一番见解,抬头时却看见朱元璋似乎是在想什么,心思早就不在这了。

“陛下。”刘举叫了一声。

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看了一眼刘举,脸上神色如常。

“嗯,刘尚书说的不错,咱也是这样想的。”

刘举有些哑口无言,方才朱元璋恐怕根本没听见自己说了什么,现在怎么就一样认为了?

但是做臣子的,必要时候还是要学会装聋作哑。

于是乎刘举又大致讲了一下自己方才说的内容。

“臣以为此次春闱可以多考察一下学子的治世能力,之前的试题出得未免太死板了些,考的都是四书五经,国学经典,名家著作,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根本看不出来能力。”

刘举站得端端正正,只微微低头,以显示恭敬。

朱元璋点点头:“咱也早就想这样了,不如这次的试卷就由你来出吧。”

刘举有些惊讶:“陛下,这恐怕不妥吧,臣资历尚浅,上任也不过才刚刚三年,比起朝中一些士大夫来说实在是小巫见大巫,如此怕是要被朝中大臣反对的。”

“再说这春闱一事事关重大,是整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儿戏不得,臣才疏学浅,恐怕难以担当重任。”

朱元璋当然知道刘举的能力,他看人一向准的不行,这次肯定也不会看错。

说这个人行就是行!

“刘爱卿又何必妄自菲薄呢!你可是三元榜首,你的能力如何,咱还能不知道吗!再说了,你肚子到底多少墨水,多少才华,整个朝堂上上下下都清楚,没人敢多嘴。”朱元璋咳了一声。

再说了,咱不是还要给你派个帮手吗,怕什么!

“前些年的那些大学士年年出得都是什么狗屁,选上来的也不知道都是些什么东西,要他们想办法出对策的时候,一个个的一棍子都打不出一个屁来,咱要这些人来何用,又不是来给咱添堵的!”

朱元璋一通乱骂,干脆把心里话全都抖出来了。

本来说的也是大实话,特别是近几年,朝中一个能用的人都没有,文臣武将都还得靠以前自己选上来的那些人才,那所有事情都他朱元璋一个人做了,那养文武百官来吃白饭的吗!

“咱安排刘爱卿担此重任也是为了杜绝世家大族勾机,暗度陈仓,通过裙带关系进朝廷上来,如此只是害了整个朝堂啊。”朱元璋又感慨道。

凡事和“官”这个字沾的边的,最容易不干不净,很多人都等在这里捞油水,做假账,朝廷中的各世家大族无一不再想着借这科举的风,一路扶摇直上,在朝堂上扩大自己的势力,如此一来,地位权势,金银财富还不是随手就来!

可是这样,整个国家成什么样子了!朝廷都是一群没能力只会为了一点银子吵架的草包,那朱元璋不就是这群草包的头头!

国危噫!

真是因为对这样的事情深恶痛绝,所以朱元璋打算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刘举自然知道这其中的水有多深,背后有多肮脏。

既然朱元璋信任他,自己也不能辜负了朱元璋的一片苦心。

“微臣定当鞠躬尽瘁,不负陛下所托。”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不过刘爱卿也别太有压力,咱也为你想好了对策,刘爱卿若是其中遇到了什么难题,可以去找一人相助。”

“请陛下指教。”

“魏国公徐达家的二公子。”朱元璋说的时候脸上止不住的得意。

刘举眼睛一亮:“徐公子?”

首节 上一节 96/1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秦:我,绝世剑神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